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直到获救的等等,这对于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孩子终生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孩子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鼓励孩子的竞争意识(14)
⑵把孩子当成强者。父母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时,孩子就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例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妈妈对孩子说:“宝贝,你是最棒的,妈妈相信你能自己爬起来。”受到激励的孩子,大多会自己爬起来;如果态度相反,说:“宝贝,真对不起,妈妈没有看好你,很疼吧。别动,妈妈抱你起来。”这样,孩子也容易受家长情绪的感染,即使摔得很轻,也会哇哇大哭一番。更为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他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是需要被保护的,我是弱小的。这样,孩子就容易养成怯懦的性格。
⑶让孩子适当地吃点苦。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不一定听得进去。如果把道理融入孩子日常生活中,孩子就能用心去体会。例如,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带孩子去郊外登山;对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假期打工自己挣钱。当孩子在艰苦的条件下学去生存时,就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性格。
⑷从挫折中学到知识。一个不能从失败中学到知识的人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人不应当两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对于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要教育孩子善于总结,以便从中学到一些经验,帮助孩子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跌倒。这样,孩子才会逐步掌握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把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
家教故事
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小时候读书的自觉性并不高,成绩也一直平平。塞曼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这种表现,心里十分着急。
一天,她把儿子叫到跟前,注视着他的眼睛,神情激动地说:“儿啊,早知道你是一个平庸无能之辈,我当初真不该在波涛中挣扎……”接着,她向默默呆立的塞曼忆起往事:在塞曼快要降生的时候,家乡突然遭到洪水的袭击,她死里逃生,好不容易才登上了一只小船,塞曼就降生在这只小船上。母亲望着滔滔洪水和刚刚临世的小生命,想起了荷兰人的一句古训:我要挣扎,我要探出头来!
听完妈妈的回忆,塞曼才知道母亲所经历过的艰难,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暗暗发誓要发奋攻读,绝不辜负妈妈的厚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受到学校的赏识,被学校聘为助教。当他满怀喜悦去见母亲的时候,母亲已身染重病,奄奄一息了。在弥留之际,她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塞曼,嘴唇在艰难地颤动着“挣扎,再——挣——扎!”留下这句遗言后溘然长逝。
“挣扎,再挣扎!”塞曼把母亲的话铭刻在心。他将嵌有母亲遗像的金制小镜框一直挂在胸前。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便凝视着母亲的遗像,回想母亲的谆谆教诲,以增加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
塞曼在科学的道路上挣扎,再挣扎!终于攀上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峰,1902年塞曼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警惕受挫折后的“投射效应”
从一个人成长的一般规律看,逆境、挫折的情境更容易磨砺意志,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人更具有生存力和更强的竞争力。因为,逆境中奋斗的人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更趋成熟。他们能把挫折看成一种财富,深知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的,因此更具有笑对挫折、迎难而上的风范。
但是,有些孩子在遭遇挫折后,不进行自我检讨,而把挫折引起的内心不安,自己不愿意承认的某些行为、欲念、态度等排除于自身之外,转移或推向他人和周围事物,以此逃避自己心理上的不支,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投射效应”,也叫推诿作用。
第五章 鼓励孩子的竞争意识(15)
例如,有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下降后,责怪班风不好,教师教学水平低下;到了学校发现没有戴红领巾,责怪母亲早晨没有把红领巾放在书包里;上课迟到受到老师批评,埋怨父母没有及时唤醒起床;演唱比赛名落孙山,抱怨音响效果差,评判人员不懂艺术欣赏;与父母有隔阂,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代沟”,是父母“思想僵化”、不懂得理解年轻人,等等。
如果孩子具有投射心理,很可能在受挫很长一段时间里,借助“投射”作用来回避正确地自我评价问题,他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否认自己的缺点、问题,而是将所有的问题都归之于他人或其他客观原因,以此来掩饰内心的不安,有时甚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种“投射”心理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卫手段,助长了孩子推卸责任的不良品质,严重地影响了人际关系。一旦发现孩子产生“投射”心理现象,父母理当义无反顾地予以教育引导。
当孩子受到挫折后,父母不仅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挫折,分析造成挫折的主客观原因,而且要教育孩子多从主观上想问题、找原因,并勇敢地承担责任,这是克服产生“投射效应”的根本之点。孩子受到挫折,不管大小,父母都要妥善处理,不能忽视。父母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挫折是难免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同时,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受挫的原因,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错的原因,该如何改进;此外,适当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改变环境等,也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总之,在孩子遇到挫折后,父母要鼓励和安慰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学会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全面客观地分析挫折,不推诿自己的责任,承担当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这既是智者的睿智、勇者的大度,又是自信的表现。
家教故事
有一对农村夫妻四十得子,因而对儿子宠爱有加。在蜜罐中成长的儿子养成了一意孤行的脾性,做事毛毛糙糙,就连走路也走不好,时常跌进水田里,很是让望子成龙的父母焦心。
儿子7岁那年上了小学。顽皮的他走路喜欢东张西望,不是弄湿了鞋子,就是弄脏了裤子,哭鼻子成了家常便饭。
一天,孩子的父亲带一把锹去儿子上学必经的田埂上,在上面断断续续地挖了十几道缺口,然后用棍棒搭成一座座小桥,只有小心走上去才能通过。那天放学,儿子走在田埂上,看到面前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小桥,很诧异。是走过去,还是停下来哭泣?四顾无人,哭也没有观众啊。最终他选择了走过去。当背着书包的他晃晃悠悠地通过小桥时,惊出一身冷汗。他第一次没有哭鼻子。
吃饭的时候,儿子跟爸爸讲了今天走过一座座小桥的经历,脸上满是神气。父亲坐在一旁夸他勇敢。
妻子对丈夫的行为有些不解,丈夫解释道:“平坦的道上,他左顾右盼,当然走不好路;坎坷的路途,他的双眼必须紧盯着路,所以才能走得平稳。”
故事中的儿子就是如今赫赫有名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他的父亲松下三郎在他9岁那年因病去世,去世前他一再叮嘱小松下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一定要设置一些他能独自跨越的障碍,如果你一味地给他提供顺境,等长大后,一旦遭遇挫折,必然会经受不住打击,而产生种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鼓励孩子的竞争意识(16)
27。 沸腾效应:成功需要坚持
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可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从“水”到“水蒸气”
水温升到99度,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度的基础上再升高1度,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被称为“沸腾效应”。
只差一点点,往往是导致最大差别的关键。在“沸腾效应”里,100度也可以称为临界点,一旦达到这个临界点,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有一些人,看起来很聪明也很勤奋,可为什么总是难以取得成功?说白了,可能仅仅是一步的差距,但这一步却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就好比99度的水和100度的水,虽然仅仅1度之差,但却是天壤之别。
怎样才算是让“水”沸腾了呢?就是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下去,就会挺过临界点,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周末去登山,走一段路以后就会感到筋疲力尽,甚至再也不想往上爬一步,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爬,过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全身开始舒服起来,登山的乐趣油然而生;
跑步跑到一定的时候,也会感到筋疲力尽,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跑,过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呼吸舒畅起来,继续跑下去的勇气会转变成一种轻松的向前跑的惯性,接着再跑下去你就能跑出很远。
事实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如登山、跑步、学习,都会遭遇“临界点”,只要不放弃,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会让水“沸腾”。
如果不能跨越生命的临界点,就会吃尽失败的苦头;而要想跨越生命的临界点,就需要经受更多的考验;但是,只要你能够忍受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太阳一定会带着满天的朝霞为向着东方奔跑的人灿烂升起。
一个寓言
传说有两个人偶然与神仙邂逅。神仙授他们酿酒之法:选端阳那天成熟的米,加冰雪初融时高山流泉的水去蒸。蒸熟后,放入千年紫砂土筑成的陶瓮,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覆盖,密封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两个人都表示得此仙方,一定会酿造出世上最甘醇的美酒。他们说到做到,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所有的材料,连同梦想一起调和,密封在陶瓮里,然后潜心等待。
两个人终于等到了第49天,他们太激动了,以致夜不能寐,等着公鸡打鸣。两个人感觉在等了很久很久以后,传来了第一遍鸡鸣;又等了很久,依稀响起了第二声;第三遍鸡鸣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响起呢?其中的一位终于忍不住了,他想鸡鸣两遍和三遍并没有区别,于是打开了他的陶瓮;另一位虽然也按捺不住想要伸手,却还是咬着牙,坚持等到第三遍鸡鸣。
结果怎么样呢?先打开陶瓮的,里面是一汪清水,里面的酒和醋一样酸。而坚持到鸡叫三遍的人,得到了甘甜清澈的天赐佳酿。
指导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一些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干什么事都没有长性,总是半途而废,不能善始善终。
做事不能有始有终是孩子缺乏意志力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较脆弱,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和长久。从整体上看,这样的孩子自立自理的习惯少,能力也差,容易在困难面前畏缩退让,半途而废。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做事情不能坚持到最后,也很少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很容易造成自信心不足,甚至有严重的自卑感,或者对人对事都抱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无所谓态度。长期下去,将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从小开始注重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切莫对孩子的这种坏习惯视而不见或迁就放任。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鼓励孩子的竞争意识(17)
父母该怎样教育孩子做事有始有终呢?以下几点要求请家长们注意:
⑴父母要做好表率。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其言行及作风习惯,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要教育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父母首先要做事不半途而废,并注意让孩子模仿,同时经常提醒孩子注意父母做事是怎样坚持到底的。
⑵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不要在一开始就让孩子做难度过大的事情,如果孩子尽最大能力亦不能成功,他就会伤心失望,甚至丧失自信心,而不敢去继续尝试。父母可以先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在短期内能完成的事情,在孩子完成任务后对他们进行适时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然后逐渐交给他们比较复杂的、需要较长时间和一定耐心、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并督促孩子坚持把事情做完。父母老师让孩子做事时,应注意适合孩子的实际水平。如果过难,使孩子尽最大能力亦不能成功,他就会伤心失望。如果偶然一件事还不至于的话,那么连续几件这样的事就很可能使孩子不再去想,不愿去做,而丧失自信心。
⑶指导监督孩子做事。父母在交给孩子任务后,要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