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那些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清那些事儿-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盛京将军(驻盛京,今沈阳市)、吉林将军(驻吉林,今吉林市)、黑龙江将军(驻齐齐哈尔)、绥远城将军(驻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江宁将军(驻江宁,今南京市)、福州将军(驻福州)、杭州将军(驻杭州)、荆州将军(驻荆州,今江陵县)、西安将军(驻西安)、宁夏将军(驻宁夏)、伊犁将军(驻伊犁)、成都将军(驻成都)、广州将军(驻广州)。

  有的地方只设都统,热河都统(驻承德)、张家口都统(驻张家口)、密云副都统(驻密云)、山海关副都统(驻山海关)、青州副都统(驻青州,今益都)。

  将军(或都统)大致相当于提督,是为为防止汉人起义,或者地方汉族将领起兵造反,而设立的官职,由满洲人担任。

  相当于中央军。

  
  清朝武官设置如下:

  
  武将品级对应的官职 

  八旗兵            汉兵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官:将军 都统     总督 提督 

  正二品官:  副都统        总兵 

  从二品官:               副将 

  正三品官:                参将    

  从三品                   游击 

  正四品                    都司; 

  从四品                   城门领 

  正五品                    守备; 

  将军、都统、副都统是八旗兵的官职,清朝的地方军是绿营兵,即汉兵。

  
  冲动是魔鬼。

  有中央军的配合,向荣信心暴增。

  1851年9月太平军向南转移,向荣率军随后追击,遭到伏击,全军覆没。

  向荣大受打击,称病不出,不久被朝廷革职。

  随后洪秀全攻占永安,举行“永安建制”,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封五王,士气蓬勃。

  永安城四面环山,利于对太平军实施围困。

  钦差大臣赛尚阿终于到了。贵族就是贵族,不懂军事,驻扎在阳朔,不达永安前线;只依赖于乌兰泰、向荣南北合攻。

  12月向荣到达永安前线,授命督办北路军务。在围攻期间,清廷恢复了向荣广西提督的官职。但乌、向二人意见又不合,南北两军不能协同作战,围攻半载,终无建树。 

  1852年4月,太平军胜利突围。乌兰泰与向荣率部追击,截杀太平军后队2000余人,后在大峒山遭到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的三路伏击,损失数千人,大败而归。

  伏击又是伏击,怎么老不长记性!

  据说向荣也有委屈,当天战斗太激烈,但是下雨了,清军的火药进水了。

  周天爵也因此而被革去总督衔,随后又说*有功,加兵部侍郎衔,官复原职。

  
  向荣凭著他的军事经验,判断太平军永安突围后将袭取省城桂林,于是带领千余清军日夜兼程,先太平军半日进入桂林城,会师新任巡抚邹鸣鹤,乌兰泰也随后赶到,城防得到加强,太平军虽猛攻月余,乌兰泰英勇战死;而省城得以保全。

  向荣力保危城,非但未受到朝廷的褒奖,反因桂林被围,又受到革职留任的处分,很是郁闷。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的主将,令法国兵胆战心惊。

  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从中学历史课本上首先知道这位名将的。

  他就曾是向荣的部下,随其追击太平军。

  可见向荣不是一般人呐!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五、 长沙之战
洪秀全才不会在一棵树上吊着,他要曲线救国。

  1852年5月,太平军从桂林撤兵北上,6月攻克全州,冲出了广西。

  但在全州战役中,南王冯云山不幸中炮负伤阵亡。

  洪秀全后悔了,亏大了。

  冯云山是洪秀全早期的重要合作火伴,和他个人关系是最好的;而且识大体,在永安封王中,为维护大局,团结同志,甘愿把东王、西王让与别人。

  洪秀全是真伤心了。为南王报仇,太平军杀红眼了!

  而在湖南边境围堵的总督程矞采,提督余万抵挡不住,清节节败退,太平军占领了湖南道州、郴州,挥师北上,直指长沙。

  咸丰帝大怒,罢免了巡抚骆秉章,任命江苏人张亮基为湖南巡抚,总督程矞采革职留任。同时惩罚的还有弃守道州的浙提督余万清,将他逮捕治罪。

  在此期间,对朝廷不满的向荣再次称病留在桂林,对太平军未予追击,因此受到两广总督徐广缙的弹劾,被朝廷革职并拟发往新疆;

  钦差大臣赛尚阿虽然不会打仗,但他很明道理,知道清军缺不了向荣,自己也离不开这员猛将。上奏求情,改令他驰援湖南戴罪立功。

  两广总督徐广缙?早干嘛去了??

  自己的地盘打得火热,湖南、两江、云贵都来支援,还害的连伤几名重臣;他却不露面;人家向荣是从湖南来帮忙的,辛苦不说,他还落井下石、弹劾人家???

  还真冤枉徐光缙了!他一刻也没闲着。

  一方面忙于解决广州的英国挑衅,登上英国军舰,在谈判中不卑不亢,大义凌然,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中华的利益,受赏双眼花翎和世袭一等子爵。

  另一方面,忙于*刘八、凌十八等人领导的人民起义,完全牵制了徐光缙的兵力

  
  张亮基接到任命时,还在云贵总督的任上,骆秉章还得代理一段时间。

  任务很明确………守长沙

  另外新任云贵总督罗绕典正要前往贵阳接替张亮基,路经长沙 ,朝廷干脆让他也一起守城了。

  
  郴州和长沙之间有衡州。

  总督程矞采不敢大意,认真的部署衡州防务,设下重兵,深挖壕沟,精砌堡垒,打算一雪前耻。

  
  太平军也有能人。

  西王萧朝贵自己带兵3000绕过了衡州的马其诺防线,奇袭长沙 。

  太意外了!以至于城内都以为是清朝援军来了 ,长沙成一片欢呼,等看明白了,才知道浪费了很多的感情。 

  幸好在罗绕典和骆秉章的主持下,城防还算得力,十多天太平军都没有得手。

  太平军突然出现在长沙,咸丰对赛尚阿和程矞采办事不力非常生气,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罢免了他们的官职,由安徽人徐广缙任钦差大臣,并催促向荣加速增援。

  10月初,张亮基和向荣相继赶到长沙。

  曾率湖南乡勇赴广西作战,在乌兰泰手下参与桂林之战的江中源也赶来增援。

  很意外,西王萧朝贵这位英勇骁战太平军领袖在一次攻城战中中弹牺牲了。

  太平军再次遭受到了重大的损失;两王的牺牲甚至可以说间接地导致了后来的失败。    

  闻讯后洪秀全、杨秀清率大队人马火速赶来,攻城报仇。

  这下长沙热闹了!

  刺刀见红。

  这是双方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城内外都聚集了大量的能兵强将。

  一时间湘江大地人杰辈出。

  江中源、左宗棠这些湘军将领皆在此战崭露头角。

  要打大仗了。 。 想看书来

六    《围城》***长沙
张亮基不会带兵,但他也没闲着;

  他在找人,一个胡林翼向他力荐的人,而且是会一个用兵的人。

  幸运的是他找到了。

  更幸运的是这个人是左宗棠。

  左宗棠,持才傲物的左宗棠。

  左宗棠自号“小亮”小诸葛亮。

  淮阴人,韩信的同乡。

  左宗棠的出山得利于同乡郭嵩焘的力劝,此人的劝说术甚为得了,此后曾国藩也是被他劝说出山。

  至此,由洪秀全和咸丰帝联合导演的战争史诗大片《长沙之战1852》的主角都来全了。

  开饥!

  杨秀清、石达开、林凤祥、李开方统率最能打血战的原始太平军,对方是张基亮、骆秉章、左宗棠、江忠源、向荣、和春统领的清军精锐;太平天国早期战争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大战开始了!!!

  
  洪秀全的心情并不好,

  不好到和天气一样阴沉。

  他意识到清军增援的部队越来越多,长沙城短时难以攻克;若久战必将陷入重围。

  开会!!!

  
  军事上的总指是挥杨秀清、石达开,他们确定的战略是围点打援、扫清外围、然后强攻长沙!

  
  江中源还是有头脑的,他和广西总兵和春赶在洪秀全赶到之前占领了城东北的高地,压制太平军对东门、北们的进攻,使太平军处于不利之地,而杨秀清首先瞄准的就是他们。

  很快八千太平军冲向了江中源的大营。

  江早有准备,利用高处的营地,只守不攻,打消耗战。

  僵持中和春从侧翼冲杀,将太平军拦截为两段。

  向荣也来凑热闹,率1000清军,出城增援,三面合围。

  太平军大败。

  好在杨秀清指挥有度,士兵又善于拼命,而且预留了林凤祥一队人马接应,混战一番,各自回营。

  
  老相识向荣更绝,力排众议,把5000斤的大炮置于城楼,炮轰太平军,使得杨秀清把大营后撤十里。

  东王杨秀清很冷静。

  即然无法在清兵布防的东北面取得突破,干脆西渡湘江开辟新战场,顺便为以后突围留下生路。

  石达开率军强渡湘江成功,控制西岸大片土地;时值秋收,获得了大批粮草,源源不断送往东岸军营,草充足,准备长期围城。

  
  其实江忠源预见到太平军开辟西岸战场的意图,建议张亮基派兵驻守龙回潭,防堵洪秀全突围。

  张亮基、左宗棠深感有理,不过除了向荣部外,无兵可分;而向荣和张亮基不和由来已久,江忠源官职卑微言语不受重视,向荣自然没动。江忠源气愤之极,从此再也不与向荣等人合作。

  有点可惜,

  等到石达开进驻西岸,向荣才明白误事了。

  向荣还是明事理的,知道一旦太平军就势发展,湖南不保,自己也难逃追究。

  他决定亡羊补牢。

  10月30日亲率3000清兵直奔四面环水的要地水鹭洲,意在截断东西两岸太平军的联络。

  翼王早就做好了准备,迎接这位老朋友的还是伏击。

  诱敌伏击战是石达开最擅长的战术。

  
  太平军埋伏于洲上的树林之中,用散兵示弱诱敌,主力却绕到清军身后突袭,向荣只身逃脱,3000人马全军覆没。

  此后,河西清军士气低落,不敢妄动,未有大的攻势。

  河西成了石达开的天下。

  
  而此时长沙城下战事依然不容乐观。

  为了振奋士气,改变被动的局面。

  洪秀全做了一件很多人想做但不敢做的事…颁布了天国的玉玺,公告天下。

  并且提升了作战勇敢的林凤祥、李开方、曾水源等人;

  然后继续猛攻。

  
  左宗棠在防守战中显示了他的才华,部署兵力、筹借饷银、发动群众一切做的无懈可击;多次打退太平军的进攻;也打出了自己一生的名声。

  
  玉玺+强攻都不奏效。

  用绝招吧。…挖地攻城。

  这一招是有功底的。

  在全州、道州都成功了。

  攻克湖南郴州后,积极宣传和发动群众,吸收了大批挖煤矿工,不但扩大了队伍,还增加了好些特殊工种人员,扩充了工兵组和爆破组,专业性更强了。

  程序如下:工兵组挖好地道,爆破组埋好炸药,炸开城墙,敢死队冲入城中扛军旗。(当时肯定不用办特殊工种证) 。

  火药还是管用的,因为城墙毕竟炸开了。

  可人是活动的,炸开还可以堵上,再。

  于是演变成为了建筑工和工兵的战斗。

  
  每当城墙炸开时,总会落下上百吨的滚木礌石、火把沙土,甚者洗碗水都有,金木水火土全用上了。

  这样一来,即使再再太平的军队恐怕也难以前进半步,何况只是叫做太平军。

  左宗棠不放心。

  让清军围绕城墙开凿濠沟,以防止太平军挖掘地道。

  
  新任湖广总督徐广缙走到了湘潭,左宗棠和江中源希望他带兵出击,与长沙的守军前后夹攻,消灭太平军。

  徐广缙却只是派遣前军将领福兴领兵驻扎在蕲家河,不再前进。

  
  战局僵住了

  
  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钱钟书老先生总结的《围城》哲理太睿智了,不但是用于婚姻、工作、生活,也适用于战争。

  战争版《围城》往往演变为………外面你的人想进进不来,里面的人想出出不去;长沙就是如此。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