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山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苗山风云-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己都不觉得周家应该与陶家有怎样的关系,这个要周仲孙大人怎样来回答?周家陶家两家早就不再互相来往,陶家的后代是死是活与周家有什么关系,当年的事情,周仲孙早就忘记了,与自己没有切身利益的事情,为什么非得要周仲孙来记得。皇帝都是坏人不错,但是皇帝同样也是人呐,不能说坏人就不是人吧,要这样说就太过分了,有种族主义的嫌疑。周仲孙不过是皇帝手下的大都督的一条狗,他连皇帝的走狗都不是,要打听陶家的事情,还不如找大都督一家去打听更好,干嘛非得要跟周仲孙大人过不去呢。周仲孙觉得自己很可怜,自己本来是人现在被人不当做人来看待,轮到他做奴隶了。当年的事情忘记了,那是因为他生活得太好,他没有觉得自己生活太好有什么过错,只是觉得忘记的事情为什么非得要统统都记住?一个人能够记得那么多事情吗,发生过的事情,都分别记住?那这个人还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做到,天才可以不是人,天才就是神仙,神仙就是通过皇帝来办事的。皇帝是神仙传达精神的代理人,所以叫天子??天才之子,既然是天才才能做到的,那就去找天才好了,周仲孙没有了权力,他就不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周仲孙觉得冤枉,他又不是皇帝,又没有做过皇帝,尽管周家心里想过做皇帝,这年头做官员的哪里有不想做皇帝的,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天才而已啊,他没有做过为皇帝什么非得要自己坦白有没有羡慕过皇帝。
周仲孙的确羡慕得要死,他羡慕得整天流口水,因为皇帝交待的事情多,他整天都要为着用皇帝名义传达的事情操心,近墨者黑,那还不是被迫要羡慕皇帝了,这一点周仲孙认为自己没有不坦白,他只是态度不好,态度非常恶劣,总是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而一旦把他打回原形,他就是一条癞皮狗,没有一点人文精神。他周仲孙又不是一个文人,他既不讲究科学,也不讲究什么人文,他就是讲究的富贵荣华,富贵荣华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他就等于不用嫉妒皇帝的权力了。
周仲孙认为自己就是要拖延时间,拖延时间对他来说就是争取时间。他才没有去想到什么珍惜光阴,珍惜光阴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一点意义都没有,他活着就是为了享受与快乐,他又没有工作的压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理论他倒是一大堆,他是一个古人,虽然他不是木乃伊可以作为腐尸留在今天,可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理论并不比今天的人少,他既然要自由,那还有什么时间可以珍惜的,他只是怕死而已,认为苟且偷生是唯一的选择,他不仅认为苟且偷生没有什么不对,相反这还是忍辱偷生,他认为李焉这等刁民侮辱了他,他不断地要求演出,要求自己作为一个职业演员,表演自己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理论。活着比什么都强,至于时间,那得要看日子好过不好过,做囚犯的日子是不好过的,可是他不愿意交待自己的罪行,他认为自己交待出来只有死路一条,宁死也不交代。日子不好过就想尽变法对付关押,他拿出浑身解数,对于关押他的人士,整天向看押者耍流氓无赖,对看押者实施反动教育,他不断地给看押者许诺,没有想到其中那个看押者名叫排日打的青年对他非常仇恨,根本就不能被他打动。
看到排日打并不因为看押工作不开心,周仲孙也没有法子了,他过于无聊,经常一不小心就说出来自己的罪行,就连当年周家与陶家的事情,他也忘记了是不能说出来的秘密,一不小心就说出了李焉这一伙人需要的线索,至少陶家的人就是某个人物的祖先,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怎么找到陶家的后代,这一点就不用周仲孙来操心了,他必须争取时间说出来自己在宁州和益州犯下的罪行。

 
   第二百八十五章继续交待(39) '本章字数:3059 最新更新时间:2011…03…29 13:17:19。0'
 
 时间多么宝贵,钢铁都已经炼成了,可是时间还是没有珍惜起来。钢铁是根本就炼不成的,因为李焉一伙人已经决定不要钻进牛角尖里面去,不是他们能够完成的事情,没有必要自己来完成。对于周仲孙的阅读,已经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让他把所有事情都说出来,直到他不用再说就可以恢复他的自由了。
周仲孙要是不愿意交待又难以打发自己的时间,可以给他一百块石头,用来锻炼身体,他可以每天把石头从牢房里搬出来到外面,再从外面把石头搬进屋子里面去,直到他记得自己父亲是谁母亲是谁,他爷爷是谁奶奶又是谁,记不起来就只有反复地搬运石头来打发时间。为了不让他说废话,还不给他高贵的笔墨来用了,想交待什么就先说出来,由专人来进行记录,记录并整理然后交给大家来讨论。周仲孙想要喝酒,对不起,对于囚犯来说,喝酒的待遇一是要看他交待的态度,而是取决于李焉一伙儿手里有多少剩余的粮食。手里没有粮食,人道主义也是假的,不可能因为满足周仲孙想要喝酒的愿望就是给了囚犯人道主义待遇。
周仲孙要是态度好,他可以为自己争取劳动改造,用劳动来给自己换取喝酒。周仲孙终于记得自己大爷爷周抚家里开过油纸伞店铺的,于是他拼命地回忆能不能用竹篾子编制出伞架子来,他得到看守的许可,得到一些竹子和一把短小的柴刀,他开始还干的起劲,忙活了两天以后他就厌倦了,觉得这玩意儿实在是做不出来的,主要是有失他高贵的身份,不屑于做这等卑微的事情。周仲孙忽然特别希望有一个囚犯同伙,可是李焉一伙儿经过声量,先是给了周仲孙一个手下卫士来一起关押,可是周仲孙很快就提出不要这个同伙了,他害怕这个卫士已经说出来很多话,于是他主动交待了几件在宁州干下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部族,凡是部族里面族长之间的来往,这个卫士知道的他认为卫士已经交待出来的,自己就不再否认,相反还做出一幅想要交待的样子,积极主动地配合对于他的交待和改造。
说是周仲孙交待的问题总是借口皇帝的事情推脱责任,周仲孙却认为自己交待是不错的,他把知道的凡是皇帝的事情都交待出来了,但是与他周家有关的事情,却隐瞒起来,对于大爷爷周抚和爷爷周光,他就像不是自己大爷爷和爷爷一样交待的,所以他交待不出来什么。李焉一伙儿也没有特别不满意的,为什么要勉强周仲孙交待他的家事呢,人都有家,既然坏人也是人,他不愿意交待自己的家事,那也只好多给周仲孙一些时间来交待了,他又没有把自己家族的所犯罪行交待出来,想要得到自由也是不可能的,他必须交待出来才可能获得自由,想到秦国去到秦国去,想到荆州桓家大都督那里去到那里去。
晋朝与成汉国之间的事情,周仲孙对于李家人物是没有交待清楚的,他站在晋朝立场上说话这是值得追究的,周仲孙的态度是长期形成的,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造过来,他认为司马家族的皇帝,到西晋的司马懿司马昭还有司马炎司马衷是正统,而李家的皇帝李雄开始到李期李寿都是次等,不能代表皇权,周仲孙经常被审问得哑口无言,既然周仲孙都能够把李家的事情说得那么清楚,怎么自己周家在李家之后作为成都主人的经过就说不清楚了。李家朝代的最后生活在周仲孙大爷爷周抚那一代结束,爷爷辈分的事情,国家大事能够说得清楚,个人家里的事情说不清楚,这还不是认为自己家里有罪才会这样不愿意说出来。
一个人认为自己家族过去有罪而又不肯说出来,他自己要是没有参与进去还说得过去,可是他自己已经参与进来,他是作为原益州刺史,军事都督而被俘的,既然自己要强调自己的身份,又不愿意说出来自己家族有罪,只能说明他交待的那么多关于西晋朝廷和成都地方上如何改朝换代的事情都是不可以完全相信的。浪费笔墨来给周仲孙交待不可全信的材料都不那么值得,皮纸很宝贵,周仲孙又没有学到他大爷爷周抚家里开设油纸伞作坊的手艺,还不如让周仲孙来给刘大毛那么多制作竹简,就用削竹简来作为周仲孙的劳动改造,让他给自己多削出来一些竹简来写交待材料。周仲孙会写字,写出来也是一手漂亮的字体,可是和刘大毛过去一样那样悲惨地制作竹简,周仲孙就不那么心甘情愿了,他总是消极怠工,过去他处罚那些不给他干活的奴隶就是经常使用各种卑鄙的手段来对于反抗者,现在轮到他自己,他这才明白反抗的滋味也不是很好的,怪不得看押者对于他买卖奴隶的事情非常痛恨,周仲孙有些心虚,他害怕自己成为奴隶,可是他只有给自己削竹子这样一条生活的路子,想逃跑的滋味他不敢再尝试了,每一次逃跑总是和饥饿的感觉挂钩了,很多次挂钩之后他就不再愿意逃跑,因为他不想总是饿着肚子,哪怕是最差的伙食他也愿意吃,总比饿着肚子要好过。
周仲孙不仅不愿意交待爷爷辈分爹妈辈分的事情,就是他自己睡过几个女人都不愿意交待,他认为这是家事,家事不许别人来干涉,非得要说自己家事,就说自己什么都不记得,除非对方有证据,拿出来一件他就交待一件,没有拿出来证据他就一件也不交待。他在凉山的女人,就像山林里的鬼魂一样忽然就不见了,仿佛在凉山和他一起睡觉的女人不过都是狐仙变的,李焉一伙人来到凉山来活捉他的时候,所有的狐仙都一下子变成白烟不见了踪影,周仲孙自己都觉得奇怪,要他怎么交待出来?李焉一伙儿又拿不出来陪她他睡的女人来指证他的罪过,没有能够说他犯下奢侈的罪证,没有他睡过的女人来对他提出控诉,他就得洋洋得意认为自己不用交待了。
可是他过去对宁州部族做过的事情,太多是无法抵赖的,于是他就把责任推到爷爷辈分爹妈辈分的头上,说是上辈子的人干下的事情,他不过是父业子承,父债子还罢了,要是让他还债,他已经都失去自由了,怎么还债?父亲和爷爷辈分的业绩,自己继承下来难道还有错误么,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可不是皇帝一家人才有的特权啊,要让我代替死去的爷爷和父辈来还债,那就得要也拿出周家上辈子做下的孽,拿得出来证据他就认错,不过他只要认错,那也就不用交待什么了,认错不认错就装作一个罪人就是了,反正又不会给自己自由,为什么不能装作罪人呢,等到周仲孙有机会逃跑还搬来救兵,还不是要找李焉一伙人算账,到底谁是罪人,现在还难说。
李焉一伙人,都是秦州益州梁州宁州四州流民组成的,大家对于益州官府任命上的周家犯下哪些具体的罪过,实在是清楚不过,比如哪一次剿匪,比如那一次屠杀,这些债务都是周家免不了要负担的,哪些事情里面有多少人命在里面需要偿命的,可周仲孙却只有一个,要杀一个人来给千万的人偿命,他的一颗人头太少,除非他有看不完的脑袋,可以让每一个心里有仇恨的反抗者都挥动大刀来镇压一次,镇压这使得大家都失去亲人的刽子手。处决刽子手,处决屠夫,可是刽子手和屠夫的脑袋不够砍,就算是砍完了,大家还得要操心未来的生活,继续带着仇恨生活就没有必要了,反而是要尽量消除罪恶感,因为新的生活也是有困难的,不能因为新的生活里面有矛盾,就把过去被敌人带来的罪恶感唤醒,罪恶感会制造矛盾,让以后的日子不好安排了。
司马家族,现在的确还在影响山林里。新的生活也是和司马家族的晋朝来打交道,这还不是需要周仲孙来交待了,他交待晋朝的过去也是需要的,只要大家觉得他的交待里面有大家不知道的,并且是他的交待是可信的,可以证明的,那就说明周仲孙的交待的确是有一些可取的地方。桓家都督就在荆州地面上呆着,他们的心事,从周仲孙的交待里面看看能不能摸索出一些线索来,从而可以和晋朝的桓家都督那边打好交道。而秦国人这边,周仲孙稍微有些不明白的地方,但是周仲孙也不是完全一无所知,只是他认为秦国人不可信,所以他知道的事情觉得对于李焉一伙人没有价值,说穿了就是他还是想把李焉一伙人拉拢到晋朝桓家都督这边来,不要因为自己交待了秦国人的事情,就使得李焉一伙儿投靠秦国那边去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继续交待(40) '本章字数:3394 最新更新时间:2011…03…29 13:34:54。0'
 
 周仲孙错了,他已经自己交待出来司马澄和司马敦的事情,以为李焉一伙儿会满意,这可是天大的秘密,两个化身儒家士族的王爷后代,实际上他们本来可能是东晋皇朝主人的王爷后代,司马睿虽然成了东晋开国皇帝,要是没有这两个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