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是因为每一件真实的事情看起来都那么荒谬。我们一天一天过日子,也许觉得日子很正常很平静。而被黄孝阳抽丝剥茧般地一解剖,才发现新中国的成长史其实就是一部魔幻史。很多人也许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至今只有黄孝阳写出来了,而且写得这么绝决,这么不管不顾,这么毅然而然。这种烈性文字,与现在众多吞温水式的东西,实在有霄壤之别。
读完《人世间》,我们会发现,一个人无论多传奇的命运,其实都与时代的大背景密不可分。主人公李国安的路虽然特别曲折,曲折得都有些诡异。但事实上,他走过的路,在五十年的中国有着很强的代表性。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的命运能折射整个中国历史的原因。这种写法,既体现了作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又体现了作家的写作智慧。说实话,在未看到这部作品之前,我一直在构思一部类似的作品,但看完这部作品后,我以为我也可以不写了。
对《人世间》的第三个感觉,是作家黄孝阳在作品里所表现出对*和对女性的态度。黄孝阳与我相识差不多十年了。但我们只限于网络交往,至今没见过面。有一回我在百度搜索自己的名字时,发现这个家伙曾背着我,力挺我的散文,以至在网上与人干起架来了。这个发现,真让我感动。就像走在春天的林荫道上,突然被一朵落花砸着头顶了。但转而又想,我不是也常常在他背后,不止一次地向编辑们力挺他的小说吗?嘿嘿,想想,也算是无意识的惺惺相惜吧?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熟悉其实却并不熟悉的家伙,有着一种非常奇异的*观,以致他笔下的女性一个个长得都跟精灵似的,像一株株妖娆的攀沿植物,只要看上你了,就会痴缠到死。这使得《人世间》和他别的作品的爱情都特别摧肝裂胆、动人魂魄。作家似乎对男性有一种本能的自卑感。他作品中的男性在女性面前,形象粗暴,内心阴暗,一方面乐于霸占、*,一方面又要女人安抚他们荒凉的心灵。而所有的女性,对她们不管是武大或武二式的男主人公都几乎是毫无保留的奉献。
而奇特而丰富的*体验,又特别能将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世界是男人和女人的世界,把男人与女人的情感*纠葛写得与众不同,这会是小说成功的法宝之一。作家黄孝阳显然深谙此道。
每个人私秘的*观其实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特别与少年时的*记忆有关。哪天没事了,一定要打电话问一问这家伙在成长的过程,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把*写得这么让人目瞪口呆?
对《人世间》的第四个感觉,就是黄孝阳的学识,这个家伙似乎就是一个杂家,绣口一吐,天文地理,野史杂谈,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似乎无所不知。这使得他的语言总是特别富饶,就像地下水非常丰富的地区,只要挖几锄头,就会有白花花的泉水喷薄而出。我记得有个作家曾自豪地跟我说过:你给我一个词吧,你只管随意给。随便哪个词给我,我都能写出一篇小说来!这话都不需黄孝阳说出来,我就知道他也有这方面的才能。
最后,我要说的是,相对于小说家黄孝阳来说,我更期待思想随笔大家黄孝阳。这家伙不写思想随笔,实在是对不起他肚子里一肚子学问和一肚子奇思妙想。
杨献平:如此人间(1)
——读黄孝阳长篇小说《人间世》
在当下,静下心来读一部文学作品是艰难的,读中国当代小说更是。长期以来,我对当代小说有一种本能的拒绝,这种拒绝最大的动力来自失望,也还有时间和精力上的种种限制。近些年来,尽管不断有人在媒体喊出惊世之作或里程碑式的小说作品已经“横空出世”。但我还是不相信,不愿意去读。细细盘算,买和读过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不少,但在“真读”数量上,金庸排第一,羽生次之,再就是《林海雪原》《三国演义》《西游记》了。当代的,读过有印象,并且以为是不错的,堪称力作精品的,似乎只有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废都》,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赵德发《缱倦与决绝》,阿来《尘埃落定》,莫言《檀香刑》和王安忆《长恨歌》,铁凝《笨花》等,杨志军《藏獒1》尽管很遗憾,但也有可道之处。
对于更年轻一代的作家,我关注比读的多,包括当下时节叫得很响、每奖必获的一些青年作家的作品,只是常在杂志上读到他们的文字或某个作品名字,有时候想读下去,可就是读不下去。这里面的原因,我想是多方面的。首先,小说乃至文学已经不再是个人生活与精神的必需品,尤其是到了三十多岁这个年龄,世事已经次第洞开,逐渐形成的观念是:读别人的小说,不如读自己的生活。看纸上的悲欢离合,不如听老大妈讲讲自己的酸甜苦辣。再一个,读小说原没有一部经典的影片给予的思考、震撼和情感历险多和直接。
读小说不是为了去写作,那么,就不会带有功利性。我说这些的潜意思是:当代的小说,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对我本人的影响和吸引力,我关注的不是小说能给予我们多少,而是能不能被震撼、被“艺术”,被“独创”,被“激越和喑哑”。这样一来,小说就成为了我在业余时间的奢侈品。偶尔的读,也是信手抓起,或者是看到熟悉的朋友的作品,出于某种鉴赏或者验证的目的,而不再是一种自觉的、强烈的被吸引和被接受。其中,黄孝阳也是我关注的一位青年作家之一,前些年,他的《时代三部曲》出版之前,我也写过一篇似是而非的读后感。
从个人感觉来说,黄孝阳的小说写作带有鲜明特点的,属于有想法、有个性和独创意识很强的那一类青年作家。我还觉得,黄孝阳的小说也还是处在非主流意识形态之下或者之间的那种写作,既有不遗余力的先锋性,还有一种较强的自我观念。既融合了文学之大道,又与当下的网络写作有着一定的暧昧关系。可以说,黄孝阳的小说,是游离于他们和她们之间的一种写作。他不遵循既有的,也不刻意去扬弃既有的,他总是能够游刃有余地把小说的各种资源有效地统起来,用起来,去探索和实践自己的心目中最佳写作方式,并且期望达到某种与众不同“独标”境界。
这一次,黄孝阳发来了他的又一部长篇新作:《人间世》。在硬盘里放了一段时间,断断续续地看,也零零星星地想。到最近,又专门抽出时间,较为仔细地读了一遍。形成的初步印象是:这部小说体现了黄孝阳的一种雄心。也就是说,他已经不满足于浮世绘一般的人间生态状写,而想要用一种更加直接的方式,把某种“状态”一举打破,把我们大家可能都熟视无睹的那些东西拉起来,摆出来,从中找出一种强大的命运感,也试图用自己的作品,以文字的形式,建造一座人人可以看到自己“影子”和灵魂的纪念碑。
杨献平:如此人间(2)
《人间世》的时间跨度是五十年,一个人穿越,一个人经历,事实上,一个人可能就是一百个人,同时代的所有人。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我——李国安出生于1954年,随着他的成长,一系列人所共知的事件交替发生,像一场场预先设置好的精彩大戏,一个个的人出现了,一个个的人又相继隐没,唯有不变的是时间——对具体的人来说,时间是唯一的引领者,童叟无欺,且公平公正,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时间就是猝不及防的人生命运变迁,就是突如其来的生命厄难与精神历险。比如,主人公最初的遭遇——母亲改嫁,弟弟出生,继父与母亲、与售货阿姨的关系,主人公与同母异父弟弟的关系,以及伙伴们关于某些事实的争执等等,串联起的,是一幕幕时代大背景下的个人真实遭际,是大气候中微小人群的喜怒哀乐与理想信念一次次变异。
在读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这部小说的跳跃感非常强,是流线型的,从一点到另外一点,尽管有个人及某些群体活动在支撑,但其中间好像是断裂的,进展之快,令人目不暇给。读最初几章时候,我觉得有些“流水”,与传统的阅读格格不入,简直就是一种粗放的“狂轰乱炸”的叙述和推进。但读到中间部分,我忽然明白,黄孝阳的本意,就是要将个人放置在那些大背景大事件之下,让强大的与弱小的同时出场,让高贵的卑微的相携并行,以此来突显他自己想要的那种混乱、急骤的小说氛围,借以展现一种身不由己的命运、心灵与思想状态。尤其是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一些原本牢固的东西竟然脆弱不堪,一些原本神圣的事物瞬间崩塌。这种暴雨式的“敲打”“篡改”“倒塌”与“建立”,应当就是时代之下个人命运的真实写照与艺术反映。
拢五十年于笔端,在19万字的篇幅中说尽沧桑,道尽世态,这无疑是一种高难度的动作。但黄孝阳确实这样做了,而且有一种连续重击的阅读*。其中,他的设置与叙述非常有意味,主要体现在:他设置了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地域——檌城,使得每个人都被置身于上帝建造的这座乌有的城市里,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接受“罪与罚”,“爱与自私”的考验和审判。尤其是小说中那些包含强烈忏悔与拷问的语词,还有对某些《圣经》语体的引用与挪用,使得小说充满了强烈的宗教气氛。在这一氛围当中,每个人的言行及内心思维都是透明的,都必须接受某种“真理”与“上帝”的审视。因此,这部小说其实就是一部以上帝视角而进行一次的历史回顾,是一个心有宗教或者以宗教姿态介入某种世事的人,在用自己的笔墨和良心,来对自己和各个时代的每个人进行集体绘像。
或许是时光太过迅即或者久远的缘故,这部小说看起来异常真实却又令人恍惚,异常的迅即且使人觉得了某种沉重。尽管,小说中有不少的这样那样的欲望和情事,还有粗鲁的、非人道的*——思想与暴力。这种把人的丑恶尽可能地暴露的方式,一方面是当代信仰崩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之无序状态的临摹,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下人心及生活本质的“截面体”。
从中由此而己,我体味到的是,黄孝阳是想把这部做成一面面的“镜子”,让各色人等,都能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此外,他还像通过这一面面的镜子,反射出人生人心及流年岁月中的生命原形。最终,落在阅读者心中的感觉,“原来如此”的时代与“原来如此”的个人命运,竟然有着曲折迷离的短程长途与悲欢爱恨。所谓的人,不过是某种“大动力”之下的小石子和细草芥。理想与梦想始终是用来被击碎的,真理和历史始终经不起事实推敲的。因此,所有的感叹都毫无意义,人间必定如此,也只能如此。可以说,黄孝阳的这部长篇小说,对他个人而言,对以往的写作是一个新的开辟和实验。这部小说所已经达到的,应当比他自己设想的更多更为宽泛。
王利:难以尽言的《人间世》(1)
初读《人间世》是两种极端阅读体验的交织,一面是写实主义的明晰,极真实;一面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混乱,极虚幻。前者是以李长安的个人经历为线索,接近五十年的故事,以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为背景,细致地描摹了一个五十年代生人是如何历经那些有着深刻意义的特殊年代,成长为今日之人。后者是零碎地想象一对在檌城的恋人生前的故事,夹杂旅人对檌城的所见所闻,回望并想象这对恋人,将檌城置于历史、空间、宗教等哲学意味的角度来审视,由此生发出多个视点,引发对宏大、永恒的人生体验的意义探寻。通篇那些矛盾的、变化的、因果的哲学因素又被涂抹上浓重的宗教色彩,有西方原罪的意味。
作者是七零后作家,在对建国五十年间的历史进行回顾的过程中,已经不是用经历过特殊年代那辈人惯有的伤怀、忏悔的口吻来叙述,而是带点恶作剧意味的调侃,深层上是借那个特殊年代做背景,表达对社会发展规律、历史长河的另类解析。作者试图通过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对权力、财富、地位的解读中呈现人性的复杂。作者对政治的洞察力如身临其境般审视入微,他敏锐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个微妙的官场生态圈。对李长安这个人物的处理重在描画心理,那些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真假善恶都通过人物丰富活跃的心理活动一一呈现。对人物的道德判断在解析人性的过程中是没有意义的,不可否认,李长安在从政过程中是个有抱负有情怀有魄力的人,又极善于察言观色、审时夺势。他对那些荒诞而匪夷所思的官场潜规则了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