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的金科玉律: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十而立的金科玉律: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M蝗痪屠戳恕�
  有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你最不想吃但却经常吃到的是什么?答案是“吃亏”。几乎在所有人的意识里,亏是吃不得的。
  其实,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同样,并非所有的吃亏都令人难以忍受。一个不愿吃亏的人,会在斤斤计较中损失更多的资本,得小利而失大利。不懂吃亏,就不能完美地领悟人生;不懂吃亏,就不会有事业上的壮丽辉煌。
  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处世的一种睿智。
  NO1.吃亏可能是企业考验你的地雷
  小刘和小王是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他们在一家皮具生产公司找到了工作。上班第一天,经理把他们带到生产车间的流水线旁,让他们跟领班熟悉岗位,并说:“公司为你们提供一个月的试用期,是否继续聘用你们,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开始的时候,两个人干起活来都很有积极性,虽然每天重复着简单的劳动难免让人厌烦,而且上夜班也非常辛苦——不仅要聚精会神工作,还要与瞌睡作斗争,但他们还是非常努力地去做了。
  一个月的试用期很快结束了,他们对自己信心百倍。试用期的最后一天恰好是夜班,经理在晚饭后叫住了他们:“很抱歉,经过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考察,你们两个人都没有通过公司的试用,上完这个夜班,你们就可以走了。”说完,他把这个月的工资交给他们,转身离开了。
  没想到会是这样,两个人都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过了多久,小刘说:“该去上夜班了,我们走吧。”
  小王说:“你傻吗?我们已经被解雇了!”
  “可是,如果我们都不去上夜班,那厂里的生产线怎么办?”
  “你想吃亏你去吧,反正我不去了。”小王说完就走了
  小刘决定继续去上夜班,他想这怎么能算吃亏呢?公司给了一个月的薪水,自己虽然被解雇了,但那是明天的事儿,只要在职一天,就应该负责到底。于是,他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换上工作服去上夜班了,没有因为已经被解雇而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第二天一早,当小刘收拾好东西走出车间准备离开的时候,却见经理满面笑容地迎了上来,说:“恭喜你,你的试用期正式结束,请你明天到办公楼去接受新职位的安排。”
  小刘大惑不解,经理说:“你们两个人都很优秀,但我们只能留下一位,和你的同伴相比,你对待工作的态度更让我们敬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实,有时候,表面上让你吃点儿亏,可能正是企业在考验你呢!如果你能以职业精神通过这个考验,迎来的就是职业生涯的一路鸟语花香!
  NO2.乐于加班的人拥有更多加薪机会
  现在,加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但有些年轻人就会抱怨:“下班了,我有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为什么还要侵占我的私人时间?”或者说:“加班要给加班费,不给报酬,凭什么让我多干活?”
  加班,从法律意义上来讲,的确不是你的义务,但是却是职场成功的潜规则。
  卡洛?道尼斯是世界知名的投资顾问专家,他最初为杜兰特工作时,职务很低,但现在已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快速升迁,秘密就在于“每天多干一点儿”。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也许你担心自己吃小亏,但要相信人生有大福(2)
“在为杜兰特先生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杜兰特先生仍然会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到很晚,因此,我决定下班后也留在办公室里。是的,的确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但我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杜兰特先生提供一些帮助。工作时杜兰特先生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是他亲自来做。很快,他就发现我随时在等待他召唤,并逐渐养成了招呼我的习惯……”
  道尼斯自动留在办公室,使杜兰特先生随时可以看到他,并且诚心诚意为他服务。这样做获得了报酬吗?没有。但是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赢得老板的关注,最终获得了提升。
  在工作中并不是多做事或多帮别人干点儿活就是吃亏。如果领导让你加加班、赶赶任务,别以为自己吃了大亏,反而应该感到庆幸,因为领导只叫了你,而没叫其他人,说明他信任你、赏识你。吃亏是一种贡献,你贡献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乐于加班,就是这样的一种吃亏。
  NO3.抱着体谅同事的心情,你会收获更多友情
  在工作中,每个人接触最多的就是同事。同事分为领导、下属、竞争对手等,可无论如何,同事之间最需要的是尊重。真诚地对待同事,有理、有礼、有节地处理关系,携手同行是最现实、最正面的做法。人心都是肉长的,别人对待你的尺度,往往就是你对待他人的尺度。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在2003年“非典”横行的时候,陈慧成为办公室里最受人欢迎的职员,因为她付出了自己的真爱。在那时,每个人都成为别人的敌人,没有人敢互相近距离接触,也没有人敢上班,而陈慧则主动承担起值班的重任。有一个同事的孩子所在的学校出现了“非典”病人,大家都疏远了这个职员,只有陈慧勇敢地打电话给这个同事,请他到办公室来领取单位发放的药品和口罩。当这个同事来到单位时,连门卫都戴着口罩躲避他,但陈慧依旧平静地向他问寒问暖,并且亲手把药递到了他手里。陈慧真的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每一位同事。后来,在下半年选举部门经理的民意测验中,陈慧得票最高。
  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更多体会到别人的心情。用体谅自己的心情体谅他人,你会收获更多的回报。
  ■'智语点“波”'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学会在适当时吃些亏的人绝对不是弱智,而是大智。
  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傻人有傻福,因为傻人没有心计。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身心放松,没有太多警惕,就能相互靠近。傻在很多时候意味着执着和忠贞,也意味着宽厚和诚实,让人不知不觉站到他一边。傻人无意中得到的,比聪明人费尽心机得到的还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不能只有小雪花,人生需要滚雪球(1)
毕业这几年,你的天空中只飘着几片雪花,这样你就满足了吗?成功需要坚持与积累,与其专注于搜集雪花,不如省下力气去滚雪球。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让自己沉淀下来,学着发现“很湿的雪”,努力寻找“很长的坡”。记住:散落的雪花会很快融化,化为乌有,只有雪球才更实在,才能长久。
  毕业后这5年是人生的积累期。有时,你的天空可能会飘来几片成就的雪花,这让你欣喜不已,因为你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但是,你满足吗?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吗?
  你必须积累更多雪花,堆成一个小雪团,这样它才不至于很快融化。可是,小雪团还是不够。我们要把这个小雪团放在一个高高的雪坡上,用力把这个小雪团推下去,不断地推着它往前走。你会发现这个小雪团拥有着超乎想象的力量,它在快速滚动中渐渐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雪球!
  现在的我们,可能只拥有几片雪花或是可怜巴巴的小雪团。但是,如果我们不断去积累,就能让自己的小雪团不断吸收新鲜“雪”液,慢慢就有了成为大雪球的可能!
  成功有没有秘密?有!这个秘密就是坚持与专注!
  NO1.财富要像滚雪球,人生也是
  2009年1月,在从北京到武汉的火车上,我读了《巴菲特传》,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939年冬天,9岁的巴菲特和妹妹在院子里玩雪。巴菲特用手接着雪花。一开始是一次一片;接着,他把少量雪堆积到一起,揉成一个雪球;雪球变大之后,巴菲特把它放到地上,推着雪球慢慢滚动。巴菲特每推一下,雪球就会沾上更多的雪,变得越来越大。他推着它滚过草坪,来到了院子外边,片刻的犹豫之后,他继续向前,推着雪球穿过附近的街区。
  从那里开始,巴菲特一直朝前行进,把眼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巴菲特说:复利就像从山上往下滚雪球。在以后的人生中,巴菲特一直遵循着滚雪球的信念,无论是他的人生还是财富,他都是一个滚雪球高手。
  当时,看完这个故事后,我很受启发,第二天便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则短信:“人生就像滚雪球,后面的成功来自前面的积累,个人的荣耀依靠大家的支持。愿您在新的一年里,像巴菲特一样富足,像奥巴马一样胜出!林少波恭祝您新年快乐!”因为正值春节期间,正好给大家拜年。
  第二件事,我对巴菲特“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这句话进行了思考,问了自己两个问题:“毕业几年了,你现在是抓着几片雪花,还是已经滚起了雪球?新的一年里,你如何让人生雪球滚得更远、滚得更大?”
  不管是财富还是人生,成功的过程都像滚雪球。在毕业这几年里,你要是能做到比别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就意味着比别人多积累一分资本,就比别人多一次成功的机会。
  NO2.成功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
  大洋两岸,美国和日本,有两个年轻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
  美国人整天躲在租住的地下室里,把数百万计的股票K线一根根画到纸上,然后贴到墙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这些K线。他一边看,一边静静地思索。后来,他干脆跑到美国证券市场,把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所有记录都抱了回去。在狭窄的地下室里,他废寝忘食地研究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努力寻找着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由于整日研究这些东西,他的生活很拮据,很多时候只能靠朋友接济来勉强度日。 。。

不能只有小雪花,人生需要滚雪球(2)
在大洋彼岸,那个日本人每月都把自己收入的三分之一雷打不动地存入银行,虽然很多时候他也会拮据,但他仍咬牙坚持,照存不误。有时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他宁可借钱也不去动银行里的存款。
  两个年轻人在各自的世界里坚持了6年这样的生活。6年里,美国人集中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古老数学、几何学、星象学的关系,日本人则靠着顽强的毅力积攒下了5万美元。
  就在这个时候,美国人发现了有关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重要预测方法,从而靠着自己发现的“控制时间因素”理论成为白手起家的神话人物。他就是“波浪理论”的创始人威廉?江恩。与此同时,日本人靠着自己在艰苦岁月里仍坚持积累财富的经历打动了一位赫赫有名的银行家,从而获得了100万美元的贷款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就是麦当劳在日本第一家分公司的老板藤田田。
  看完这则故事,你肯定在想我会用什么理论来证明美国人比日本人更聪明、更成功。没错,这是两个人的故事,但我并不想拿这两个人来做比较,而是想告诉你,成功没有定式,无所谓什么方法,无所谓什么途径,成功需要的只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NO3.专注:篱笆式与螺旋式职业路线
  滚雪球除了要坚持,还要有正确的方向。那些取得成就的人之所以比别人更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早已为自己量身定做了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断地进行矫正,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职业生涯路线可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篱笆式,一种是螺旋式。
  篱笆式就是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从事并不相关的行业、职业,看起来人生经历很丰富,但人生质量并没有什么制高点。比如:可能前10年从事销售,接着的5年从事技术支持,然后的8年做服务,继而又做了3年文员……犹如篱笆的竖条,虽然整齐排列,但却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螺旋式是指在人生的不同时期,虽然从事了很多份工作,但这些工作都有相关性,都是同个职业或同个行业,并且不断地向上递进,如同螺旋一样。比如:做销售,从普通的销售员到区域主管,从区域主管到大区总监,从大区总监到中国区销售经理……尽管处于不同的职位,但都和销售有关。这样保持了职业的连续性,资源不会浪费,努力不会作废。
  有这么一则漫画,画的是一个挖井人,每次都是挖一点儿就放弃,结果永远也找不到水源。那些平平庸庸的年轻人之所以总是失败,大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