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链接
神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1984年的一天,美国橙县警察局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一个醉汉妻子打来的,说她的丈夫酒后闹事,要求派警察协助制服醉汉。当警察赶到出事地点时,看到楼梯平台上站着一个喝醉酒的男子,双手持刀高喊道:“不许上来!”警察踏上楼梯,边走边喊:“不许胡来,把刀放下。”只见那醉汉退至墙边,持刀手举起,身体有些摇晃,扑向前方,似欲飞刀伤人。警察眼明手快,“砰、砰”两枪,醉汉应声倒下,不一会儿便气绝身亡。醉汉的家属从门后一拥而出,抓住警察:“我们打电话是想要你们协助制服他,而你们却将他置于死地,我们要控告你们。”死者家属一纸诉状把开枪的警察告上法庭。法医检查证明,醉汉颅内有两根血管发育畸形并伴有动脉瘤,死因是饮酒导致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最后结论是:在警察开枪前,死者已经发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枪击的不是活人,而是尸体,故警察无罪。这一故事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其实西方的法医非常细致、认真,他们说世上真有这么回事。
什么是瘫痪;瘫痪分哪几种?
说起瘫痪;人们一般认为手脚不能动了就是瘫痪。其实这种理解不够全面和正确,而且瘫痪还有种种不同的分类。
瘫痪,也称为麻痹,医学上指人体某一部分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中风以后出现的一侧肢体不听使唤、木然不知、不能活动称为偏瘫。车祸、外伤引起的胸、腰椎骨折、脱位,脊髓受伤导致的两下肢不能活动,大小便无法控制等,这些情况称截瘫。除此以外,还有四肢瘫痪及局限于一个肢体或其他部分的单瘫。
按照瘫痪类型分,有“软瘫”与“硬瘫”两大类。
“软瘫”和“硬瘫”的区别主要在于受损害的神经元不同。“软瘫”是下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所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肌肉松弛,并逐渐萎缩,同时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故此类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硬瘫”是上运动神经元,即大脑的神经细胞和它发出的纤维受到损害。由于高级中枢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肌肉无法随意动作,感觉减退或消失,但肌肉张力增大,摸上去发硬,对刺激极为敏感,很容易发生不自主收缩。此类瘫痪又称“痉挛性瘫痪”。脑瘫或高位截瘫便属这类。
从治疗上说,“硬瘫”难度较大,某些“软瘫”往往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神经细胞由于水肿等可逆性病理变化暂时引发功能的瘫痪,有可能恢复。因神经纤维损害而引起的“软瘫”,经过治疗,有些可不同程度地恢复。如神经干因外伤压迫或受伤断裂,通过人工吻接,一定时间后可以生长愈合,恢复传递功能。
。。
中风也要打假吗?
提起中风,一般人就会想到会出现眩晕、突然跌倒、神志不清,头痛、呕吐,突然一侧肢体不能活动或暂时性的无力、不灵便,半侧面部麻木、舌头和口唇发麻等症状。如果一旦有了这些症状,人们第一个反应就是:中风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症状并无特异性;也就是说,出现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就是患了中风 ,即还有很多其他疾病也可出现类似症状。因此还要进一步地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我们在了解了各种有关中风的知识后,不要简单地对号入座;但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常常也是一些疾病的严重表现,决不能掉以轻心。
另外,生活中也有一些人“闻风色变”,过于紧张,老觉得自己得了中风的毛病,闹出不少“杯弓蛇影”的中风恐惧症。
故事链接(一)
李大妈是一位76岁的老人,因患有高血压长期服降压药。一天上午她感到四肢无力,右侧胳膊抬不起来,家人连忙叫救护车送她到医院做脑CT检查,诊断结果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医生根据症状,怀疑她是进展型脑梗死,但按脑梗死治疗了两天后,症状未见缓解。经仔细追问病史,发现李大妈所服降压药中含有利尿药成分,遂考虑她的肢体无力是利尿药引起的低血钾所致。经检查,她的血钾果然明显低于正常值。通过补钾治疗,病情很快好转了。
低血钾症可表现为四肢无力、心律不齐等症状。大量利尿、腹泻脱水均可引起低血钾症。
故事链接(二)
68岁的唐先生是个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服“优降糖”。一天早上,唐先生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满头大汗,喉中痰鸣,辘辘有声。家人以为是中风了,急送医院救治。经脑CT检查未发现明显出血、梗死灶。经询问病史,医生认为患者有低血糖休克的可能。查血糖,发现血糖仅。经过纠正血糖,病人很快清醒。
近年来因低血糖休克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的事时有发生。所以,在使用降糖药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
故事链接(三)
一家兄弟三人,老大和老二都是在70岁时中风,抢救无效死亡的。老三患有高血压,70岁这一年,他总感觉一侧肢体无力,不能走路,由人搀扶着住进了医院。虽多次做脑CT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病灶,但患者自觉症状还是一天天加重,最后发展到一条腿麻木,不能下床。结合病人情绪低落、交待遗嘱等精神症状,医生认为病人属于心理因素致病,决定对其进行心理暗示方面的治疗。医生请来一位知名专家,为他开了一些并不能治他病的维生素一类的药,并告诉他这药是外国新引进的最先进的治疗中风的药,吃到第三天就会有效。同时当面告诉病人家属,他这病一定能好。到了第三天,病人果然感到腿有劲儿了,能下床走动了,脸上露出进病房后的第一次笑容。
原来这位病人受家人死亡的心理暗示,躯体乏力,情绪低落,有严重的死亡恐惧,属心因性致病。对这类老人应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没有症状为何也会被诊断为脑梗死?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有的人在体检时或因为患了其他疾病,做了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被告知有脑梗死,但当时无丝毫脑梗死的相应表现,也没能回忆起有过任何脑梗死的症状。
那怎么会发生了脑梗死却无任何表现呢?这是因为大脑中较小的血管发生病变阻塞或被较小的血栓堵塞,所产生脑梗死的病灶比较小,故其损害大脑的范围也就有限。还有可能因为病变多位于脑基底节区、顶叶、额叶、颞叶及小脑等部位,大多不影响运动神经,故也没有症状。只有当大脑相应功能部位受到损害时才会出现有关症状。
上述的脑梗死,在目前的诊断标准中称做无症状性脑梗死。在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28%。
当得知患有无症状性脑梗死后,要认真对待。因为这个脑梗死是过去就存在,而现在才被发现的。但既然发生过脑梗死,就有了进一步发病的基础,以后如果不注意,很有可能再次梗死。如果再发生的部位恰好在有功能的脑区,那就晚了。
所以,无症状脑梗死的患者应该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仔细寻找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子,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txt小说上传分享
脑动脉硬化症有哪些表现?
脑动脉硬化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三大类:
由于脑部长期慢性供血不足,大脑功能减退,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多有头痛、视物昏花、耳鸣、听力减退、肢体麻木,或困乏无力以及睡眠障碍。病人早期以失眠为主,后期则表现为嗜睡。病人记忆力减退,对刚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记不起来,但对很早以前发生的一些事情尚能回忆。同时还有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懒散等表现。到疾病后期,远记忆也有障碍。
由于脑组织长期缺血缺氧,神经细胞退行性变化引起脑萎缩,可发生动脉硬化性痴呆,病人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出现障碍,缺乏综合判断的能力,计算困难,精神涣散,工作效率低下;严重者吃饭不知饥饱,出外不知归途,以及二便障碍,生活不能自理。
病变损害脑干的脊髓,常会出现饮水发呛,吞咽困难,流涎,声音嘶哑,肢体活动笨拙或强硬,以及面无表情或强哭强笑等症状。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中风的后遗症有哪些?
一般中风恢复期(6个月)治疗后,症状、体征不见恢复,即转入后遗症期。后遗症的特征是病情稳定,失去的功能不再有明显好转。常见的脑中风后遗症主要有:
麻木。表现为患侧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
嘴歪眼斜。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
中枢性瘫痪。表现为肌肉僵硬,腱反射亢进,呈痉挛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表现为肌张
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活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症状,也是常见的脑中风后遗症。
失语。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丧失。
失认。是指病人认识能力的缺失,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及对身体部位认识能力的缺失。
失用。即运用不能,病人肢体无瘫痪,也无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但不能准确完成有目的的动作。
脑中风后遗症的轻重,因病人的体质和并发症而异,所以不同的脑中风患者后遗症也有所不同。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老年人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老年性痴呆?
性格改变。如平时爱说爱笑,患病后却一反常态,兴趣减少,沉默寡言,独自呆坐,隐居斗室,不与人交往;或者烦躁易怒,好发牢骚,动辄与人吵架;或者任性,不能克制。
记忆力减退。常常记不起刚做过的事、说过的话,经常遗忘东西,忘记自己许诺的事情;个别人为了弥补记忆缺陷,常虚构事实。
对时间、地点的定向力发生障碍,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自己现在何处,外出经常迷路。
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理解、判断、计算等智能全面减退,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日益降低,情感反应幼稚,行为荒诞无稽。
病情发展后期,会出现语言障碍,口齿不清,言语杂乱无章,最终丧失言语能力;最后终日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老年性痴呆起病多较缓慢,一般早期常难以被发现和重视。目前除了中医治疗有一定疗效外,西医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本病如能早期发现,中医治疗效果较佳。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脑血管病可以预防吗?
由于脑血管病、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预防脑血管病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方面寻找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从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看,脑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
根据脑血管病的发病规律、先兆症状和相关检查就可以预测脑血管病的发生。自从降压药普及后,世界各国因高血压所致的脑出血发病率有了较明显的下降;在脑血管病先兆信号出现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就有可能避免脑血管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平时应该重视血糖、血脂、血液黏稠度的控制,经常用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或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来降低血液的“黏、稠、浓、聚”,达到预防脑血管病的目的。
脑血管病的发病因素很多,有内在的、遗传的,特别是还有外界的因素。所以,预防措施必须是综合性的。
中医的预防思想是怎样的?
随着我国脑血管病等疾病发生率不断增高,治疗这些疾病的医疗费用也呈高速增长态势。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医学采取以巨额财政补贴为代价的医疗健康保障模式,正在成为“供不起和不可持续的医学”。中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念是把重点放在预防上面,从而降低发病率,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和“上工治未病”的论述,开创了中医未病先防的思想。
中医的预防思想就是“治未病”,就是防微杜渐,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方面。
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论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