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背着几十斤麦芽糖与柿干,直走得手脚酸软。虽然这一个多月吃得比之前好了一些,好歹沾了点荤腥,时不时有鱼肉雀肉吃,但是小桃红也只是脸色好一些,同样细胳膊细腿,爬这么久山路着实有些吃不消。
“虎子,你累不?咱歇会儿吧,也只有半个时辰的路程了。”小桃红看到路边有一处树荫,便走到树荫下坐定,打算好好歇一阵再继续走。
虎子拿出装水的葫芦,递给小桃红道:“大姐,喝水。”
小桃红也不客气,接过葫芦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感觉舒服多了。
歇个差不多,小桃红看了看背篓里的麦芽糖。虽然清晨的阳光把盖糖的树叶晒得有些发热,幸而麦芽糖只是有一点粘布,其他倒还没啥。
“虎子,把饼拿出来吃了,现在快巳时了,吃饱了好赶路。”小桃红昨晚又烙了玉米饼,放在虎子的背篓里背着。
虎子背着爷爷大伯们的衣裳,背着那几斤南瓜籽,还背着水与玉米饼。
把饼和着水吃了下去,姐弟两精神头也好了起来,便继续背起背篓往前走。
渐渐的,路变得越来越平坦,也看到好些其他地方的人往镇上赶。这些人是与小河沟毗邻的下河坪,半坡屯的村民,都是去镇上找活计做,或者吭哧吭哧背着大|麻袋去镇上卖东西的。
小桃红默默打量着这些人,与小河沟的村民并无什么不同。要么面皮黝黑长得壮实,要么一脸菜色瘦骨嶙峋,大部分都眼睛浑浊,没有什么神采。
小桃红与虎子走着,突然后面传来一道刺耳的女声,“哎呦!这不是张家大闺女吗?”
虎子与小桃红齐齐转头,看到一个年近四十的妇人,面皮黑里透着红,眼角因为笑容挤在一起成许多褶子。穿得跟大伙儿差不多,都是深色的棉衣,却硬是要在头上戴一朵儿粉红色的花儿,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小桃红还没说话,虎子就道:“吴媒婆有什么事儿吗?”语气里透着不待见。
李媒婆却不看虎子,而是看向小桃红,“这不是好事儿吗?媒婆我是来给你说一门好亲事来的。”
“大姐不嫁,大姐我们走吧。”后一句却是对小桃红说的,虎子说完拽着小桃红就走,不想理会身后的吴媒婆。
这些日子小桃红变得灵动,几姐弟的伙食得到改善,手里也有些钱。家里好不容易有个主事的,大姐对他们的好虎子能感受到,虎子不想大姐就这么嫁去别人家了,他舍不得大姐。
吴媒婆被虎子的作为弄得愣了一下,随后不死心追上去,“哎哎哎,我说这二郎怎么这么不讨喜,哪有阻断姐姐姻缘这种说法?小桃红我跟你说啊,那家人在下河坪,家里就两兄弟,家里条件很不错,你嫁过去日子保准过得有滋有味。。。。。。”
小桃红被一侧的吴媒婆念叨得脑仁疼,她停下来打断吴媒婆道:“媒婆你也看到了,我父母双亡,家里大哥脑子不大灵光,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我如果走了,他们可就得饿死,如果要娶我,得连我兄弟姐妹五人一道养着,你问问那户人家会不会愿意。”
“这。。。。。。”吴媒婆被噎住了,哪家也不可能娶个媳妇儿得兜收她全家。
小桃红也不理会站在原地的吴媒婆,带着虎子继续往前走。虎子看着小桃红瘦弱却挺直的身板,松了一大口气,他就知道大姐不会丢下他们的。
☆、第6章
又走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走到了上杨镇,已经能远远的看到人来人往的集市。小桃红长吁一口气,她们住的这小河沟也太偏僻了,连赶个集都要爬两个时辰的山路。
之前还想在小河沟买地,做一户自给自足的自耕户。经过这一早上的跋涉,小桃红觉得,如果有机会,她们应该搬离小河沟那个穷山恶水,到交通便利一点的地方做自耕户。
小桃红姐弟两人上镇赶集,倒是小桃红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睁着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四处打量。
“这位大娘好,我跟您打听个事儿,这附近最近的糕点铺子在什么地方?”
小桃红对上杨镇一概不知,她找了一个馄饨馆儿的大娘,打听糕点铺的去处。她得先把背着打算卖掉的东西处理了,才好去找爷爷跟大伯他们,不然背着也太费劲了,而且麦芽糖时间长了化掉可就不妙了。
大娘笑眯眯的,也还算和善,“附近的糕点铺子啊,是旁边的莫云记。往这边走,转个弯就是了。”
“那糕点铺子生意怎么样?”
如果生意惨淡,小桃红不打算去,去了也是白去。
“莫云记生意挺好的,是里正家的铺子,味道还不错,价格也公道,我时常去买呢。如果你要买糕点,就去莫云记吧,比稻香楼的实惠多了。”
大娘好像很中意莫云记的糕点,一个劲儿的夸赞。
“嗯,我知道了,谢谢大娘。”
大娘笑着摆了摆手,“不用客气。”
小桃红道过谢,领着虎子往大娘所指的方向走去。果不其然,顺着街道转个弯,就看到一间挂着莫云记牌匾的糕点铺子。
莫云记铺面算不上大,却是收拾得很妥当。铺子里整整齐齐,不见一丝杂乱,整体布局素雅大方,让人一眼看去心生好感。里面客人虽然算不上很多,但也来来往往,买的都不少。
小桃红看这架势,便也不再犹豫,领着虎子走了进去。
“这位姑娘,想买点什么糕点?都是刚出炉的,新鲜着呢。”
看到小桃红姐弟进门,店里掌柜连忙热情招呼,也不嫌小桃红姐弟穿得寒碜。
“不好意思,我不是来买糕点的,而是有点麦芽糖想出售给贵铺,不知道你们收不收?”
小桃红也不扭捏,直接说明了来意。
听闻小桃红这样说,掌柜顿了顿道:“这事儿我也没个准儿,还请姑娘你先等会儿,我去问问做点心那位。”
因为麦芽糖市价差不多二十四五文一斤,而粮食铺子收大米市价九文钱一斤。十斤大米至多能做出四五斤麦芽糖,再加上麦子的成本,做成糖来卖压根赚不了几文钱,还得费手脚。有那些闲米还不如直接卖米,以至于上杨镇没有几人会做麦芽糖来出售,所以掌柜有些拿不定主意。
“嗯,你去吧,我等你。”
小桃红应着,掌柜就转身往里面走去。小桃红趁机打量着这店里的点心种类,小桃红视角看得见的,就是绿豆糕,千层糕,芝麻糕,云片糕之类的,都是很常见香软的糕点。
不一会儿掌柜便掀开帘子出来,身后跟着一个身着莹蓝衣袍约摸二十七八的女子,看样子就是掌柜口中做点心的点心师傅。
那点心师傅走过来,看着小桃红道:“把你的麦芽糖拿出来我看看成色,我只收质量上乘的糖。”
小桃红也不意外,伸手把背篓里的树叶拿开,把麦芽糖拿出来递给女子。麦芽糖本就没有蔗糖来得好,如果麦芽糖做的不好,会直接影响糕点的口感。
这里铺子不大,糕点却广受好评,这点心师傅是功不可没,原料选材自然也是上乘。
点心师傅把包着麦芽糖的布打开,里面的麦芽糖因为日头晒过,略有些黏连。不过却是晶莹剔透的琥珀色,没有其他杂质。
“糖挺好的,二十四文一斤。”
点心师傅也是干脆的人,合心意也就不啰啰嗦嗦,直接给出了合适的价格。
小桃红合计了一下,便也就点点头同意了。玉米市价三文钱一斤,十斤就是三十文,其中还有一斤八文钱每斤的麦子,一共就是三十八文的成本,柴火人工都是无成本的,不算在内。
而十斤玉米熬出了三斤半的麦芽糖。二十四文一斤糖,三斤半就是八十四文,算下来她就赚了四十六文,比直接卖玉米麦子来得好。
在掌柜拿着糖去过秤的时候,小桃红看向点心师傅道:“师傅,我这里还有一些柿子干,还有一点南瓜籽,我看你们也卖果脯瓜子之类的,能不能也一同收下?”
女子和善笑了一下,“大伙儿都叫我月姑,你也可以这样叫。至于南瓜籽与柿子干我们是收的,南瓜籽八文钱一斤,柿干十六文。”
“虎子,把瓜籽柿干拿出来给月姑看看。”
虎子听闻小桃红这话,连忙把背篓里的南瓜籽与柿干拿了出来,递给一旁的月姑。
月姑接过东西,对着一旁的掌柜道:“老赵,一同称一下,把钱算给她们。”
想了想小桃红又道:“对了,月姑你们铺子长期收糖吗?”
“收倒是长期收的,不过不会收太多,因为饴糖放不了很久。现在冬天还好,夏天个多月就会坏了,难道你还有?”
月姑又打量了一下小桃红姐弟,虽然面色红润,但是穿着绝对是穷得快揭不开锅的人家。一般大米产量不是很高,穷人家就更少了,怎么会有那么多大米用来做糖?
“我现在没有,还可以回去做,只要月姑需要,我每个月都可以做一些的。”
“倒也还行,我们这铺子不大,一个月至多用得了十来斤。如果你可以保证质量跟数量,你可以每个月做糖送来,不过得定时。”
“没问题,那每个月十五我会来送糖,就这么说定了。”
小桃红很开心,第一次就遇到月姑这么好说话的人。
这时一旁的赵掌柜已经把东西全都过称,算好了价钱,“姑娘,麦芽糖十一斤,二十四文一斤就是二百六十四文;柿干二十斤,十六文一斤就是三百二十文,南瓜籽三斤,八文一斤就是二十四文;加起来统共六钱又八文,你数数。”
“我信得过赵掌柜。”小桃红笑了笑,接过钱直接装进脖子上的布兜里,妥帖的塞到怀里。拍了拍,确保不会丢失。
掌柜对小桃红的作为显然很满意,这是对他人品的肯定,看着瘦瘦小小的小桃红莫名顺眼了几分。
“那月姑我们先走了,你们忙着,下月十五我会来送糖的。”
“去吧,哎对了,还没问你叫什么。”
小桃红弯起嘴角,露出一个明媚的笑容,“我姓张,大伙儿都叫我小桃红。还想请教月姑一下,王记粮油铺在什么地方?”
“王记不远,就在旁边那条街,你出门右拐,走不了几步就到了。”
“谢谢月姑,虎子我们走吧。”
跟月姑道别后,小桃红领着虎子背起破背篓,往莫云记外走去。
小桃红又多了些钱揣着,心中雀跃,一直盘算着之后还要做些什么来赚钱。没想到刚跨出莫云记的门,就被人撞翻在地。
“小桃红你没事吧?能起来吗?”
月姑连忙上前去扶小桃红,因为小桃红直接被撞得跌进莫云记屋里了。
“我没事月姑,能起来。”小桃红就是屁股摔得有点疼,应该没有摔到骨头,借着月姑的手也就站了起来。
小桃红站起来看向一旁的罪魁祸首,那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生得五官俊秀面皮白净,书卷气十足,一身藏青的衣袍,一看就是条件稍好的人家,此时也摔在门槛外。
“哎呦少东家你没事吧?”
看清楚少年的面孔,后面的赵掌柜赶紧上前去扶。这可是里正家的宝贝独苗,在他眼皮子底下摔坏了可是说不过去。
少年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温润的眉眼弯弯,“没事,倒是这位姑娘,没摔着哪儿吧?”
月姑看向少年,“楠竹你也不看着点儿,撞伤了别人可如何是好?若是伤了你自己,家里还不鸡飞狗跳?”
“大姐,是我不好,下次我会好好看着路的。”
小桃红看着眼前几人互动,看样子月姑是里正家的大女儿。眼前的少年只怕就是上杨镇四周都闻名的美男子,小小年纪却已经过了童生的莫楠竹。长得好,又是里正家的独苗,自身也是很出彩,以至于刚到这里个多月的小桃红也有所耳闻。
不过这些与小桃红都无甚关系,跟月姑几人道别过后,小桃红就领着虎子离开了莫云记,顺着月姑指的路,朝王记粮油铺走去。
上杨镇集市也不是特别大,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王记粮油。
王记粮油铺做的是中转生意,从外地拉大米蔗糖植物油之类的上杨镇不生产的东西,来上杨镇出售,又从上杨镇收购玉米之类的东西卖出去。
王记算得上是上杨镇最大的粮油铺,现在秋收过后,许多人家会出售粮食,最近也就比较忙,小桃红的爷爷大伯们就是在王记做苦力的。
小桃红走进王记,对里面貌似小二哥的人道:“你好,我是张才俊的妹妹,给他们送几身衣裳,可以问一下他们现在在哪里吗?”
小二哥上下打量了一下小桃红姐弟,“找他们啊?他们现在正在后面仓库上货呢。”
见小二哥说完就去忙其他事情,也不再理会她们,小桃红无奈,她哪里知道王记的仓库在哪。
小桃红不得不出声询问,“不知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