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蚕食-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吉林小白山顶望祭殿

  1947年,国民党军队占领吉林市时,把望祭殿改成碉堡,吉林解放后拆除,今望祭殿已荡然无存。我在上小学时,曾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到小白山望祭殿春游或秋游。

  
  溥仪到吉林小白山遥祭长白山神(1934)

  1934年,溥仪在伪国务总理大臣郑孝胥、伪军政大臣张景惠、伪财政大臣熙洽等陪同,一行四十余人登上小白山望祭殿,遥祭长白山神。照片中前行挎日本指挥刀者是溥仪。

  
  溥仪车队出巡

  
  溥仪乘坐的汽车

  溥仪曾多次到小白山祭祀。大约是1939年,他又到吉林市小白山祭祀山神。当时我正在读小学,学校组织小学生到火车站大街,夹道迎接我们的“皇帝”,我也在欢迎行列当中。警察早已十步一岗,分列马路两旁,屁股向街,警戒。等了很久,队伍搔动起来,大家举手,摇动手中的“满洲国旗”,高喊“皇帝陛下万岁!”就听到电驴子(摩托车)吐吐响,一辆轿车,四周有四辆三轮带斗坐着全副武装士兵的电驴子,保驾,后面跟着一串小汽车,迅速开过。我们根本就没看见“皇帝”,就散队回家了。溥仪的车队就像照片那样,他每次出巡,都是这样子。

  
  吉林四高老师游小白山(1939)

  这张照片是1939年春,吉林第四国民高等学校(中学)教师到小白山春游,在望祭殿前合影。作者于1944年入读该校。右上角第二人,我尚能认出,是数学老师,姓刘。因为他头很大,学生给他起个绰号“刘大头”。照片右下角有一名军人,这是当时伪满教育制度规定中学设军事课的助教,由现役士官上士担任,他辅佐教官,操练学生军事训练。教官由现役少校军官担任。我校教官名叫胡英伦,照片中没有他。有关他的趣闻,后面还要谈。

  这样,“满洲国”一下子就和女真的“满洲”连接上,中间掉了三百年!法统问题解决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二、国都“新京”
张作霖、张学良时期,东北军政中心在沈阳,此前叫“奉天”。奉天是满清入关前的叫法,即“奉天”命行事的意思。所以,东北军被称为“奉军”,直奉战争指北洋军阀吴佩孚和东北军阀张作霖之间的战争。北京,清代属直隶(河北省),故曰“直”。九一八事变当时,沈阳是军政中心,伪满“国都”应该设在沈阳。然而,诡计多端的日本人(东北人称呼日本人“小鬼子”),对沈阳非常敏感。这里是他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地方;是满清入关前发迹的地方;是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的地方;是张学良“易帜”的地方。太敏感了!于是,另觅“国都”,选上了当时并不发达的小镇“长春”,作为“国都”,并更名“新京”。在荒凉的长春,大兴土木,建皇宫、政府各部、厅、机关、商业、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民居等一应建设。工程进展十分迅速,至1938年,基本建成。为什么把长春命名为“新京”呢?道理非常简单,“新”非旧满清也,与旧满清王朝划清界限。使溥仪“复辟满清”的梦彻底破灭! 。。

三、建设“新满洲”
建立“满洲国”,日本人是认真的。这从国都“新京”的建设上,可以看出来。“新京”建设规划之宏大和完善,建筑之豪华和坚固,都堪称“千年之都”!下面列出一组“新京”指标性建筑:

  
  “满洲国”皇宫

  
  “满洲国国务院”(1937年建成)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1934年竣工,占地万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万平方米,采取日本名古屋城门式样)

  
  日本关东军司令官邸

  
  供奉日本神武天皇的神社(庙)

  
  金翅鸟

  我们小学日语课本,有一课叫“金翅鸟”,讲的是日本远古,天照大神是诸神之首。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后裔,名磐余彦,率兵东征长随彦军,与长随彦军战至半途,天色大变,一片漆黑。在危急时刻,突然飞来一只金色的鸟,落在磐余彦的弓上,展翅发出万道金光,照得长随彦军睁不开眼,大败。获胜后,磐余彦定居大和,始建大和朝廷,为日本第一代天皇。日本天皇制,从神武到昭和,127代,号称“万世一系”。日本人自称是“天照大神”的后代。

  
  “满洲国中央银行”(1938年竣工)

  伪满洲国中央银行,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1934年动工,1938年竣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楼体为钢结构,用5000吨钢材;正面花岗岩贴面,28根天然大理石柱;据说地下金库可抗原子弹袭击。

  这样的建筑,不一枚举!日本人修建如此规模和高标准的建筑,居心叵测可知。这是百年大计啊!这些百年工程,真地是为“满洲国民”建的吗?

  
  “新京”火车站

  “新京”火车站建筑是日本明治维新风格。

  
  亚细亚号列车

  在南满铁路线上行驶的日本人最引以为骄傲、最时髦的亚细亚号列车。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四、“国歌”
“天地内,有了新满洲;

  新满洲,便是新天地。

  顶天立地,无苦无忧,造成我国家。

  只有亲爱,并无冤仇。

  人民三千万,人民三千万!

  纵加十倍,也得自由!

  重仁义,尚礼让,使我身修;

  家已齐,国已治,此外何求?

  近之则与世界同化;

  远之则与天地同流!”

  这是“满洲国国歌”。想当年,我从小学,到1942年改“国歌”,每天到校早操,都要唱这个歌;同时唱的还有日本国歌“君之代”。

  这首歌的歌词是大汉奸郑孝胥写的,歌词描绘一个“乌托邦”,日本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地方,但也不是没有问题。第一,它画了一个“王道乐土”的饼,东北老百姓还没有看到。东北在张作霖统治下,多年来胡子横行,民不聊生。日本人得拿出实在的好处,给东北老百姓看。第二,它描绘一个“主权国家”,要“自由”,要与“天地”同流。这办不到!于是,在康德九年(1942),修改了歌词,如下:

  “神光开宇宙,表里壮皇猷。

  帝德之威,巍巍荡荡莫与俦;

  永受天佑兮,万寿无疆,薄海讴。

  仰赞开业兮,辉煌日月侔!”

  这一改,奥妙在哪?

  首先,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叫“大东亚圣战”。在战争的大环境下,东北政治经济形势每况日下,老百姓生活日渐紧张。“建国”初期描绘的乌托邦“新满洲”成了讽刺,天天叫人唱太刺激!第二,歌词太“中性”,体现不出与日本的关系。于是,修改歌词,成为日本加强统治东北的需要。

  歌词羞涩难懂,开头“神光开宇宙”,是日本国开国神话,说:日本人的祖先是“天照大神”,日本人是“天照大神”的后代。

  据《古世记》记载,伊奘诺尊逃离“黄泉国”途中,遇清溪,清洗身上污垢,洗左眼,生出一位美丽的女神。因女神出生时光辉耀天照地,他取名“天照大神”,送她八坂琼曲玉,命其司理高天原(诸神居住之所)。天照大神在高天原垦田耕地,传授养蚕织布,治理有方,诸神过着和平安逸生活。从此,天照大神的子孙一直治理日本。天照大神万世一系神裔,便由此而来。

  
  天照大神出世画像

  “神光开宇宙”,是日本天皇的“八弘一宇”,意指全世界。把“天照大神”扩大化,从日本之“神”扩大为世界之“神”。这里的“皇”与“帝”,已不是溥仪这个傀儡“儿皇帝”了,指的是日本“天皇”,才配“永受天佑”和“辉煌日月侔”。日本国歌“君之代”,讲的是“天皇制”,从第一代“神武天皇”到二战时的昭和天皇,一百二十七代,二千六百年,称“万世一系”。新“国歌”已完全没有“满洲国”的痕迹,“王道乐土”馅饼也没了。此时的溥仪,在“新京皇宫”中,惶惶不可终日,如坐针毡,生怕日本人杀了他!

  溥仪不是痴人说梦,是有根有据的。这就是末代朝鲜李氏王朝的遭遇,有前车之鉴。

  1896年,朝鲜李氏王朝高宗宣布该国号为“大韩帝国”,即帝位。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剥夺韩国外交权,将其降为保护国,设日本统监直接统治韩国。1907年,纯宗李拓即位,由于无后嗣,其弟李垠立为继承人。同年12月,10岁的李垠被统监伊藤博文带到日本读书,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并加入日本军队。1920年,他被安排娶日本皇族梨本宫的长女方子为妻,后改名李方子。1910年8月,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日本吞并韩国。

  
  溥杰与嵯峨浩于1937年4月3日结婚

  历史惊人地相合,溥仪无后,其弟溥杰也到日本留学,进入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学习,中尉军衔;同时,被安排与日本皇族亲戚嵯峨华族之女嵯峨浩结婚。所以未能实现吞并东北,因为没有来得及,日本就战败投降了。

“日满协和”(日满亲善)
“协和”一词,不是中国话,是一种既不是中国话也不是日本话的新创造“协和语”。伪满时期不但有“协和语”,还有“协和服”、“协和帽”!“协和”是甚麽意思?谁也不懂得。“满洲国”建国初期,也不知道日本动了那根神经,跟“满洲国人”套近乎。开始说,日满是“友邦”;后来又提高为“亲帮”;又说“同文同种”、“同心同德”、“共存共荣”。真可谓,好话说尽。好像哄小孩子一样,生怕“满洲国人”这个小孩子说“不跟你玩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溥仪于1935年首访日本。在日本,溥仪受到日本空前绝后的超规格接待!

  1935年4月2日,溥仪首访日本,着“大元帅”礼服,乘日舰“比睿”号,从大连启航赴日。

  在外交礼仪上,日本以远超过接待其他国家元首的规格,日本史无前例的盛仪,接待溥仪!翌日,适值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祭日,溥仪在军舰上,虚敬地躬身遥拜日本,即兴感言,写下:“海平似镜,万里航行;两邦携手,永固东方”,明志“日满提携”。

  4月4日,军舰行至日本九州西部,海面出现护航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高桥司令官指挥70艘军舰,浩浩荡荡,队长二十海里,以每小时12海里航速,迎接溥仪乘舰。舰队鸣礼炮致意,溥仪军礼回敬。好不威风!溥仪诗兴大发,吟曰:“万里雄舰破飞涛,碧苍一色天地交,此行岂仅览山水,两国申盟日月昭”。

  
  溥仪乘舰检阅日本海军舰队(1935)

  
  日本海军士兵举枪向溥仪致注目礼

  6日8时,乘舰进入横滨港,横须贺起飞百架日本军机,由航空司令松永带领,做空中编队表演。

  
  日本陆军将领迎接溥仪

  
  溥仪从军舰登陆日本横须贺港

  
  日本海军举行分列式接受溥仪检阅

  
  溥仪检阅日本水兵

  11时40分,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到东京火车站,亲自迎接溥仪。晚6时20分,天皇设宴举行欢迎会,会上“日满亲善”、“国运长久”,一片祝词声不止。此时的溥仪达到“日满亲善”的顶峰!溥仪一行在日本逗留到4月23日,返回“新京”。

  
  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到东京车站迎接溥仪

  溥仪首访日本,是“成功”的。在日本,溥仪有点受宠若惊,“回国”之后,有点飘飘然。然而,日本这个民族,其优点是考虑问题细致周密,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做出完善的设计;他的缺点是多疑,善变。往往设计好路子,突然生疑,而不理智,走上反面,遭致失败。这样的例子,尤其是在重大谋略上,比比皆是。

  溥仪深知此道,所以十四年的“皇帝”生涯,始终战战兢兢,没有一天是消停的。说溥仪对日本疑神疑鬼,日本对溥仪也是疑神疑鬼。这就是“日满协和”!

王道乐土
“王道乐土”是为日本的文化战略服务的,远不是今天一些文献所描绘的“欺骗”,而是实在操作。中国有句成语“乐不思蜀”,日本让东北人“乐不思中”!日本要在东北打造一个“王道乐土”现实社会。为了让今天的人们知道什么是“王道乐土”,我拉回那个时代,谈我之所见所闻和所感。中国不是没有这样的历史,元朝和满清都有过!日本害怕重蹈覆辙。“王道乐土”就是收买人心,玩假的不行。

  一个强者对一个弱者,武力征服相对是容易的;然而,征服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