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说唐·乱世红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曼说唐·乱世红颜-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一首情诗,表达了独处深闺的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当时还是小孩子的上官婉儿当然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全凭想象进行创作,居然也写得情真意切,确实是个天才少女,一如现在的九〇后作家。
  在婉儿十四岁的时候,才名传到了武则天那里。武则天当面考她,结果她文不加点,简直像早就构思好了那样,高水平地完成了考试。武则天不是爱才吗?她大喜过望,从此就把婉儿从掖庭里提拔出来,留在自己身边,当了贴身秘书。
  圣历以后,武则天精力逐渐减退。而这时,上官婉儿经过多年的宫廷历练,政治上逐渐成熟,武则天开始让她参决群臣奏议,同时起草诏书。另外,武则天晚年不是沉迷各种风雅的享乐活动吗?经常组织文学沙龙,比赛作诗。这赛诗会由谁来主持呢?就由上官婉儿来主持。婉儿聪慧过人,才思敏捷,优游其中,不亦乐乎。既能陪领导工作,又能陪领导娱乐,当然堪称女秘书的楷模啦。她和太平公主是同龄人,待在武则天身边的时间比太平公主还长,在武则天心目中,恐怕也会渐渐对她产生一种类似于母亲对女儿的感情。既然如此,那么让婉儿监控武则天,组织宫女里应外合,当然也就成为最理想的选择。我在《武则天》这个系列里曾经讲过,当时有一些宫女参与了这场军事政变,还有好多人在战斗中牺牲了性命。那么这些宫女是由谁安插的呢?恐怕婉儿功不可没。为什么说太平公主有可能和上官婉儿有过沟通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推测。
  上官婉儿在神龙政变后未经任何政审,马上得到了火箭式的提拔:先拜三品婕妤,以后又升为二品昭容,而且专掌诏令,受重用程度远超过武则天时期。如果没有在政变中为李氏兄妹立过大功,如何能够如此这般大跃进地平步青云?
  同时,上官婉儿的身世与当时的处境也决定了她绝不会拒绝与李家合作。上官婉儿的家族毁于*,而她的一生也都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她没有其他任何的依靠,只能自己保护自己。这个时候,武则天已经气息奄奄,威风不在,因此上官婉儿需要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那么,投靠现在的太子、未来的皇帝这一派应该是顺理成章的选择。这就好比武则天当年在唐太宗的病榻前和太子李治偷情一样,都是为了给自己找新的下家以保全自身。以婉儿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她很清楚站在哪一方对自己有好处。
  此外,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有相互联系的感情基础。两人势力的真正崛起都是在武则天晚年,又差不多同时扮演着武则天的朋友、女儿和高参的三重角色。无论是为武则天参决朝政,还是陪武则天饮酒赋诗,基本都能看到两人双双出场的身影。交往较多,感情基础自然深厚,这就是合作的根基。此时,太平公主有在武则天身边安插内应的需要,而上官婉儿也需要寻找一个新的下家,两人正好一拍即合。
  有了上官婉儿的暗中帮忙,太平公主在宫里开展工作就顺利多了。因为上官婉儿日夜住在宫里,又是宫女的实际领袖,由她来负责组织发动宫女们在宫内响应,不就事半功倍了吗?
  神龙政变是太平公主第一次正式的政治表演。虽然她并没有出现在前台,但所起的作用相当关键,她灵活的政治手腕和左右逢源的社交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就这样,依靠主要大臣的周密布置和李氏三兄妹的有力配合,神龙政变一举成功。张昌宗兄弟被顺利拿下;武则天被迫退出了政治舞台;长久以来一直被压抑的李显,也如愿以偿地第二次荣登大宝,位列九五之尊。在整个政变中,太平公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那么,论功行赏,李显会怎样奖赏这个立下大功的妹妹呢?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春风得意
此时的唐中宗相当大方,在论功行赏时,把太平公主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和生活待遇都照顾到了,让太平公主相当风光。
  在政治地位方面,神龙政变刚一结束,太平公主就被晋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和她的哥哥安国相王李旦的封号对应,一个“镇国”,一个“安国”,这显示出这两个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殊地位。另外,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也跟着沾光,由“安定王”受封为“定王”,从“安定”到“定”,别看只是一字之差,政治待遇可是大不相同。“安定”是郡名,“定”是国名,这意味着,他被由郡王提升为亲王了。而从魏晋分立亲王、郡王以来,亲王就只封给皇子或皇帝的兄弟,郡王虽然也非常高贵,但是立下大功的文臣武将可以封郡王,却不能封亲王。从封武攸暨为亲王这一特例可以看出,唐中宗李显对于太平公主一家的高规格对待。
  第二年,唐中宗李显又颁下诏令,让太平公主开府,设置官署。这项待遇可太不同寻常了。本来,唐朝制度规定,只有亲王,也就是皇子才能够开府设置官署,比如相王,就有相王府,相王府里还有长史、司马一类官员。因为王是男性,需要办公,而公主作为女性,没有公事要办,所以是不开府的。在太平公主以前,唐朝只有一位公主曾经开府。谁呢?唐高祖的女儿平阳公主。当年她帮高祖一起打天下,率领赫赫有名的娘子军在长安周围发展势力,确保了李渊的军队顺利挺进长安,为李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李唐建国之后她能够开府设官,这是特例。而神龙年间,太平公主居然也开府设官,仪比亲王,这不仅表明她特殊的政治地位,同时也等于认可了她对国家公务的参与权。而太平公主也可以借着开府设官的权力,发展自己的个人势力。
  在经济待遇方面,唐中宗李显登基之后,马上宣布,将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的实封都涨到五千户。所谓实封,就是国家赐给功臣贵戚的封户。享受多少户的实封,就等于能向多少户人家征收租税。太平公主有五千户实封,就意味着这五千户人家从此不必向国家提供税收,直接给太平公主就可以了。那么五千户实封多不多呢?列举两个数据大家就明白了。第一个数据,当时唐朝一共有六百一十五万户,其中能够向国家提供赋税的不超过三百万户,太平公主一个人就占了国家整个收入的六百分之一。第二个数据,按照唐高宗时期的制度规定,亲王应该享受实封八百户,最多不能超过一千户;而公主只能享受三百户。以此推算,太平公主一个人,就等于十六七个一般公主的经济待遇。更厉害的是,不仅太平公主本人有实封,她和薛绍生的两男两女,和武攸暨生的两男一女,一共七个孩子,也都享受实封。而赏赐给她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她一家的经济实力,真可以说是富可敌国。如果那时也有类似今日的财富排行榜的话,太平公主一家毫无疑问是全国首富。
  最后看看生活待遇。唐中宗规定,太平公主和相王一样,都派卫士昼夜保卫,每十步设一个岗亭,由卫兵带武器巡逻值班,保卫的规格和皇宫完全一样。
  如此看来,神龙政变不仅实现了“诛杀二张,还政李唐”的愿望,也使太平公主的势力有了长足的增长,真可谓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但是,我们在《武则天》系列里说过,神龙政变留下了许多后遗症,概括成一句话就是:群雄并起,主弱臣强。除了在政变过程中立下大功的相王李旦、太平公主这样的皇族成员在政变之后实力大增之外,策动政变的一些大臣也以功劳自傲,对朝政的发言权进一步增强。这样的政权很不稳定,唐中宗自然也不会满意这样的局面。那么,在这个复杂的新政权里,威风八面的太平公主还能继续威风下去吗?
  

一、主弱臣强(1)
神龙二年(706年)的一天,声威赫赫的太平公主忽然因为一件民事纠纷被告上了法庭。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她和长安城一座寺院里的和尚争夺一个磨面用的水碾,硬说这个水碾是她的。这太欺负人了,这水碾和尚们已经用了好几十年,而太平公主刚刚从洛阳搬到长安,怎么可能是她的呢?面对这等不平之事,法官顶住压力,主持公道,判太平公主败诉,水碾归寺院所有。听到审判结果,太平公主不仅没生气,反倒露出了笑容。有人可能就要产生疑问了:第一,太平公主既然已经富可敌国,何必还要争这种蝇头小利呢?第二,这蝇头小利没争到,她为什么倒高兴了呢?要剥开这层层疑云,还得先看看神龙政变后的政局以及太平公主的政治处境。
  一、主弱臣强
  神龙政变是以张柬之等大臣为主导、李氏兄妹三人合伙参加的一场政变。政变结束之后,李显当了皇帝,当然要给立功之人论功行赏了。他是怎么论功行赏的呢?
  先是嘉赏功臣集团。政变的组织者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人都官封宰相,爵赐郡公,控制了中央政府。其他参加政变的武将也都加官晋爵,赏赐不计其数。紧接着是奖赏相王李旦,政变刚一结束,他就被封为安国相王,官拜一品太尉、知政事;没过多久,中宗又提出来立他为皇太弟。至于太平公主,前面已提到,她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实封五千户,而且特许开府设置官署,公开参政。应该说,中宗对功臣的奖赏力度是相当大的。
  可是在把这几方势力安顿妥帖之后,唐中宗李显觉得有些不太对劲,这其中有问题。什么问题呢?他发现自己的势力太薄弱了。有人可能会问,皇帝位列九五之尊,力量怎么可能会弱呢?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吗?其实这只是一种抽象的原则。在真正的政治运作中,皇帝也是要讲究实力的。比方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班底就很硬,文有秦府十八学士,武有秦琼、尉迟敬德等一班武将,如此一来,李世民当皇帝就很踏实,腰杆子自然也很硬。那么唐中宗李显有没有自己的嫡系大臣呢?从理论上讲,太子府的班底就应该是以后皇帝的基本班底。
  那当年李显太子府的官僚都有谁呢?头号种子选手为魏元忠,但他在武则天晚年因为遭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诬告,已经被贬到岭南,不在身边。第二号人物是崔玄暐,他因为一直跟着张柬之策划神龙政变,与功臣的关系比跟李显还要铁,已经被划入功臣集团了。第三号人物是杨再思,他曾经因为夸奖张宗昌为莲花六郎,饱受舆论耻笑,人称“两脚狐”。此时二张倒台,他受到牵连,也被贬官了。总之,太子府的官僚分散得七零八落,而且有的属于拥张派,有的属于倒张派,派系林立,根本就做不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无法让唐中宗李显委以重任。难道李显手中无棋可用了?还有什么人能靠得住呢?从李显早年的经历中我们知道,李显比较相信太太的娘家人,将他们都视作自己的心腹。他第一次当皇帝时就曾大力提拔岳父韦玄贞,还说出要把天下让给韦玄贞的话,结果被武则天抓住把柄,把他从皇帝宝座拉下,贬到房陵。可是这次,他想再次提拔岳父都不可能了,为什么呢?他的岳父韦玄贞当年受他连累,被流放到广西钦州,因为受不了南方的暑热瘴气,早就死了。不仅岳父遭殃,几个小舅子也纷纷罹难。当时,钦州的少数民族首领要娶韦家的女儿,也就是韦皇后的妹妹。韦家可是京兆大族啊,门第观念比较浓厚,哪肯把女儿嫁给山大王做压寨夫人?韦家不答应。那个首领一气之下,把韦家的四个兄弟都杀了。所以到李显第二次当皇帝时,韦家已经没人可用了。这让李显非常郁闷,一方面,自己没有靠谱的私家班底;而另一方面,功臣倒是势头很盛,君弱臣强的态势立刻就显示出来了。
  该如何把皇帝的位子坐稳呢?李显决定自力更生,赶快加强自己的力量。为此,他一鼓作气,做了四件大事。
  当务之急,就是加强皇后韦氏的权力。韦氏就是和太平公主同一天结婚的那个嫂子,是李显的第二任妃子。当年和李显一起流放房陵,吃尽了苦头。患难夫妻恩情重,李显和韦氏的感情相当好,而且,韦氏的性格也比李显要强悍一些,因此李显对她很是倚重。当年在房陵的时候,每次听说武则天派人来探望他,李显都觉得来者不善,肯定是来要他命的。与其让杀手折腾死,还不如自己了断呢。所以一听使者来,李显就张罗着要自杀。每当这时,韦氏就在旁边劝他,说咱们宁可被杀死,也不能被吓死呀;再说,天下事祸福难料,没准带来的还是好消息呢!就这样连哄带劝,韦氏不断地给李显打气鼓劲,终于熬过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正因为如此,李显在精神上非常依赖韦氏,简直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