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千年史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世纪千年史话-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铡�

  更重要的是,布鲁斯答应给爱尔兰人提供军事援助,帮助他们摆脱英格兰的枷锁,这是雪中送炭啊!

  很快,布鲁斯送出的橄榄枝有了回应,爱尔兰的泰龙(Tyrone)国王盛情邀请布鲁斯进军爱尔兰,事成之后,古代爱尔兰大王(High King of Ireland)留下的王位由布鲁斯的弟弟爱德华来坐。

  这位泰龙国王和布鲁斯兄弟是亲戚,关系不算远,苏格兰军进驻爱尔兰对他蛮有好处。

  看完泰龙国王的书信,布鲁斯喜笑颜开,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于是,布鲁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率军登陆爱尔兰,从而拉开一场新的战争。

  战争刚开始时,在当地部分贵族呼应下,苏格兰军取得一系列胜利。

  1316年5月2日,爱德华成功加冕为爱尔兰大王。

  看上去,似乎布鲁斯的计划取得决定性胜利。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场危机四伏的军事冒险,因为与泰龙敌对的国家全部投靠到英格兰一方。

  更糟的是,当时正值大饥荒,食不果腹自不必说,受暴雨影响,爱尔兰寒冷无比,有人称当时的气候像进入小冰河世纪一样。

  胜利的喜悦很快被一双愁眉代替,摆在布鲁斯面前的是饥肠辘辘的士兵,远征爱尔兰的战争从此变成一场大规模洗劫镇甸的行动。

  看到苏格兰士兵四处抢劫,爱尔兰人对他们的好感降到零度以下并不奇怪。支持布鲁斯的爱尔兰贵族现在也认识到,爱尔兰已然变成二虎夺食的战场,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没什么两样,都是一丘之貉。

  这就自然导致一个结果,反对布鲁斯的呼声不亚于反对英格兰的。爱德华空顶大王的帽子,却无法行使大王的职权,布鲁斯的势力仅限于爱尔兰北部,士兵继续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

  艰苦奋斗变成此后两年里爱尔兰战事的主题词,直到1318年天气转晴,粮食增产,布鲁斯的困境才有所转机。

  【福格哈特战役】

  1318年10月14日,苏格兰军和爱尔兰军在“福格哈特战役”(Battle of Faughart)中相遇。

  苏格兰军只有两千,指挥官爱德华却执意不等布鲁斯的增援,就挑战两万爱尔兰军。

  爱德华的心理可以理解,一直被强悍的哥哥压在头上,若不干出个人样,总会被哥哥瞧不起。

  可是自强自立和自寻死路完全是两码事,爱德华却把它们混为一谈。结果,爱德华变成兵败身亡的总设计师。爱德华的尸体被切成四块,爱尔兰大王就这样魂归天界。

  这场战役的失利几乎让布鲁斯的爱尔兰战争陷入崩溃的境地,在爱尔兰的阵地逐渐丢失,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化作泡影。

  不过,在苏格兰本土,布鲁斯的努力没有白费,贝里克终于回到苏格兰怀抱。

  1320年,苏格兰贵族将《艾布洛夫宣言》(Declaration of Arbroath)呈递教皇,宣布苏格兰正式独立于英格兰。

  【宠臣风波】

  布鲁斯的努力和爱二爷的吃喝玩乐形成鲜明对比。

  爱二爷从班诺克本败回伦敦后,摸着脖子上的脑袋瓜子不住地琢磨,打仗真不是人干的活,还是干我的老本行吧。

  于是乎,继加弗斯顿之后,爱二爷又相中一个帅哥——休&;#8226;狄斯潘瑟(Hugh Despenser the Younger)。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凭着儿子的色相,狄斯潘瑟的老爹也跟着变成国王跟前的大红人。

  在看待爱二爷和宠臣的问题上,贵族的态度一贯明确,你俩就是一对gay,这是定了性的。贵族对狄斯潘瑟一家极其厌恶,爱二爷提升狄斯潘瑟为格洛斯特伯爵以后,贵族对狄斯潘瑟更加反感,啊呸,小白脸儿不要脸。

  英格兰的局势再次因为国王和宠臣的不正常关系变得动荡不安。

  一天,狄斯潘瑟跑到爱二爷跟前,哭着喊着要得到高尔(Gower;威尔士南部的高尔半岛)领主的头衔。

  原来的高尔领主准备把头衔卖给女婿,按照威尔士法律,领主有权把头衔卖给后代。换句话说,高尔领主的做法完全符合法律手续,而狄斯潘瑟的要求纯属无理取闹。

  爱二爷是何许人,不爱江山“爱”男人的主儿,狄斯潘瑟要啥寡人就得给啥。

  于是,爱二爷知法犯法,把高尔领主的头衔从买主那里没收充公,转手送给狄斯潘瑟,还捎带陪上一张眉飞色舞的笑脸,“美人儿”你满意否?

  爱二爷的做法和烽火戏诸侯有什么区别,贵族们勃然大怒。赫里福伯爵和兰开斯特伯爵领头,一大帮贵族手持利刃闯进狄斯潘瑟府邸。

  1321年8月14日,威斯敏斯特宫,在贵族兵谏下,爱二爷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转,他半带哭腔地宣布流放狄斯潘瑟父子。

  二人走后,政府里空出几个职位。一些贵族以谋求职位为目的,以博得爱二爷好感为手段,贵族内部随即出现窝里斗的盛况。

  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谋杀,死于非命的都是爱二爷的反对派,兰开斯特伯爵甚至在爱二爷面前被砍掉脑袋。

  爱二爷借力打力的策略终见成效,反对派势力垮台,狄斯潘瑟父子重返宫廷。

  1322年,爱二爷发表声明,取消所有限制王权的法令。从此,爱二爷不再屈从于国会的意愿,贵族、教士、平民都将无条件接受国王的旨意,寡人可以肆无忌惮地穷折腾啦。

  【圣萨尔多战争】

  正在爱二爷为王权得以解放欢呼雀跃的时候,法国向他宣战了。

  说到这场战争,还要从英法之间的老话题——金雀花王朝在法国的领土讲起。

  爱二爷虽兼任阿基坦公爵之职,但阿基坦大部分地区已回归法国,只剩加斯科尼还在金雀花王朝手里。

  加斯科尼就像一颗钉在法国的毒钉,让法国国王很不爽,如何能彻底把金雀花王朝的势力赶出法国呢?

  机会终于出现了!

  圣萨尔多(Saint…Sardos)有几个小村庄归阿基坦公爵,也就是爱二爷管。可是,极富戏剧性的是,村里的小修道院却不受阿基坦公爵节制。

  村里的修道士很有爱国热情,请求法国政府把圣萨尔多收归中央,还要求法军在村里驻守。

  兹事体大,弄不好会引发英法战争,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法国政府十分谨慎,对修道士的答复一拖再拖。

  经过激烈讨论,法国政府终于答应修道士的请求,派出一名军官进驻圣萨尔多,并立起一根木桩,准备在那里修筑新村镇。

  当地地主对法国政府的做法极为不满,新村镇会把人口从他们的土地上吸引走,这样他们的收入就会缩水。

  军官到达圣萨尔多的当晚,就遭到地主雷蒙德&;#8226;贝尔纳的袭击,被勒死在木桩上。

  消息传到英格兰,爱二爷大吃一惊,他可不愿和法国发生摩擦,连忙写信给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军官被杀可不是寡人指使的。

  查理四世根本不信,谋杀军官的幕后黑手就是你小子。

  查理四世这么肯定有原因的,雷蒙德袭击军官的前两天,曾是拉尔夫&;#8226;巴塞特(Ralph Basset)开过碰头会。巴塞特并非旁人,他是加斯科尼大管家(Seneschal),金雀花王朝在法国的最高官员。

  爱二爷立马把巴塞特召回英格兰,并派使团前往法国,希望和平解决争端。使团风尘仆仆地来到巴黎,欢迎他们的却是法国人冰冷的脸蛋。

  得知查理四世在阿基坦边境集结军队的消息,使团领队肯特伯爵知道和平已无希望,便改变外交策略,采用强硬态度。

  查理四世对法国谈判代表早有指使,他们硬,你们要比他们还要硬。结果谈判破裂,使团空手而回。

  爱二爷急忙派出第二波使团,可是为时已晚,查理四世已经宣布没收加斯科尼。

  1324年8月,法军突然攻入加斯科尼;引爆“圣萨尔多战争”(War of Saint…Sardos;1324年)。

  说是战争,其实打得时间很短。驻守的英军毫无准备,一些地方根本没有军队防备。不出六个星期,法军横扫阿基坦,很多镇甸不战而降。

  【放狼归山】

  圣萨尔多战争虽然打得短平快,但历史意义重大,它既拉开爱二爷垮台的序幕,也是英法百年战争的前哨战。

  爱二爷多次想把加斯科尼弄回来,却都办砸锅。情急之下,他突然想到被自己冷落已久的老婆、大美女伊莎贝拉。

  伊莎贝拉是查理四世的妹妹,是解决英法争端最好的媒介。于是,爱二爷让伊莎贝拉辛苦一趟,回娘家说说情。

  听说能回法国,伊莎贝拉兴奋得夜夜睡不着觉,整天面对黏黏糊糊的爱二爷和狄斯潘瑟,想想都令人作呕。

  伊莎贝拉答应老公的请求,但她有个条件:为了让娘家三哥高兴,夫啊,你得向你三舅哥效忠。

  爱二爷当然不愿意向查理四世卑躬屈膝,但又不愿再和法国闹下去。他思来想去,决定让太子爱德华三世代替自己办这件糗事。

  历史证明,爱二爷的这一决定是极具毁灭性的,伊莎贝拉素有“法兰西母狼”之称,放狼归山和放虎归山没啥区别,更何况她还带着太子呢。

  伊莎贝拉带着太子回到法国,不久,随从返回英格兰,带给爱二爷一条极具听觉震撼力的消息:王后和罗杰&;#8226;莫蒂默(Roger Mortimer)在巴黎勾搭成奸,正谋划入侵英格兰。

  莫蒂默是英格兰贵族,反对爱二爷的中坚分子。后来触怒爱二爷,被迫流亡法国。

  伊莎贝拉回到法国后,像逃离牢笼的小鸟自由自在,在法国宫廷里,伊莎贝拉和莫蒂默邂逅。一个是另一个眼里的白马王子,一个是另一个眼里婚姻不幸的天仙美女,就这样,王后红杏出墙了。

  爱二爷气得青筋鼓起老高,防御,防御,奸夫*谋逆,不防御怎么行呢!

  1326年9月,爱二爷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伊莎贝拉和莫蒂默挥军攻入英格兰。

  爱二爷惊奇地发现英格兰竟然只剩一小撮军队支持,就连太子也表示不愿在妈妈不愉快的时候离开她。

  在英格兰人眼里,爱二爷做得太过分了,俺们本来以为哥和姐在一起能幸福快乐,没想到哥竟然宠幸另一个哥,这等于把姐打入冷宫,姐找情夫那是人之常情,所以俺们不会帮助哥反对姐。

  一些贵族非但不听爱二爷调遣,反而趁火打劫,把狄斯潘瑟放在修道院里的财宝洗劫一空,拉着队伍投靠到莫蒂默一边。

  爱二爷吓得魂飞魄散,带着狄斯潘瑟逃出伦敦,留下一个混乱不堪的首都。

  最后,爱二爷众叛亲离,跟他一起跑路的随从看到“*”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皆作鸟兽散。爱二爷和狄斯潘瑟还是法网难逃,锒铛入狱。

  【退位还是禅让】

  处决狄斯潘瑟的消息传遍全国,行刑台下人山人海,对市民来说,这是本年度最佳贺岁片。

  狄斯潘瑟倒剪双手骑在马上,缓缓靠近行刑台。人群突然一阵骚动,狄斯潘瑟被愤怒的市民脱下马来,一顿暴打。

  卫兵分开人群,把狄斯潘瑟拖到伊莎贝拉和莫蒂默跟前,王后那张宛如嫦娥姐姐的脸此时冰冷刺骨,好似插向佞臣的万把钢刀。

  狄斯潘瑟啊,帅不是你的错,但是出来忽悠国王、扰乱宫廷就是你的不对了,你小子是死有余辜。

  狄斯潘瑟还不如加弗斯顿,惨死于超级变态三合一之下,罪名当然和*一样——叛国罪。

  狄斯潘瑟的老爹被指控怂恿儿子色迷领导、贪污*等多项罪名,绞死后被砍掉脑袋。

  忠于爱二爷的几名大臣同样死相凄惨,有的变成吊死鬼,有的变成无头鬼,还有的被暴民活活咬死,这不得不令人感叹英格兰人民的牙口真好啊。

  其他人怎么处置都好说,最让伊莎贝拉和莫蒂默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爱二爷。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干掉爱二爷,让太子爱德华三世继位,这样伊莎贝拉能够控制局面。但是会有一个技术性问题:必须公开审判爱二爷,还要证明他犯有叛国罪。

  贵族们虽然认为爱二爷当领导不够格,论及叛国那就扯远了。有些主教甚至说,国王是上帝任命的,不能废黜,也不能处决,要是违背上帝的意愿,英格兰会受到惩罚,只能判处他终身监禁。

  伊莎贝拉当然不干,老公必须死,他不死,太子不能扶正,哀家掌权就是非法滴。

  双方相持不下,谁都不肯让步。最后,双方把决定权交给国会,爱二爷何去何从,国会说了算。

  只要不是拿神出来说事,人类容易搞定。莫蒂默暗箱操作,国会里的重要人员全部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