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火星缘-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误入歧洞就麻烦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35 不可思议的发现
张国牛让盟盟在前面探路,继续向火星的深处走去,温度已经上升到了摄氏24度。

  走在前面的盟盟突然叫到:“哎呀,有水珠滴到我身上了。”

  张国牛抬头一看,果然,距离头顶不到半米的洞顶上有许多小水珠,身旁的洞壁上也是湿漉漉的。张国牛伸手摸下几滴水珠,用舌头舔了一下,与地球上的水味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终于找到火星水了。” 张国牛兴奋地叫了起来。“我们不必为缺水发愁了,我们能坚持更久。”

  继续向下走,他们听到了水滴滴进水潭的“丁冬”声,接着又听到了涓涓的流水声。看来,火星上不仅有水,而且有着丰富的水,它们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在着。

  洞内滴水越来越密,越来越大,张国牛怕盟盟被水打湿,就将它的电源关闭,用宇航服把它裹了起来。可张国牛却在滴水中变成了一个水人和泥鳅。尽管这里的温度可达摄氏24度,但仍然让人感到寒凉,张国牛的身体面临严峻的考验。

  张国牛跨过一条流淌的小溪并顺着它向前走,溪水越来越宽,越来越大,后来变成了一条小河,汇入了一个巨大的地下湖泊。奇怪的是,这地下湖泊的岸边水面上漂浮着一层薄薄的油垢,像是原油的油垢。张国牛分析:这么看来,火星上不但有水,而且还有石油。他用手拂开油垢,可见下面的水还是清澈的。水中是否有生物还很难判断。但从水温,空气等条件看,完全适合某些生物生存。张国牛又想起了他的真菌再生肉和韭菜黄。地球人以后要是来火星建立永久性基地,这里就是最佳候选地点。

  突然,他听到噼哩啪啦的声音,那是鱼儿跳出水面的声音,他太熟悉了,因为他从小就喜欢钓鱼,那是他家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方式和来源之一。这水里有鱼!毫无疑问,鱼儿要吃东西,那就一定还有其他生物。果然,在前面的湖岸石板上,张国牛发现了像绒地毯一样的墨绿色苔藓,它们应该就是这洞内氧气的发生源……太奇妙了,火星上存在着一个无比精彩奇妙,生机盎然的地下世界!

  张国牛打开袖置电脑,将这些都记录了进去。这里距地表有多深呢?走了八天半,估计垂直距离至少在两千米以上吧,或许有三四千米。

  望着灯光照不到边的地下湖泊,张国牛想,这次火星探测的目的是彻底实现了,而且是超额实现了。这里该是我这次火星探险能够到达的极限深度了,我不能期望有更惊人的发现了,是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

  张国牛将洁净的流动水装满了两个水壶,把行李什物放在湖岸一块干净的石头上,脱下泥水淋漓的衣服,跳到湖水里洗了起来,感觉真是痛快。

  洗好衣服洗完澡,他正要转身上岸,突然脚下踩到了一个松软滑溜的东西,他弯腰从湖泥中拣起那东西,在水里摆洗干净,拿起来一看,他全身的毛发都竖了起来。这是一只厚厚的胶质鞋底!

  张国牛急忙上岸,打开所有的照明光源,四处照射,除了洞顶悬挂的和拔地而起的钟乳石外,什么也没有。那这个鞋底是从何而来的呢?就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分析,决不会是地球人带来的,因为我们是第一批到达火星的地球人,而我是第一个进入这个山洞的地球人;那一定是别的智慧生物留下的。是别的星球的探险者留下的?还是远古的火星智慧生物留下的?前一种可能性似乎更大些。无论如何,这东西一定是智慧生物的工业制成品,而且一定有某个智慧生物在某个时刻将它带到了这里,而且这个智慧生物的足与我们地球人类的足极为相似……

  张国牛的心中多了一点希望,也多了一分恐惧。因为他知道,最令人恐惧的生物不是别的什么凶猛野兽,更不是什么子虚乌有的妖魔鬼怪,而是自己的同类——人类。他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但也是最危险的、最无情的、最凶残的、最可怕的生物。在特殊环境中尤其如此。无论如何,得尽快离开这里,得尽快走出这个山洞,这里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隐藏着太多的未知危险。

  张国牛爬上一个平台,这里已经没有洞顶滴水了。远处,在灯光照耀下,一个白点映入眼帘,它就像高速公路上的反光材料一样,光照在上面则亮,没有光照,则不亮。小白点越来越大,像是半个埋在沙里的排球。

  再走近一些,张国牛看清了,这是一个头盖骨,脸面向上的头盖骨。躯干的骨骼则若隐若现地埋在沙尘中。张国牛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比刚才发现鞋底时的感觉更加惊悚。他再次打开了另一盏照明灯,又四周照射了一番,接着大叫道:“喂,有人吗?”“你们是谁?”他这样大声喊叫的主要目的是给自己壮胆。

  除了自己声音的回声,没有任何其他的声音。越是寂静,他越觉得恐怖,他的手在发抖,双腿也在打颤,他终于坚持不住,蹲了下来,然后坐在了地上,脑门上和脊背上都沁出汗来。

  张国牛打开盟盟的开关,下意识地问盟盟:“盟盟,你害怕吗?”

  “什么是害怕?”

  “哦,我忘了,你是电脑机器狗,不懂得害怕的感觉。”

  “那你呢?你害怕吗?”盟盟反问张国牛。

  “害怕。”张国牛诚实地回答。

  “怕什么?”

  真的,自己怕什么呢?张国牛认真思考起来:怕死?!可我向来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怕死的人啊。自己出身在贫寒之家,俗话说,贫寒不怕死嘛。除了天生因素外,还曾经多年隐约希望以自己的牺牲换得全家的脱贫,真的,这一次可能会变成现实呢。怎么今天突然就怕死起来了呢?是不是因为任务没有完成而怕死?或是因为有了对柳芭的爱情而怕死?不可能,刚才绝对没有想那么多呀。若是在战场上面对敌人,自己绝对不会因为怕死而浑身颤抖的。本能的恐惧?害怕自己落得与这具尸骸的主人同样的命运,死在这荒凉星球上一个无人知晓的山洞深处?可死在哪儿不都一样吗?干吗要让人知道自己死在何处?自己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到火星来的,全地球的人都知道我是死在火星上了,和克里斯托弗一样,是光荣的,死得其所。对,我就是死了也不孤独,还有克里斯托弗和我做伴呢。其实这样想也不对,我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灵魂是不存在的,干嘛要有人做伴呢?看来,唯心主义的另一个好处可能就是自欺欺人,来点自我安慰吧……看来,勇敢和恐惧也并非完全对立或互不相容的,它们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恐惧只不过是动物性应急避险反应的一种临时表现,并不能代表一个人通过理性思考后的本质表现。恐惧过后表现出的勇敢才是反映一个素质优秀的人能面对危险,自卫自救,反抗敌手,争取胜利,承担责任,实现价值的主动意识和主动行为。我没有必要为刚才的恐惧而羞愧,那是很正常的,我在本质上仍然是勇敢的。

  张国牛胡思乱想着,心情慢慢平稳了下来。“我现在唯一应该害怕的,是怕不能将我发现的情况传达给地球人,像这具尸骸一样,毫无贡献地躺在这里。这是最大的悲哀。对,我得尽快找到出去的路。”

  想到这里,他的勇气和力气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他从腰间取下万能工具刀,一条腿蹲,一条腿跪,铲开尸骨上的浮尘,一副完整的人型骨骸呈现了出来,用软尺一量,米。更令张国牛惊奇的是这副尸骨的上下身比例,从髋骨分割,其下身长度达米,超过了黄金分割位。张国牛虽是学兽医学的,但在研究生阶段,他也选修过人体解剖学,懂得一些基本的人体常识。

  张国牛用数码相机拍摄了尸骨的照片;然后,他又将尸骸的头骨完整取出,量得颅骨周长为61厘米,头真够大的。他活着的时候,头颅一定更大。张国牛将骷髅头放正在一块石头上,从正面、侧面、后面拍摄了多张照片。张国牛还发现,尸骸的颅骨偏大,但肩宽偏窄。照完像后,他将数码相机接驳到盟盟身上,将照片资料和他写的日志进行了备份存储。他现在已经在为自己万一走不出山洞在作准备。

  张国牛用多功能猎刀用力削划尸骸的一根腿骨,发现它已经不是骨质,而是石质了。看来这具尸骨至少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张国牛的恐惧心情得到了进一步的舒缓。

  “我们两个,至少要有一个活着走出这个山洞。”张国牛对盟盟说。

  “为什么呀?这里的环境、温度比山洞外面友好多了。”

  “还说你聪明呢。这会儿竟这么不懂事了,光知道舒服、享受,不能为人类做出贡献就是一文不值,懂嘛?你想学他呀?”张国牛边说边将骷髅头用绳子穿起挂在手推车拉杆上,“走,我们继续前进。”

  “我们该往哪边走?”

  “唔,这倒是个好问题,让我想想。”张国牛分析,这具尸骸的主人一定也是想寻找出洞的路径的,可能是迷失了方向,或是用尽了给养倒在这里的,这是个凶兆,说明这里距离最近的洞口仍然还很遥远。不管怎么说,洞口不可能是在下面,得向上走才对……

  “走,我们继续向上爬。”张国牛对盟盟说,“活着出去,就是胜利!”
  作者题外话:据说中国文学及整个中国的文化界正在掀起一场反“三俗”的运动。

  哪三俗?低俗、庸俗、媚俗。

  中国的作者群、编创群、读者群、观众群,算是找着自己的死穴了!

36 无论如何,柳芭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柳芭又折腾了将近一天,几乎是一无所获,她有点灰心失望了。

  “可他能到哪儿去呢?”柳芭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哦,有了!”她突然想起了迈克尔告诉她的那个什么有机物探测仪。“我怎么就忘了把它派上用场呢?”

  设计这个有机物探测仪的理由是:假定在火星上存在着极其少量的有机物,无论是动物、植物、活着的或死去的甚至是腐烂的,只要是有机物,这个仪器都能探测出来。

  柳芭打开有机物探测仪的电源开关,它的独立雷达天线开始转动。柳芭开着葫芦号火星车在可疑地带游弋搜寻。

  突然,探测仪的警报器鸣叫起来。柳芭心中一阵激动,一看电子荧屏,上面定位着一团模糊不清的东西,方位西北,距离78米。柳芭朝那个方向张望,什么也没有啊。可能是距离太远吧,开近点看一看。

  来到锁定物跟前,柳芭才看清楚,原来是石缝里的一团似黑似黄的排泄物。“这个探测仪可真够灵敏的。”柳芭不能不赞赏探测仪的设计者和制造者们的高超技艺。

  “这个难道是张国牛的排泄物?”柳芭将信将疑,“可不是他的又能是谁的呢?火星上难道还有别的能排泄粪便的动物?”

  “不管怎么样,也得将它收集起来,它毕竟是我个人在火星上采集的第一个有机物标本。”她用一个软胶袋将冻得如石头般坚硬的“有机物”装了起来。

  柳芭接着分析:如果这是张国牛的排泄物,那他一定还活着。如果他还活着,他就一定是进了山洞。关键是他的运动方向,哦,有了,宇航手机与排泄物构成的直线!又是指向西北,就是那河道,那绝壁,停放葫芦火星车的地方,还有克里斯托弗的墓冢。那张国牛为什么没有利用火星车上的通讯设备与我们通话呢?为什么没有驾驶火星车进山洞呢?太奇怪了。那小子不是挺聪明的吗?怎么做的事让人搞不懂?

  唉,不管怎样,他活着就好。否则,我这肚子里的孩子就成了遗腹子了。

  他进那个绝壁下的山洞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我干脆进去找他,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

  不论柳芭的判断有多么错误,她却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作者题外话:三俗在中国为何有市场,因为三俗符合中国国情民情。

  就像中国人喜欢吃臭豆腐一样,老外掩鼻绕行,国人趋之若鹜,你怎能奈何?

  建议政府不要搞徒劳无功的“反三叔”运动了,拿出点钱来扶持高雅、高智、高尚文学好了。

37 就是死也要死在阳光下
转眼又过去了48小时,张国牛感觉:往上爬比往下滑要艰难许多。而且还有那么多的“行李”累赘——宇航服、水壶和食物、关了机的盟盟、还有一个骷髅头和一根腿骨化石。

  最令张国牛担忧的是电池能源越来越少了,照明灯光越来越弱了。他不得不间歇使用灯光,靠着地形记忆在墨黑的洞内向上、向前摸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