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我被什么声音弄醒了,睁眼一看是妈妈,薄薄的月光里,妈妈一脸愧疚地默默看着我,从她的眼神中我知道她又在自责,因为,她对一个神童发火了。看我醒了,妈妈抱紧我,对我说:“天一亮咱们就去买狗。”
买狗?不是答应过“向姥爷求请”吗?难道忘了?大人们说话怎么总是不算数呢?我听了心里凉了一截子,好失望好失望。
天亮后妈妈果然带我去了狗市,出发前我就想好,我不会同意买狗市上的任何一只狗回来,除了米粒儿,别的狗我都不要。
天啦,闹市里面还真的藏着这么一个狗市,原来有人早就喜欢狗了,跟着妈妈走进狗市大门,真是大开眼界,里面整整一条街道,完全是狗的世界,无数双狗眼睛在那儿眨巴眨巴的,就像天上的星星落了一地,只是大失了天上的光芒,狗味道从脚底下直往上冲,像地缝里上来的,土腥腥的,不用绕弯直接就进了鼻子。
被妈妈拉着慢慢走向深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狗,真是百分之百的狗世界,甚至还有宠物检疫防疫室。大多数狗关在笼子里,也有些凶巴巴的大狗被主人牵着在人缝里乱蹿,冷不丁从身后冒出来,“汪汪汪”狂叫一通,不招人待见。我突然觉得自己挺讨厌狗的。咱们回家吧,我正想告诉妈妈,这时看见一只漂亮的小白狗,眼睛水汪汪的,一直盯着我和妈妈。妈妈问那老板:“这只狗是什么狗?”老板说:“博美犬,不卖。”妈妈看我流露出喜欢的样子,就问:“为啥不卖?”老板说:“留下配种。真想要吗?”妈妈看看我,我摇摇头,妈妈没管我,问:“多少钱?”老板答:“最少两万。”我一听就吓晕了,想不到一只狗会这么贵,米粒儿一定更贵吧?那米粒儿我也不要了。妈妈拉着我继续往深处走。后来就来到一家西施犬专卖店,有乳白色的,有棕黄色的,还有纯黑色的,另外就是各色相间的,初看都像米粒儿,细看都不是米粒儿。我既绝望又庆幸。妈妈问我:“是这样的吗?”我先点头又摇头,妈妈的声音变严厉了:“到底是不是?”这次我用力摇摇头,妈妈不解地看看我,然后回头问:“这狗多少钱?”狗老板答:“我这是纯种西施,最少五千,真想要可以再商量。”妈妈一听,目光发软,说:“我们再看看。”从妈妈的眼神里我看出如果是三五百元,就可以破费买一只。再加上妈妈刚才目光一软的样子令我难过,我实在不想难为妈妈了,就拉住妈妈说:“妈妈,我不要了,咱们回家吧。”妈妈蹲下来久久地看着我,亲我一口,似乎又看出我神童的一面了,眼睛发湿,对我耳语:“等妈妈攒够钱咱们再来。”妈妈在撒谎,我看出来了,她不会花几千元买一只狗的。
犬灵(8)
姥爷的世界观
我继续在姥姥家过着一个神童惯有的沉闷日子,只是我的生活里再也抹不去狗的影子了,比如,我常常会问:“一只狗怎么会那么贵呢?”“西施犬那么可爱,怎么比博美犬还便易?”更有甚者,有一次,姥姥向客人夸耀我的记忆力,让我随便背一段东西,我一张嘴竟背出了在狗市上看到的一段文字:
西施犬
原产地:中国
原产年代:1600年
原用途:皇家狗
现代用途:伴侣
期待寿命:12…14年
重量范围:4…7公斤
身高范围:20…27公分
习性:对人友好,爱玩,活泼,警惕。
补充描述:俗称狮子狗,是西藏狮子狗和北京犬的杂交后代。传说狮子是佛教的圣物,但西藏并不产狮子,佛教由印度传入西藏后,西藏的喇嘛便精心培育出了一种外形酷似狮子的小狗,这些小狮子狗被当时的贵族和喇嘛奉若神明,用来驱魔。17世纪中叶,西藏喇嘛将这种小狮子狗当作贡品送入北京。宫内的太监将这些小狮子犬和宫中的北京犬、八哥犬杂交,终于培育出了犬坛的国色天香——西施犬。慈禧太后对西施犬更是喜爱有加,在皇家犬场豢养着大量西施犬。慈禧驾崩后,皇家犬场渐趋衰败,很多名犬散落民间。再后来西施犬被带入英美,受到西方人士的喜爱,在他们看来,西施犬身上散发着令人倾倒的、神秘的东方神韵。
背完这一段,姥姥吃惊地问:“小祖宗,这一段谁教你的?”我答:“没人教,我自己记的。”姥姥抱住我问:“真的?没人教?自己记的?”我说:“那天从狗市上记的。”姥姥问:“那些字你都认识?”我淡淡地点点头。
没错,以前我只能背别人至少念过一遍的东西,如今我可以背自己看过的东西了。我自己也完全不明白,这本事是从哪儿来的。如果不是姥姥大惊小怪,我本人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仿佛我早就有一肚子的墨水。
由姥姥和客人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一次我货真价实是神童了。以前的我只是记记数字、背背唐诗宋词什么的,鹦鹉学舌,不过是一台“数据储存器”而已。“不要再说末末是神童了,末末只是记忆力超人罢了,没啥了不起,记忆力本来就有个体差别的嘛,大脑其实就是一架机器,机器的性能有好有坏,你不能说一架性能较好的机器就不是机器,不是由铁和钢制成的。”按理说,我和姥姥妈妈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应该好好帮助姥姥妈妈,用更多更好的事实证明我的确是神童,比如,我应该及时宣布:我可以和一只狗对话,我还可以通过和狗的某种身体接触看到狗记忆中的清晰图景,以便让姥姥和妈妈在和姥爷的较量中变被动为主动,最终让姥爷认输,可我却完全没打算这么做,除了秉赋使然之外,还有一点可能如此——姥爷的眼神告诉我,他不会相信一个人单独看到的东西,不会相信拿不到显微镜下的东西,不会相信任何有逻辑缺失的东西。比如,对于梦境,姥爷只承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所思”和“所梦”是有逻辑联系的,除此之外的说法都被视为荒诞不经。
当我无意间背出了西施犬的介绍后,知道这下有好戏唱了,免不了又是一场战争,我倒想看看,姥爷他这次还有什么话说。
姥爷下班前,妈妈已经赶到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犬灵(9)
母女俩会师之后反复实验过了,我几乎认识所有汉字,识字量比姥姥妈妈加起来还要多,不可思议的是我还认识大多数繁体字。
妈妈定定坐着,默不作声,但我看出了她想说的话,有一种临终遗言般的语气:“我说过,怀胎三年,不是怪胎,只能是神童了。”
不久我听见了桑塔纳的声音,知道姥爷回来了。姥姥和妈妈都在厨房,我故意不去给姥爷开门,直到姥爷开始用拐杖敲门。
妈妈跑去给姥爷开了门。
姥爷心情很好,笑着说:“我们的神童妈妈回来了?”
妈妈拉住姥爷的胳膊,说:“爸爸你猜咱们末末怎么了?你肯定猜不着。”
姥爷脸上的光线也一拐一拐的,问:“肯定猜不着让我猜?”
姥姥这时也从厨房赶来,说:“你老东西打死也猜不着。”
姥爷的枣木拐杖停住了,盯着背后的我说:“末末,你自己告诉姥爷吧,怎么了。”
我才不说呢,我向来懂得沉默的。
姥爷环视我们三个人,似乎看穿了我们,嘴里哼了一声。
姥爷没把我们放在眼里,径自上楼了。
妈妈有点焦急,仰头说:“爸爸,我担心说出来会,会影响您老的世界观。”我看出妈妈的心里话是:“您老的世界观会崩溃掉的。”
头顶的姥爷就像没听着。
不久,一袭睡衣的姥爷下楼来了。
“什么事能影响我世界观呢?我倒想看看。”
姥爷看着我笑,我不由地低下了头,心跳怦怦。
妈妈把一本厚厚的《诗经选讲》递给姥爷,说:“你任意挑一页,让末末读。”
姥爷接住书,回头看我:“我念,你背?”
我没有抬头,抠着自己的臭脚丫。
妈妈说:“爸爸,你翻一页叫他自己念。”
姥爷问:“他自己念?念哪一篇?”
妈妈说:“我说了,你随便翻一页交给他嘛。”
姥爷果真随便打开书,递给我。
我一看是《关雎》,便二话不说读起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直念得停停连连,朗朗上口,句逗无误,顿挫有致。姥爷不信,另选一篇《蒹葭》给我,我还是全无错讹近乎完美地读给了他。
“不用再试了。”姥爷说。
姥姥和妈妈不说话,等着看姥爷的反应。
姥爷脸色阴沉,坐在一边的沙发上。
姥姥和妈妈,还有我,我们相视一笑。
妈妈有种得理不饶人的架势:“爸爸,你没事吧?”
姥爷缓缓说:“只发生过一次,只有一个人看见的事情,我是不会相信的。”
妈妈问:“如果是你自己一个人看见的呢?”
姥爷大声说:“那我也不信!”
妈妈追问:“明明看见了也不信?”
姥爷说:“是的,不信!”
妈妈说:“那我就放心了爸爸,你还是唯物主义者,你继续当你的大校长,继续坐你的桑塔纳,继续做我们全家人的大后台。”
妈妈边说边给我们使鬼脸。
姥爷竟然没接妈妈的话茬,任她猖狂。
过了一会儿,姥爷才说:“你们再试试,末末会不会认英语?”
妈妈说:“是呀,怎么忘了试试英语?”
妈妈找来一本英文书让我读,我看了一眼,实在不好意思,英语单词像一池子蝌蚪,令我发晕,甚至令我微微犯恶心。
“看样子,英语不灵。”姥姥说。
“要是反过来,英语灵汉语不灵多好。”妈妈说。
犬灵(10)
“为什么?”姥爷问。
“崇洋媚外呗。”妈妈搂住姥爷。
姥爷拿自己女儿没办法。
姥姥这时已经把一桌饭菜摆好在饭桌上,香味四溢。
饭桌上,姥爷说:“看样子,未学先知,生而知之的事情真有呀。”不久,姥爷含着半嘴饭,半仰着头,忧心忡忡地又说:“可是为什么汉语可以英语不可以?这种选择性是怎么来的呢?有选择就有意志呀,你们说是不是?”
妈妈问:“你说的意志指的是?”
姥爷答:“吃饭吧,这是一个危险的话题。”
姥爷最先吃完饭上楼去了。
木板拖鞋的声音表明姥爷一直呆在书房里,九点了,姥爷上床睡觉的时候到了,可是,拖鞋声仍然停留在卧室旁的书房里。
回到妈妈身边
第二天姥姥家人满为患,都是冲我来的,先是邻居们,再是学者教授,后是几个扛摄像机的人,将镜头黑黑地对准我,让我背《诗经》《史记》之类的。弄得姥姥没法招架,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一来就拽走我回了家。
紧着着妈妈向单位请了长假,只拿百分之20的工资,成了全职的神童妈妈。妈妈计划等我满三岁后,就送我上学。妈妈的目标是,把我培养成一个少年大学生,争取在10岁左右学完中学的全部课程,然后上大学。
某天晚上,妈妈已对我进行了全方位的智力测试。家里就妈妈和我,没有第三个人。妈妈把各个房间都认真清扫一遍,然后拉上我,亲自给我洗手洗脸,再把我拉到客厅外的阳台上,让我跪在那里的观音菩萨像前,说:“你先跪着,我就来。”不一会儿妈妈手捻三炷香回来了,在观音像旁的长明灯上逐一点着,然后将香脚砥在脑门上,闭住双眼默念着什么,许久之后才睁开,作了揖,把一支香先插在中间,左右又各插了一支。最后,妈妈在我旁边跪下来,推我一把,我们一同向佛三叩首。
“全方位测试”这才开始。
这次,妈妈让我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我照例轻松地念起来。
妈妈让我解释其中的意思。
这个,我只好摇头了。
妈妈问:“真的不懂?”
我说:“真的,一点都不懂。”
妈妈似乎不相信我不懂。
妈妈又把一张纸一支笔交给我。
“还是波罗蜜多心经,写下来。”妈妈说。
我写出了百分九十以上的内容,都是刚才看过一眼记住的。也就是说,我会认的字不一定会写。对此妈妈的态度是既忧又喜,但妈妈找到了满意的说法:“这说明,还得好好学习。”妈妈又说:“你只是比别人学得更快而已,学是少不了的。”妈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