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感激所有献爱心的人
我将奉献我的身体给我热爱的祖国
为了不让女儿过于激动,周长宇委婉地告诉女儿:“这事先别着急,先好好治病,以后我会替你办的。”周越说:“不行,这事您要抓紧,要不,到时候就来不及了。”周长宇连忙说:“行,行……”他急忙走出病房,到阳台上悄悄擦拭泪水。
2001年11月25日晚,周越要求和父母一起睡。第二天清晨,被疼痛折磨得一夜没合眼的女儿对父母说:“我知道你们舍不得把我捐给国家,可是你们想想,人死了烧成灰又有啥用,你们拿着我的骨灰盒不是更难过吗?你们就不能满足我最后的心愿吗?”听着女儿急切的话语,周越父母心如刀绞。捐献遗体的决定震动了父母的心,他们决定帮助女儿实现这最后的心愿!
2001年11月28日,周越郑重地在志愿捐献遗体公证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并且宣读了公证申请:
周越为报答社会对她的关爱,自愿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教育,其心愿得到法定监护人父母的支持。
周长宇对女儿说:“周越,爸爸妈妈刚开始不理解你的想法和做法,但是,现在我们真的为你的举动、为有你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觉得你真的很了不起!”
2001年12月15日晚,北京的事情刚刚办完,周长宇对我说:“我必须连夜赶回山东乐陵,女儿在等我!”
第二天,女儿终于等来了爸爸。她和爸爸脸贴着脸,断断续续地说:“爸爸,您怎么才回来呀?爸爸……”当晚,10点10分,周越在睡梦中面带微笑,安然地离开了她所眷恋的世界。
下午,周长宇打来长途电话,哽咽地告诉我:“她走了。上午,女儿的老师和同学唱着《同一首歌》来为她送行,哭声歌声连成一片。那天为周越送行的有数千人。”
悲伤过度的周长宇病倒住院了。一年多的时间,为了给女儿治病,他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寻遍了国内所有的骨髓库,一个个希望变成失望,女儿还是走了。病愈后,2002年1月18日,周长宇专程赶到山东骨髓库,捐献了自己的骨髓,他希望能挽救一个或者几个孩子的生命!他说:“为挽救几百万白血病患者,承继女儿心愿而矢志不渝!”
这就是生命感动生命的力量,这就是“我能行”的灵魂绽放出的生命的异彩!
这对父女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人们:当一个人真正明白自己生命的价值,他决不会轻言放弃,无论他多么痛苦,多么无奈,他都会面对世界说:“我能行!”记住: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
………
告诉世界我能行(1)
………
人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动物,是人创造了这个多彩的世界。人类伟大的力量,是由每个人的伟大之处组成的。所以你要相信,自己是很伟大的,就看你自己能不能发现!
有一位大作家曾非常肯定地说:“人人都是天才。”因为每个人都在某一些方面与众不同,或优胜于他人。大自然赐给我们每个人以巨大的潜能,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开发!你要相信,没有什么人是没有天赋的,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天赋的人只是一些尚未开发出自己潜力的人。
要真正发现自己行,必须要经历一次战胜自己、挑战极限的体验。然后惊喜地发现——哇,我能行!
祝贺你能行——嘿,你真棒!
能发现千里马的人是伯乐,能发现别人长处的人是最能行的人。
如果你换一种心态,学会为别人的优点高兴,为别人的成功鼓掌,你就会发现你周围的每个同学都是奇迹!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神奇的大脑,都有一双能创造奇迹的双手,但表现出来的才能各有不同:有的同学善写会画,有的同学能歌善舞,有的同学勤于思考,有的同学善于动手……聪明的人善于取长补短,愚蠢的人却爱嫉贤妒能,“我能行”的人会主动为别人加油,而“我不行”的人看谁都不行。
北京光明小学在“我能行”教育中,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当半年小干部”的设想,改变“小干部”只是班里少数同学“专利”的局面,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戴“一道杠”、“两道杠”,学会为大家服务。
有一次,五年级一个班召开队长竞选会。一个男同学涨红着脸,激动地请求:“虽然我各方面表现不太好,但我也想当个干部,为同学服务,请大家投我一票吧!”
面对这发自心灵的呼唤,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一致同意这位同学担任小队长。从掌声中,这位同学听到了同学们热情的鼓励:“你能行!”当时,他激动得哭了。上任以后,他工作得很出色。
学校大队部还作出一条规定:如果哪位同学到了五年级还没有当过一次干部,可以到少先队大队部申述并自荐,由“组织安排”适当的岗位,保证让每个同学都有平等的表现机会。用校长刘永胜的话说:“让每个人都能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假如,你是一个队干部,你愿意主动“辞职”,把自己的职位让给没有当过干部的同学吗?
假如,你的同学在某个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甚至超过了你,你能真诚地向他表示祝贺吗?
再假如,面对一个缺点比较多的同学,你能主动跟他交朋友,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给他爱的鼓动吗?
我想,你一定能做到。
你知道怎样给别人爱的鼓动吗?
请跟我做:把手里的东西放下,脸上带着微笑,目光充满热情,先鼓两下掌,再鼓三下掌,停顿一下,高声喊:“嗨,嗨!”然后有节奏地再鼓三下掌,伸出大拇指,高声喊:“你真棒!”
告别“我不行”——快,飞走吧!
“我能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在困难面前说一句“我能行”,真要勇敢地战胜“我不行”才行。
我在《中国少年报》的《做人与做事》专栏中开辟了“我能行”教室,设计了两个小人物:“我能行”先生和“我不行”先生。我们一直提倡,让同学们跟“我能行”先生交朋友,和“我不行”先生告别。
1999年暑假,中国少年报社和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在鸡公山举行了“手拉手共话祖国50年”夏令营。这次夏令营,令同学们最难忘,也最觉得有趣的活动,是和“我不行”先生告别。
那天,是夏令营的最后一天,我们让营员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最害怕的事情和自己的弱点。
每个同学都绞尽脑汁地在纸上写着,谁也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秘密”。写完以后,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把这张纸叠成了小飞机。
//
………
告诉世界我能行(2)
………
我们把同学们带到营地志气楼二层的阳台上。
“让我们面对天空和营旗,大声喊:‘我不行’先生飞走吧!”我对同学们说。
“‘我不行’先生飞走吧!”
“‘我不行’先生拜拜了!”
“‘我不行’先生别再回来了!”
……
同学们大声叫着、笑着,“放飞”了手中的纸飞机,也仿佛赶走了自己的怯懦、不足。
飞机很快“着陆”了,80多架纸飞机“停”满了营地。
“把‘我不行’先生装进棺材!”我又发出命令。
同学们蜂拥跑下楼,把纸飞机“残骸”一个个地放进“棺材”——一个大纸箱。
当夏令营的营旗降落的时候,营员们面对着营旗高喊:“我能行!”
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声一阵紧似一阵,暴风雨来临了。这场山雨来得急,下得大,大风把营地旁边的大树也都刮倒了。
城里来的这些孩子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风雨,但他们没有畏惧,而是高喊着:“太好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我能行”先生。
大雨过后,小雨依然淅沥下着。我们忽然想起了那一箱可怜的“我不行”先生。待我们冲出去寻找它们时,“我不行”先生号飞机大部分已经真的“飞走”了,只剩下二十几架了。
我们仍然如获至宝,把它们抱了回来,并一张一张地打开看。
“今天,我要放飞我的‘我不行’先生,我没有勇气在公共场所露面,我要放飞它!”
“告别我的马虎、胆小、怕累、怕热。”
“让‘我不行’先生飞离我吧!”
“过去,我胆子很小,知了叫一声都会被吓一跳,腿还直发抖,做什么事都不行。‘我不行’先生,咱俩告别吧!”
“怕黑、怕虫子……请让我所有的缺点都随着飞机永远离开我!”
“我的缺点是挑食、怕登楼梯……我把这张纸折成小飞机,希望它能带着我的缺点越飞越远,飞向远方,永不归来……”
……
夏令营结束后,一位女孩的妈妈给我打来电话说:“我的女儿一回到家,就兴奋地告诉我,她的胆小自卑都跟着‘我不行’先生飞走了!”
直到如今,只要我听到有孩子说“我不行”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那次放飞“我不行”先生的情景。我想对他们说,假如你也和我们去了鸡公山,参加过“放飞”活动,你一定会相信,你心里的“我不行”先生早已经被暴风雨冲走了。
“我能行”不仅仅是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而且是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体验,有了这种体验、这种认识,才会产生自信。从小自信“我能行”,长大了你才有可能去创造人生的辉煌。
怎样才能做到“我能行”呢?北京崇文区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总结出了八句话,很值得借鉴。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
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
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今天若不行,争取明天行;
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
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
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
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大声喊出“我能行”!
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的主人。他们“行”与“不行”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关系到21世纪人类的兴衰。
因为,一切技能的培养都在于让孩子觉得自己行。一个人今天学什么,明天学什么不是最要紧的,关键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要会学习,爱学习,有信心去做事。
许多孩子常常说“我不行”。这种意识有两个来源:一是源于自我,叫做自我意识;二是源于他人,叫做外来意识。有些家长自己就总觉得自己孩子不行。一位男生给“知心姐姐”写信说:“我想学游泳,我妈妈说,你不行,你从小体弱,下水会淹着的!我想学炒菜,我妈妈又说,你不行,会烫着手的!我想学骑车,我妈妈说,你不行,会摔着的……不行,不行,我什么时候才能行?”
//
………
告诉世界我能行(3)
………
这位妈妈看上去是十分爱护孩子,实际上是在害孩子。要是老对孩子说“你不行”,慢慢地,孩子就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不行了。“我不行”在孩子的头脑中一旦扎下了根,孩子就会变得对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会觉得离开了父母和老师寸步难行。
因为,“我不行”是一种反向的负信息,是缺乏自信心的具体表现。总用这种信息来暗示自己,一种“我不行”的形象就被自己不知不觉地塑造出来了。
“我能行”是一种正信息,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总用正信息来调控自己,一种“我能行”的形象也就不知不觉塑造出来。
怎样让我们的下一代“能行”,是每一位妈妈和每一位有责任感的中国公民所关心的问题。
令人不安的是,在当今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说“不行”的次数,要比说“行”多得多。其实,为人父母,一定要改变“我不行”这种负意识和行为,树立起“我的孩子能行”的信念,并经常向孩子发出“你能行,你一定能行”的正信息,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去亲身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滋味。孩子去参加比赛,妈妈要鼓励他说:“相信你一定能行!”孩子比赛输了,哪怕是最后一名,你也要说:“敢去参加比赛就是好样的!”
一个人的潜能是很大的,美国一位数学家认为:人的大脑神经元总数在100亿到140亿之间,因此人一生中大脑可记忆的信息量,相当于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即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容量的3~4倍,而这家图书馆的藏书为2000万册。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时上不去,我们做妈妈的不必急躁,要耐心开发,只要你相信你的孩子能行,便一定能行。
有个男孩子字写得很难看。低年级时老师常常说他笨,不如别的孩子有灵气。孩子一点儿信心也没有,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