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这就可以是你们提出‘和谐执政’问题最新也是最大的由头。你们不要试图用‘近期’这样的表述去模糊读者的视线,不如直接告诉读者:为什么要‘翻旧账’?是因为学习领会“6·25”讲话,深感‘和谐执政’的理念还需牢固树立。你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从对云南省几起突发事件的处置中获得一些启示,这样就顺着‘和谐执政’这一根线,把一年前西双版纳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等4颗‘旧珍珠’很自然地串在一起了。而且,一开始就要交代这4起事件有处理得比较好的,有处理得不妥当的,从中都可以获得借鉴,千万不能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故意隐去有些事件已经得到了妥善处置这一重要的事实。这是一个记者负责任态度的体现。”
听完我的建议,浦超兴奋地说:“眼前一亮啊,伍总。反思‘和谐执政’本来就是我们写这篇新闻调查的初衷,我们还在那里挖空心思地想如何引出这个话题,如何引出这些已经失去时效的事件。看来,老老实实向读者交代写作初衷不就行了!”
“是啊。”我说,“读者是记者的上帝。特别是做‘过时新闻’,记者为什么要旧事重提,记者是怎么考虑的,记者觉得翻出这些陈年老账还有什么新闻价值和意义,这些一定都是读者心中疑惑的问题。因此,记者就很有必要把你之所以要做这个‘过时新闻’的动机、背景和理由交代清楚。”
这也算操作“过时新闻”报道一个小小的窍门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记者,凭什么“赫赫有名”?(1)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晴
一个记者,怎样让自己有影响力?
做名记者、名编辑,几乎是每一个新闻人的梦想。然而,在现在的新闻环境之下,信息如此多元,名记者、名编辑的出现又谈何容易!范长江跑一圈《中国的西北角》、穆青写一个焦裕禄就一举成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个记者,能够在圈内有一定的声名,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影响力,就已经算是很有成就了。只有电视上天天出镜的新闻主播在全国人民面前混个脸熟,才被公认为是“名记者”,这样的新闻环境本来就不正常,不说也罢。
而对数以万计没有机会在电视上“露脸”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就努力使自己在有限的范围内“赫赫有名”吧。那么就要问了,一个记者,凭什么才能让自己“赫赫有名”?
今年,4名新参加新闻工作的年轻记者来我们这里实践锻炼一年。抵达的第二天,我就给他们开座谈会,我讲的中心意思就是:一个新闻人,从一开始就要规划好自己的工作,规划好自己的新闻之路。
走什么样的新闻之路,抑或选择什么样的报道题材、从业方式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将决定一个记者一生的成就。
有的记者非常敬业,也非常勤奋,三天两头都有稿件面世,报纸上也没少出现他的名字。但是,并没有因为他采写的稿件多,他的影响力或者说他的“名气”随着就大。
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看新闻只会关注新闻事件本身,而不会去关心这篇新闻是谁写的了。除非这篇新闻他觉得跟自己不无关系,或者说他认为的确是篇佳作,才会在浏览之余顺便瞅一眼作者是谁。
因此记者要想“赫赫有名”,没有别的途径,只能用自己的稿件说话。稿件的影响力,直接决定一个记者的影响力。这听起来像“废话”,但实际上,有很多的记者并不明白怎样让自己的写作产生足够的影响力。
如果不觉得我不自量力、好为人师的话,我说说自己的几点小体会:
第一,一定不要放下舆论监督的武器。这是一个记者手中所能拥有的最有力的武器。7年前我刚刚调到云南不久,逮到一个机会,做了一篇揭露某县为推广烤烟“样板田”而强行拔掉农民麦子、与群众发生激烈冲突的长篇报道,稿件产生的“冲击波”始料未及,据说当地共有十余名干部因此受到处分。这篇精心写作的舆论监督稿件被认为是我在云南的一个“精彩亮相”。很多人向我的同事打听:“你们新来的这个记者什么来头呀?”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但要特别提醒的是,很多记者并不缺乏舆论监督的热情,甚至发展到“热衷”甚至“狂热”的地步,但往往又“打”不到点子上,无论什么鸡毛蒜皮,见到就胡乱捅一气,却又不痛不痒。这并不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社会美誉度。人们只会认为这个记者不知轻重,是个不懂事的“小记者”。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记者,凭什么“赫赫有名”?(2)
如果一面写批评报道,一面又想着借批评别人捞点“好处”,那你的名声基本也就彻底毁了。很多人标榜自己是“揭黑记者”,标榜自己是“伸张正义,为民请命”的记者,最终沦为被人所不齿,大抵都是因为不善掂量,捅得不是地方,值得捅的在捅,根本不值得捅的也在捅。
舆论监督一定得少而精,抓大放小,精心选择监督题材和曝光的时机、频度。“见好就收,伺机出击,时不时来它一下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做新闻的智慧。
第二,一定要舍得花比批评报道多出几倍的气力作精正面报道。记者越来越有看不起正面报道的倾向,似乎揭露社会阴暗面才是记者的天职。其实不然,正面报道的精品往往为你赢得“满堂彩”。新中国新闻界的一座丰碑——穆青凭的是写了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潘从正等一个又一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英雄而“赫赫有名”,直到今天仍令后学者高山仰止。
甚至,以我的孤陋寡闻,似乎还未听说有哪位仅凭“揭黑”就能够真正成为新闻界“大腕”的。
我在西藏时,先是参与了孔繁森的报道,后又主要执笔推出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陈金水的报道。这些在全国引起重大反响的正面典型报道,使得我当时在西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调来云南工作之后,我仍然坚持有意识地每年至少发掘和推出一个能够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正面典型:2004年,我写了“交通局长的楷模——赵家富”;2005年,我写了“时代先锋”——缉毒警察吴光林;2006年,我写了“苦难中飞出的阳光鸟”——14岁少年杨英咏;今年,我刚刚完成了缉毒英雄罗金勇和他的真情妻子罗映珍的报道。尤其可以自豪的是,这些人物都是由我首先发掘出来,率先报道,之后引得全国各主要媒体都纷纷跟进报道。除了写人物,每年我都还要尽力发掘一些典型经验报道,如丽江文化体制改革启示录,写了一组五篇,《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主要大报都在显著位置刊用。文山州教育体制改革,经我们报道之后成为云南全省学习的榜样;云南省计生新政的系列报道,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文件形式转发全省县以上计生系统,这使我走到哪里,只要碰上计生系统的同志,多数都会被谬赞上几句;今年报道的德宏州“网上信访”经验在全国被广泛推广,这又使得我在德宏声名远播……
虽然说记者应该不图名不图利,但不能不图报道的影响力。以我的经验,绝不是只有批评报道才有影响力,正面报道精品的影响力也能产生“轰动效应”。
而且,既报忧又报喜,有忧报忧,有喜报喜,是一个记者尊重职业精神、坚守客观公正原则的体现。一个地方出了丑闻,“一丑遮百好”,也不是媒体应有的态度。
媒体和记者常被人讽为“吹鼓手”,每个记者无论喜欢不喜欢作正面报道,日常工作也都免不了“以正面报道为主”。要说的是,应景式、应付式的正面报道即使做得再多,也不会给你增添多少“美名”。读者对“吹鼓式”的正面报道实在厌烦,因此,正面报道必须更用心去做,在采写每一篇正面报道的时候都得想:正面的东西要产生反响,比批评报道要难得多了,所以要花比作批评报道多上好几倍的精力才行。
第三,多作关注民生的报道会为你赢得广泛尊重。关注民生,是新闻工作者走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一个记者如果能对民生问题保持持续的关注,人民群众也就会对他给予特别的关注。
这些年来,我把贫困农民、边疆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等困难群体始终装在心里,每年都要精心策划一批民生报道。2004年,我深入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很多地方都是山高路远,不少地方从来就没有记者造访过。我们这一组报道首次集中、系统地把这些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鲜为人知的生存状态传达给外界。报道引起很大的反响,并直接推动了国家“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工程”的出台。2005年,我和几位同事三访苦聪山寨,报道苦聪人所面临的困苦,促成国家有关部门在苦聪山区实施了彻底改变苦聪人命运的扶贫攻坚,苦聪人民自撰春联,把我们称为“苦聪人的恩人”。苦聪群众还自发上山采了几桶野蜂蜜,千里迢迢从大山深处运到昆明,送到我们手中。我至今仍珍藏着这一桶没有经过任何加工,还掺杂着蜂窝、枯枝、败叶的蜂蜜,没有舍得吃。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这应该就是最高的奖赏了。得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同和爱戴,比获得新闻评奖还要让我满心欢喜!
记者要成为讲故事的高手
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
今天开始,我做值班总编,一个月。
虽然是星期天,记者们的发稿热情仍然未减,一个上午就处理了10多条稿件。为大家的敬业精神感动。
印象深刻的是记者李倩发来的一篇稿件。今天是香港回归十周年,李倩主动抓来了一条鲜活的消息:《香港学子云南快乐实习》。
香港大学生到内地实习,而且是到云南的媒体来实习,本身就很有新闻性;放在香港回归十周年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从香港学子首赴云南实习这个小切口来反映滇港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就更有新闻价值了。新闻抓得准不多说了,特别值得称道的还是这篇消息的写作。
如果按照我们早已熟悉和习惯的传统的消息写作模式来写,我想导语有可能会写成这样:“为了加强滇港两地的交流合作,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近日组织了27名学生赴云南实习。”
接下来,也许会写滇港两地经过磋商,决定从今年起接受香港学生来云南实习,这批香港学生被安排在云南电视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和《春城晚报》等媒体实习采访。最后,顶多再引用一两个实习学生的话来表明这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香港学生对内地的了解,很受香港学生的欢迎。如此这般,一篇典型的、严谨的新闻消息也就写成了。
但是李倩没有这样写。她没有干巴巴地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五个W齐全就万事大吉,而是给读者讲了几个小故事:在导语部分,她首先讲了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学生陈诗慧每天早晨挤公共汽车到《春城晚报》社去实习的故事,然后讲陈诗慧采写了一篇叫做《历史的今天》的稿件,写的就是关于香港回归、滇港合作的内容,紧接着又讲了前些天陈诗慧去采访“爱心送考”时发生的小故事、这批学生的领队吴伟强如何照顾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小故事、其他学生如何喜欢吃云南过桥米线和喜爱昆明漂亮又便宜的鲜花的小故事。通过这样一个个小故事、小细节,把“香港学生赴云南实习”这件事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留给人“过目难忘”的深刻印象。
人的天性是喜欢听故事,而不喜欢听刻板的叙述和空洞的说教。因此,记者要学会讲故事,要成为讲故事的高手。
既然是讲故事,就要有人物、有情节、有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但记者写新闻、特别是消息往往不是感性地讲故事,而是习惯于理性、平直、呆板的表述方式。
其实每个记者都有讲故事的天赋。记得上周末的晚上,单位全体同志到建水古城去玩,夜里住在朱家花园的老宅子里,偌大的宅院里只有我们这些人,阴森恐怖得吓人。睡不着,大家就突发奇想,都穿上房间里备着的古装,扮出恐怖片里常见的僵尸模样,满院子乱窜着去吓别人。玩到深夜两三点钟还不尽兴,又约了###个人,找到一间无人居住的空房子,里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互相都看不见对方。大家就在屋中间席地而坐,轮流讲鬼故事。那些故事个个讲得绘声绘色,令人毛骨悚然。讲到恐怖处,屋子里会突然发出一些人的尖叫声,把人吓得魂飞魄散。
我想,这就是讲故事的感染力吧。我们每个季度都要组织各种集体活动,演讲赛、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