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尽管“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情一再重演,但飞蛾扑火的事情却从来不曾少过。有人为名,有人为利;有人为人,有人为己,无论为什么,结果都差不多。是这些人都不如张良聪明吗?显然不能这样武断。要知道,中国的士人大都深谙历史,对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他们都懂,最差的结果是什么也都明白。所以等到人头落地的那一天,只有人羡慕张良的洒脱,但却少有人抱怨没有前车之鉴。我甚至相信,如果再给他们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结果可能还是一样,因为中国从来就不少舍身取义、舍身逐利的人。三国时期的刘劭在其《人物志》中说“思通道化,策计奇妙,是为术家”,私下里以为,张良正是刘劭《人物志》中所说的“术家”。他看破世间的机关,优游于人世,“立言、立德、立功”,令后人称羡不已。呜呼!纵观千古,真正能顺应天道做到“功成,名遂,身退”的又复有几人?念此不禁令人长嗟不已。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当中,总结留侯张良的功绩说:“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这短短的三十一个字,如此精到地归纳出了张良独特的行事风格,也让人不得不歆羡神机妙算的留侯大人那超然的风骨。在中国历史上,成功的谋略家灿若星辰,但张良的这种于幽冥之际决嫌定疑、做最小的动作以博取最大的收效的谋略风格,可以说是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化境。天下汹汹,各为其主。张良是一个“优美的”战略家,在战略实践活动中是何等潇洒俊逸!
余 论道家的“功成身退”,其最深刻的一面,在于最终退出这个气象万千的世界、五彩缤纷的人生,也就是死亡。死亡是人生的顶点,是生命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瞬间,只有懂得死的人才真正地懂得生。
《史记·留侯列传》写张良之死,只用了四个字:“后八年卒。”妙极!司马迁写得极妙,张良死得也极妙。自古艰难惟一死。死得干净利落尤其难上加难。有人死得无可奈何,有人死得恋恋不舍,有人死得惊天动地,有人死得拖泥带水。张良却如此这般无声无息、平平淡淡、轻轻松松地离开了那个尘世,其形象已经神化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成为了如文天祥《正气歌》赞颂的“天地正气”,孟子所云的“浩然之气”。其“时穷节乃见”的亮节,其“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的风范,如“河岳”、“日星”,比之其所开创的王朝霸业更见光辉!(夏超 陈阳)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卓绝汉代的辞赋家——司马相如(1)
唐代诗人张祜的诗:“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描写的是一段传世佳话,诗中的“凤”正是本文的主人公——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8),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字长卿,小名犬子,因仰慕战国时期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及忠君为国的人格魅力,认为好男儿自当有美名,遂更名为相如。司马相如雄踞西汉文坛赋体大家之首,其代表作《子虚赋》和《天子游猎赋》更是为汉代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他赢得了“西汉文章两司马”(另一司马为司马迁)的殊荣。文人的气质再加上天性的桀骜,使其一生充满了浪漫的传奇色彩。
一、文武兼擅司马郎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一个初秋之晨,富比天府的蜀郡成都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秋风送喜,年近五十的司马老爷沉浸在得子的喜悦中,怀抱着嗷嗷待哺的幼子,望着天边一轮喷薄而出的朝日,他憧憬着儿子的未来。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儿子司马相如也的确没令他失望。
小相如禀赋异常,学语即能识“马”字。司马老爷是一位饱读诗书之人,家中藏书甚多,自从家中有了个咿呀学语的小相如,他更是视这些典籍如宝贝,经常把小相如放在书架前,郑重其事地对儿子介绍这些书简,并不时给儿子读几个字。终于,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了。在一个看似平常的上午,司马老爷照例带儿子来到书房,并在他面前展开了一片竹简,指着上面的字让儿子看。不知道是不是先前的早期教育奏效了,忽然,小相如紧紧盯着其中一个字,用手指着喃喃地说“马——马——”,等欣喜若狂的司马老爷再三确定那真是篆文“马”字时,小相如的聪慧也传遍了左邻右舍。
自从小相如识读出“马”字后,司马老爷就给他开蒙,教他识字读书。由于年少颖慧,小相如对教给他的字学得快,记得牢,过目不忘,再加上勤奋好学,他进步飞快。几度春去春又来,相如渐渐长大,不仅能识字,还很快就由字到句、由句成篇、由篇为章,诵读自如,有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等他长到十六七岁的时候,已是诗书满腹,下笔成章,并对文字之形与音义尤有兴趣,成为当时成都闻名遐迩的小才子。
司马相如的才气不仅表现在读诗作文上,其琴艺也是十分了得。悠悠琴声,可以陶冶性情,拥有好的琴艺是当时很多文人追求的素养之一。司马相如从小开始习琴,琴艺日臻纯熟,令人有余音绕梁之感。其后在与卓文君的相恋中,琴艺也曾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古代名琴有四,为号钟、绕梁、绿绮及焦尾。相如所用琴名为“绿绮”,为梁孝王所赠,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绿绮”通体墨绿,晶莹闪亮,抚之温润光滑,精妙绝伦。此琴在手,相如如虎添翼,弹奏的琴音时而悲凉激越,时而哀婉动听,令听者心驰神往!
卓绝汉代的辞赋家——司马相如(2)
虽然读书和弹琴,培养了相如的远大志向和高雅情操,但他觉得仅仅是这样还不够。拥有一副强健的身体,一身好剑术,再加上饱读书籍,才能无敌于天下。相如学剑非仅为强身,他还要学习他所钦佩的侠士仗义和敢作敢为,把侠士精神和文人风范融合一体。为了这个目标,他跟着父亲学习击剑,每天早上手拿青光闪闪的利剑,迎风舞动,任红色蜀锦做成的剑穗上下翻飞,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相如舞剑,看似轻柔飘逸,实际上威风八面,势不可当,展现了文人威武的另一面。
文武兼修,是难得的品质,反映了司马相如作为文人的一种积极进取和要求不断完善自己的精神;文武兼擅,是最高境界,体现了中国文人容纳百川的情怀和完美追求。
二、风流不羁凤求凰长成以后的司马相如,在经过多年的刻苦修身和韬光养晦以后,身心都已做好了准备,雄心勃发,意欲大展宏图。恰逢汉景帝施行“以资得官”制度,于是在20岁时他进入仕途,担任景帝的郎官,不久便升为武骑常侍。但这一切和他原先设想的有很大差距,本来他希望依靠自己的长项——作赋,写出名垂千古精美的赋,以得到皇帝的重用。可是景帝根本就不喜欢辞赋,相如觉得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就在这时,梁孝王带着他的游士,当时著名的辞赋家枚乘、邹阳、庄忌来到长安(今西安),相如遇到了自己的伯乐,不久辞去官职,来到了梁园,在那里他找到了有利于创作的文化氛围。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梁孝王染病而薨,梁园宾客四散,司马相如潦倒地回到了蜀郡,就是在这段时期,他邂逅了临邛卓文君,演出了一段“凤求凰”的风流佳话。
相如回到家乡后,一段时间十分灰心失意,年近而立,不但事业无成,还只身一人,形影相吊,于是自怜自艾,感叹命运。好友王吉的到访,给他暗淡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明亮色彩。王吉告诉相如,临邛地区的大户卓王孙有一新寡的女儿卓文君,不但有绝佳的美貌,还知书善诗,琴棋俱精,是举世无双的绝色佳人,和相如甚是匹配。好友的话令相如怦然心动,但此时落魄的相如要如何才能吸引佳人的注意呢?这就需要当县令的好友密切配合。王吉按照相如的吩咐,从此以后几乎每天都带着随从官衣官服,乘着马车来拜望自己,相如还表现出爱答不理的样子,冷落县令。经过这番精心“炒作”,相如成为了临邛县城里人们谈论的中心,关于他的只言片语也传到了深闺中卓文君的耳朵,对他的英俊潇洒,对他的精湛剑术,对他的才情,这位才女产生了好奇。于是,当得知父亲要宴请相如时,文君准备躲在珠帘画屏之后以期一睹其风采。宴会那天,相如在宾客的前呼后拥中到来,他那英气逼人的身材样貌,高雅脱俗的言谈举止,首先就打动了文君的心。相如知道文君精通乐理,就在酒酣耳热的时候又提出弹琴助兴,这样既可以投文君所好展示自己的才能,又能借琴传达自己的心声。于是一阵抑郁的琴声伴着相如哀婉深情的吟唱飘进了文君的心里: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卓绝汉代的辞赋家——司马相如(3)
相如希望通过这琴声来觅知音,文君也正如所愿听出了弦外之音,领会到了相如的情感和才华。就这样,他彻底地俘获了卓文君的芳心。于是他们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的夜里为情私奔至成都老家。
当文君和相如回到那个无多长物的家中时,两人开始了清苦的相守,整日谈诗作画、抚琴弄剑,开始时日子倒也过得逍遥。但随着热情慢慢消退,现实的生活就摆在了他们面前。虽然文君一直都毫无怨言,但相如总觉得亏欠于一直娇生惯养的爱妻。为了改变生存的现状,他们又再次回到了临邛,本来想让岳父接济点,可是卓王孙觉得文君的私奔,辱及家风,盛怒之下的他扬言决不会给他们一个子儿。相如夫妇知道卓王孙好面子,无奈之下,想出了一条计策。他们变卖了家产,在一条热闹的街上盘下一酒肆,当街卖酒。从此文君脱下锦绣之衣,换上粗布之服,开始抛头露面,于大庭广众之下“当垆”卖酒,有模有样地做起了酒店女老板。爱妻况且如此,相如就更不能有半点的斯文气了,他放下了一般文人儒生的架子,自己穿上酒保的衣服,涤器市中,旁若无人,充分表现出了大丈夫的能屈能伸。
才子佳人一个帮佣一个当垆,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顾客在好奇心驱使之下,前来喝酒的络绎不绝,使得相如夫妇的酒店客似云来,生意异常地红火。夫妇二人生活终于有了着落,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了。但二人出的这招,使卓王孙大为光火,觉得颜面扫地无脸见人,干脆闭门谢客。可是生气也挽回不了什么,为了尽快消除别人的议论,卓王孙在兄弟左右的劝说之下,同意分给文君僮仆一百个,钱一百万,以及文君出嫁时作为陪嫁的衣服财物,让他们回到成都。这场和倔强的岳父之间的无言争斗,最终以相如的满载而归而告终。卓王孙的让步,不仅是因为他觉得继续让女儿女婿当街卖酒是给自己抹黑,更是因为他看出了相如并非池中之物,他一表人才,文籍满腹,飞黄腾达只是早晚的事,他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两人的爱情结局是美好的,他们最终都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虽然爱情之路也有曲折,但这只会给他们的故事添上一抹主色调以外的渲染色彩,带来一段小小的插曲。司马相如被免官移居茂陵后,心情沮丧,极度消沉,这时他身边出现了另一个女子,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给相如带来了莫大的安慰,作为男人他又一次心动了,准备纳这位茂陵女为妾。文君知道此事后伤心欲绝,写下了一首题为《白头吟》的小诗,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著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其中的“……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几句,更是可以看出她对爱情专一性的捍卫。当司马相如读到这凄苦伤感的诗句时,他幡然悔悟了,想起过去和文君在一起的十几年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想起文君为自己所作的牺牲,想起那曲深情的《凤求凰》,他感叹道:“人生得此女,夫复何求?”于是,他诚恳地向文君道歉并请求她的原谅,一切又重归于好。司马相如作为封建时代的一风流才子,在当时士大夫三妻四妾很正常的社会大环境下,纳妾本是一件平常事,不应该算是相如的过错,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妻子面前醒悟了,从此不再提纳妾之事,终没有辜负妻子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