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安重根,直认不讳,为国复仇。闻伊藤公此来,与俄财政大臣约在哈尔滨晤谈要事,安重根一直秘密追踪而来,乘伊藤下车时,在忙乱无备之中,用手枪一击而中。日韩合邦,由伊藤一手造成,故韩人恨之刺骨。朝鲜隶日以来,屡起骚动,日虽驻兵弹压,仍时有暴动,朝鲜民族性之坚强不屈,尚有我古烈士之风也。余自哈尔滨买联票直达北京,在车上买了一张报,见上谕,余又升补外部右丞(因周自齐丁忧出缺),一年三迁,自愧无所建树,益深惭悚,聊博高堂一乐而已。余在火车上想此次视察,自安奉铁路,鸭绿江架桥,采木公司已知实情外,日本在南满之行动,虽未目睹,然关东军之横行霸道,及日本人之积极进行,已显露其以东省为殖民地之行为。趁此日俄虽订密约,南北满已成势力范围,然日本战后国本尚未复元,移民方在开始,正是我国着手进行的机会。东三省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每县辖境,比内地大数倍,应将县治划分区域,招内地青年有志之士,加以训练,为之领导,移民屯田,寓兵于农,以防卫地方。多设工厂,尤以纺织为急,增加民需用品。开垦荒田,改用机器可增加农产,自足之外更可出口以换外汇。铁路虽被阻制,可多造公路,用卡车作交通工具亦可补救。设定计划,与美国商建设借款,或可有望。若不及时进行,后患不堪设想。回京后将腹稿拟就说帖,面见庆邸那相,报告视察情形,并呈说帖,庆邸奖勉有加。我说鸭绿江沿江三十里,已无木可采,日本要求扩展,却是实情,不如允他照小村当时提议扩展至五十里之议。安东通朝鲜架桥已将竣工,事实已成,空争无益。安奉路尚未动工,我以为日本以安奉路已有成约,故先造桥而后修路,用意在此。愚意不如早日了结多年悬案,赶紧顿理内政,日本亦许感我好意,将来不至处处与我为难。庆邸以为然,即顾那相说,曹丞所说,颇有见地,以后关于日本东省交涉,可先问曹丞意见而行。从此枢臣对我重视,我在外部更加有了发言权了。又说你明日谢恩,余请摄政王召见,你可直陈一切,畅所欲言,不必顾忌。这说帖余留下细看,你可再递一份,翌日递谢恩折,预备召见。此次召见在养心殿,仪注不同,进殿后先向虚设的宝座行一跪礼,起立再叩头谢恩。摄政王坐在正殿的东间,即称东暖阁,坐东向西。太监引至门口,自行进去,行一鞠躬礼。三品京堂以上,隔案设座位。摄政王即说,坐下奏对,这是*得多,不觉得拘束惶恐,遂将日本在奉天安东情形,详细陈奏,并请趁日本尚未进行成熟之时,我若赶紧施行,正是机会,失此机会,东三省即成为日本殖民地,我国无法抵制。现以臣见所及,拟有条陈十事,并将条陈每条说明,条陈如下:一、练新军以资防卫,二、设军厂以充军需,三、分县区以便治理,四、选贤能以卫地方,五、奖移民以事开垦,六、设屯田寓兵于农,七、立学堂以开民智,八、兴工业以利民生,九、练警察以资保卫,十、辟公路以便交通。每条都有说明,即将条陈呈上。少待,以为必有垂询,或就条陈有所质问。岂知摄政王将条陈置于案上,只问你向庆王报告没有?答以已详陈一切了,即说很好下去吧。余又鞠一躬退出。奏对三十余分钟,只有我说话,摄政王听而不答。我看他既无办事才,又无判断力,望之不似人君。如此庸才,何能当国。日本使馆方面,见我调查东三省回京,多年悬案,即行解决,并且立蒙召见,擢升右丞,以为行将大用,对我非常拉拢,棠荫精舍之宴会不时邀请,从此惹人注目,亲日之名,远于京朝。其实我升右丞由于周子廙丁忧出缺,我即循资递补,虽距补左参议尚不满三月,但并非特擢也。
二九 开跳舞会酬治疫会员
未几,东省发生鼠疫,势颇猖獗,有向南蔓延之势,死亡日以百计,且日有增加。地方官电政府,速筹办法,各使亦力请政府,赶紧设法扑灭,以免蔓延。政府以外部左丞施植之,曾任滨江道,熟悉地方情形,且与外人往来亦稔,遂派施植之(肇基)为治疫大臣。施即筹备万国治疫会议,遍邀各国专家,来华讨论扑灭办法,以伍连德博士为会长,由伍博士约集中外医家,共同讨论,亦无消灭之法。传染死亡者日多,无法棺殓,集团火葬,百姓虽反对,然舍此又无它法。美国医生,主张解剖,以验病菌之来源,卒从其议,以无主尸首,解剖化验,验出病菌,用适当方法药水,劝喻百姓预防,始渐渐扑灭。会议完后,各国专家,均由各国使馆导引观光。植之亦邀各专家,游览北京各处古迹名胜,甚为满意。外务大臣特设晚餐舞会招待。但中国女宾,除植之夫人,胡馨吾夫人能舞外,此外大臣的夫人小姐,均不习此道。访问名媛闺秀,能舞者,亦不到十人。那时西风尚未东渐,中国外部开跳舞会,此为首次,亦可开风气之先矣!是年德国皇太子,本定来华访皇室,以闹疫中止。时余与施省之君(植之之兄)及伍博士拟在北京设一完备之医院,以集款未成而终止。
三○ 补左侍郎使法未成行
其时政府亦知东省情形危急,拟用远交近攻政策,以抵制日本。于是派外务大臣梁敦彦使德,邮传部大臣唐绍仪使美,拟借助外力,以救危局。唐使向美国借款,拟建设锦爱铁路(锦州到爱珲),已有成议,为日本援前议定书抗议而中止。外务大臣出差,以左侍郎胡惟德升署,余即署左侍郎,后均实授。当时余是右丞,左丞为高尔谦,按例应以左丞升署。摄政王问庆邸能否越级升署,庆对这是由上宸断,没有定例。又问曹右丞,是否前赴东三省调查的?对是,遂朱笔圈余升署,后即补实。我在右丞时,有兼差数处,到了侍郎一律须辞去。官虽升了,经济可大受影响矣!
摄政王对我关心,不能不感他知遇,然以他罢斥项城,起用亲贵,仍觉有大事糊涂,小事不糊涂之感,不足与言国事也。时庆王当国,虽明白事体,然年老守旧,不能大有作为。惟对使才,特别注意。当时孙慕韩(宝琦)、李木斋(盛铎)、陆子兴(徵祥)、胡馨吾(惟德)、刘镜人(士熙)、施植之(肇基)诸君,皆由庆邸提拔。尤以陆子兴以驻俄二等参赞,特赏三品京堂出任荷兰出使大臣,并令不必来京,径赴荷兰,称为异数,时正荷兰在印尼对华侨施行虐政之时也。人都称庆邸贪污,观之庆邸在贪污中比其他亲贵尚可称为廉洁者也。后庆邸面保余出使法国,已蒙俞允,并特赏二等双龙宝星。那相告我,此系庆邸特保,以你尚未到过欧洲,故令使法增广识见,以备大用,将来黑头宰相,大有希望,可为预贺。我想不到庆邸寄望于我,虽逊谢不遑,然内心却很高兴,以为得使欧洲,可转变环境,从此可避免亲日之名,以后对我,可另一看法。但是尚须由部递折请简,才能明发上谕。外部递奏日期,规定每月十日二十日。正拟二十日上奏,恰值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庆王嘱咐此折缓递,等乱平再递,想是庆邸看重留京之意。哪知此折一搁,竟无再递之时,使法之事,即成黄花。可知人生遭遇,自有命运之安排,只是冤了廖凤书(恩涛),因此折附有附片,派廖出使墨西哥,正折不递,附片当然一同搁置。凤书不比我,他是走了振贝子的路,花了本钱得来的。
三一 武昌起义星火竟燎原
摄政王罢斥了袁世凯,即起用亲贵,加以重任,如载洵之海军大臣,载涛之军咨府大臣,荫昌之陆军大臣(荫虽留德学陆军,然于军事毫无研究,惟载涛之命是听),载泽之度支大臣,瑞澂之两湖总督(载泽姻戚),时论谓满朝亲贵,贿赂公行,实非虚语。亲贵贪污,首推载洵,他在海军大臣任内,卖官鬻缺,贪婪无厌,后到英国定购战舰,议价未成,先讲回佣,声名狼藉,贻笑中外。其弟载涛,尚知自爱,惟年少气盛,傲慢性成,人皆以为薰莸同器,其实以乃兄之污名而弟同受其累,亦是事实。但以毫无军事经验之幼弟,付以陆军之重任,其举措亦属荒谬。张南皮相国力争不可,未蒙容纳,遂自请休致,不久薨于京邸。老臣到此,亦只付之一叹矣。武昌兵变,由于中央集中军权之后,引用士官出身之军官与北洋将领遂分派别,有新旧之分。武昌起义,由于新派主谋,初仅两营起事,余皆观望不动。后鄂督瑞澂搜得叛军名册,牵涉新军士官很多,士官恐株连,遂先发响应。假使瑞澂处以镇定,将名册销毁,即可使反侧者安心,徐图处置,何至酿成大祸。乃瑞澂操切从事,不查真伪,一律按册严捕;遂使未变之军,全部叛变,其为无能,实堪痛恨。迨兵变后,不知所措,性又怯懦,仓卒逃入兵舰,只顾性命,不能收拾时局。统制(等于师长)张彪,亦是蠢才,不知率军镇压,见督帅已逃,亦只顾身家,不发一兵,避匿无踪。于是叛军拥协统(等于旅长)黎元洪为都督,黎不敢就,匿不出见,经叛军运动其姬人本危夫人,强逼受命,可见蜀中无大将,诚属滑稽可笑。遂以咨议局为大本营,发号施令,本是星星之火,不加扑灭,遂致燎原至不可收拾。
其时,载涛贝勒,正有事于永平秋操,新军全被调赴秋操,正是这位贝勒爷首次出现身手,即庆邸亦不敢撄其锋,请抽调新军南下平乱。于是政府派荫昌陆军大臣,率领毅军二十营,开拔南下,以姜桂题为副,驰赴汉口。荫昌虽曾学陆军于德国,娶了德国太太,德语娴熟,但于军事知识有限,又没有经过战事。姜桂题统领之毅军,亦无新式行军经验,出发之时,已耽搁许久。及至开发,又各自为政,争先恐后,毫无秩序。兵车沿途拥挤,到了刘家店,不能前进,经京汉局长率领军务人员,前往指挥调度,方始前进。及到汉口附近,检点军装,有携炮没带炮弹者,有带了炮弹与炮膛不合者,转展配换装运,费时一月有余,正让武昌方面,从容布置,通电各省,呼吁响应。又与英领事交涉,决守条约,保护外人。各省本以亲贵用事,贿赂公行,对清廷已感不满。各国领事,见叛军秩序整然,南下毅军,反无秩序,遂承认叛军为交战团体。两月之中,毫无进展,遂使各省响应宣告独立者竟有二十一处之多。庆邸知荫昌不胜任,毅军不中用,形势日非,不得不力请起用袁世凯。摄政王亦知朝中无可膺此重任之人,不得已而允其请,任项城以两湖总督。项城以军权不属,辞不受命,又加以钦差大臣名义节制各路军队,始行起程,但不即晋京,正在途中,观察形势。吴禄贞方授山西巡抚,拟在石家庄截留袁军军火,致遭暗杀。又有蓝天蔚张绍曾本驻军滦州,电请政府缩短立宪年限,颁布宪法,释放*,名为兵谏。滦州离京师甚近,早发夕至,于是京师震动,立电蓝天蔚止兵勿进,同时电允立宪年限改为五年,宪法从速颁布,由摄政王宣誓太庙,决不更改。滦州方面,闻因意见不一,趁此下台。回想当年代表团请愿,驱逐出京,今者统帅兵谏,立即照准宣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由此政府威信坠地,政治等于儿戏,当兵谏电到之日,亲贵大员眷属,纷纷逃往天津,京津火车拥挤到无立足之地,人心之乱,于此可见。而亲贵中之富有者,则以金钱宝钻之类,寄存英商汇丰银行,因不明手续,存于中国之买办处,收据亦由买办所出。迨事平往取,洋经理不知有此事,华买办不知何往。亲贵大受损失,买办大得其利,此亦可证亲贵们之毫无常识也。
其时人心惶恐,谣言四起,报纸竟有政府请日本平乱之登载,资政院召开临时会议,请总理出席答复。外务大臣出席答复,以报纸登载,尽属谣言,不可相信。议员以兹事体大,非总理大臣负责答复不可,于是庆总理到院,议员即起立责问,外间有政府将请外兵平乱的风说,这事重大,到底政府有无此事,请总理负责答复。庆邸即起立答道,哪有这样的事,岂有叫外国人来打咱们中国人之理,外边谣言,切勿轻听,政府决没有这种意思。说罢,即说我还有事告辞了,话虽简单,亦干脆爽快,议员亦再不提议了。
三二 起用项城为总理大臣
庆邸面奏,以年老力衰,朝中又没有能当此重任之人,非起用袁世凯,实不足以平乱。摄政王亦觉关系国家重大,只好照准。袁不辞,亦不起程,电复庆邸,以手无兵权,何敢受命?又授以钦差大臣,节制各路军队,乃拜命起程,在途中电令冯国璋率师赴汉口,荫昌即率毅军回北京。冯到汉口,进攻汉阳,不日即下。隔江炮轰武昌,一弹适中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