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焉道:“邓景和刘大在雷山,没有告诉你江阳郡一带的情况么?”
阿朵道:“没有。这邓景,张绍和姚兴都不感兴趣。姚兴与姚赏是堂家亲兄弟,姚赏说他爹曾与邓羌打仗,被邓羌打败活捉过。”
李焉道:“到平邑,你要审问他。”
阿朵道:“这个人交给大哥行么?”
李焉道:“那要真是邓羌的儿子,那对何去何从就很重要,那就得谢谢阿朵。”
阿朵道:“我与娜加是好姊妹,大哥别太客气哟。”
李焉道:“不客气,不客气。”
阿朵道:“平邑的刘府,有五个弟兄。只有刘二是个书生,阿朵也看得顺眼。”
李焉道:“阿朵跟他是朋友么?”
阿朵道:“还谈不上朋友,不过,他应该是可以成为朋友的,还得多在一起才知道。”
李焉道:“听娜加讲,你与她只见过一次?”
阿朵道:“是啊,都记不得什么时候呢,有几年呢?”
李焉道:“娜加说是六年前。”
阿朵道:“不好意思大哥,瞧我这记性,还不如你。”
李焉道:“没什么,我和娜加索提也得与你多在一起才好呢。”
阿朵道:“好啊,刘二现在正在平邑,到了介绍给你,娜加如果现在到了平邑,应该两人见过了。你也鉴定一下他这个人。”
李焉道:“好。”
^^^^^^^^^^^^^^^^^
丹匿索提遇上他的妻子项姑,项姑一直带族人跟在中军的亲属团挑夫大队左右。除了数百族人,有战斗的中军不到两千。娜加索提与李焉研究过阿朵的地图,选择刘二去找沈新叔走的一带山路,这是一条正确的路线,所到之处易守难攻,秦军若是跟来,也无法歼击他们。若要走叙永邑,因为秃发乌孤的轻兵袭击,加上姚兴万余秦军的攻击的话,就可能会将中军真的送给秦军。失去亲属团的这只农民军,随之而来不能在平邑站住脚跟。秦晋两国的交兵,不会给弱者喘息的机会。
巴郡的晋兵统领名将毛穆之,正在恼火宁州刺史周仲孙,他已经给荆州都督府发出通报,承认自己在巴郡的反攻失败,请都督府处罚。虽然他没有直接批评周仲孙,可荆州都督府去年冬季新任的七州军事大都督,是不会不知道的,光凭他毛穆之一支人马,想要收复秦国调遣精锐而来增援的成都,无疑是痴人说梦。
毛将军领兵多年,他的七个儿子,个个给他**得能带领为将。这个时候的兵役制度,还在因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制度在苦苦探索。世袭为兵的志愿兵,也就是雇佣军制度,中国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东晋并非没有志愿兵,只是志愿兵都在战区之外,由一些世家子弟志愿参加禁卫军,拱卫着京畿建康。
东晋的禁卫军还没有正名,毛穆之将军一家几代为将,是志愿兵出生却得不到志愿兵的认可。统治阶级有所顾忌,无论秦晋两国,都需要国内的人心稳定,因为年年征战,怕导致积累的民怨爆发出来。如果都是志愿兵参加打仗,那就意味着国家进入战争时期,相比之下,沿袭三国西晋的东晋朝廷,更不愿承认世兵制。
不愿承认世兵制,东晋的军事管理上,采取与三国时期大致做法,在国内选择设立都督区,都督区内的军事行动,由都督府来统一指挥。中央在设立各
这一年时间,秦国在与晋国的军事行动中获得大胜。襄阳一战,南中郎将、梁州刺史、坐镇监沔中诸军的朱序战败被俘,听说已经投降。而后毛穆之反攻成都失利退回巴郡,被秦军称为蜀中乱军的李焉,传说被杀死。得不到支援,晋朝在梁州的最后一个据点魏兴,固守数年之后兵尽粮绝终于被秦军拿下,魏兴太守被俘,绝食而死。寒冷的冬季还没有结束,坏消息纷纷传向东晋的都城建康。
延续吴国之后的都城,在东晋近七十年的管制下风雨飘摇。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南渡国家,开启了后来南宋的南渡历史。建康被称为六朝古都,这时候,会不会就开始出现了老态龙钟?
而西南一隅,自秦军入蜀的七、八年来,周仲孙赖以与荆州大都督府上中转联络的途径,忽然在李焉的农民军脱离他而告中断。他的处境,忽然变得众叛亲离,周家在成都数代人的经营,在荆州都督府不愿意在理睬他的情况下,到他手上做了一个了断。困兽犹斗之下,周仲孙派出他最得力的部下,深入??郡平邑进行调查。
东晋政府的皇帝孝武帝司马曜,十岁继位,由他母亲崇德太后临朝摄政四年,年号为宁康。三七六年,史称太元元年,史书是这样描写的:“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见于太庙,皇太后归政,帝始临朝”。这一句见于晋书,由著名皇帝唐太宗的多名学士、重臣在三年之中撰写出来,撰写者的大名就不一列举了,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查阅。
孝武帝亲征的那年,他立了太原王家的女儿作为皇后。这个王皇后,学到他一样好酒贪杯,而且,用今天的话说,叫行为粗鲁很不守礼节,在宫里当着重要场合都很霸道,他认为皇后有失国母风范。襄阳和魏兴落入秦国之手,当然不是好消息,他的皇后按照今天的标准应该是个很开放很不错的女人,可惜她生错年代。
襄阳和魏兴落入秦国之手,坏消息传入宫中,王皇后忍住半个月不再饮酒,为夫君的国事憔悴。夫君在王皇后串通的骠骑将军、琅邪王司马道子的上疏下,答应以没有作为为由,答应免去原先那个同样姓王的,任职不到两年的尚书仆射,让她的父亲左卫将军王蕴担任。
军情焦人,东晋大名鼎鼎的风流人物谢安,正在司徒府为一片告急忙碌得不可开交。所谓的司徒府,只是名义上的,租借了几处不错的民房办公而已,不是晋朝皇帝下令由国家建设的官邸。司马曜是说要建司徒府,可内心十分提防谢家手里集中更多的权利,谢安在推辞数次之后,秦军攻打晋军,就给拖延下来。
没有比应付秦国的强大攻势更重要的。司徒,这是一个起源很早用旧了的名称,为了在中央集中皇权,由皇帝母亲出面,司马曜将大司马的官位空着数年,没有将前大司马公的称号,继续赠给桓温的弟弟。前两年,七州军事大都督桓冲来朝觐见,他提出重力大司马并推举谢安来做。谢安便在他那个时候的复古思维下,让自己充当第一个人物。
这也许是复古,也许并不是,只是国事不容太乐观,使用过去的政治制度来强行让朝野振作一些。复古的另一面,却有所革新,试图将皇帝下的权利,移交一部分给过去少的可怜的尚书和尚书仆射。
王皇后、琅邪王,还有司徒谢安,一致认为,只有减租大赦还利于民,才能渡过眼下被秦国侵犯的难关。司马曜今年十八岁,正是很想有所作为的时候,这当口,谁犯下一些小错误,都会被朝廷追究。原来那个尚书仆射,确实做错了一件事情。他派遣的交州(今日广州)刺史腾遁之,滞留在都城,称下手尚未配齐迟迟不能到任。
交州刺史不到任不要紧,这一延误,让今日越南北部就是红河平原,美国在越南打丛林战争的北越地区,有一位过去上书国都,被封为九真太守的李逊认为,自己可以占据了广州称王。李逊带着两个儿子李弈、李脱,拉拢交趾的部族,两三年时间聚集了近十万之众,他儿子带着前锋部队,已经打到广西宁浦郡(今日广西横县),正与杜瑗酣战不已。
宁浦郡太守杜瑗抵挡不住,一边派儿子杜玄之在各部族求救,一边派人飞报七州军事大都督,七州都督正为襄阳失陷,忙得不可开交,一封交州刺史来信并一封质问交州刺史为何不到任的文书,再飞报建康,都城这么一查下来。交州刺史早该出发,人还在都城,限令不管什么情况,立即到职,同时将交州刺史不到任造成的责任,让这姓王的尚书仆射来承担。
王尚书仆射也是,这个时候,朝廷上上下下,为军事讨论。世兵制不可能,都督制现在压力又很大,若想抵御秦国,上到司马曜司马道子,下到谢安桓冲,都在考虑启用过去帝王的办法,在少数民族中招募世兵,这样就免去汉人做世兵的诸多烦恼。交州的告急,晋朝哪里能派兵马。不但是不派,还想要从中招募英勇善战的部族来抵御秦国。
在少数民族中招纳世兵的想法,谢安与儿子和侄儿们讨论之后,认为并不急于招募为好,眼下交趾的李逊,就需要平定下来,不能让李逊打出交趾占领交州,省的被李逊与蜀中的大秦接上头。李逊的反兵,只要没有与大秦联络,不用一年,就可以被晋朝瓦解。谢家与桓家,都想让??郡的部族来对付李逊,到时候需要各部族派人从军,还不用朝廷下达强制的命令,真是一石二鸟。
谢家的族人认为,首先要从江右的北方流民中招纳流民为兵,将他们的亲属安置在侨郡之下,由中央统一管理。如果招募流民组成的军队,在未来的几年后不能打仗,在启动从少数民族中招募的想法,那就水到渠成了。谢安给荆州的大都督发出信札询问,驻扎在荆州的大都督,反对在江右的流民中招募世兵,谢安在司徒府为之烦恼。
难道任由大秦军队踏上江淮的广袤大地,直接打到都城建康?他桓家到时候学古人做勤王大将军,风风光光打败秦军,岂不是让谢家下不得台,子侄们个个等着贬为庶人?
桓家左右的那些参军们,还在怂恿桓家与谢家的矛盾,朝廷里的大人们,也是个个等着看好戏,年轻的皇上,难以对他言明两家有底下的厉害关系,皇帝自己和皇后的家里都是一样,朝野上下,倒是想积累点力量,去打击秦国。
皇亲国戚和大臣,倒是支持在江右设立类是李焉农民军的流民军队,让谢家与桓家的冲突更明显,也有利于解决秦国即将全面开战,大兵压境的局面。谢安内心,并未认为自己能够主和,桓家是在此问题上表态的,桓家能够出面表态,等于桓家就不是桓家了。
与大秦是战是和?谢安被这一问题,弄得一夜苍老许多,这可真是折他的寿,仅有的几根黑头发,就这样没有了,有的只是世道沧桑,人心难测。
第四十五章 刘二改名 '本章字数:5949 最新更新时间:2010…10…20 17:34:06。0'
杜瑗的儿子杜玄之,首先找到花瑶寨。可部族卡巴化抓叔不在,去了??郡的雷王部族做客。
杜玄之又日夜兼程前往雷王部族,雷王部族本来就有客,除了杜玄之,还有营阳寨子的保卡巴带着荆州别驾应弄桑卡巴和杨再宗之邀,前来雷山帮助兴建祠堂设立宗嗣。
杜玄之恳求弄桑卡巴的雷王部族,保卡巴的营阳寨子和花瑶寨子的化抓叔派花瑶族人支援宁浦郡,到时候打败李逊,自然会向朝廷奏表请功。弄桑卡巴向杜玄之打听朝廷的情况,这才知道有个七州大都督,这小小的??郡,还是大都督管辖之内。
雷王部族与花瑶部族,虽然不属于一个郡守,可都在大都督管辖之下。花瑶寨子的化抓叔,与杜玄之父子近来关系处理好了,倒是愿意带人去。而且兰邑里的事情,雷王部族才几百猎手,不如去求邑里的孙家,和请求鸠王寨的勾老。化抓叔陪同杜玄之到了孙家,孙家倒是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
且兰邑一个猎人都不能派,听孙家二子江州太守派人回报家中,云秦国军队云集蜀中,晋军连战失利,朝廷和七州军事大都督,都打算在山中拒敌。弄桑卡巴在忙于兴祠堂,沈新叔和阿朵都给弄回来了二十几头骡子,一连将木材垒石准备着,还四处奔走请来匠人。孙家在江州刺史之下担任太守的,消息向来比大都督府还要快。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下??郡上下都沸腾了。弄桑卡巴便不管什么且兰邑里的约定,与鸠王寨互通消息起来。这才知道,境内对于成都的军事消息,被人给封锁住。苗山人就怕这一手,突然朝廷来一个招募令,让人丁不旺的苗山好不容易生息几年,若一开战又要毁于一旦。勾老让道长孙泰给弄桑卡巴带来的信札和口信,都说明一个问题,有人在给他们下套子。
孙泰道长,对于能够到久仰其名的雷山,自认在意。除了上次匆忙派人送药给雷王部族治病。这一次,谈的则是不受约束的事情了。勾老已经发火,不在乎他在武陵郡被抵作人质的家属了。一旦?秦军进入??郡,他鸠王寨还有净王部,都要从武陵郡和巴郡给划分回来。
他世世代代,生为??郡的人,死为??郡的鬼。哪里有这样近交远攻的,分明就是不想让??郡的族人过好日子。对于晋朝,勾老已经是从心底里瞧不起。这也是翠姨来了鸠王寨,给他的安慰和勇气。鸠王寨一句话,再度不停晋朝号令,那么对于很想与??郡叫好的秦国,和与勾老又旧账的晋朝,意味着重新洗牌。
??郡,这次想谈婚论嫁,越是大兵压境越要举办,这是假鬼主千年来的传统。勾老只等弄桑卡巴从平邑回来的消息了。甚至,弄桑卡巴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