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流基因
★*基因
一天,路透社华盛顿发布的一则消息称,瑞典和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宣称,与影响啮齿类动物*的基因相同的基因可能会影响人类的婚姻。研究小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发表的报告说,尽管他们并不确定基因变异对男性行为的影响,但其研究表明,它与交流和情感投入有关。
研究人员对被研究的男性的血液进行化验,旨在找到人类与田鼠相似的一种基因。这种名为*PRLA的基因能帮助解释为什么生活在大草原上的田鼠有固定配偶,而生活在山上和牧场中的田鼠却不是。据称,这种基因会影响大脑中一种叫做神经肽精氨酸加压素的化学物质,它往往通过影响人体保持水分的能力来影响血压。
研究人员发现,携带这种变异基因或等位基因即所谓“三三四等位基因”的男性在配偶的亲密程度上的得分较低,根本不结婚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携带双份“三三四等位基因”的男性近一年来发生婚姻危机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多一倍。他们的妻子也更有可能对婚姻不满。携带至少一份“三三四等位基因”的男性中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人未婚,而在不携带这种等位基因的男性中这个数字是百分之十七。
这则科普新闻本周在国内多种媒体被广泛转载、传播。大众传媒出于削弱专业难度的习惯性简化,“三三四等位基因”之类的专业描述被简化为“离婚基因”或“*基因”。如此简化、汉化,自然有助于大众认知理解,可与此同时,它也将大众关于“离婚”、“*”的想象或意淫无限延伸,好比将一坨调和得很不及格的饺子皮生生抻成龙须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后妈的选择
★后妈的选择
以三鹿奶毒奶粉事件为主题的短信在事件爆发后持续海量喷涌,上面这个短语出自下面这则题为“三鹿二○○八最新广告”短信,甚为经典:
一、喝三鹿奶粉,当残奥冠军;
二、天天喝三鹿,绝对省尿布;
三、三鹿奶粉,三聚化工集团荣誉出品;
四、喝三鹿,尿钻石,一般人我不告诉它;
五、广告做得好,不如三鹿结石好;
六、好结石,三鹿造;
七、今年国庆不送礼,送礼就送三鹿奶;
八、牛喝三鹿结牛黄,狗喝三鹿长狗宝;
九、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肾;
十、三鹿奶粉,后妈的选择。
。 想看书来
礼貌性上床
★礼貌性上床
语出作者水木丁“Sex City”专栏文章,上为该文标题。文章从男女心理微妙异同切入,将“礼仪之邦”之大国风范细化、延伸至床笫之欢乃至鱼水之欢中的克己与客气:
“他以为不表示一下会让她觉得她没魅力,她以为拒绝他的话会有损于他男人的尊严,结果就稀里糊涂地上了床。”
“不过,现在至少我懂得,如果你不想和一个男人*,就没事别往一块凑。除非他是GAY,否则到了考验你‘礼貌’时,你又非那么不随和,最后的结果就是,爱情没来,朋友也失去了。”
。。
马甲多
★马甲多
某日,与杨葵兄MSN聊天,得知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二十一周年,某网站以“在你心目中,鲁迅是个什么人物?”为题进行网调。网调主题并无疑义,有趣且变态的是需要网友打钩的那十余个选项。选项中有的靠谱有的不:
大文豪
一个仇视民族文化的人
苏联间谍
非常神经质的人
想当作家又想当领袖
马甲多
包二奶
最多文章被语文课本选用
文不文白不白
皮包骨
日本书店的常客
把翻译当创作
从这些选项上可看出,网友们还真没把“鲁迅”当神供着,反是秉承泛无厘头、泛娱乐化精神,整个把鲁迅当成一“网友”看之观之,亲之昵之,有点儿过。葵兄慨叹:“现在人心真敢想,也真乱。”
葵兄特别说到其中“马甲多”这一选项。网语所谓“马甲”,应该是指鲁迅笔名。这个选项的设定还真参照了相关研究,如学者朗轩就曾撰文考证鲁迅笔名,最终确认鲁迅一生总计用过约一百四十个笔名,有些笔名只用过一次就不用了……果然“马甲多”。
猛喝啤酒,然后回收易拉罐
★猛喝啤酒,然后回收易拉罐
语出人渣经济笔记博客日记,日记收录一则笑话,将全球蔓延的金融海啸、经济危机具象化:
“如果你去年买了一千美元达美航空的股票,你今年只能剩下四十九美元。如果是房利美,你最初的一千美元只能剩下两块五。如果是AIG,你剩下的会不足十五美元。但是,如果你一年前买了一千美元的啤酒,喝光了它们,然后把喝剩的易拉罐送去回收站,你最后能换回二百一十四美元。根据上面的事实,目前最好的投资策略是猛喝啤酒,然后回收易拉罐。”
。 想看书来
你很男足
★你很男足
语出流行短信。该短信将多年间的众议之题、众矢之的“男足”二字解读为二○○八年度超级形容词,并举例说明。短信大意说:你可以对一个女孩儿说“你很男足”,意思就是“你很容易搞定”;你可以对一位身体特猛的哥们儿说“你很男足”,意思就是“你居然一直不射”;你可以对不喜欢的那位同事说“你很男足”,意思就是“你很龌龊”;你可以对街上的那个小偷说“你很男足”,意思就是“你居然这样不要脸”;你还可以对一切不务正业的人说“你很男足”,意思就是“你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
你要找的是不是中国男足
★你要找的是不是中国男足
某日,中国男足千夫所指,多种以国足为羞辱对象的民间文本海量生成,海量传输。下收仅部分样本:
短信一:河中生灵神秘死亡,下游居民得上怪病,沿岸植物不断变异,是残留农药?还是生化攻击?敬请关注今晚CCTV《走近科学》即将播出的专题节目:《国足在河边洗脚》。
短信二:送给本届奥运会和历史上最令我们揪心的中国足球队一副伪对联:上联: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联: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横批:没人会射。
短信三:珍爱生命,远离国足。
歌词一:我家球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一个两个不算稀奇,再多也输得起。天大地大都是朋友,请不用客气;场上梦游是惯例,场下才牛气!国足欢迎你,用净剩球感动你,你们捞足积分,我们来出局。国足欢迎你,遇到中国就是福气;业余联队一样晋级。我家球门常打开,要进几个随你。交锋过后就有了底,你会爱上这里。不管远近都是客人,请不用客气,进的少了别在意下次补给你。国足欢迎你,为你敞开球门,再不济的实力,也能找信心;国足欢迎你,遇上了你就随便赢,有我们就会有奇迹。(《北京欢迎你》?国足版)
歌词二:中国足球让我们心碎了无痕,中国足协就等于无耻加无能;堂堂大国竟不能选出十一人,谢亚龙早该去坐冷板凳!媒体吹嘘爱放屁球员爱装13,教练心虚没成绩就被炒鱿鱼,谁的错推来推去,推给裁判忽悠下球迷//阿根廷有梅西,巴西有罗尼;意大利有托蒂,法国有亨利;咱中国出了一个足球大帝;却差了十万八千多里;西班牙有卡西,荷兰有范尼,中国有邵佳一,点球*。你问我中国足球何时得第一,别吓着上帝……(《青花瓷》?国足版)
如何获取两千零八秒的快感
★如何获取两千零八秒的*
二○○八年北京奥运前,《国际先驱导报》制作专题:花花公子的奥运春梦。专题全面报道奥运会期间“奥运特许境外报刊”七月二十一日全品种亮相。
报道称,自七月八日起,有来自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等国和中国台港澳地区的近四十种报刊亮相报摊,其中《时代》、《国际先驱论坛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电讯报》、《泰晤士报》、《中央日报》等。其中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德国的《体育画报》,意大利的《体育报》等都是首次登陆中国报刊零售市场。
记者向有关方面询问美国成人杂志《花花公子》是否已顺利入境,得到的答复暧昧不详。好事者如我为此打电话向中国杂志创刊号研究资深人士小强咨询,得到的回答是“机主不在服务区”。
自二○○七年年底,有关奥运期间《花花公子》将进入中国的传闻在网络广泛传播,并就此引发争议。导报记者介绍说,上届奥运会上,《花花公子》也曾在雅典出尽风头。该杂志在二○○四年八月推出“奥运特辑”,封面故事是主题为“如何获取两千零四秒*”的公众讨论,这些曾引起雅典奥组委不悦,要求*当期希腊版《花花公子》。
官司最终以雅典奥组委败诉收场。法院的裁决认为,一本成人杂志“将性和奥运会结合起来无可厚非”。宣判结果反而让当期《花花公子》在希腊大卖,销量增至四万。如《花花公子》借奥运东风果真顺利亮相中国市场,制作北京奥运特辑当无异议。我好奇的是,他们的编辑会炒冷饭吗,会因多出四秒*就用一个与四年前一样的封面标题吗?很期待。
闪董料秤
★闪董料秤
赵元任《我的语言自传》单行本只有薄薄的一小叠,可很耐读。每次读,总能有新发现。书里关于语言学习细节有好多。其中一个说到赵夫人。赵元任与夫人杨步伟是相识一年后成婚的。关于赵夫人,赵先生说:“我太太虽然是医生,但是能说好几种方言。我们结婚过后就定了个日程表,今天说国语,明天说湖北话,后天说上海话等等。”
我感觉,这巧合也太巧了吧?恋爱、成家、搭帮过日子,谁会以是否可以“演说”多种方言为前提?当然,更高级的判断是,这就是传说中的“天作之合”。一个语言学家的太太轮番用湖北话、上海话、北京话与夫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委实羡煞人。在我的想象里,其间定有更多趣事在书之外,在文字记录之外。
说到北京土话,书中讲了个故事,是说好友、学者傅孟真。赵元任记得,此君虽为山东人,语言天赋极高。证据是,在北京念书没多久,已是一口即可乱真的北京话。可没过多久,赵元任发现傅孟真忽然不再说那口流利的北京话,而是改说山东家乡话了。
后来才知道,傅孟真考取北京大学念书,一家人也都跟着搬到北京来住。到北京后,傅家请的几个佣人都是北京人,家中难免整日一团团的京腔回荡。一日,傅孟真照旧一口流利的北京话,闻此,家里人笑话傅孟真说:“你怎么说起老妈子的话来了?”家里人这一笑,还真把傅孟真那口几可乱真的北京话笑回去了,把他本来“闪董料秤”的话又给笑回来了。
后来,傅孟真留学欧洲。一路西行,他携带在身的,不是北京话,而是他那一口“闪董料秤”话,根深蒂固。在这里,可见价值的厉害。它除了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乃至婚姻态度,还可影响某种方言的选择、学习乃至流行。当然,谁也没想到,这种老妈子语言后来成为国语培养基,成为一种主流语音的先声。
再一年,赵元任一家人一起外出游玩。他们从英国过海,自法国东北经比利时、荷兰,沿德国北区一直到丹麦,再过海,最终抵达瑞典。一路上,赵元任发现,法国人、比利时人跟他说法语,荷兰人因为知道很少有人会说荷兰话,与外人交流时,就用英语。到了德国,周遭朋友与赵先生交流,又开始说德语。而在丹麦和瑞典,朋友之间又开始尽量用英语交流。
赵元任说,这几乎就是其中各国人群与外宾交流时的惯例。当然,实情又不完全如此。赵元任说:“我留心旁听他们当中说话啊,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法国东北就开始说一种日耳曼语系的Flemish语;在比利时境内当然是法语跟Flemish;在德国境内,他们对外国人虽然说通行的高原德语,但自己说的是洼地德语。”
就此,赵元任总结出的道理是,那次远足开车从法、荷、比、德近海一带依次走过,其中的语言变化并非一个国境换一种语言。赵先生说,其微妙处,跟坐着长江轮船从上海到四川一路口音演变非常像——它是一点一点地渐变,而不是一国一国地骤变。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即此后成为一大学说的所谓“口舌法”看来并不深奥:它的意思无非是说,语义的深层含义你未必全懂,可只要细细聆听,细细揣摩,意思就会慢慢浮现出来。而所谓“口舌法”的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