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可能是人类史上结局最惨淡的金融市场灾难。
  坏消息仍未出现,部分大户已经部署沽空,有些散户亦沽货清仓静待时机出手。这些炒家看准时机就会落手杀个鬼哭神号,到时,金融市场上必然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股市遭到沽空的过程
  纯属笔者个人猜测,只供参考。
  第一轮沽空:这次沽空,如果出现的话,将会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公布了严重亏损,已经资不抵债的股票和认股证。由于市场上缺乏承接,只要一次过抛售很少股票和认股证就可以造成跌停板,最终迫该股票停止买卖,完全没有借货沽空的必要。这样做是要营造悲观气氛,令投资者蚀本离场。
  第二轮沽空:在市场一片混乱时,某些受到次贷影响的股票会被抛售。这次,投资者在早前大量股票跌至不值分文的情况下,已经顾不得那么多,看到股价暴跌就立即沽货离场,基金在此情况下无奈洗仓。第二轮的沽空已经是恐慌性抛售,市场上再也没有人敢接货。 。。

第二章 次贷危机的发展(2)
第三轮沽空:沽空投机者会用尽方法沽空,包括借货沽空,务求令全球股市的每一类股票股价都暴跌。以前的沽空是要买货补仓,沽空投机者才能离场。可是,这一次会有点不同。很多沽空的股分之中,有些打入全额交割股,甚至倒闭。投机者可以不必补仓。借出股票的基金公司也得到一点补偿,比起不借出股票更为有利。至此,股票市场上出现互相拖累的情况。沽空投机者再也不必出招。静观市场变化。
  第四轮沽空:这是已经破产或无法继续持有股票的人,被迫在低价卖掉股票。不要以为这是散户。很多被迫贱价卖股的投资者是基金和银行。很多银行被坏消息困扰,为了增持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即使在市场环境恶劣时也要洗仓。至此,炒家正式卖掉手头上的指数,对冲期货和补仓。
  又是传媒的错
  上一章曾经说过传媒的错失,是误导市民,令市民对次贷危机懵懂不知,继而堕入次贷的陷阱。现在是传媒的自保策略,令他们倾向于报导有利市场的消息。
  美国各大报章杂志的地产与财经部分,金融及财经专家搬出一大堆专业名词,单是线图就有什么5天、10天、50天等等线图……我也不想谈论那些无谓的专业名词。要是笔者想捧出这些东西,可以写数百万字。那些文章是写给一般市民看,却堆满专业名词,莫明其妙的数据、图表……数之不尽,原因只是想让大家看不明白。除了扮成专家言论之外,最重要是自保。
  笔者有些关于香港一些银行在次贷危机中亏损与困境的数据,但是无论真与假都不会在这里写出来。因为有法律责任,散布消息令市场不稳或者使某股票大跌本来就是犯法。即使那些股票的股价不跌,吃官司也是常有的事情。为了免吃官司之苦,写经济及金融类消息或者评论的人,通常会拿市场上已有的数据及消息出来大作文章。说得白一点就是写到读者越是不明不白,作者就越安全。
  也请各位回想过往香港的股灾,每次都是来得突然,事前完全没有警告。财经专家在事发前都是大声唱好。唱好不犯法,唱衰犯法,大家都唱好股市房市。报章杂志的编辑也会自我审查,这是出版界人所共知的事实。对于财经评论就更加是文字狱。有人跟我说过,写财经评论是”字字官非、句句要命”。
  很多人满以为每天看财经就了解市场。结局依然是碰上股灾,被杀个措手不及。
  是谁啃掉1;600亿美元坏帐
  2008年1月为止,美国市场上,220万笔次贷已经断供,并且收楼或者正在进行收楼程序,总坏帐金额达到1;600亿美元。无论是谁人啃掉这1;600亿美元坏帐,最终这笔钱都是从资本市场及股票市场上蒸发掉。但是,至今为止,市场上仍然没有消息报导啃坏帐名单。在此风雨欲来之时,何以我们找不到谁啃掉这笔1;600亿美元坏帐的坏消息。
  要是今天有人以毕生积蓄买入某些基金或者股票,明天发现股价暴跌至不值分文,原因正是那些股票啃掉这笔坏帐。所以,市场透明度非常重要,没投资者想买股票免费赠送意外惊吓。试问如此市场透明度,投资者怎样会安心?若果投资者是计划投资毕生积蓄作为退休养老之用,笔者认为必须仔细考虑透明度不足这个因素,才做出投资决定。
  到了2008年9月,全球金融机构因为次贷风暴而损失的资产值高达4500亿美元。很多金融机构在事件中一直隐瞒次贷损失。
  金价暴涨的启示
  金价长时间维持在一盎司300美元左右,香港金融界以往还有句戏谑的讲法︰”十年黄金变烂铜”,意思是黄金价格长期持平,扣除通货膨胀后价值如同不值钱的旧金属。可是到了2002年年初,金价开始上升。2005年中升至一盎司425美元,其后两年半,金价持续暴涨。到了2008年初时,金价每盎司超过900美元。
  将金价暴涨的时期与次贷危机形成时期做一比较,不难发现金价正好是在次贷风险增加时上升。很明显,投资者将黄金视为资金避难所。
  次贷增加,房价开始上升的时候金价急升。笔者可以断言,国际投资者对次贷和股票市场失去信心,转投贵金属市场。既然国际投资者大举离场,股市应该有极大下调压力。小投资者就应该考虑是否在此金价暴涨时期留在股市。

第二章 次贷危机的发展(3)
笔者经常在金银市场看到一些市民买入金条和银条,也有一桶桶的银币。他们直言是从证券市场套现买入金条和银条,然后将金银放入银行保险箱。由于对证券市场失去信心,这些人将证券资产改为贵金属资产。有部分人连银行的定期存款都信不过,因为害怕美元贬值。
  美元债券市场对美元汇率和美国股市的影响
  次贷危机出现之后,美元汇率受压。
  很多人都主张抛售美元资产,那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美国房价下跌差不多已经是必然的事情。股价因为上市公司在次贷的投资失利而下挫,这也几乎是必然的事情,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是,很多人忽略了美元债券的因素,美国长期外贸赤字,对东亚地区贸易的赤字尤其严重。
  美国的外贸赤字居高不下,中国向美国输出商品之后收取大量美元。中国的出口商向政府以美元兑换人民币或者其它货币。中国政府拿到一大批美元,部分用作结算向美国购买产品的货款,又有一部分流入美国投资市场或者成为外汇储备,当中有极大部分用作购买美元债券,会那么做是想在不影响美元汇率和美国金融体系的情况下将美元套现。中国、日本、南韩和台湾都滚存这些大量的美元债券。美国必须保持美元的价值,要是美国大量发行钞票令币值下跌,各国抛售手头上的美元债券的话,美元就会贬值至不堪想象的程度。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会相当严重。
  中国和日本等国家都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元汇率下滑时,美国要加息才可令美元债券保持吸引力。可是这样做会引起利息高涨,房价和股价下跌,对企业生态的影响也十分严重。
  正因为如此,当美国联准会在2008年1月22日大举减息四分之三厘后,英国广播公司对美国突然减息的行动做出的评论是:”如果这措施不灵的话,我们可以说,已经没有牌可以打。”
  美元贬值在所难免
  美元汇率下跌会引发美国股市债市崩溃。
  在次贷危机深化和恶化的情形之下,美元股票必然成为抛售对象。事实上,美元已经下跌至危险程度。再跌下去就会引起信心危机。
  由于美元贬值会引发通胀和金融市场波动,美国政府对美元汇率的态度是不容许美元大幅贬值。可是,对个别外币贬值则是好事。正因为这样,美国政府一次又一次向中国施压,企图令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港币与美元挂钩亦是美国政府不想看到的事情,最好是港币与美元脱钩。
  美元汇率暴跌对中国会有不好的影响。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中国来说,稳定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当重要。中美经济息息相关,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对中国构成极坏影响,香港也会无可奈何地跟随中国的政策与人民币共同进退。在此情况之下,在中国及香港市场上,持有美元资产的股票将会跟随美元汇率而贬值,相信也要面对沽压。
  早年大举进军美国市场的汇丰银行(汇丰银行)将会如何,大家要想清楚。
  对中国来说,多年来一直过分依赖美国市场。中国出口商因为美元贬值令出口量减少,令股票价格下跌。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的行业却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受惠,股价上升。
  港币能和美元挂钩多久
  笔者不是说港币必然和美元脱钩,可是,美元汇率大幅下挫及美元资产遭到抛售时,因为港币与美元挂钩,港币绝对不能独善其身,用粗俗一点的话来形容,就是港币与美元”揽在一起、生死相随”。
  到了现在次贷危机出现的时候,就是港币决定和同甘共苦多年的美元一起度患难还是跳船,以求自保的时刻了。次贷危机之下,特区政府必须考虑港币是否还值得与美元挂钩。要是一旦脱钩,港币去向和股市冲击将会难以估计。若果特区政府在港币与美元挂钩或者脱钩一事上处理不当,香港股市受到外围冲击而遭受重创亦不是意外。香港股市对联系汇率脱钩一事非常敏感,受到冲击时的反应会非常激烈。
  从好的方面去看,港币和人民币资产较为保值,对美国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大。只要香港和中国的股票没有美国次贷成份、没有出口美国的成份,相信会得到美国投资者大力投资。次贷危机深化时,短时间内大升的机会极高。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次贷危机的发展(4)
投资者只顾利率走势,无视眼前危机
  另一项令投资者惨淡收场的因素,是只着眼利率走势。联准会主席伯南奇(Ben Bernanke)于2007年11月底警告,美国经济正快速下滑。股市却闻声上涨。
  那是因为市场估计央行会再度减息。事实上,美国经济已有迹象步入衰退,难以像1998年那次减息那样令美国股市两年内大涨将近一半。
  1998年,亚洲出现经济危机,俄罗斯亦出现问题,但是,当时美国并没有严重问题。减息只是防止危机扩散到美国。这次的情况却是反过来的,美国本身出现问题,危机扩散到其它地区去。
  在当前情况下,即是美元汇率持续疲弱之时,大幅度减息并不高明。再说,减息会令通胀恶化,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将部分次贷暂时冻息的救市方案,是要将次贷利息和市场利息脱钩。一边可以加息挽救美元币值阻止通涨,另一边又可以保持低息供款遏止次贷收楼潮,减轻房价下调的压力。将部分次贷利息冻结,变相阻止持有浮息次贷证券的投资者和机构根据次贷合约的既定条款赚取高息。可能有机构因为要支付高息,收取低息而倒闭。可是,在此国难当前的时候,总要有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投资者无视眼前的次贷危机,相当不智,无论利率如何下调也无法抵消次贷带来的亏损和破产,即使减息亦只会短期。当联准会大幅减息,那就是说大势已去,企图大幅度减息博反弹。奉劝趁着美息下调机会而入市准备再捞一笔的投资者:切勿火中取栗。
  汇丰银行的百亿美元坏帐
  美国的主要次贷贷款机构股票之中,有很多已经停止买卖或者股价大幅下挫。对香港投资者来说,那是美国的事情,但是香港的经济与美国息息相关,在此威胁全球经济的次贷危机中,香港必受牵连。香港的股市被美国次贷危机拖累,已经大上大落一段时间。香港人熟悉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收购了在美国进行次贷放款的的家居国际(Household International),并且将之改名为汇丰融资(HSBC Finance)。由于次贷令坏帐暴涨,汇丰银行已于2007年9月关闭美国的次贷业务,即是汇丰融资,撇帐将近10亿美元,并且裁员750人。由于这次收购,香港上海汇丰银行2006年的坏帐超过100亿美元。要是次贷情况恶化,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处境并不乐观。
  沾手美国次贷市场的香港公司和银行又岂止汇丰一家。以为美国次贷对香港影响不大的投资者,应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房贷行业受到冲击
  房贷行业受到次贷危机冲击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在美国加州戴维斯市,即是作者居住的市镇,市中心的全国房屋贷款公司(Countrywide Home Loans)办事处已经关闭。但是房贷行业受到冲击的程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