《学习没那么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习没那么难-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序言:成就优等生,成就好人生
人生究竟怎么过?读书究竟怎么读?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对于这两个问题,你是否认真思考过呢?
  就这两个问题,我也曾询问过很多身边的青少年朋友,他们所给出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
  “人生?太深奥、太遥远的事情,何必想那么多呢!”
  “人生嘛,无非是过一天算一天,我现在每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挺好!”
  “读书?完全不是我所自愿的。父母让读,就读呗!”
  “读书,就是老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还需要想那么多吗?”
  ……
  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同样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也采访了我的很多北大博士同窗,以及学长们,通过我们10几个人群策群力的努力,终于,这本书得以顺利完稿。与此同时,结合我们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学习经验,关于“人生与读书”这两个问题,我们也得出了这样两个共识:
  ※为什么人与人生而平等,长大后命运却会迥然不同?为什么我们都坐在同样的教室里听同一位教师讲课,成绩却会有天壤之别?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你是否对自己的人生问题、学业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与规划!
  ※其实好学生和所谓差生之间,好成绩和坏成绩之间,就隔着一层窗户纸,而它随时可以被轻轻捅破。捅破这层窗户纸的关键点就在于:增强你的规划意识——对人生做出计划;对学习做出计划!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平庸到优秀、从贫穷到富有、从差等生到优等生,其转换的关键点就在于:规划——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学业,做出明确的规划!
  看到这里,也许有青少年朋友会问了:“人人都知道规划的重要性,可问题的重点在于,我们该如何去做这个规划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正是本书将要阐述的重点。本书将从十个方面对青少年朋友面临的人生问题、学业问题,一一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指导,逐渐完美你的品格、提高你的学业水平。这其中,既有很多我以及我的同学、学长们的人生感悟,也有更多实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此外,在本书中,我们还将送给青少年朋友这样两个特别的礼物:
  第一,给你信心。
  我常常听一些被家长和老师认定为“自甘堕落”的青少年朋友说这样的话:
  “什么好成绩、好人生,我是不想这些了。”
  “做优等生有什么好?优等生哪有我这般自由自在?”
  可扪心自问,这是你的心里话吗?不可否认,任何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优秀的本能,说自己不想成为优秀而卓越的人,只是自欺欺人的假话而已。
  很显然,你缺少的不是智慧、不是能力,而是一种勇气、一种信念、一种源自肺腑的自信!
  我一直很喜欢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 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便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手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亲爱的朋友,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呢?
  是的,聪明的你本就是一只可以一飞冲天的雄鹰,可在浑噩度日的过程中,你却很可能失去展翅高飞的能力,最终变成一只只会在地上啄食和嬉闹的鸡。可如果你能经受住生活的磨炼,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挥动起你那本就雄浑有力的双翅,把自己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出来,你将就此改写自己平庸的命运。
  所以,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无论何时,哪怕你的成绩现在很不如人意,哪怕你要暂时忍受“差等生”的待遇,都请你一定要坚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拥有这样一个坚如磐石的信念,然后努力挥动你坚强有力的臂膀,总有一天,你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第二,给你方法。
  你的成绩好吗?
  你是班上的佼佼者吗?
  你有自己的理想吗?
  你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期冀吗?
  ……
  面对这些接踵而至的问题,相信每位青少年朋友心中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答案。可仅仅有答案还是不够的,在“从平庸到卓越”的道路上,我们更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我们最易混乱的大脑解惑、为我们最易错乱的行为导航。
  正因如此,本书送给青少年朋友的第二个礼物就是:方法!
  实现理想的捷径在哪里?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富意义?提高某门科目成绩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如何让自己爱上学习?……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正是本书所要解答的重点。
  在本篇的最后,我要发出这样一个倡议:
  无论如何,都请相信——
  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你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孩子;
  你还是一个富有无限潜能,有超强的能力亟待开发的优秀学子。
  拥有这么多无与伦比的天赋,你还担心什么;还犹豫什么,还彷徨什么?想象一下10年后的自己,你想拥有怎样的人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要知道,你的未来永远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想在未来收获什么,现在就应立即播种什么!
  所以,从现在开始,立即着手开始为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学业做出科学的规划吧!如果你一时还感觉无从下手,那么,就请从填写下面的这个表格开始:
  我应该做什么?(包括现在和将来)
  我为什么这么做?(找寻自己的信念)
  我应该怎样做?(制定方法和步骤)
  

致青少年朋友们
人生计划书一:给自己一张梦想的支票
  学习计划书一:加速学习的马力——设定学习目标
  致青少年朋友们:
  曾经有很多人问我,你是凭借什么考上北大并成为博士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曾思考过无数次,也曾扪心自问过……
  当然,就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做过各种各样的猜测,他们认为我聪明、勤奋、有志向……也许这些都是我考取博士必备的素质,但根据我个人对自己成功的总结,在众多的因素中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设定你的目标!
  其实,过去的我并不是大人们认为的那种很乖的小孩,我也曾有过很多迷茫并走过很多弯路。小的时候,我曾梦想当一名科学家或是艺术家之类的名人。那个时候的我充满了天真浪漫的幻想,天马行空的想象着自己到底有多么大的能量,并期待着它在某一时刻突然爆发。
  可是升入初中以后,我被突然转变的学习方式,以及充满陌生感的环境打击得晕头转向。我的学习成绩并没有那么好,尤其是数学,而且我发现我并没有任何艺术的天分。面对这样一个渺小的自我,失望、失落的情绪接踵而来,而我的那些想要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那时候的我很茫然、也很困惑,整日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当父母、老师在我耳边说起“学习很重要,要努力学习”之类的话时,我根本就听不进入。他们越是让我上课听讲,我越不听;越是让我上课不要说话,我偏要说……只要是违背他们的意愿做事,我就感觉很刺激。而对于学习啊、人生啊、未来啊这样的事情我根本不感兴趣,好像这些都与我无关似的。
  直到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才彻底地改变了。
  一天,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说出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当时,看到这个题目,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耳边更是嗡嗡作响,大脑中那根已经近似枯木的神经突然有种被刺痛的感觉。小时候的我,是多么意气风发,有着无限美好的人生理想啊?那时候阳光是明媚的、生活是快乐的……可现在,我人是长高了、思想是成熟了,可我的梦想又躲藏到哪里去了呢?长大成人的我反倒痛失理想、感受不到人生的意义,难道这不是一种人生的倒退吗?……
  听着同学们的踊跃发言,我一时间有些惭愧……而后老师把这个题目作为一个作文题,让我们书写成文章。
  回到家,打开台灯、展开作文纸,我依然无从下笔,脑袋空空,依然没有任何想法,我的心一直像有块石头压迫着那般的沉重,我不得不痛苦地逼迫自己去思考: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要做个什么样的人呢?当夜幕降临,城市陷入一片寂静,人们已经鼾声四起的时候,我最终在雪白的纸面上重重地写下了一个影响我一生的人生目标……
  第二天作文交上去了,我心理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老师会对我的作文做出怎样的评价,同时也不清楚自己所说的人生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毕竟,当时我的成绩还很差,只勉强算得上是个中等生。
  在接下来的语文课上,凑巧的是,老师当众朗读了我的作文“我的人生目标其实很简单,我想考上一所大学,最好是北京大学……因为……”当时的情形我已记不太清楚,但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老师在读过我的文章后所做出的总结:“眼前的自己虽然很渺小,但只要持之以恒地沿着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前行,未来的你必将收获一种伟大!千万不要放弃目标,更不可低估了自己。”
  “眼前的自己虽然渺小……只要沿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行……未来必定有收获……”突然的那么一瞬;我混沌的大脑似乎被什么警醒了,茫然无助的某个心灵角落也像是突然被一束天外之光照亮了……我抬起了头,我看到老师正在用期许和鼓励的目光注视着我。那一刻;我终于为自己找到了生命更深刻的含义——树立人生目标;并为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事实上,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不断长大的过程,从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成熟理智的青年。这个过程中,任谁都会经历一段人生的迷茫阶段——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未来更像是一个无边的黑洞,让我们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口。可在这里,我要对你说的是:勇敢地走过去吧,把理想做为你的指路明灯,你就会变得无所畏惧、所向披靡!
  以下是我的建议:
  ※给自己的人生拟定一份计划书,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
  ※给自己的学习生涯也拟定一份计划书,并有条不紊地一点点的实现它。
  

人生计划书一:给自己一张梦想的支票
记得有一天,我和我刚上小学的小侄子一同去商场购物。因为我们买的东西很多,出来的时候便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拉车的是一位比我年长的中年男人,看到那位大伯卖力拉车汗流浃背的样子,小侄子对我说:“叔叔,那个伯伯为什么不像你一样在公司上班啊?”听了小侄子这样的话,还未等我搭腔,那位中年男人就接口说:“哎,没办法啊,小时候没好好念书,现在只能吃苦受累了,你可要好好读书啊。”小侄子又说又笑满口答应下来,我只是在旁边笑笑并没有说话。但是这样简单的几句对话,却像一根芒针刺痛了我身体里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看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为生活忙忙碌碌、四处奔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谋生手段,但为什么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如此不同呢?有的人靠出卖苦力来养家糊口,有的人出入高级写字楼,只需动动笔、说说话就可以挣到不菲的工资;有的人披星戴月地辛苦劳作也只能维持基本的温饱,而有的人一个电话、一个订单就可以拿到数十万元的酬劳……
  美国《独立宣言》中有这样一句含义至深的话:人人生而平等!可为什么人和人之间在步入社会以后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
  这个问题一时间困扰着我,而我的思绪也随之追忆起我童年的往昔。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确实有一段迷茫的岁月,那时我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但庆幸的是我被老师点拨后重新设定了奋斗目标,而后才成就了现在的我。也许那些成年人未曾有我这样的幸运,他们可能一直没有机会被点拨,或是自己也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自然的在没有梦想的指引下,漫无目的地学习和生活了这么多年,才导致现在生活得这般辛苦或不如意。
  在一本杂志上,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调查:
  哈佛大学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