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芳-七年之痒(出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克芳-七年之痒(出版)-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夫妻关系渐渐的从床头吵架床尾和演变到恶语相向,互不理睬,那种压抑的生活让他对婚姻失望至极。
  于是他开始逃避,回家越来越晚,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事业上,这当然招致了妻子更加强烈的抗议和争吵,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对事业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巨大的回报,他从最初的白手起家干到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老大。
  虽然事业的成功并没有冲淡婚姻的阴影,但是对一个男人来说,事业成功的喜悦足以冲淡情感的困扰,在事业的成功中他变得豁达,当然这种豁达是表面的,虽然他对她的要求和抗议从最初的强烈反击转变为麻木、听之任之,但内心的交流几乎空白,这足以说明他对婚姻的失望。
  这样的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妻子生病,噩耗来得那么突然,她就像一栋大楼一样轰然坍塌,他才蓦然发现,离开她他的生活一片废墟,他陷入巨大的恐慌和忙乱,孩子要找妈妈,老人需要儿媳和女儿的安慰,他的生活没有人打理,因为没有人比她更了解他的生活习性,家里所有的一切离开她陌生的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直到那时他才突然顿悟,妻子一直在他的生命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而他因为熟悉而选择漠视,她一直任劳任怨的操持这个家,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她都安排的有声有色,但他居然从没有想过,琐碎的家务、孩子的养育、老人的关注,上班的辛苦,她是怎么抗过来的?她只是一个柔弱的女人,现在想来她的牢骚和抗议也仅仅是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选择了针锋相对,而最让他难以释怀的是她陪他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光,但是直到她病倒,她给自己买过的最贵的衣服只是一百多块钱的。
  这样的顿悟让他痛彻心肺,很多时候他的眼前都是妻子的影子:刚刚认识的时候,她一头瀑布般的长发在风中飘扬,红着脸蛋向他走来;结婚的时候,她落落大方,宛如仙女折服了参加婚礼的宾客;怀孕的时候,她脸上洋溢的即将为母亲的光辉,以及对他的好、对孩子的好、对老人的好,所有的不快和缺点都像被涂改液涂改,他发誓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一定要把她的病治好,这样的信念与其说是爱恋的觉醒,不如说是一种忏悔和赎罪了。
  隔阂暗生  第三十五章 擦肩而过
  车在路上缓缓行驶,两个人各自想着心事,车轮无声,幸亏苏逸轩开了车内的音箱,舒缓的音乐使车内的气氛不那么尴尬,但总这么沉默不是个办法,晓荷在脑海里思索着该说点什么,但她想了半天也只是说:“昨天在悠仙美地吃饭,谢谢你买单。”
  苏逸轩正在想事情,听到晓荷这么一说不禁怔了一下,随即温和地笑笑说:“陈小姐太客气了,大家既然遇到就是缘份,认识了就是朋友了,以后千万别这么客气,对了,你们到东郊是看房子的吧?”
  “是呀,在街上看到温馨家园的宣传,特地过来看看。”晓荷说着往窗外望一眼,温馨家园的高楼已经远远的抛在后面,她的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温馨家园?感觉这个小区怎么样?”苏逸轩说完微笑着看着晓荷,嘴角微微上翘,像个好奇的孩子。
  晓荷谈到房子就很有兴趣,“这个小区真不错,面积和布局正适合工薪阶层,小区的配套设施也规划得很好,应该是个很有市场潜力的小区,对了,刚才听你说去工地了,东郊也有你们公司的项目啊?”
  苏逸轩继续温和地笑着说:“我说的工地就是温馨家园啊,还要谢谢你的抬爱呢。”
  晓荷大感意外,没想到面前的男人就是那小区的老总,她看着苏逸轩激动地说:“温馨家园是你们公司开发的?呵呵,真巧,这期工程整个小区的规划很温馨,户型设计也很实用,好好策划一定会热卖的。”
  “是啊,根据城市建设规划,东部新城已经渐渐崛起,我们这个时节推出温馨家园这样的经济型小区,可以说是抢占商机,也可以说是为民造福,因为再过两年,工薪阶层的消费群体在这个地段买不到这样的房子了,但是现在房地产市场很不稳定,很多人持观望态度,我们也是很有压力的。”苏逸轩不无担忧地说。
  “也不见得,房地产的销售宣传最重要,对不同的阶层要有不同的打动方式,现在房价上涨厉害,很多人都跃跃欲试,他们之所以迟迟不下手是宣传不到位,没有真正打动他们的心。”说到房产,晓荷口若悬河。
  “对啊,我都忘记你就是做文案策划的了,另外你这里可是第一手的客户资料,你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一定会比我们看的更全面,看来回头我们要好好谈一谈。”苏逸轩听了晓荷的话兴致勃勃。
  “这个我可不敢当,我只是说出我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已。”晓荷谦虚地笑笑,立刻感觉自己太逞能了,和一个房产老总谈房产销售。
  “窥一斑而知全豹,你的一些看法基本就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你的提议真是很好,希望有时间我们好好聊聊。”苏逸轩说得无比真诚。
  晓荷看看苏逸轩,这个男人的真诚写在脸上,一点都没有商业的市侩和圆滑,虽然他们之间初初相识,但像老朋友一样默契,她心情慢慢好了起来,开玩笑说道:“好啊,你们公司的房子以后要是卖的好,我买的话可要给我优惠哦。”
  “没问题。”苏逸轩说得肯定,笑得爽朗。
  时间过得真快,尽管苏逸轩把车开得很慢,几公里的路程还是很快走完了,车缓缓地滑下立交桥,像一尾黑色的游鱼游进都市的车水马龙当中。
  苏逸轩一边转动方向盘一边征询地问晓荷:“陈小姐,你要回家吗?地址在什么地方?我送你过去。”
  晓荷听到这话如梦初醒,她抬起头看窗外,太阳已经西斜,街上熙熙攘攘,人们拖着春天慵懒的身子匆匆忙忙不知奔向何方,这个城市的繁华让晓荷顿时感到疲惫,她要去哪里?就这样回去吗?想起魏海东冷漠的眼神,晓荷心里一阵疼痛,她用牙齿轻轻咬着嘴唇,眼睛茫然地看着前方。
  “妈妈,我饿。”晓荷沉思不语,一直坐在她怀里的天天再次发出抗议。
  苏逸轩听到天天的声音,看看晓荷的脸色猛然想起她刚才的哭泣,这个时候真不该问她去哪里,于是急忙对晓荷说:“陈小姐,孩子饿了,你要是方便的话我们一起吃个便饭吧,顺便谈谈房产销售的问题,一年之计在于春,商机不等人啊。”
  晓荷沉吟片刻,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手机沉默地像个哑巴,她索性关了,她听到苏逸轩说得真心诚意,一时感到心里十分温暖,于是微笑着对苏逸轩说:“好吧,为了帮你早点卖出房子,也为了我自己早点住上房子,今天舍命陪君子。”
  苏逸轩得到晓荷的答复,立刻转动方向盘,车子在路上划出优美的弧线向另一个方向驶去。
  恰在此时,一辆出租车从市区驶出来,两辆车擦肩而过,晓荷专注地和苏逸轩说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晓荷要出轨了,至少有这样的迹象。
  擦肩而过的是魏海东。
  魏海东是离开晓荷坐上出租车才发现自己眼角湿润的,他几乎被晓荷的话语击懵了,结婚这么多年,他和她也算是患难与共,同舟共济了,她明明知道他的失意和迫不得已,还拿那样的话刺激他。他当时觉得全身的血液一下子涌上头顶,晓荷的话仿佛一把尖刀扎在他的心上,让他愤怒疼痛到极点却无从发泄,不由自主的用更加尖锐的话来回击,直到不可收拾。
  当看到晓荷的脸色一下变成青紫色,他并没有报复后的快感,他顾不上安慰伤心的晓荷快步离去,如果他压抑自己留下来,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更出格的事情。记得以前晓荷看三毛的书,他无意中看到一句话:你伤害了我的骄傲。当时他对这句话很不理解,骄傲怎么会被伤害呢?但是今天晓荷的话让他深深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是的,她伤害了他的骄傲。从小他就是一个骄傲的人,虽然家境贫寒,但因为是唯一的男孩子,父母一直对他宠溺有加,无形中给了他骄傲的本钱。而上学后,从小学起他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夸赞更让他的骄傲无限膨胀。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提问你长大了干什么,同学们有的回答当工人,有的回答当解放军,还有的回答当农民,轮到魏海东的时候,他站起来响亮的回答:我长大了要当工程师。他当时看到了老师赞许的目光和同学们羡慕的眼神,这无疑更加增加了他的信心和骄傲,他向着自己的梦想艰难的前进。
  为了这个梦想,他付出了太多太多,在农村供一个孩子上学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不但父母倾尽了全部的财力,就是兄弟姐妹,也是间接或者直接的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魏海东家在鲁东南的一个偏远山村,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为了供他上学,姐姐小学毕业就辍学回家,帮家里干农活来帮助父母供弟弟妹妹上学,魏海东至今记得他背着书包上学的路上,比他大两岁的姐姐扛着锄头,小小的个子,站在路边羡慕的眼神。两个妹妹在父母的咬牙坚持下也只是念完了初中,到外地打工供哥哥上学,每当想起这些,魏海东总会彻夜难眠,他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同时也欠下了还不完的人情债,这样的压力让他变得自卑而又自尊。
  他发愤图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成为十里八乡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听着乡亲们的夸赞,看到父母脸上的菊花般的笑容,他觉得未来像花儿一般美好。没有人知道,他上大学的背后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经历,这一切因为有着梦想的支撑,他咬牙坚持了下来。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也对口进入大型的软件企业。
  可是美好的未来并没有像花儿一样如期绽放。
  但凡国企,总免不了勾心斗角、阿谀奉承的作风,魏海东天生木讷,溜须拍马是做不到的,自然不会得到领导的过于青睐。但他专业技术过硬,又肯钻研,领导也乐得落个伯乐的称号,重大项目放心交给他来做。偏偏他过于耿直,对领导在技术上的指手画脚十分看不惯,几次在技术讨论中和领导争执,让领导面子上过不去,这在国企中无疑是十分禁忌的,于是那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相当缠手的项目几乎成了他的专利。
  为此,晓荷直骂他榆木疙瘩,不懂得人情世故,她的责怪让他无从辨白但心底实在不服气,他所说的话一点也没有错,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待遇?不服气归不服气,面对现实他除了失望之外是深深的无奈,晓荷几次三番要求他到领导的家里坐坐,以期挽回领导的不良印象。按说晓荷的要求并不过分,就算是为了他们母子低低头也是应该的,但是每次他都拒绝了,如果为了生活让他放弃尊严,不如放弃生命来得痛快。
  在看不到未来的日子里他苦闷得几乎窒息,一度怀疑自己辛辛苦苦考上大学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很多次他在想,如果他不曾走出来,做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在青山碧水中筑一个温暖的农舍,会不会更好一些?
  林桐发出的邀请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他几乎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以为命运终于垂青与他,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但是事情并不像林桐描述的那样美好,林桐的专业底子本来就薄,几年的创业经历几乎让他把所学不多的专业知识全还给了老师。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走的是低端项目开发,对于大型的项目开发经验为零,由于待遇比较低,手底下的员工大多是三流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这样的员工给一些小企业做些零碎的管理软件还可以,一旦涉及大型的程序设计,几乎要手把手教。
  这样一来,整个程序的框架要魏海东一个人来设计,还要一边做一边对员工进行培训,这在国企是七八个人的工作他一个人做,几乎是焦头烂额。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男人比女人的压力要大的多,女人可以是女强人也可以做家庭主妇,而一个男人如果不能事业成功,如果不能给予老婆孩子以稳定的生活,那肯定不是一个成功的男人。面对压力,他实在需要一份崇拜的激励和关切的安慰,可是晓荷似乎不懂。
  魏海东不能否认,晓荷是一个好女人。十年前在老乡会上第一眼看到她,她娴静的像一朵百合花,他几乎就认准了她会是一个好妻子,自卑又自尊的他第一次生出了巨大的勇气去追求。他们因为共同的背景而惺惺相惜,贫寒的青春因为相爱而温暖。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晓荷是一个称职的妻子,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人。她对他在计算机技术表现出来的才华佩服的五体投地,为了支持他的事业,她包揽了全部的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