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黑帮影片,你要想从根源上制止让孩子不接触,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是不可能的。挡不住,那就不如教会孩子如何来看。孩子由于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往往只会关注里面打打杀杀的场面和弟兄之间怎么“同甘苦、共患难”的场面以及帮派对周围的人的威慑力,因为这些东西恰好是孩子内心渴望耍酷、获得他人支持和寻求安全的表现。家长要教会孩子不要仅仅看这些场面,还要思考影片里面的人物最终结局是什么,他们的这些行为是真正的酷吗,他们之所以走到如此悲惨的结局正在于无法坚持“道义”而误入歧途所造成。让孩子在思考的过程中明白影片里的内容是不能模仿的。
总之,对于孩子的“道义教育”而言,必须教会孩子区分“道义”与“小义”之别,树立真正意义上的“道义”精神。 。。
十一、智道教育
儒家一直非常重视“智”,因为儒家看到了“智 ”对形成是非观和道德的作用。孟子把";智";作为人的四德(仁、义、礼、智)之一,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中庸》说“好学就接近于智”。可见,儒家把";智";作为形成是非观的条件,认为";智";的功能在于区别是与非,用以作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获得“智”的途径是努力学习。当然,由于构建其道德体系学说的需要,儒家把智的范围给缩小了。“智”岂止是简简单单的认识是非、区分是非之用,凡认识、领悟任何东西都离不开“智”。当然,儒家到时看到了人之所以与万物不同,成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人有“智”,甚至把“智”看成人的规定性属性。
“智”是不是人的规定属性,有待商榷,但“智”使得人成为万物之灵是毫无疑问的。甚至我们可以讲“智”更是使人成为人中之灵人的必要条件。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之人,除了勤学刻苦以外,恐怕更多的还是其不同常人的灵性、有悟性使他们成功。即使是不像儒家一样重视“智”反倒主张愚民政策的道家和法家,本身也是很有智慧的人,没智慧怎么能构建他们的理论体系,又怎么知道愚民政策为何物?他们不但不愚,反倒是“大智若愚”。只不过是主张老百姓愚罢了,换言之,就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而已。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智”的理解已不必停留在儒家的区分是非善恶上,对其作用也不必停留在对道德的构建上。 从古今中外有杰出成就的人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与他们有着高于同时代人的灵性和悟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同时代人的灵性和悟性才应该是“智”。对于“智”的理解很重要,否则我们就容易把“知识”等同于“智慧”。知识只需通过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但智慧一定要有灵性和自己的感悟;知识学到以后还是别人的智慧,但智慧一定要把学到的别人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感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其实也是“知道份子”与“智者”的差别。“知道份子”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典型的“死读书、读书死”,而智者能够把别人的知识、智慧变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自己的智慧。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成就,但往往适得其反,很多孩子苦个半死但成绩就是上不去,成绩上去的有的孩子你又会困惑怎么感觉读书读呆了,毫无创造力。问题出在哪?就出在家长把孩子培养成为知道份子去了。其实就悟性和灵性而言,孩子要远远胜过父母,因为孩子往往有着难能可贵的纯真,这份纯真会使得他们有着成年人无法比拟的天马行空的想法,这些想法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而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灵性和悟性的表现。孩子天生就具有灵性和悟性,很多时候就是被父母给扼杀了的。
回头想想,当孩子说出一个你认为不合常理、不合科学的话的时候,你有没有马上告诉孩子,“这怎么可能呢?”然后又是一大通“知道份子”口吻的话,让孩子以后不敢再说。怎么就不可能呢?人类历史上,很多天才的构想刚刚讲出来的时候会有多少人认为可能呢?哥白尼的“日心说”不也曾被认为是歪理邪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刚刚问世又有几人能理解?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开始不也遭人取消?爱迪生更是因为想法太天马行空导致老师认为他是在捣乱而不得不离开学校。还好爱迪生遇到了一个懂得发掘孩子天性、培养孩子天性的好妈妈,使得其才华不至于最终被湮没掉。但很多孩子却因为遇不到这样的好家长,又遇不到好老师而把创造力给毁了。我到不是说孩子的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就一定会在未来成为可能,但我们一定要重视家长这个时候的引导直接决定孩子的灵性和悟性的形成。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以“知道份子”的口吻来教育孩子就会让孩子渐渐觉得他在方面面前讲的都是错的,以后,就不敢再讲,进而变成不想再想,时间长了,不呆可能吗?
如今的社会,不可能再玩“愚民政策”,国家也都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家长也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就注重给孩子培养读书的习惯,但却往往忘了“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个道理,忘了告诉孩子在读完以后想一想有没有与作者不同的看法,或是对某一问题的解决你有没有比作者更高明的见解和方法。其实很多时候有的孩子是会有不同的看法的,可当跟父母讲了以后,马上就又会被父母以“知道份子”的口吻给驳斥,这样一来,孩子下次还会愿意找你谈自己的见解吗?时间长了以后,孩子还会对作者的见解提出质疑嘛?
还有的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一定要听老师的。当孩子回来说到与老师不同的见解的时候,马上告诉孩子老师的才是对的。当然,可能家长考虑到了维护老师的尊严、教育孩子尊重老师这一点,但尊重老师与和老师见解不一样本身就是两回事嘛,“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道理家长难道会不知吗?永远认为老师的观点是对的的孩子也是不可能有出息的。
家长一定要从小就注意开发和发展孩子的灵性和悟性,不但不能去反对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反倒要注意支持和培养孩子这些看似好笑的想法。只是要注意引导,当孩子提出某个想法的时候,你要进一步让孩子去思考要完成这一想法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这样,就可以引导孩子去学习、探究,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灵性和悟性也就得到锻炼了。同样,给孩子买书事先就要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读完书以后有没有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当孩子提出来以后,你一定要表示很感兴趣,再去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观点,这样,才不至于让孩子变成一个“书呆子”。老师也是普通人,更何况大多数老师同样是“知道份子”,有什么反对不得的,只要孩子提出的不同见解是合理的,就当支持,我们所要注意的是引导孩子如何去看待老师的不同观点甚至是老师的错误观点,本着尊重老师的态度去与老师沟通。另外,家长还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在孩子的错误中培养孩子“屡败屡战”、愈战愈勇的精神。有句名言说得好,“畏惧错误就是毁灭真理。”。孩子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引导孩子从错误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而不是加以指责。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犯错误或是一错再错这是在所难免的,尽管错了,但孩子还是不断的在尝试、在探索,这是孩子天生的求知欲决定的,也是孩子难能可贵的地方。如果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孩子的错误加以指责,就会使得孩子慢慢变得胆怯,由于害怕错误而害怕去尝试。不敢尝试还哪来的灵性和悟性?这样一来,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被家长给扼杀了。与此同时,家长还要营造责任明确的家庭氛围。该谁做的事就是谁做,决不可包办代替,还要给孩子树立榜样,该我家长做的事我一点也不含糊。家长一定要舍得放手,很多时候,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家长往往担心孩子这样、担心孩子那样,会不会受伤啊?会不会累着啊?这些问题不是不该考虑,但要看是什么事情,在这方面,家长的担心往往太过了,这也是现阶段的孩子自理能力越来越差的原因之一。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管束的太多(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拿着管),使得孩子没有尝试的机会,失去了很多切身体会的机会。这样,孩子又怎么会从做事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体会?又怎么能形成悟性和灵性?所以,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在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方面,懂得放手才是真正的爱。让孩子通过对家庭里所定位的每个人的不同责任要求来让孩子去做事,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来感受和体会,家长再加以引导,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培养孩子悟性和灵性不可或缺的过程。
总之,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悟性和灵性,这样,才能使得孩子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而不是一个“呆子”或“书呆子”,这才是“智道教育”之真谛所在。 。。
十二、尊严教育
何为尊严?尊严即对一个人人格的重视和肯定。何为人格?格即格子、框框,人格就是做人的框框和规范。在框框内行事就是人,行为超越框框就非人。所以,尊严就涉及到一个把自己当不当人看的问题。有尊严的人必是肯定自己作为一个人而存在,把自己当人看。不把自己当人看的人,无所谓人格,要么不把自己当一回事,贬低自己,要么超越人格的框框,显示出*的一面。而如果一个人的尊严很强,上升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甚至是“士可杀不可辱”的层次,势必是个很有骨气的人,是不会受到威逼利诱的干扰的,那便不是一般的人,是“超人”。缺乏尊严所带来的后果有两种:其一,唯唯诺诺,毫无骨气,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奴性十足;其二,自己没尊严意识,当然也不会去尊重、维护他人之尊严,所以,往往表现为对他人尊严的践踏,*十足。
中华民族自古就不缺乏尊严的思想。早在《周易》中就有“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不事王侯,志可则也”的说法。“不事王侯”即是不屈服于王侯,亦即保持人格的独立。孔子亦讲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肯定了人人都有不可夺的意志。他又赞扬伯夷叔齐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所谓“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即是保持人格的尊严,不屈服外在的势力。孟子更进一步指出:“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宝贵的,但是有比生命更宝贵的。死亡是可厌的,但是有比死亡更可厌的,这比生命更宝贵的即是人格的尊严;比死亡更可厌恶的即是人格的屈辱。其关于大丈夫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更已成为人们对尊严定位的普遍坐标。《礼记》提出的“士可杀不可辱”的观点更是成为对尊严定位的最高参照。
但就整体来看,中华民族往往只有在民族危难关头才能表现出强烈的尊严意识,无数英烈为了民族抛头颅、撒热血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而在民众内部,作为个人在人与人之间是很缺尊严意识的。换言之,民族尊严很强,但缺个人尊严。可以讲,儒家的道德体系之所以无法发挥其真正作用,反而形成道家所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尴尬局面,与此不无关系。“岳不群”式的道貌岸然的家伙的产生,就是个人尊严缺失的结果。在中国,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民众一直有怕官的传统。这一思想延伸到生活中便形成了奴性极重的习惯。在上司面前明哲保身,唯唯诺诺,毫无骨气,不敢讲真话,而不敢讲真话之人必定不敢做真事,时间长了,心理扭曲之人也大有人在,于是便出现了“媳妇熬成婆”和“窝里斗”的怪现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长时间被压抑的奴性总要释放,不能对上司释放,就对平级、对下属释放;平时又无法释放,那就等待机会,在这方面,中国人的耐力可谓非同寻常,通过阿谀奉承、吹牛拍马一步一步往上爬,待自己成为上司以后,便又对其他人耀武扬威,践踏他人尊严。我读中国历史发现大部分丑陋事情的出现必与此有关,实在令人费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是乡里乡亲、都是同事,为什么一定要践踏自己、践踏别人的尊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