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III》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有人走的路III-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txt小说上传分享

爱情的入门仪式(8)
我们自以为了解爱情的一切,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活中。其实,爱情的很大一部分隐藏在心灵底层的阴暗中,这是我们难以窥见的。爱情的实质是死亡——之前生活方式的终结,而不是我们期待中新生活的开始。爱情把我们引向知识与经验的边缘,因此,当我们顺从于披着死神外衣的爱情时,我们都是阿尔克斯忒斯。
  群体中的爱
  群体生活是心灵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然而,心灵追求的群体同一般所说的“社会群体”并不相同。心灵渴望着情感上的寄托,多样化的人格,亲密的交往和独特的个性。这些都是群体生活能够提供的。但心灵并不需要众口一词的雷同。
  社会上出现的许多迹象表明,我们缺乏足够深入的群体生活经验。人们努力追求群体生活,尝试一家家教堂,希望缓解心中的渴望。人们为家庭和邻里关系的崩溃哀叹,怀念过去的黄金时代——那时,在家中和城市空间之内就足以找到温馨的情谊。孤独是现代人面临的最大情感问题之一,是痛苦和绝望的源泉,也是自杀的重要诱因。
  我曾认识一位喜欢社交、擅长聊天、兴趣广泛的女子,她总有忙不完的事、去不完的地方。但每到晚上,她心中的孤独就会浮现出来,辗转难眠。她是一家大企业的副总裁,但在家里,她却饱受孤独感的折磨,甚至动过自杀的念头。
  她常说周围的人们有多么好,和他们相处是多么快乐,但这些话她说得太多,反而显得言不由衷。有一天她告诉我,她曾去拜访一位老朋友,谈话结束时,那位女性朋友想拥抱她,但是她闪开了。她觉得女人不应该用如此公开的方式表达感情。她甚至怀疑那位朋友是双性恋,在向她示爱。
  其实,她的问题不在于朋友的多寡,而在于她心中的防御机制。后来她又告诉我一件事。她和一大群人在海滩上举办晚会,像往常一样,她忙着准备食物,帮别人端盘子。晚餐结束后,大家开始唱歌讲故事,她却悄悄溜到后面,躲进了阴影里。有人看见了她,硬是把她拖回了圈子中央。她本来可以找个借口溜走,但心念不知怎地一转,她唱起了一首儿时学会的简单歌谣。她过去从没像这样唱过歌,所以觉得很难为情,但所有人都听得很开心。那是她第一次卸下道德的防备,零距离体验真实的群体生活。自打那一晚起,孤独感就不再折磨她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写到,人们都是通过愚蠢的行为建立友谊的。群体生活并不是阳春白雪,无法在过高的层面上维持。比尔是一位牧师,他常常跟我谈论他的灵修会,在那里,群体生活作为一种理念,经常在宗教书籍和严肃的讨论中出现。然而,回顾当年的牧师生涯,比尔发现,当时的同僚其实没有几个人算得上真正的朋友。他身处“群体生活”中,却总是感到孤独。他们可以谈论宗教或者运动,但是绝不能谈论自己,以免沾染“骄傲”的原罪。他们完全没有机会建立亲密的情感。当心灵因困惑而痛苦挣扎时,他总会与共事的牧师们坐在一起,但讨论的话题总是“纽约扬基队这次表现得怎么样”。如果你不谈论棒球,你就算不上这个“群体”的一分子。
  很多人认为,只有被接纳之后,个人才能成为群体的一分子,这样的态度正是导致孤独的原因之一。他们等待着群体中的成员邀请他们加入,而在此之前,他们只好忍受孤独。他们就像是渴望家庭关爱的孩子,但群体并不是家庭,只是一群被归属感连接在一起的人,而归属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归属”(belonging)是一个主动动词,需要我们主动采取行动。费齐诺曾在一封信中说:“爱是生命唯一的守护者,但要得到爱,必须去爱别人。”饱受孤独煎熬的人,完全可以在周围的世界中找到归属感。重要的不是加入某个组织或团体,而是切身体验“关联”的感觉——与别人、自然、社会和整个世界保持关联。这种关联感是心灵发出的信号,尽管有时会让我们表现出脆弱,却是心灵与生活结合的关键。
  与其他涉及心灵的活动一样,群体生活与死亡和阴世具有某种联系。基督徒所谓的“与圣人为伍”就是说,通过人类这个群体,我们与古往今来的一切人物保持着联系。从心灵的角度来看,死者与生者在群体中占据同样重要的位置。荣格在*的前言中说:“只有在我的命运卷帙中留有记录的人,才能在我的记忆中长存,所以与他们的邂逅,可以看做是一种回忆。”无论在梦中还是清醒时,我们心中都有无数“他人”的形象,只有保持与这些形象的联系,我们才能享受丰富充实的群体生活。要克服孤独,不妨让这些形象进入我们的生活,代替原本的“我”,尽管他们的很多倾向是原来那个“我”所不能接受的。“接受”“我”的多重身份,就等于在生活中“接纳”了这些形象,这样,内心中的群体生活就可以帮我们在真实生活中找到归属感。有时我与初次相识的人“一见如故”,因为我心中原本就存有这些人的原型,而我通过想象力与他们保持着联系。因为清楚这一点,我可以爱上遇见的任何一个人,也可以获得他们的爱。
  爱让心灵遵循命运的轨道,让我们在心灵无止境的深渊边缘保持着意识。这并不是说,表层的人际关系对心灵之爱就不重要。恰恰相反,如果我们意识到爱对心灵的重要,生活中的爱就会变得无比神圣——家庭、朋友、爱人和伴侣不仅仅是生活中的“感情关系”,更是生命原动力的具体表现,是维持心灵活力的爱之源泉。爱的神圣境界,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群体生活中,才能得到体现。
  我们遇到的心理问题和麻烦,大多是由爱而起,这绝不是偶然。遇到麻烦时,我们不妨提醒自己,爱情并不只是一种人际关系,更是心灵的活动。爱情带来的失望,哪怕是背叛和别离,尽管在生活中是悲剧,对心灵却是滋养。心灵一半存在于时间中,一半存在于永恒。当我们因时间中的那一半心灵而感到沮丧时,不妨想想永恒的那一半。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嫉妒与羡慕:滋养心灵的毒药(1)
关怀心灵并不意味着修正、改变、调整和优化,但我们仍然需要处理一些烦人的感觉,比如嫉妒和羡慕。这两种感觉都会腐蚀心灵,所以我们不能让自己长年累月陷于其中,无法自拔。但是,除了设法根除它们,是不是还有别的办法?有没有答案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它们的态度,我们如此厌恶、如此难以接受的东西,必然具有某种潜藏的力量,并且可以转化为积极的方面。与心灵有关的事情,最“没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最有创造力。
  羡慕和嫉妒都是常见的经验。尽管它们截然不同——前者是渴望得到别人拥有的东西,后者则是担心别人夺走我们的东西,但它们都会腐蚀心灵,让我们变得丑陋。羡慕和嫉妒没有任何高尚之处,奇怪的是,我们有时会对它们形成某种依赖。嫉妒心重的人,能够在猜疑中找到乐趣;而喜欢羡慕的人,则可以在对别人东西的渴求中收获满足。
  神话表明,羡慕和嫉妒都发源于心灵深处。即使是诸神也会嫉妒。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作品《希波吕托斯》(Hippolytus)讲述了这样的神话故事:年轻的希波吕托斯全心信奉贞洁的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Artemis),对生活中的性与爱不屑一顾,这让爱神阿弗洛狄忒(Aphrodite)十分不满。愤怒与嫉妒之下,阿弗洛狄忒让希波吕托斯的继母菲德拉(Phaedra)爱上了他,引发了一连串的恶性后果。最终,阿弗洛狄忒在海中造出公牛形状的巨浪,致使马群惊惶失措,希波吕托斯被自己的马群践踏而死。希波吕托斯的死有报应的成分,因为他对马的关心(这种动物反映了他神经质的精力),远远超过了对人的爱心,尤其是女人。
  在《希波吕托斯》的开头,阿弗洛狄忒就宣称:“凡是因为骄傲与顽固,不理睬我、藐视我的人,我准要给他降下麻烦。”在这部公元前5世纪的作品里,我们找到了类似弗洛伊德的观点:对性的压抑完全是自讨苦吃。阿弗洛狄忒亲口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故意对性不理不睬,我们的心灵就会深受其扰。但即便是阿耳忒弥斯也不能免于嫉妒,她扬言:“我会选她(阿弗洛狄忒)最喜欢的一个男人,一箭把他射死。”
  《希波吕托斯》呈现了嫉妒的标准模式——三角关系,三个角分别是两位女神和一个凡人男子。它暗示着,尽管嫉妒感通常聚焦于日常生活,但其中也蕴涵着深远的神话含义。我们总以为嫉妒是一种可以用理智和意志控制的情绪,于是努力去控制它,但却罕有成效。心灵是一个竞技场,其中进行的种种搏斗,远远超出了理性可以控制的范围。嫉妒之所以令人无法抗拒,是因为它并不仅仅是一种表象,它的出现标志着心灵深处的斗争。
  嫉妒
  既然古典悲剧和神话都认为诸神有嫉妒之心,我们就可以认定,嫉妒在天道和神意的运行中必然有其作用。嫉妒并不仅仅是情感不稳定或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如果连诸神都会嫉妒,那我们的嫉妒就是一种原型体验,不能完全用人际关系、性格和家庭背景加以解释。嫉妒让我们产生的紧张感,并不仅仅是个人处境的影响,而是更高层面上的冲突。
  嫉妒的目的是什么?希波吕托斯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故事中的凡人男子,习惯性地、有意识地漠视一位女神,而她的神职关系到人类生命中一个极重要的层面——爱、性、美和肉体。她可以容忍人们信仰阿耳忒弥斯式的贞洁,以及情感上的自给自足;但她也告诉人们,渴望别人的爱,同样是正当的、重要的欲望。阿弗洛狄忒之所以嫉恨交加,最终将年轻的希波吕托斯置于死地,是因为他漠视了她存在的必要性。他全心全意追求道德上的贞洁,排斥异性,拒绝心灵对多神境界的要求,这样就对她构成了冒渎。 。。

嫉妒与羡慕:滋养心灵的毒药(2)
从神话的角度来看,我们心中的痛苦、偏执、猜疑和妒火,都是某一位神祇遭到漠视的表现。或许我们就像希波吕托斯,全心全意奉行自己认为绝对正确的原则,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心灵其他方面的需求。希波吕托斯之所以排斥和憎恨异性,是因为他不肯敞开心胸,接纳另一个世界——一个与他所喜爱和欣赏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最终,他那孤傲的一神主义害死了他。他太贞洁,太单纯,以至于意识不到心灵的种种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
  嫉妒心蠢蠢欲动时,即使个性复杂、心思细腻的人,也会流露出清高、道德至上的一面。嫉妒心要我们满足心灵新的需求,而为了抵挡这种需求,我们就拿道德主义做盾牌。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嫉妒是两种同样合理的心灵需求彼此冲突的表现——在希波吕托斯身上,这两种需求分别是对阿耳忒弥斯和阿弗洛狄忒的信仰,对贞洁的追求与对亲密关系的渴望。要克服嫉妒心,最好的办法是敞开心胸,让这两位神祇得以共存,让她们自己找到彼此妥协的方法。这就是心灵多神论的宗旨,也是关怀心灵的基本方法之一。
  希波吕托斯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脱缰之马”。他的骏马——精神力量的代表,脱离了缰绳和藩篱的控制。它们很美丽,但也很危险。有时,我们会在某些人身上看见这种希波吕托斯式的骏马精神,他们狂热地投身于某种信仰或事业之中,其动机和献身的对象十分崇高,而他们的投入程度也堪称楷模。然而,这种单一的追求,有时也流露出阴暗的一面——无视不同价值观,甚至带有虐待狂的倾向。
  然而,嫉妒心同样可以让我们受益,成为滋养心灵的“毒药”。希波吕托斯的故事,正是心灵得到治疗的过程。自我封闭、冥顽不化的希波吕托斯,被践踏得支离破碎,原本潜藏在心中的精神失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烟消云散。结局似乎充满悲剧意味,然而,悲剧正是心灵自我调整的形式之一,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悲剧性的经历或许是痛苦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具有毁灭性的,然而,它也能建立新的秩序。克服嫉妒的唯一方法就是去体验它。嫉妒之所以会让人痛苦,部分原因在于,它让我们的心灵进入了未曾探索过的领域,迫使我们在前所未知、充满挑战的种种可能性面前,放弃旧有的、熟悉的信念。
  我曾遇到一位年轻人,他在各方面都很像希波吕托斯(他骑的不是马,而是自行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