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先生的话很对,帝国舰队全体官兵决心听从天皇陛下圣谕,随时准备给敌人以严厉惩戒。〃总司令感到自己内心深处那种渴望战争的不可遏制的躁动越来越强烈,但是他表面上依然冷漠如初,〃……根据陆战队情报,自七月中下旬以来,支那军有向淞沪地区大规模移动的趋势。为防止敌人突然袭击,我建议大使先生尽快疏散领真馆人员和日侨回国,对此请予充分理解。〃〃外务省已经指示疏散日侨回国,一部分不愿意回国的侨民自动组织了义勇队敢死队。〃川越大使无可奈何地回答,“……我方当然要坚持强硬立场,这是关系维护帝国的尊严,现在交涉还在进行,我正在等候内阁的进一步指示。〃〃我很乐意同大使合作,请多多关照。〃 〃……重庆和汉口的第一批侨眷已经集中登船,请求总司令派军舰加以护送。〃驻沪总领事冈本说道。
〃这件事请与舰队参谋长杉山六藏大佐协同解决吧。〃
送走外交官员,已是下午日落时分,太阳跌进西边地平线,江面上依然没有风,空气更加闷热。然而在东南方向的大洋深处,原本水天一色的碧蓝的海面却被大团大团从亚热带洋面涌来的云絮所覆盖,天际不时传来隐隐的闷雷声。舰队总司令站在甲板上朝陆地凝视许久,然后对悄声敛息跟在后面的值日军官下命令:〃……通知军舰进入战斗值勤,让各舰舰长和海军陆战队大队长马上到作战室开会。〃八月十日晚,第三舰队所属青岛、旅顺、台湾、广州等基地分舰队接到命令,紧急开赴淞沪海域待命。驻守国内的海军第八战队;第一水雷战队、第一航空战队,驻佐世保海军第一特别陆战队、吴港第二特别陆战队也奉命向上海开拔。与此同时,日本军部一面向内阁施加压力,一面默认第三舰队擅自扩大战争的行为,并把帝国海军拥有的六艘大型航空母舰中的四艘紧急派往上海水域执行战斗任务。江苏,苏州留园。 南宗国防部京沪警备区总司令张治中连夜召开紧急作战会议,研究对日作战部署。
张治中,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巢县人,二级陆军上将。张将军出身寒微,从小贫苦,因此渴望发愤读书,将来好出人头地。不料屡试不第,挫折了雄心壮志,便投笔从戎,做过听差、门房、备补警察,后来终于考太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如愿以偿。从气质上讲,张治中似乎更像一名文官而不是武将。他脸庞清瘦,谈吐儒雅,胸有城府并且写得一手好文章。因此从戎二十余年,投奔过许多大小军阀,却无甚战绩。幸好蒋介石慧眼识英雄·聘大黄埔军校任教官,从此时来运转一路平步青云,直做到中央军校教育长荣京沪警备总司令,成为蒋介石最信任的少数心腹之一。苏州留园始建于清朝嘉靖五年,为苏州四大古代名园之一,占地五十余亩。早在一九三六年二月,南京政府一面大肆〃剿共〃,一面开始秘密准备对日作战。张治中奉命成立京沪抗日指挥部,其任务就是在保密条件下修筑淞沪线、苏福线、钱澄线三条长达百里的国防工事,并指挥部队以淞沪日军为假想敌开展大规模军事演练。他的指挥部就设在风景迷人的留园里,对外称〃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八月九日晚,虹桥机场发生枪击事件,张治中敏感地意识到,这是淞沪日军发出的二个危险的战争信号。事件本身无足轻重,但是它所传递的信息却十分重要,它表明驻护日军已经觉察中国军队的意图并开始有所准备。早在七月中、下旬,蒋介石曾密召张治中到南京,向他暗示了将在上海方面寻找机会先发制人的战略意图。当时华北战场形势错综复杂,国际社会出面调停,日本人打打停停,从表面上看,中日双方统帅部似乎都没有下定全面开战的决心。〃……文白啦,上海方面的情况你都清楚,。一·二八淞沪抗战,你也参加过,要是日本人在上海有什么动静,你打算怎么办啊〃
张治中从容回答:〃……我军在北方作战,固不宜破坏上海,自损资源,然若敌方有左列征候之一者,如:派遣陆军师团来沪,敌长江舰队来沪集合,敌派航空母舰来沪,或敌在沪提出无理要求,并限期答复,等等,即可断定敌将先发动进攻无疑……上海保安团抵抗力薄,诸种关系,似宜立于主动地位,首先发动,较为有利。〃蒋介石微微颔首,嘱咐张道:〃上海乃国际观瞻之地,不可轻举妄动,亦不可任日本人为所欲为。古人有云;。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你懂我的意思吗?〃
于是才有张治中将军密令机械化第五军隐蔽进入上海的战争举动,和日本军人窥视虹桥机场的“大山事件〃。虹桥机场骤起的枪声打破淞沪地区的宁静。各路情报纷纷传来;日军在上海各通街道口增加兵力,构筑工事,海军陆战队已在门前架起钢炮,楼顶竖起高射炮,等等。另有海军通报,日军第三舰队所属约四十余艘军舰已经全部集结于浏河、吴淞一带,试图对长江出口和中国近海进行全面封锁。〃……¨各位想必己经知道上海方面发生虹桥事件,鉴于北方日军正在大举增兵,并有沿京广、津浦铁路南下的企图,由此可以预料,上海方面的日军决不肯善罢甘休。〃
作战室里,张治中连夜召集紧急作战会议,向指挥官们直截了当指出形势的严重性:
〃……叶军在淞沪地区兵力布署为:海军陆战队六个大队,二千五百人,火炮四十余门,战车二十四辆。加上军舰支援兵力,总数大约四千三百人,这是正规军。另有日本侨民自动组织的义勇队在乡军人队,数目约有二万人,因此敌人的实际兵员应该为一万四千人左右。〃至今日晚九时,我军进入淞沪地区部队巴达三个正规师五个保安团,兵力为敌四倍,另有第三十六师近日可到达上海外围,张发奎部一个军正沿江赶来增援。敌人兵舰虽多,但不能上岸作战,因此不会构成太大威胁……从兵力部署看,敌人将兵力收缩成互为犄角的五大据点,即东部沙泾港、北部体育馆至八字桥、外滩四川路租界、黄埔江西岸公大纱厂及汇山码头等,这些据点虽有高大建筑掩护,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各位请看,我军现在的位置是:〃吴淞、浏河以北三个保安团。南边虹桥、龙华西机场一个师又两团,西面两个师已推进至南翔附近对敌取钳形攻势。如果我军行动神速,乘敌不备发起进攻,一举吃掉上海之故应该是有把握的。〃……目前形势对我军有利,我要求各位做好准备,一旦南京方面下令,我将亲率大军扫荡上海之敌。〃
中国指挥官早有打仗准备,因此纷纷发言情绪热烈。
〃报告长官我有一个请求。〃一个名叫张绍勋的年轻团长起立请示。“据侦察情报,敌人据点大楼内均已用钢板水泥加固,比如江山码头,有的暗堡纵深甚至可以开进战车,易守难攻。我军不仅缺少攻坚武器,而且城市地形复杂,以巷战为主,重武器不易展开。如果我军地面进攻能够得到空中掩护,空军先对上述目标实施集中轰炸,摧毁部分据点,我地面部队再行突击就可大大减少伤亡。〃张治中点头,吩咐参谋长徐权立即草拟电报,向军政部请求空军支援。 〃如果敌人增兵怎么办?〃有人问道。
〃敌人北南两面作战,首尾不顾,我军须速战速决,聚歼淞沪陆上之敌乃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张治中满怀信心回答。
有人指出敌人军舰可能沿长江口溯江而上,和后方。张治中略一思忖,命令参谋长尽快研深入的可行方案。
凌晨一时,作战会议接近尾声,一个机要参跟一碰,把一份南宗急电交给司令官。 〃委座手渝──〃
全体起立,室内鸦雀无声。张治中满怀信心回答。拥江而上,威胁我军侧翼尽快研究一个阻止敌舰一个机要参谋匆匆而人,鉴于华北方面日军有继续扩大战争之趋势,为消除威胁首都之安全隐患,兹命令:
一、京沪警备区张司令治中兼任淞沪前敌总指挥,率第八十八师、八十七师、三十六师及所属部队向上海之预定围攻线开进。
二、驻守安徽之刘和鼎第三十九军、汉口夏楚中第九十八师、嘉兴阮肇昌第五十七师以水陆两路往上海龙华地区集结待命。
三、嘉兴之炮兵第二旅山炮第三团、南京榴弹炮第十团立即向苏州开进,归京沪警备区指挥……
四、海军按预定之方案,阻塞长江之江阴水道…… 五、进攻日期为八月十三日凌晨。(下略) 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委员长蒋中正(摘自《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会场气氛骤然肃穆。
战争钟声终于敲响,中央政府命令向日军进攻,这一重大决策固然迎合了全国人民抗日图存的壮烈情绪,但是淞沪战事一开,中日必有一场惊天动地血流成河的残酷较量。作为军人,他们的使命不仅仅是热血沸腾而是怎样打败强敌,因此在座每个将校都能掂出自已肩上沉甸甸的份量。〃军座,希濂有一点顾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严会议散居,第三十六师少将师长,时年仅三十岁的“鹰犬将军〃宋希濂玩着一根精致的马鞭说道。他是张治中老部下,因此同长官说话相当随便。
〃宋师长有话请讲。〃
〃淞沪地区虽然敌寡我众,但并不能说明我占据优势。〃鹰犬将军当仁不让地走上前去,用马鞭指着作战地图分析道,〃敌舰虽然不能上岸,但是其舰炮火力几乎可以覆盖整个上海市区,这是其一。其二,敌人虽然北南两面作战但是其机动能力强,可在短时间内从本土直接增兵。日本长崎、佐世保军港距上海最近距离为因百六十海里,船队航行时间约为一天一夜。其二,淞沪地区为海上突出部,如果战事一旦呈现胶着,我最大的担心……〃张治中突然意识到什么,一片阴云罩上心头。〃〃¨那就是五年前。一·二八淞沪战事''的失败将重演!〃仿佛一把重锤猛击心脏,作战室里闷热的空气凝固了一刹那。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蔡廷锴第十九路军以三万余众攻击日本海军陆战队一千八百人,久攻不下,战斗呈现胶着状态。日军多次紧急增兵,并辅以海空炮火优势,中方虽然有张治中率第五军增援,但仍不能占据主动。相持一月,日军一个师团突然在上海郊区七丫河登陆迂回成功,中方防线即告崩溃。据说〃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女士曾寄给张治中一件女褂子,附诗一首,称:〃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当然何女士的举动是很情绪化的,意在激励军人去战斗,不怕死。可是战争毕竟是一种整体实力而不仅仅是热情和愿望的较量,军人固然可以很勇敢,不怕死,但是如果牺牲不能改变战争结局,这样的牺牲有什么意义呢?当时蒋介石在一篇著名的演讲《东北问题和对日方针》(一九三二年一月十一日)中说:〃……以中国国防薄弱之故,暴日乃得于二十四小时内侵占之范围及于辽、吉两省,若再予绝交宣战之口实,则以我国海陆空军备之不能咄咄充实,必使沿海各地及长江流域,在三日内悉为敌人所蹂躏……虽欲不屈服而不可得矣。总理孙先生所谓。中国若与日本绝交,日本在十日以内便可以亡中国'',此乃事实如此,并非我总理故意危言耸听也。〃可见连孙中山总理也赞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同日本人硬拼实力。宋希濂作为当时第五军二六一旅旅长亲历〃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全过程,日军的现代化装备、作战能力和官兵素质都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无论后来那些众口一辞的历史学家怎样将〃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失败归结于独裁者推行卖国政策的结果,但是张治中宋希濂们心中明白,上次那场战争的失利主要出于军事而不是政治的原因。何况还有国内的种种因素。
当〃一·二八〃战事正烈时,南京政府拟调驻江西中央军蒋鼎文第九师、上官云相第四十七师等精锐部队赴上海参战。被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拒绝。理由是苏区红军正全面出击,势不可挡。
熊主席一九三二年二月六日电报:“……调蒋铭三师赴沪,增援我上海自卫军竭力抗倭,谁曰不宜?……现赣州、万安、泰和、吉水同时告急,万安、泰和之匪虽已击退,赣州、吉水尚在相持,江西之兵如何可凋?〃云云。二月十三日电:“……州被匪围攻甚急,伯南(陈济裳)派援恐无希望;不得已由辞修(陈诚)调兵前往。〃…·辉亦拟请缨赴沪效力,地方之事将请中央另简贤能。今日而言抗日乃最光荣,不敢后人也。〃云云。就是说如果中央硬要调兵,连熊主席也只好上前线光荣抗日,江西省只好留给红军做根据地好了。以上电文均见诸《日军侵华战争》(王辅著·辽宁人民出版社丁九九0年版)。
宋希谦重提淤沪抗战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