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那年的五枚硬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七岁那年的五枚硬币-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姐这一边,在我看来,大姐只要念完初三考上师范,三年后回来也是公家人。而且,我们村叫丁湖庄,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叫石家庄,能有多大的区别?不过就是送信的和邮递员的区别吧。
  我的邮递员生涯就从那一年开始了。
  一个初三的男生老让我捎信给大姐。信的信封是他自己糊的,上面只有三个字和一个括号:丁梅(启)。男生的字很漂亮,非常非常漂亮。他说他没考上师范,要出去流浪了。
  八岁我就开始看小说了,所以对于男女之事我有着太多的好奇和向往。于是我接下了这个任务,从此也就多了一项负担——挣邮票钱。夏天我半夜起来逮嫩知了,卖给街上的饭馆,一个两分钱。秋天割青草,晒干了三分钱一斤卖给村头的养兔厂。冬天带着狗去捉野兔,一只能卖八毛钱。春天没的卖,青黄不接。
  那男生的信来得挺勤,一会儿广东,一忽儿北京,全是地图上有大黑点的地方。连我们班语文老师都羡慕我,丁冬,你哪来的那么多信啊?
  我就很自豪,挣邮票的辛苦都不觉得了。
  在我正为第五个四季的轮回而努力的时候,大姐忽然回来了。大姐在村里是出名的漂亮,这一回来,漂亮前要加上时髦两个字了。只是大姐不觉得,而且也丝毫没有衣锦还乡的意思。大姐也没办法有那个意思,大姐在石家庄辛苦了五年,却根本没有转成正式工进而变成城里人的机会。姑姑食言了,所以连陪大姐一块回来一趟都没好意思。
  大姐把时髦的外表褪给了二姐三姐,自己拾起了以前的旧衣裳。大姐穿旧衣裳还是一样的漂亮,甚至是更漂亮了。所以大姐像花,媒人像蜜蜂和蝴蝶,翩翩而殷勤。我爹娘花了眼似的在可能成为女婿的公家人里挑,可无论挑哪个,大姐一律不同意。爹娘先是训骂,说大姐眼睛长到头顶了,城里人都当不成了还挑三拣四的想找什么样的?见大姐油盐不进,爹娘干脆自个儿打起来了。父母吵打了一个傍晚,全村就都知道了我大姐当不成城里人的事。很快,家门口的车水马龙变成了门庭冷落,只留下被磨得发亮的铁门槛在诉说着什么。
  大姐变成老姑娘了,整日埋头于一架缝纫机前,自学自练出了好手艺。我也初三了,经过我转送的信已经把大姐床底下的柜子塞满了三个。
  大姐的事给父亲很多启示,于是父亲给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考上中专。父亲认为这是最有把握的蜕变,只要考上了,摇身一变就姓公了。
  可大姐成了村人说的最难剃的头。每个人提起大姐都是咂咂嘴摇摇头,感叹,唉,丁梅那孩子,高不成低不就的,老姑娘是要做一辈子喽。即使想嫁人,也只能找个二婚的,就那起码也要备上一份丰厚的嫁妆。
  我也算争气,这么些年来不仅成绩好,还通过给大姐送信把字也练得像那个男生的一样漂亮。我考上了中专,鬼使神差地选了邮电学校。
  全家都高兴,鞭炮屑飘了一地,酒宴摆了三天。我却替大姐担心起来,那信呢?信怎么办,往哪寄呢,谁给送呢?那男生知道我一年一级地往上跳,可他总不至于未卜先知,晓得我考上哪个学校了吧?
  我是心事重重地去省城上学的。
  爹娘却撂下了很重的担子,整日舒心地叹息着,接受着众人或真或假的羡慕和夸奖。至于大姐,爹娘再少提起,一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心态。
  到省城没多久,忽然接到一封字迹熟悉得让我无法相信的信。是那男生的,里面还有大姐的字。他们结婚了,在信里他们称我为媒人。放假了我才知道,大姐嫁过去只带了那架缝纫机,还有那三柜子的信。那男生——现在该叫姐夫了,姐夫在街上给大姐买了间店。大姐依靠她的手艺,专门订做服装。
  我毕业工作的时候,大姐那间店已经声名远扬了。我每天下村去送信都必须经过大姐的店,店门上有我再熟悉不过的字体:保质保时质优价廉。每天从店门前过,三岁的外甥总在门口的石阶上玩,远远的见我,便踮着脚叫:邮递员舅舅,爸爸让你晌午来家喝酒。
  外甥叫念旧。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