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背诵200多篇古诗文,包括很早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背熟《赤壁赋》这样的长文,我想许多同学做不到的。由于你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科学,学习效率很高,你又聪明,所以你初中学习基础不错。这就是你的优势你的资本呀!对了,你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各科成绩都比较均衡,语文、数学、外语几门主科发展都很全面,不像有的同学偏科。这也是很大一个优势呀!你还怕谁呢?”
在我这段谈话中,我注意了三个关键点:第一,别把同学当作对手,而应该以真诚去赢得别人的真诚,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同学,以减轻紧张感和压迫感。第二,叫孩子善于和自己比,而不要简单和别人比,在自己的进步中找到继续前进的信心。第三,让女儿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包括智力上的优势,用对过去优异学习成绩的回忆来唤醒她的自信心,让她觉得自己“行”!
听了我的话,晴雁的情绪好像好些了。我看时间已经不早,便叫她去睡了。
多方寻找教育资源
对孩子的鼓励,有时只靠家长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设法从多方面寻找或挖掘教育资源,给孩子以积极的引导。我想到我的学生,还有我的同事。
当晚,我给我教过的一个叫阚强的学生打了一个电话。这个阚强,当年刚进学校就在班级日报上写了一篇题为《我的耻辱》的文章,他开篇写道:“如果有人要问我是怎么进的石室中学,我总是诚实地回答,我是凭父亲的关系进来的。但我同时要告诉他,这是我的耻辱!我要用三年的时间来洗刷这个耻辱!三年后,我一定要凭自己的本事考进石室中学的高中!”后来中考时,他果真如愿以偿。晴雁读初中时,我经常给她讲阚强哥哥的故事。后来阚强高一进了理科实验班,在那个班上,他的学习基础不算特别好,但他心理素质很好。他曾对我说:“我不和别人比,我只跟自己比,只要我努力了,就问心无愧。”正因为他心态正常,所以,高中两年过去了,他发展得很正常。
拨通电话,接电话的正好是阚强,我给他说了晴雁目前的心理状况,希望他给晴雁写一封信,以自己的经历鼓励晴雁。阚强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开学正式上课第一天,我来到学校,本来想找找科任老师讲讲晴雁的情况,让他们都给晴雁鼓鼓劲,但我又一想,先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先入之见的情况下感受一下晴雁,过一段时间再找他们可能要合适些。
我走到学校教科室门口,碰到赵莉老师,她见了我就说:“哎呀,我正好要找你。”原来她也是为一个朋友的孩子的教育问题想与我探讨,于是我就和她讨论起来,讨论过程中,我偶然问到她女儿的情况。她女儿现在读高三,两年前也是没有考试进入的实验班。我便特意问她女儿两年来在实验班的发展情况。
她说:“当时我女儿离学校录取线还差了一分,但她仍然要求读实验班。刚进实验班,我就告诉她,你现在在班上的位置就是最后一名,你要想好,能否接受这个现实。她说她能够接受。我说既然如此,你以后就不要和别人比,你就和自己比就行了。因此,她心态很正,很平和。在第一次大考中就名列班上第40多名。她看到这个名次便有了信心,因为比她原来预想的要好。两年来,我女儿在这个班,最大的收获是思维品质的提高,因为是在实验班,周围都是很优秀的同学,平时思维的碰撞,让她的思维也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开阔,这是我最满意的一点。我也曾问过她,如果你在普通班能否保证得第一名,她说不敢保证,她说她最多是十多名或二十多名。两年来,她虽然在实验班基本上都是四十多名,但她的分数如果拿到其他班去排,却是前几名!这说明,强手如林的实验班,对她激励提高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关键是心态要摆正!”
赵老师的话对我女儿来说,不是最好的教育吗?尤其是她女儿的经历,对我女儿现在的心态,更是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三不比”和“三比”
晚上,我找晴雁谈心。我给她讲了赵老师女儿的事,我说:“你现在的情况远比她当初好。你是高出石室中学录取分数线22分被录取的,而她是低于分数线进来的。因此我认为你在实验班的发展应该比她好,至少不会比她差才对。”
她说:“我是没有经过考试进的这个班,我现在等于就是最后一名。”
我说:“是的,你没有经过考试。但是爸爸坚信,以你的中考成绩所体现的实力,如果参加考试你一定能够考进来的!但是,即使如此,你现在就把自己当成最后一名吧!你能不能接受这个名次?能不能正视这个现实?”
她说:“能。”
“好!那爸爸再次告诉你,一定不要和别人比,你就和自己比!”
她问:“爸爸,你能不能说细一点,不和别人比是什么意思?”
我说:“第一,不比名次。你就当自己是最后一名,以平静的心态学习。如果你老是想和别人斤斤计较,那会很累的。学习就成了痛苦的事了!第二,不比基础。可能有同学在初中的基础比你还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会因为你比,你的基础也就上去了。还有的同学可能在假期里提前学习了高中的教材,你也不要去比。别管他们的基础如何,你就管自己的学习就行了!第三,不比方法。别人好的方法当然是可以学习借鉴的,但从根本上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你不要看到别人一天到晚拿着书,你也就一天到晚拿着书,那不好!你初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都不错,再结合高中学习加以改进,就可以了!”
她又问:“爸爸,你的意思是,下课我看到其他同学不出去休息而坐在座位上看书,也不用紧张?”
“是呀!不会休息,学习也不会真正好起来!”我说,“关键是方法和效率。这点你初中做得很好,高中要保持!”
她说:“那学习上难道就不需要竞争了?”
“当然需要!”我说,“我叫你不要和其他同学比名次比基础比方法,同时,也要你在三个方面和同学比。第一,比勤奋。这点我想你决不会比别人差的。第二,比思维。你应该通过交流学习、讨论难题等方式随时与周围的同学进行思维碰撞,使自己越来越聪明。第三,比爱心。你应该继续关心集体,关心每一个同学,千万不要因为学习因为分数而丢掉了自己的善良。”
在她去睡觉前,我再次对她说:“你是很优秀的!不可能在高中败下阵来!爸爸要你记住,一个人如果自己战胜了自己,那任何人都打不垮他;反过来说,真正能够击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次日早晨她离家前,我对她说:“希望你今天能够交上新朋友,你一定要主动些!”
当天晚上晴雁刚放学回来,她说她昨天的英语进校摸底考试,以满分100分考了个班上第一名。
她有点不相信,说:“爸爸,你说怎么可能呢?”
我说:“怎么不可能呢?这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天才嘛!呵呵!”
不过,她的情绪确实开始开朗了。
开朗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她那天主动参加班上办板报,结识了一些新朋友。然而,进高中的第一次考试——半期考试,她没有考好,心情再次沮丧到了极点。
“我承受,我幸福”
在女儿最苦闷的时候,她重新捧起初中时读过的一本青春小说《十七岁不哭》,虽然是第二次读,但她的心灵受到的震动,却是当年第一次读的时候所没有的。可以说,整个高一,这是对她影响最大或者说给她注入精神力量的书。书中主人公有一段话给了女儿极大的激励。这句话是:“对于我们,考试不仅是检验,也是经历,我们正是在多年的考试中学会勇敢、坚强。”
在女儿生日的时候,她外公来到成都。女儿向公公倾诉了自己学习上遇到的压力,祖孙俩沿着锦江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外公告诉晴雁:“要会学承受,更要勇于承受!”
女儿慢慢咀嚼公公的话,并尝试着在生活中“学会承受,勇于承受”。
后来,女儿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写下一篇文章《我承受,我幸福》——
幸福,一直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但人们对幸福的注释却不同。有人的幸福是成功的喜悦,有人的幸福是被爱的甜蜜,也有人的幸福是拥有的满足。而我的幸福是对所有困难的承受。
在我看来,成功的喜悦,被爱的甜蜜,拥有的满足不过只是一时的幸福,它能带给你内心所需要的喜悦感、甜蜜感和满足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瞬间的幸福也会随之流走,剩下的只有对幸福的怀念。真正的幸福是能让人终生受用的品质、精神。白岩松说得好:“痛并快乐着。”我在承受着压力、困难,同时压力、困难也带给了我幸福。
进入高中后,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我明显感到不适应。考试的失败让我对学习几乎失去信心。但就在这个时候,我的外公告诉我“承受”二字。仔细地咀嚼这两个字,让我恍然大悟:压力是高中生活送我的第一份礼物,为的是要让我学会承受,承受困难;考试是对我的检验,也是我的一种经历,在这种经历过程中,我会学会承受考试的失败,承受挑战。这些我所要承受的会变成我的幸福所在,因为当我学会了承受,我就会更加坚强起来,坚强是一种超越任何事物的财富,会给我幸福。高中三年,我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承受;高中过后,四年大学我还得承受;大学结束,步入社会,将会有更长的路等待着我走过,当然我也要一路承受着。在承受的同时我也幸福着。有人说:“高中三年是四年大学的预科班,四年大学是步入社会的预备班。”就是指在高中、大学学会了承受,它带给我们的幸福在我们步入社会时便会转化为推动我们勇往直前的动力。
青春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我们一路上摸爬滚打挺过,我们笑过,哭过,受伤过,但我们也拥有过。谁都是一边受伤一边长大的。我们承受过也磨炼过,更幸福过,我们在承受和幸福中走向成熟。对于明天的自己,我充满信心,因为我承受,我幸福。
从那以后高中三年里,女儿尽管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过郁闷,但总体上说,像刚进高中时候那种悲伤,再也没有出现过了。而且,在困难中,在承受中,她的成绩越来越好,到了高三,已经名列年级前茅。
我的建议:
1。当孩子刚进学校不适应的时候,应该给孩子以安慰和鼓励。
2。要善于给孩子“卸包袱”,让他轻装上阵。
3。可以请亲友们协助引导孩子。
4。有时候,一本励志的书,会让孩子精神为之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