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向左,清华向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大向左,清华向右-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是挺幸运的,我当时是提前2个月就知道保送了,能挑专业,我就挑了我们系。不过后来学校要求我们保送的也要参加高考,给学校拉平均分,而且校长还找我谈了好几次,希望我能拿省状元,让我别放松。可惜最后没考好,只考了690多分,我知道分数之后郁闷了好几天??”
  如果不是在清华里,你可能认为这是在互相炫耀。但如果周围的人都是这种高水平、重量级的佼佼者,你就能理解,他们在高中,就是用非常严格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他们都是把考上清华作为了自己没有退路的目标。
  英雄救美
  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只要是军训就会有紧急集合和拉练。每次紧急集合前的晚上,教官都要巡视每个宿舍,保证所有人都是脱了军装、没提前打好背包睡觉的,以防止有人能在紧急集合哨声响起时,以破纪录的速度从宿舍冲到集合地。
  清华拉练的行军路线,是一条全长18公里、多年不变的路线,时间也都是从夜里3点一直走到天亮。而“九十年代”的土路和荒地,已经变成了“二十一世纪”的上地科技园。
  脚步急促而整齐,昏暗的灯光让所有“军人”看上去都一个样,分不出男女。走出去1个小时后,大家已经有些乏味,并感到绿军鞋导致的脚疼。同学身边唯一的“人文风景”,就是几位不穿军装、还骑着自行车的同志们。
  高年级的老家伙们,又在不可思议的时刻出现了,充分展现着他们的无聊。其中最无聊的两位大四同学,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参加低年级的拉练了。不知道他们跟着走一夜到底感觉出什么有意义的地方,或许疲惫行军后的一顿“白日美梦”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或许某些人等着“英雄救美”时刻的到来才是真正的动力。
  路程过半,一些女生开始走不动了,身上的背包显得越发沉重。老家伙非常适时地出现在了她们身边,接过背包背在身上、放在车筐里,陪伴着MM前行,还不时地鼓励着“娇气”的MM们。MM们顿时感到了来自于师兄的体贴和温暖,不时地用感激的眼神望着师兄们。
  临近尾声,辅导员抓过一个老家伙问道:“帮三个美女拿背包,爽否??? 你说你,你不是有女朋友了吗?有你这样的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玩命学习(1)
清华学生的成绩,在家乡的中学里都是鹤立鸡群。这种感觉就像刘翔在参加110米栏的第一轮预赛,只要正常发挥,就是领跑者。而来到了清华,每天的竞争都会是“110米栏决赛”。能和各地的高手一起钻研学问,大家的心情不仅仅是紧张和压抑,更有相互激励、共同“奔跑”、巅峰对决的快乐。
  上课、自习、考试,这个周而复始、辛苦忙碌的过程,几乎萦绕在了整个四年的本科生活里。在找到省力又能考出好成绩的捷径之前,所有学生的态度都一样——玩命学习!
  占座生涯
  传说北大的经典爱情会发生在未名湖畔,而清华的经典爱情故事只发生在自习室里。尽管在“狼多肉少”的清华里,大部分学生没办法在自习室里搞定自己的另一半,但在所有人的记忆里,占座、上自习的时间几乎占据了大半的大学时光。
  清华一度流行让大一新生每天早起跑操,锻炼身体。6点30分起床集合,一个班级一个方队,跑步到7点钟解散去食堂吃饭。当时早上第一堂课的上课时间还是7点40分,不像现在是8点。时间非常紧张,不管是跑步、还是吃饭,只要动作稍微慢一点,7点40分进了200人的大教室就只能坐最后一排了。听不清、看不见,不爽再加上困,很容易刚上课就倒下了。突然有一天,有人想到了高招,同时开辟了新的时代:一到有课的早上,6点30分,有些人就夹着本书来集合了,途中路过教室,先杀进去占个座,然后继续跑,两不耽误。想法不错,但早操变成了赛跑,跑
  有些情况,是可以靠小聪明赚点小便宜的。但大多数的占座,都是要靠真本事的。每次离下课还好久,门口已经站满了来上下一节课的同学。经常是下午1点半上课的同学们,上午11点半就来占座。占座的时候,同学的耳朵也都变得特别灵,教室里只要一说下课,教室里面的同学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外面的兄弟姐妹们就已经冲进来了。他们当中有绅士风度的,会等你先起身再占座;豪爽的同学会在他离你还有几米远的地方,就直接准确的投书包、飞书本到你面前的课桌上,完成占座工作。“行侠仗义”的同学们往往“战备充裕”,为了同宿舍兄弟的利益,一下子能从书包里
  占座已经成为了同学们的一种“习俗”,看着空位子白白留在那里,就感到难受。而到了期末考试前,同学对占座更是达到了有些失去理智的地步。早上7点自习室开门,6点就会有排了几十米的队伍堵在门口。教学楼看门的师傅一出现,大家就像看到明星一样一拥而上,贴着玻璃望着师傅的一举一动。师傅拧钥匙开大门的同时,必须马上后退,以防止被人流挤开的门撞伤。学校里的教学楼和图书馆的玻璃门就是这样,在期末期间多次被挤碎。伴随着冲刺般的跑步声,10分钟之内,能容纳几千人的自习室,所有的座位全部被占领。
  去北大自习
  上课就够累的了,占座还这么辛苦。有的同学想出了解脱的办法——期末去北大上自习!北大学期比清华一般要晚两周,清华疯狂占座、备战考试的时候,北大的自习室还在风调雨顺中。但是想到达教室,首先要混过严格的门卫。北大和清华不同,清华大门进出自由,没人管,甚至骑车进校门都不用礼貌性地下车。北大不仅进校门要下车,门卫还要严格地询问每个人。
  一次,清华学生小赵被北大的门卫拦住,心里打着鼓地下了自行车。
  门卫问到:“你好,哪个系的?”
  “哦,××系??”
  “你学号多少?”
  “062426”
  “对不起,我们的学号是八位,你不能进去,如果找同学,让你同学出来接你!”
  小赵无奈地从离清华最近的北大东门转战到了北大南门,再试一次。
  “你好,学号多少?”
  “00602426”
  “好,谢谢,请进??”
  小赵成功了,心想这次一定要把自习上个够:上午在图书馆边上的二教,下午跑到五四篮球场旁的三教,晚上又到了理学楼。不光人少不用占座,而且北大的自习室没有清华“狼多肉少”的“和尚自习室”情景,小赵自习的疲惫心情,也可以通过欣赏身边的PPMM而得到有效的缓解。晚上10点多,过足了自习瘾的小赵美滋滋地回到了清华,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在清华都没地方坐,到了北大转着圈地上自习。中午还吃了北大传说中的砂锅饭和冰糖绿豆粥,生活真美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章  巅峰对决(1)
清华园是一个研究学生学习方法、聪明才智的好地方。这里汇集了全国的精英,这里有机会让那些学业上高不可攀的状元们很快成为你身边的朋友。这里确实有些人会被大家公认为神童,但更多的是你能体会到清华学子认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源于兴趣的学习动力,以及多年养成的优秀学习习惯。
  在学业上的巅峰对决中,你可以通过作业、实验、考试,方方面面体会到好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差距在哪里,体会到如何才能成为会思考、会学习的好学生。
  不服不行
  有人称“半数英才进清华”,一点不夸张。从世界1/5的人口里选拔人才,每年高考理科各省前十名中的70%最终选择了清华。虽然清华的世界排名不那么靠前,但清华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生源。拿到某系的花名册,你会被吓一跳:某年级180个人里,全国各省理科前十名有40几人,排名各省前50名的共将近110人。其中省状元6人,世界奥林匹克金牌4人、银牌1人。其他什么各类数理化、英语、生物在全国、省里拿过奖的,更比比皆是。
  开学不到一个月,一个学生来找辅导员谈心。学生说,上了大学感觉有点不适应,原来在中学坐在教室里,上什么课就听什么课;现在平时在宿舍里都找不到人,又不爱上自习,一个人在宿舍里,老是发呆、心慌。
  辅导员问他,那你原来怎么学的呀?同学说,原来也不知道怎么学的,反正老师教的东西一听就会,所以也没用功学过。
  辅导员又问他,你高考成绩怎么样?学生说了,省里第八。
  这样的神童在清华里有不少。颇有一部分考上清华的,高中根本学习不用功,玩得比周围同学都凶;更不知道什么算是学习方法,有些稀里糊涂地就上了清华了。说白了,就是聪明,他们的CPU就是转得比一般人快。
  我还记得自己在清华上的第一堂微积分课:老师飞快的讲课速度,让自己30分钟就晕菜了,然后坚持听了1个小时天书,麻木地跟着老师的板书记笔记。下了课,我和几个同学一起上自习。其中一位听着mp3,跟着音乐节奏点着头、抖着腿,不一会就把作业做完了。我连讲课内容在书上的位置还没找到。当时自己很郁闷:人和人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但回想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北京孩子,当初考上清华就比人家低了几十分,现在更是清楚地认识到我一个年级十几名和人家省十几名的真实差距到底有多大。
  差距在哪里
  面对身边绝顶聪明的学生们,我不时地在思考:为什么他们一直能学习这么好?差距究竟在哪里?
  虽然努力、勤奋是缩短差距最直接的办法,但在清华里,面对繁重的课程,仍然有人显得游刃有余、轻松自如。在学校里,最可悲的就是那些起早贪黑、废寝忘食,而成绩又不甚理想的同学了。只要有上进心,就一定会努力的学习。但如果到头来只是用“我尽力了”来安慰自己,就没意思了。换个方式想想,如果自己能掌握方法轻松搞定学习,谁还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反复练习呢?工作之后,自己更有这种体会:同一个工作,领导交给你,半天完成,另外一个人1小时搞定,下次领导肯定找做得快的人干了。如果在上学时,只是力争通过对课本的反复生拼死磕学到知识,实在是
  经过七年清华学习的思考,我终于体会到,和这些好学生的差距在哪里:好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新知识时,就能有效地掌握知识,而且是想方设法在第一次学习时就当场学会,不返工、不重复。对比一下,课上内容大多数人都听得很明白,书本大家也能看懂,留的课后题也都能做,但再找一些参考书或者老师留的提高题,有些同学还是能顺利做出来,而大部分同学则不行,这还是因为一般的学生没有真正地掌握知识。这种对知识一次性到位的理解能力,是普通学生在之后多次的反复做题、练习后才达到的理解程度,而好学生在你还在捉摸旧内容的时候,又把知识更深刻的含义想
  对于神童来说,确实不需要学习方法,一听就会,还要方法干啥?但即便是在清华里,这种“不学习”的神童数量也比较有限,大部分人的智商还是属于常人可以接受范围内的。但越是这些和普通人差不多的好学生,越是有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在清华里,对自己受益最大的地方,就是经常能和这些好学生交流,没事就抓住他们聊聊,听听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感受。在四年的本科生活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能对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有很大的提高。
  “大熊”学习法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和我一起考上了清华,虽然高中里的重大考试他都胜我一筹,但我对他最不服气。他人长得很憨,体育课成绩从来都是班里倒数,同学都管他叫“大熊”。“大熊”做事也从来都是不紧不慢的,留的作业,每次都做得很慢,甚至连考试也经常做不完。但“大熊”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要做了的题就基本上是对的,做题的过程也是记得滚瓜烂熟,而且很少粗心大意。不会的,人家就问,虽然有时候问的问题因为低级而让其他人鄙视,但是只要他把正确的记下了,就永远忘不了,也不会在同一问题上犯错误。几次高考模拟考试,交卷时我眼看着“大熊”最后一道大
  这么个脑子、动作都不快的同志,居然凭借他“熊”的速度,最后本科四年的成绩排在了清华某系的前十名。
  不服不行,人家虽然没有我聪明,可人家踏实了,人家第一时间掌握住了该会的知识。反而是我平时学习耍点小聪明,以为自己都学会了,其实是当着“大熊”的面“狗熊掰棒子”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刀尖舔血(1)
很多人都在说,高考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