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没跑到一半,那只挂着的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理查也被掀翻在地上。
理查还没有抓住缰绳,受到惊吓的战马就向远处狂奔起来。理查环顾四周,手下的士兵纷纷逃散,亨利的军队围了上来。
他剑指长空,“马!”他咆哮道,“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
从那时起,人们就说: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
这个故事出自己故的英国国王理查三世逊位的史实,他1485年在波斯战役中被击败。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虽然只是一颗钉子的失误,却带来了一个国家的灭亡。
教育要防微杜渐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汉和帝时,由于窦太后执掌朝政大权,窦宪兄弟便依仗权力,为非作歹。官员中有的奉承拍马,有的敢怒不敢言。只有一个叫丁鸿的官员,借着天上出现日食的机会,给皇帝上了份奏章,说:“日为君,月为臣,日食的出现,就好像是臣子在侵夺皇上的权力。现在窦氏兄弟权势很大,如果皇上能亲自处理朝政,把一切坏人坏事消灭在萌芽状态,那么凶恶的祸源就可以除去,吉祥的事会接连而来。”
这就是“防微杜渐”的由来,它指在错误或坏事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任其发展。中国有句古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小的疏忽和损失都有可能发展成大的漏洞。“防微杜渐”能让人们及时堵塞漏洞,防止危机的发生。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需要“防微杜渐”,把孩子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六章 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13)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必然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孩子做错了以后,父母要及时指出错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父母千万不能在孩子犯错后姑息纵容,这样只会怂恿孩子继续出现类似的错误,甚至犯更大的错误。
一些父母总认为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对孩子做事少闻少问,少导少管,正确的行为缺乏鼓励强化,错误的行为没有坚决刹住,久而久之,使问题变得愈为突出,好习惯没有形成,却形成了许多坏习惯。
孩子在哪里错了,就要在哪里改正过来;孩子在哪里跌倒了,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如果错了不改,只能是错上加错;如果跌倒了不爬起来,只能永远躺在那里。
⑴批评孩子要及时。批评孩子最好是在他做错了事情的第一时间里,因为事隔时间越短,孩子对错误严重性的认识越清楚。如果时间久了,孩子有可能淡忘了,这时再批评,孩子要么觉得事情没有那么严重而感到委屈,要么会以为父母口罗嗦小题大做,批评起不到好的效果。
⑵批评要保持观念的一致性。父母批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情绪为中心,而应以教育孩子为中心,以孩子所犯错误的轻重与否,来决定批评的方式、环境与场合。
不要因为自己心情好,见孩子犯了错误也不批评,甚至夸奖孩子;而下次心情不好,见孩子犯了类似的错误,就严加责备、训斥。这样容易使孩子无法捉摸,无所适从,以致孩子性情暴躁,喜怒无常。
此外,父母双方的教育观念也必须保持一致。如果对一种行为表现,母亲说对,父亲说错;今天说错,明天又说对,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只有看父母的脸色行事。
⑶批评要考虑方式方法。孩子做错了事,能在家里进行教育的,不必拿到外面去。有的父母常吓唬孩子说:“明天我到学校去告诉你的老师。”这样使孩子产生恐惧或不信任感,其结果并不理想。
对孩子的批评要把握分寸,如果批评过于严厉,会挫伤其自尊心,甚至引起反抗;而如果批评不力,平平淡淡又不能震撼其心灵,他就会觉得无所谓。因此,父母必须从爱护孩子出发,既严肃而又中肯地指出其错误所在、错误性质和危害,彻底揭穿其借口抵赖的心理。这样做,才可以达到批评的目的。
⑷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批评之后,父母要给孩子下台阶的机会,帮助和启发孩子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批评不是让孩子尴尬和无地自容,而是让孩子意识到他的错误,意识到错误给他带来的不利和危害,并下定决心改正错误。
家教故事
刘少奇同志虽然日理万机,但却十分重视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和培养。
195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纪念日。当时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在其女儿平平参加向国庆观礼的外宾献花活动结束后,顺便父女同车回家。
平平刚一上车,刘少奇就问:“平平,你跟老师说过跟爸爸一块儿回家了吗?”
平平红了脸,赶紧下车跟老师回话。
上车后刘少奇又问平平:“跟老师说‘再见’了吗?”
平平又跳下车,向老师行队礼告别。可刘少奇还不让开车,又问平平:“你跟同学们说‘再见’了吗?”
平平只好第三次下车,向同学们一一道了别,这才上车与爸爸一起回家去。
一句话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六章 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14)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育者。父母的一句话,可能对孩子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也许父母在说这句话时,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在他9岁的时候,他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当时他们是居住在维吉尼州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这样向新婚的妻子介绍卡耐基的:“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县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男孩。”
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凭着她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而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而在继母到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卡耐基聪明。所有的人都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是继母就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的一生。
从卡耐基的例子可见,一句不经意的话常常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是巨人,也许是一句普通的话语。父母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孩子一个免费却珍贵的礼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却往往重如千钧。为了使孩子有做事的积极性,与其否定还不如不断示意孩子能够做,这是很重要的。不管孩子的现状如何,父母只要利用暗示的效果,反复强调“你头脑本来就很聪明,只要努力就行”,孩子就会产生做事情的积极欲望。一位成功女性对此体会深刻,她说:“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实际上是成绩不好的劣等生。但是,我母亲从不责怪我,而是经常反复说一句话:‘你肯定会成为优秀的人’。然而,我却没有想到,当我走向社会后,当时有些不好意思听到的这句话,反而成为我受到挫折时莫大的鼓励。”
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具有绝对的权威。肯定与激励的一句话,可能会成为他为之努力与奋斗的全部;而指责和否定的一句话,会使孩子产生自己的人格全部被否定了的心情。许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遇到情绪不好的时候常常随口就说:“你为什么这么蠢”,“你脑瓜真笨”之类的话,这会对孩子起到强烈的负面暗示作用。这种消极的、缺乏逻辑性、蔑视的口气,容易伤害孩子自尊心,甚至会令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而自暴自弃,甚至因此走上犯罪和自我毁灭的道路。
父母不要轻易贬低孩子,即使是在说笑话时,也要避免说具有负面影响的话。不仅不要说孩子“笨”、“蠢”一类的话,就连贬低孩子容貌(如“你个子矮”、“皮肤黑”等)的话都不要说。这些话只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感到沮丧,并且不愿意再为完善自己做出努力。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每一句话,好与坏都会在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说笑话时,也要避免说具有负面影响的话,而应说“现在就看你的努力了,你一定会学得很好”。用这样的话表示孩子将来会有发展前途,对孩子表示信任,才是父母所应做的。
第六章 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15)
一句鼓励的话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生,一句贬责的话则可能毁掉一个天才。然而,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一句话的作用。孩子的表现稍不如意,父母就会骂出一些令孩子泄气的话来:“你是一个十足的废物!”“你不要丢人现眼了!”父母一时的气话,都足以构成对孩子终身的伤害,因为它折断了孩子对自己将来的希望和美好憧憬的翅膀。一个失去了信心的孩子,将来还会有好的前途吗?
父母在对孩子说话时,应该思考一下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是否给孩子成长的力量?因为,父母的每一句话,都是对孩子的一种品读,都将会关乎孩子的一辈子。
小故事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的孩子成年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在他就任州长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他提起了一个大家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
皮尔?保罗是罗尔斯的小学老师,他在1961年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皮尔?保罗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对他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罗尔斯大吃一惊,长这么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他记住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成为纽约州的州长”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一面旗帜。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成了班长。在以后的40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罗尔斯真的成了州长。
在罗尔斯的就职演说中有这样一段话: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有成功者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32。 热炉法则:规则是教育孩子的良好手段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庭生活中应有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的家庭规则。如按时起床、就寝,不随便翻动父母或别人的东西,人际交流中的礼貌准则,公共场所应遵守的社会公德等。
良好的家庭规则有助于解决子女教育中出现的困惑和矛盾,促使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家庭规则执行中,父母是实行家庭规则的表率,而孩子则是考证家庭规则的结果。
认识“热炉法则”
“热炉法则”源自于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惩罚原则,说的是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有人在工作中违反了工作制度,就像碰触到了烧红的火炉,一定会受到惩罚。这个比喻生动而又有趣,而且把惩罚的法则表示得十分明白。
这种处罚的特点在于:①即刻性:当人一碰到火炉时,立即就会被烫。②预先示警性:火炉是烧红摆在那里的,每个人都知道如果碰触就会被烫。③适用于任何人:火炉对人,不分贵贱亲疏,一律平等。④彻底贯彻性:火炉对人绝对“说到做到”,不是吓唬人的。
第六章 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16)
在企业管理中,“热炉法则”保证企业建立严明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引导员工的思想,这是一个企业成功的保证。
父母教育孩子,同样需要“热炉法则”。
在家庭教育中,惩罚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教育专家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因为对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