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娴氖焙颍俣瓤隙ㄒ蚕嗟笨欤裕滓铱隙ǹ梢粤⒖贪哑渌灰咨系幕醣夷美词褂茫凰狄幻胫谠诜呕厝ィ褪且环种雍笤俜呕厝ヒ膊换岢鱿质裁次侍獾摹<偕杓滓颐刻熳芄驳慕灰锥钗�10000克黄金,实际拥有的货币为100克黄金,也就是说这100克黄金在甲乙两个人之间流动了100次,也就是说,15分钟左右才有一次交易,这个时候,不是很简单了吗?在空闲的14分钟内,把货币拿过来使用一下,因为双方价值量流动的平衡,只要在14分钟内再进行一次交易,把货币放到对方的手上去了不就行啦?
还有,甲乙两个人可以在交易的时候,先记账,每天结束的时候结账,由于价值量流通的平衡,各个交易的价值量的数值加加减减,到最后甚至都可能不再使用货币了,直接把欠账、差额等留到第二天再交易时冲销掉,就行了。
也许有人要说,像我上面说的那样,就是使用实体货币,含有商品价值量的货币都可以实现,我们只是人类社会中渺小的一个,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平衡。就像,甲到一个商店里去买100克黄金的商品,但是持有的货币只有1克黄金,这样的问题要是我能解决,那才有说服力!那么这样吧,再加上利润和各种利率以后,说服力是不是更强?很简单啊,进行分期付款,今天给1克黄金,明天给第二笔……因为是电子货币,每天从甲持有的货币中减去1克黄金就行了(而且商家可以一直监视甲的账户,一旦出现什么异动,导致哪一天不能给付,商家就可以利用我上面说的措施,例如一个监控软件,强制终止甲进行的异动)。
我相信这个解决方法,还是不能令大家信服,那么我就说说,第二个解决方法吧!这个时候就需要丙的加入,而且很是麻烦。甲乙双方中的购买方,用手中持有的商品到丙处抵押贷款100克黄金,假设半秒内完成了该次交易,然后进行第二交易,这个买方半秒后收回货币,立刻还给丙——如果因为当天没有可以进行回收货币的交易,买方用半秒的时间,在卖方这里借过来100克黄金,立刻还给丙,等到卖方需要用多出来货币的时候,直接用这张电子欠条冲销——这个时候,丙的处境怎么样?发放贷款的时间只有1秒,这个利息该怎么算?按照现今的金融体系应该是不可能收取利息的吧!
还有一个解决方法,因为人跟货币之间的关系,已经与人同身份证的关系一样,已经终身绑定,所以可以使用“反货币”(第二个方法其实已经涉及到这个东西了,不过在这里提出来有点前后不搭配,只好留到后面叙述)。
如果我上面说的办法还是不能让读者信服,那么还有第三种方法,那就是加速货币流动,这个就很简单啦,当甲拿着1克黄金到商店去买100克黄金的商品时,立刻就加快货币流动速度,让1克黄金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100克黄金:电子货币的时代,肯定有很多虚拟商品,假设A就是这样的一个商品,而且刚好值1克黄金,而乙是专门生产A的,于是甲先用1克黄金在乙这里买下一个A,然后转手卖掉,获得利润B的情况下,甲手中的货币就变成1+B,然后在一段时间内快速买卖,让B累积到99克黄金就行了——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种方法,恰恰相反,甲没有获得任何利润,卖掉的价格还是1克黄金,不过甲刚开始是一分钟之内买卖一次,经过十多分钟的经营,缩短为一秒钟买卖一次,不久再缩短到秒买卖一次,并与乙形成“货卖掉后再给钱”的合作关系——甲手中的货币流动状况就变成——每秒钟的收入与支出都是100克黄金。这个时候,甲向乙提出对商品A的买卖进行合并,一秒中一次买100个,然后在这一秒之内卖掉100个,我想乙肯定是不会反对的,这一秒不行,下一秒再申请,直到乙答应——也就是说甲在一秒钟之内,有那么一刻是持有100克黄金的了,如果甲再把买卖合并成一分钟买一次货,那么有一刻就持有6000克黄金了——甲从这6000克黄金里拿出100克黄金在商家这里买下那100克黄金的商品。如果能在一分钟内用花掉这个商品并挣回100克黄金,补上就行了。或者干脆不补,借口还有存货100个,卖掉再给。还是不行的话,购买的时间合并成十分钟,那就变成60000克黄金了,如果还不行,再次提高货币流动速度,当这100克黄金已经变得非常渺小的时候,就完全处理掉了。
当然,这方法有一个极大的漏洞,那就是,甲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提高那么多的买卖速度?那我们还可以这样假设,甲乙两个人之间:甲生产虚拟商品商品A,乙生产虚拟商品B,现在的市场价格都为1克黄金一个,因为是虚拟商品,一分钟都可以复制1000份(就像我们在文档里复制了一个字,然后使劲儿粘贴)。当甲走到商家这里买东西的时候,就先用1克黄金买一个B,然后卖掉一个A,再买一个B……速度变成1分钟交易A、B两种商品各1000次,假设乙有足够的货币,在买卖合并成一分钟之后,甲收到货币的时候,突然宣布停止交易,该下班了,或者商品已经卖完了,明天继续,于是甲手中就有1000克黄金了,用来买那100克黄金的商品不就行了?或者合并的时间再长点。
当然这个例子还是存在很多漏洞的,不过,我相信如果1变100不行,那么1变2,或者1变,或者更小,总有可能实现的时候。我在这里又不可能大谈,怎么样提高货币的流通速度,因为后面还有关于货币流动性控制的章节。不过,通过我这几个例子,应该已经说明了问题,那就是,那个时候的人是可以在远离商品的时候,进行商品买卖的,只要有那个需要,每个人在远离自己资产的时候,就可以把所有的资产卖掉,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又可以马上买到自己根本就没有亲眼见过的商品——一句话,货币的流通速度可以快得吓人。
这个时候,货币发行量的控制就显得非常无力了,前一刻市场需要的货币可能是10000克黄金,可是下一刻因为一些人休息了,需要的货币就可能变成100克黄金,这个时候,该如何控制货币的发行量?等到第二天,丙进行回收货币的时候,因为所有的人都开始交易了,货币的需求量又变成了20000克黄金,丙根本就没法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来稳定货币……货币发行量的控制就陷入了无所作为的境地。
纯货币的出现,借贷款的问题就不是银行的专业了,因为每个人的账户是唯一的,终身的,而且是可以远距离限制的,那么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到货币借贷行业中来,这个时候,银行业必将彻底消失,或者说每个人都是一个银行了。
想想看,如果现在的银行与货币发行组织,遇到这样的情况之后,还能怎么生存下去?为了追求自己理应获得的剩余价值,或者从其他地方划分过来些剩余价值,他们肯定会使用各种各样的货币政策、政治力量等等的东西,来限制纯货币的出现。除非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剩余价值了,或者每种商品,包括“劳动力”等的各种商品都含有剩余价值了,整个资本流动链条平衡的时候,那么纯货币的到来,对谁都不会造成损失。
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大声宣布:货币的存在与发展,为的就是消灭一切交易中的不公平;纯货币是消灭一切阶级剥削的重要武器。
1。2。1。3 扼杀货币的恶果
从货币出现的那一刻,直到今天,无论货币是带有商品性质的,还是趋近纯货币,总是跟人类进行的商品交易,不断发生着冲突。在处理这些冲突的时候,人们所使用的手段,有意无意中都在限制货币达到“一般等价物”的生存目标,可是人们使用货币最根本的目的,却又是在于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功能。
“千金有价,××无价”人类对货币最大的限制就是,保持货币只在物质资本里活动,尽力避免货币冲入文化知识资本、工序资本。使用的手段是什么?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友情、爱情、亲情……阶级、制度、传统……一大堆的文化知识资本的商品,压在货币上,不让货币进入这些交换领域,那么人类扼杀货币的效果如何呢?很是明显。
任何一个人一出生,拥有的财富就只有“时间”,大部分人是很难同意把时间跟货币进行兑换,也就是说人一出生,是不具有没有任何价值量的。仅物质资本而言,至少应该把加入到“生产人”这个过程的所有价值量计算一下吧,就算时间不能兑换吗,那么这些为了“生产人”所投入的物质资本也该能计算一下吧?但是,人们不愿意这样干,把所有的价值量都归结到“时间”、“生命”、“子女”等等的文化知识资本上去了,而这些东西,人们根本就把货币排除在外,导致一个人在出生以后,拥有的财产只能是0克黄金。
读者,我真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仅仅是扼杀货币的一种手段的话,我相信刚出生的人类,本应该具有的财产被人们以“善意”的名誉剥夺了,结果如何呢?文化知识资本,这种“无价”资本,在人类社会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流动体系、等“无价”交换体系,更没有跟所有的物质资本形成兑换的渠道——所以,当一个人出生的时候,货币是远离他的,可是这个人要生存,就不得不通过本能等等的手段,寻求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本。可是一个刚出生的人既不能工作,一时半会儿,甚至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没有继承财产的,那该怎么办?我下面说的话可能会伤害人们的感情,请读者准备好,为了不要太过于明显,我给刚出生的人起了一个代号“@”。
第一种方法,贩卖自己的身体。@只能进行一种生产,那就是哭泣,但是@的哭泣没有生产出任何物质类商品,所以@不能用卖哭泣,来买食物、衣服以及各类服务;@在生产哭泣的时候,还会产生各类的排泄物,人类社会对这些物质商品的定价一般是负数,就是说,需要卖方给买方钱,所以@不能利用身体,对物质商品进行再生产来获得任何货币……也就是,@出生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丝毫的物质资本,那么@怎么过活呢?那就只能把自己的身体,也就是@自己存在的载体,当成商品卖给特定的人当“玩具”,当“宠物”,当“容器”,做装饰,做……于是,@在出生以后,就受到了人类现在最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交易,把“人”当成一种商品,进行贩卖。也就是说,由于人们在@出生的时候,否定了@所拥有的物质资本,不让@跟货币发生直接关系,所以@作为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第一个待遇就是,人类实施的“反人类罪行”。
第二种方法,实施绑架勒索、抢劫、杀人等等罪行。为什么@会进行犯罪活动了?@根本就没有自我,更别说主观上进行这些犯罪了?如果读者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或者“性本恶”之类的东西,看到我这个说法,肯定又有那么点触动,不过我是避开这些东西的,请不要牵强附会。@作为一个人,还没有“自我”,连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工作都是不可能的。如果@贩卖自己身体的行为被读者否定了,那么@该怎么生存呢?只能依靠本能的,生命带给大家的奇迹来进行:乞讨,用尖锐的哭声进行乞讨——如果刚开始听见的人还无动于衷,那么@的哭声肯定还会继续下去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就相当于绑架了人的耳朵,勒索人赶快给@送去生活资料、各种服务;如果听见的人还是无动于衷,那么@就可能会开始依靠自己的另一项本能,抢劫身边的各种物质,不管这些物质能不能满足@的生存需要,不能吃的先吃了再说,不能用的先用了再说,光天化日的抢劫;如果还是没有人理会@,@就采取威胁杀死不来照顾自己的监护人的子女(也就是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最后一次勒索;此外,可能还有放火,放水……各种破坏人类财产的罪行。
这两种说法,绝大部分读者肯定都会说,这是我在污蔑,那么第三种方法,使用文化知识资本的商品,换取生活资料——这里主要使用的肯定不是小说、戏曲等等可以跟物质资本兑换的文化知识资本,用的是哭、笑、长相等等,人类能从@感受到的含有文化知识资本的商品。这是@最常用的方法,而且是最有用的方法,但是人类却否定了这个方法的合理性,因为人们不给予这些东西进行货币定价的机会——所以,这些东西就贵重到了无价,或者便宜得无价了,作为@的监护人就可能在这两个极端跳动,而不能或者没有那个意识,在中间过渡一下,缓和一下:
当@的监护人认为@是贵重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