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操旧业,或重新选择,或另起炉灶,或休养生息,或突发奇想,长征瓜园就是我的长征后续的硕果之一。
上周,长征队员长张继业发来短信邀请周日与战友和中央电视台、长征家园、奥运合作伙伴代表等朋友们共同来大兴种西瓜,于是欣然前往。在中央电视台集合,十辆专车浩浩荡荡地开至派尔庄园,“地主”张继业安排大家参观附近梨园和生态观光园。仿佛一步跨进了亚热带的江南,芭蕉椰树,小桥流水……正在浏览之际,突然周围烟雾升腾,置身其中有飘飘欲仙之感,惊讶之时慌忙寻找那云雾的出处,原来是隐藏于草丛树木之中的喷灌装置开始喷洒,只是喷涌而出的不是水,而细若游丝的云雾,升腾,盘旋,缭绕……不远之处是喷泉和瀑布飞流直下的水声,让人想起花果山、水帘洞、亦或玉帝天庭。
……。
生长于大兴的张继业长征归来后把家乡多位种植西瓜的农户们联合在一起共同组建了以长征为题的西瓜园联盟,并且与北京市区的大型机构联谊共同合作未雨绸缪提前号召大家认养西瓜,从插秧裁苗之时开始。
数十位同仁蜂涌至西瓜园,便可看到被塑料膜覆盖着的西瓜地,一垄垄一畦畦地标注着崔永元、敬一丹等策划参与并主持过长征专题的名人率先认养者的名字标牌。
我想肯定所有人也都如我一样想到在此也树立一座历史丰碑。
磨刀霍霍,从不事农桑的大家跃跃欲试,职场白领们的纤纤玉指套上塑胶手套似乎要大干一场的样子,长征家园的网友不知是谁为大家免费提供了印在长征瓜园网站字样的白色T恤,我的长征赞助商大义普洱茶的老总、中国石油长征团队代表和曙光集团的企业代表们数十人纷纷挥臂上阵,似乎只是瞬间,那半亩瓜园的种植就大功告成。
认购认养,签字画押,坐地收银,那半亩瓜园的秧苗几乎是被预订抢购而空的。
张继业说他是在长征路上策划了如此之高妙的创意,今日得以彻底实施。
种瓜得瓜,有时间我们一起去看看咱家的长征西瓜地吧,一起浇浇水施施肥,看着这些不苗儿们长大,然后就等着分享几个月之后的生态美味西瓜吧,“地主”张继业说如果认养的“家长们”没有时间他会代劳的,收获之时他会亲自送西瓜上门,提供尤如鲜花礼仪特快专递般的服务。无论如何,我会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去看望那些瓜苗们苗壮成长的。
好啦,预约吧,我会把我未来的西瓜慷慨地分享给大家。
张闻素20070416北京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被一个城市怀念着也是幸福的 happy to be yearned by a whole city
故乡城市车友会的版主“精辟”来电说:受杨老师之托,打电话给你,整个车友会的同仁、整个城市的人们都在想念你,还有人特别在网站上撰文《怀念张文素》,怀念你写的文章,怀念你办的杂志,希望我们还能再续或重建合作的缘份,期盼未来能有机会再合作一份杂志,哪怕以你的名字命名都可以啊。
哇!
真的吗?真的整个城市都在怀念吗?夸张。
不过,杨老师提及合作杂志的事情已经第N次了,最后一次几乎是下命令:不合作也得合作,这件事情是交给你的任务!
两周前杨老师专门为此冒着酷暑驱车来京商洽此案,一起用了韩式午餐,在百公里外用了京城里最经典的晚茶,又在百粥乡边观看着世界杯边宵了夜,最后,杨老师义正词严地说:别犹豫了,有人会联系你的。果然,二周后的今天,代理人“版主”终于来电话了。
杨老师是北大最初的那批MBA,有着极好的学术底蕴与社会修养,早年他每月驱车千里迢迢地来北京大学上课,之后在电信业就职,之后于做生意于美日等国家,后来他到了我的那个城市工作,当时我杂志知名度正处上升之时,那一阵自己也被一夜成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于是特想看点什么降降温给过度发烧的脑子,冷静冷静,看什么呢?后来有朋友提议:《毛泽东选集》。
乐得眼泪鼻涕一把一把,之后,发愁地问:“上哪儿去找那些书读啊?”
在你杂志上,朋友说。
我的杂志上哪里有啊?
在杂志上面登条有偿征集的广告不就有了吗?
果然,终于有人打电话了,说送一套毛泽东选集,无偿地,我乐不颠地到他们办公室去取,还在一家叫做“天庄”的茶馆被请喝了茶,送书的人就是时值正在电信业高就的杨老师。从此,开始认真地了解电信工作,了解车友会及那里的发烧友,后来被N次的邀请参加他们的汽车电影院、汽车越野赛、时不时的车会聚会,于是知道那个车友会有“精辟”、“上岛”、“新时空”、“红酒”等人。对了,杨老师还是一个高风亮节之君子,据说,非典时期,他是第一个代表公司冲到前线,并且开着自己心爱的大切诺基来来往往地协助市政府冒着生命的危险做救护工作。
后来,杨老师说一起做本杂志吧。但是,终于因为种种因素未果,自己也很倦怠于左右周旋,很多合作伙伴都看得出来我的疲惫与不耐烦,时不时有人劝告:这本杂志的所有权不是你的,但它因你而生,也会因你而灭,即使再有苦衷,也要坚持,因为,在这个城市,它是你最好的名片。可后来,我还是选择放弃,之后离开了那个城市,以到清华考博的名义,带着三五本厚重的书。
北京,对于我这样一个赤手空拳的女孩,是厚爱的,周围总是充溢着各种各样的机会,三教九流的朋友越来越多,但始终,也许机会太多,也许因为太多犹豫与掂量,没有象当年那样在一个领域里执着坚守,所以,仍然,在这里沉默着、沉淀着,虽然也运作着各种名义不同的项目,但对于杂志的热爱,从未减少一丝一毫。更有甚者,为了见到《时尚》杂志的主编,连续两天在中粮广场他们办公室的会客厅等候,咖啡喝了一杯又杯,直到期盼了数年的那个心目中的主编出现。每每,在所到所及的每个时尚之所,都会下意识地翻看摆放在那些地方的读物,憧憬着未来有一天也许会重操旧业。
会吧?
杂志生涯中,那些让我痛并快乐的日日夜夜,那些奋笔疾书的分分秒秒。。。。。。两年半之久之后的今天,当得知仍然被一个城市怀念着,期待着,就已经足够,就已经有足够的幸福和喜悦。
感谢“精辟”,感动杨老师,感动那些多年失散但仍怀念着当年那本杂志主编的读者与朋友,觉得,自己应不再完全地仅仅属于自己,更应该属于社会,属于群体,属于读者,属于合作伙伴,如当年那样。
归来时,不会是空空的行囊,而且,有太多沉重得拎不动的思想。
谁说离去是对故乡城市的轻易放弃?
离去,是为了更好更多更完美更长久地拥有,不是吗?
文/张文素 于2006年7月17日 txt小说上传分享
剪不断理还乱的杂志情结
杂志总编已成为职场生命的主旋律与导向牌,那段生涯成为化茧成蝶般工作历程中最为骄傲最值得珍惜的辉煌回忆。
虽然那个终结点已距现在两年有余,虽然已离开那个当年创办城市杂志并精耕细作四年有余的故乡城市,虽然已与那个主创团队的同仁们疏于联络,虽然也与那个时期的合作伙伴们疏于联络。可是,那些关于杂志工作的花绪片断、那些大悲大喜、那些起超落落、那些柳暗花明、那些编辑部里数也数清的激情故事,却成为烙印在大脑纹路中永不磨灭的痕迹。
初生牛犊不怕虎,集团公司那些个毕业不久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往往不是被安排在公关部,就是集团报,或者经常被派到新项目中去尝试闯荡,而我经历了这几个环节中的每个流程,从公关部、报纸、酒店管理、食品工业、shopping mall、franchise、网络公司,直到上个世纪末年,北京的一位朋友说素素你不妨在你现在网络策划与营销的基础上考虑做份报纸,那个时候为了做网络营销促进,我每个月都要加班加点地创意并陪着设计部编排那些空前冗长靓丽的电子商务POP,并亲自跑到《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石家庄日报》总编社长的办公室请求他们进行夹页发行,当发行了一两期之后,各家报纸都拒绝了这项业务,说,你的广告做得这么漂亮,与我们的报纸走一个渠道,那我们的报纸怎么生存啊?万般无奈之下,左思右想,与其这样真的不如自发创办自办发行。于是,一纸建议书送到了集团公司董事长的案上,才结束了我当时正在效力的集团新经济的代表作、那个首家以电子商务为主营业务的网络公司的烧钱生涯,创办了那个城市中首册发行量最大、最为时尚的城市杂志,并最终走上自我策划自主经营之路。
在每期杂志中,最关注的栏目是封面,每期封面都是亲自打字做标题、亲自中英文互译、亲自选择图片、亲自坐在设计人员身边看看他们成型版式,更重要的,是经常亲自撰写封面人物,于是有了关于李阳、俞敏洪、张朝阳、潘石屹、陈伟鸿、王姬、陈娟红、席殊、陈鲁豫、于红岩、陈放、Anna Stackler等名人与成功人士的专访文章。这些都是向读者们推介社会精英的再加工的作品,基本是通过简单访问而后在大量素材的基础上修改编辑而成的。其实,在心底深处,我更关注的是每期位于第3或第5页面的那篇排版最为简约的白纸墨字的卷首语,那才是我用精气神哈出来的原创之作,原创无价啊!《缘来是你》、《有爱是家》、《腹有诗书》、《阅读习惯》、《到北大听讲座》等篇章都曾经在某种程度上引起读者们的关注和共鸣,而这样的文字经常诞生于深更半夜,当一行行一段段地行云流水敲完那些文字之后,通读几遍,是那样的自鸣得意,那样的孤芳自赏,在一个人的夜晚,傻哈哈地面对着那些自认为是神来之笔的作品窃喜。几年前,河北电视台“娱乐加加加”的主持人苗博想出版诗集要我为他写篇序言,我惊诧道:你是名主持,又是诗人,我又不是什么权威大家,凭什么让我给你题字啊?苗博说,你的那些卷首语证明着你的功底,那些作品如果哪一天被集结出版该多好啊。
苗博的评论和建议让我做起了出书的白日梦,书名就叫做《卷首语》,这样的梦一做就做了几年,到现在梦还未醒。
期间,又偶遇作家赵万里与圈内的好朋友水云媒合作出版了《静水流深》,几个文化界出版界媒体界的朋友们又开始鼓动我出书。但是,因为大部分时间用于经营而忽略了著述,虽然也北上大连约见了《走遍中国》的赵军总编,南下上海拜会了与我同样笔名的著名出版人兼作家素素、还有国际著名电视制作人靳羽西,但一直觉得自己仍然才疏学浅。同时,感谢《走遍中国》之“大连生活”,创意指点的“六人晚餐”正式践行之后,一直是本杂志针对白领阶层的金牌社会活动,也成为当年那个城市中带着灵动与创意色彩的领袖活动,用每期一个主题象编织链条般把那些成功与精英人士聚积在一起,此时,同样感谢一直把这个创意执行下去的文案总监阎云,每期活动她都善如善终坚持到午夜之后的最后一个人离去。
可是,令大家遗憾的是,几年过去了,我不仅书没有出版《卷首语》,连那本杂志也放弃了,在众多朋友们的遗憾之下,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北京,虽然内心深处是舍不得的,是不忍的,是不情愿的。
仍然保持着买杂志的毛病,时尚先生、时尚家居、视觉、财经、新周刊、安家等等杂志是我床头枕边之至爱。尤其是陈逸飞先生创办的那本视觉,算得上在所有杂志中最沉重最厚实的,30元买回极大开本的400页杂志,阅览这本书的时候都是因为它太沉太重每次都是抱在膝上看完,那哪里是杂志啊,简直象抱着大字典。
仍然保持着泡茶馆和咖啡馆的习惯,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场所里往往摆放着很多时尚类杂志,让我一次次睹书思情产生出关于杂志、关于书写、关于创作、关于出版的创业与创意的豪情万丈的冲动。
前不久,偶遇中国策划年鉴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