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间情-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持人:不能问问题,对,完全是他一个人在上头布道。
  叶曼:对,我说我的问题太多了。牧师说你有什么问题?我说我对《创世纪》就有问题,我对这个上帝就有很多问题。于是牧师让我一连几天做礼拜,我的最高纪录是做了七天家庭礼拜,问七个不同的牧师同一个问题:上帝真是全知吗?按照《创世纪》,他不是全知;上帝真是全能吗?按照《创世纪》,他不是全能。
  生与死的困惑,向南怀瑾先生学禅
  在“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这个问题的困惑下,叶先生也同时想从东方思想中寻求答案。《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孔子站在桥上看着流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意味着生命就跟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着。可这种认识并没有解决生命的来处和去向的问题,孔子也曾明确地说过“不知生,焉知死”。于是叶老又转向研究道家,道家有一句话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只是借住在这世界上而已,死就是回去了。这在叶老看来,是有稍微进一步的答复了。不过为什么要寄?又要回到哪里呢?这些问题依然让她心生困扰。
  由于西方的宗教无法解答她内心的困惑,叶曼离开了这个宗教圈。一位了解她的朋友,知道她有这些疑问需要解答,于是带她去认识南怀瑾老师。这对叶曼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同寻常的会面。

叶曼和她的佛缘(3)
叶曼:我就去见南怀瑾,我也是见面就问他这个问题,我说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他说你从哪儿抄来的这句话。这就是我们两个人见面时的对话。我当时就有点火,我说哪有见到客人来这样说话的,一见面就问你找我有什么问题。他想,那大概是女人的一些问题,所以先给我一个下马威,他没想到我提出这问题来,他再给我个下马威,我们俩就这样呛来呛去的。我说早就有人问,他说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问这个问题。我说请问南先生,你能答复我吗?他说好,明天来听讲吧。我说讲什么,他说《楞严经》。我说什么叫《楞严经》,他说你来听吧!我“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世间糟粕书”了。
  叶曼回忆,自己听了《楞严经》的课之后心中的满足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因此在听了半卷之后,要求南老师重新再讲,于是南老又重新讲了一遍,其他人也陪着她再听一遍。经中所讲的内容似乎正契合了叶曼当时的心境,因此她捧着《楞严经》,如获至宝。接下来,叶曼用了几年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研究《楞严经》。尽管如此,可她总感觉自己与佛法隔着一道看不清的沟壑,那是“经是经,我是我”的障碍。因此她的内心仍然充满纠葛。而与南怀瑾大师的三次打禅七,却意外地让叶曼对佛法有了更深的体会,从此以后死心塌地学佛了。
  喜马拉雅山底下闭关的上师
  叶曼先生坦言,自己从小对于周遭事物存在的原因和人生的来处与去向,常常产生疑问。其实为了寻找这些答案,她过去曾经从哲学的角度,用逻辑的方式和演绎法,推论人生是什么、人应该怎么活的问题。也试图从基督教中寻求答案,但是这些理论和教义不但不能给她一个圆满的答复,反而扰乱了她的思想。叶先生说:那些理论只告诉我们,人是非常无知的。我承认我的无知,但是这些理论并没有对我的无知提供任何的意见,反而把我的无知搅和得更乱,剪不断理还乱。然而自从接触佛学之后,她的内心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叶曼:这几十年来,除了南老师以外,我也是逢师必拜。另外一个是陈上师。我读了他二十本书,我追着他到了旧金山,他跑到了纽约,我又追到纽约,终于见了他,湖南人,陈健民,在喜马拉雅山底下闭关二十七年。
  主持人:多大年纪了?
  叶曼:已经走了。我知道他以后就追到旧金山,事先让他等我,他说不成,沈家桢让他去讲《净土五经》。我人没见到,扑了空,他飞纽约,我就跟着飞纽约,见到他我就向他顶礼,他就骂我,头一句话就说,以后不可以顶礼,你这样是折我的寿,你知道吧,你让我早死啊?这是我们俩见面的话。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给他顶礼了,但我请求沈家桢让我住在庙里,我说我有太多的问题要问,当时上师听了很高兴,他说我一肚皮的东西,没人懂也没人问,你能问很好,所以我问一,他答十。
  当时南老师已经是博学多才了,但是比起陈上师还差一点,我怕南老师觉得我背师,我就跟他说我要去找陈上师。南老师人很好,他说这个人是个宝,他的宝贝多得不得了,你去挖这个人的宝吧。
  主持人:大德之间互相很欣赏。
  修得大智慧,参透生与死
  除了苦心学习佛法之外,叶老在海外一直没有间断国学的研究,身在国外的叶曼先生始终将国学当做文化经典,希望自己能为传统文化的“薪火相续”尽一份绵薄之力。她靠自己的努力在美国成立了文贤书院,通过录音、讲课等等方式将自己所学的儒、道、佛文化知识传播给当地人。
  主持人:现在,中国又兴起一股国学热,也有很多的地方在恢复书院,我觉得您回中国恰逢其时。
  叶曼:说实在的,我成立文贤书院就是为在中国——那时候不敢想象,但是现在我要从北京开始——正式地将中国三大文化普及,让13亿中国人都知道。
  这次叶先生回来,对老人家而言,就是一个心愿的达成。从北大开始,到长江商学院、宗教局等单位的巡回讲,更加让她感到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结了善果。
  历经世事沧桑、岁月洗礼,如今93岁高龄的叶老,对待生死问题,有了属于她自己的答案。
  叶曼:我现在就跟人说我随时随地准备死,但是我一分一秒都不浪费,尽量利用它,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主持人:这也就是过去我听说的一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大概就是这种说法。
  叶曼:可以这么说,我还不敢,因为有时候嗔心动,嗔心动,贪心就起。只是有一个好处,心一动的话,“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你就觉得贪心又起了,嗔念就起,“念起即觉,觉之既无”。
  主持人:觉迟了,就是你已经造业了。
  叶曼:你要不觉的话,你就造业了,所以佛法一点不迷信,佛法是智慧,六度波罗密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工具,要的就是般若,这前五度就是戒我们的贪嗔痴。
  主持人:最后就是一个智慧。
  叶曼:就是一个智慧,所以佛说佛是智信之法,绝不迷信,现在回到中国,可以了了我的平生夙愿,我一定尽我的全心力把这十年,更仔细珍惜地度过去,不浪费。
  “人生犹如演戏,即使我是跑龙套的,也要跑好。”这是叶老的一句话。90多岁的她还在做着很多事情,在为自己很多未了的心愿奔走。比如要让文贤书院在祖国落地生根,比如要继续筹集资金为贫困地区修建希望小学等等。叶老说有大师预言自己能活到103岁,她希望自己能把预言中的最后十年过好,努力工作成就心愿。我感觉到我们分享叶老的人生经历、求佛经历,给我们的启发是人只能自己去努力寻找自己生命的答案,否则无论是国学也好,佛法也罢,再好的东西如果它是它,我是我,那么也与我们无干,于人生无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目 录
自 序 1
  第一辑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事不关风与月
  水 仙 3
  珍惜眼前人 6
  到此止步 9
  法所不许,理所难容 11
  低学历,小丈夫 13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15
  恋父情结 17
  不配做情痴 19
  爱与情 22
  防微杜渐 24
  婚前身体检查 26
  作茧自缚 28
  结婚的愿望 30
  众生皆以###为生死根本 32
  人生自是有情痴 34
  赔了夫人又折兵 36
  何自苦乃尔 38
  戏剧人生 41
  第二辑 就业和创业
  濯缨与濯足 45
  处事易,处人难 47
  人之患 49
  尊卑贵贱俱是“虚”荣“假”名 51
  多做事,少说话 53
  就业和创业 55
  入错行 58
  行行出状元 60
  学历的烦恼 63
  自立之道 65
  第三辑 一件是非 两个标准
  另一种的七年之痒 69
  分 房 72
  不要做个工作的奴隶 75
  两面不是人 77
  求贤夫于孝子之门 79
  人在福中不知福 81
  莫因小失大 84
  善待你的丈夫 86
  一股浮气 88
  我就这样过一生吗? 90
  爱坏人甚于爱好人 92
  剪不断,理还乱 94
  乘虚而入 97
  不值得同归于尽 99
  攻心为上 101
  肮脏的嫖 103
  莫自寻死路 106
  时候不对 108
  离婚难 111
  台湾——男人的乐园 113
  婆媳之间 115
  姜是老的辣 117
  迷信与科学 119
  委曲求全 121
  处大家庭之道 124
  一件是非,两个标准 126
  第四辑 上孝与下教
  儿童的天堂和战场 131
  上孝与下教 134
  两女之间难为母 136
  莫为一人拖累一家 138
  百年树人 140
  宛转随儿女 142
  莫阿世媚俗 145
  鱼与熊掌 148
  瓜瓞绵绵 150
  不是冤家不聚头 152
  百善孝为先 155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158
  不患寡而患不均 161
  第五辑 各有因缘莫羡人
  医不自医 165
  驯悍策 167
  飞来艳福 169
  忍让为先,却莫做乡愿 171
  可怜贫乏的一代 173
  脏老头子 176
  此脏非彼脏 179
  可怜的男人 182
  忧心忡忡 185
  子不语怪力乱神 187
  禽兽不如 190
  佛法与人生 193
  各有因缘莫羡人 196
  谈拜拜 198
  以戒为师 201
  杀 戒 203
  附 录
  《时尚健康》访问记录 207
  叶曼和她的佛缘 237
   。 想看书来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事不关风与月(1)
第一辑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事不关风与月
  水仙
  叶曼女士:
  半年前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一位男士,他今年四十岁,但看起来像三十多岁,学识、工作和性情都不错。起先我以为他到这个年纪还没结婚,大概是人太拘谨无趣,没想到见了面,他竟然谈笑风生,大概是对这种场面经验很丰富。
  他给我最初的印象是斯文秀气,发型和穿着看起来自然随意,其实是很讲究的。言谈举止间仿佛有一点怪怪的,又说不出怪在哪里,勉强要形容,大概可以说有点娘娘腔。
  都是朋友太热心,又为我们安排了几次见面的机会,我逐渐发现他的一些特质,他非常留恋青春、爱漂亮,谁要说他年轻英俊,他就最高兴了。其实他对女人并没有多大兴趣,只是善于应付,他最爱的是他自己。他很敏感、细心、多疑、富于联想,对政治一窍不通,喜欢艺术和人际关系。他性情温柔,一点也不强横,我对他颇有好感。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谈到同性恋者的气质,说的跟他很像,其实我已经有点怀疑他有这种倾向了。
  请问我怎样才能试探出他是不是这样的人?还要不要继续跟他交往?要不要告诉朋友(也许还不知情)别再费心了?
  雅芳上
  雅芳女士:
  一个男人温柔、敏感、细心、多疑,不一定便是同性恋者。一个男人喜欢年轻漂亮,对女人没有多大兴趣,也不一定是同性恋者。甚至一个男人喜欢男人甚于喜欢女人,也不一定是同性恋者。
  你看过太极图吧?一半阴,一半阳,不是树立直削地、壁垒分明地划分为二,而是回环宛曲地互入相含。同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人身亦然!女人身中有男性荷尔蒙,男人身中有女性荷尔蒙,假如所含的份数超过了定量,便会使女人有巾帼气概,使男人有娘娘腔了。
  一个人爱恋的对象,通常经过三个阶段:自恋、同性恋、异性恋。所谓的同性恋,并不是指###“性”的同性恋,而是对同性更喜欢、更倾心,对于异性都很厌恶。譬如青春期以前的男孩和女孩,他们可以和同性朋友整日缠腻在一起,有如青年男女在恋爱中,对于异性却厌恶排斥。
  虽然是分了三个阶段,但是在每个阶段内,依旧或多或少地含有其他两种恋,只是不太显著而已。
  倘若一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不平常的发展,很容易停留在同性恋的阶段上,再加上情欲的冲动,便成为大家所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