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阿朵来的路线出城还是走城西少城之外的白华津渡,阿朵第一次来成都,没有寇谦之熟悉,当然得要听从寇谦之的决定,寇谦之想的是要走白华津渡,然后沿着岷江西岸一路南下。他跟阿朵说了,要绕路走一段先到丈人山。
丈人山前面曾提到过,就是古代的青城山。这里有一些道观,寇谦之已经换上了道服,除了道服还有道士的冠冕,这冠冕他师傅亲自设计的式样。
冠冕在这天下不太平的时候并不重要,成兴公虽然制作了冠冕,但是告诫寇谦之,道冠道服只是皮表,择一名山安身经营处所才是最为重要,到四川来不过是一次带着他来学习开眼界的经历罢了。
成兴公当然还得顺便处理和李焉这个徒弟的关系,两人互相需要,师傅帮着徒弟,徒弟也帮着师傅。李焉在军中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和师傅讨教道教的以后,对于佛教的讨论,李焉也一度提到过,只是这支队伍的事物让他不能分心太多。成兴公认为道教目前要发扬,就必须建立一套特别的仪式,从典藏道术书籍到举行道教活动,都得要有一套与前朝不一样的仪式。东晋这个时候的人并没有觉得西晋和东晋是两个朝代,只是因为北方的混乱而造成了洛阳一片萧条,南方因此得到发展。
成兴公认为,汉朝的道术过于追求炼丹,虽然也重视收藏典籍,但是在仪式方面有重大漏洞,首先是他认为炼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猛进,一个道士一生有很多时间可以研究丹炉的法门,必须要积累很多的经验才行,他以为道士要开炉炼丹,最好是在晚年的时候,这是经验积累最多,也是到了不能再云游的时候,正好适合开始炼丹。
道术仪式,过去的太不讲究,这方面最需要带着寇谦之云游来增长见识。尽管天下并不太平,但是秦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咸阳一带相对比较稳定,这就给他这样具有武艺的道士有了可以云游四川来的方便。就算是遇上打仗,他也有办法避开。
成兴公本来打算来帮助李焉和寇谦之一起在四川建立一所道观,他晚年就打算在峨眉山一带安息了,毕竟上了年纪的人,此次就是最后一次云游,到此落脚。寇谦之是他关门徒弟,当然要跟着师傅。李焉却无法继续做道士了,李焉已经难以和他的队伍分离开来。
成兴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一来四川,收了几个徒弟,结果大都不能跟着自己。秦国和晋国在四川发生的争斗,其猛烈程度和给他带来的影响,是如此的巨大。他不是不想离开四川蜀地,只是因为这几个徒弟都还比较满意,他因为喜欢徒弟们而被滞留在了四川,就这样,直到这一次他竟然在冲突中受伤,看起来还是同行的道士所为,真是道术已经各自阴差阳错。
不是没有去过丈人山,成兴公也不是没有去过。寇谦之是从那里来到成都的。过去丈人山上道观有几所,只有寇谦之这一次发现的道观里面有蹊跷,袭击师傅里的人是道士,而这个道士就是其中一所道观里的。反正是要躲避秦兵了,这次不如就往白华津渡走,顺便再去这道观里查探虚实。
袭击师傅的道士和秦军或者晋军有往来,成兴公不是没有想到过,多半还是一些刚刚从军队里头改变身份转入道观里的。李焉队伍是晋军,还用说吗,对方就是秦军里的人或者是亲近者。
这时候的道观,在乱世中洗尽汉代风化,大多还是汉砖晋木,这个晋不是春秋的晋国,而是三国以后的西晋年代。从西晋代魏已经百年,有的木头已经腐烂,有的砖头已经风化,而新的建设力量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新的道观为数不多,应该说,成兴公眼里的西晋没有修建出让他满意的数量众多的道观来。
少数的道观,像丈人山这里,当然还是不错的。这里风景秀丽,山川因成都平原而华丽秀美。丈人山又处于蜀道的一个路口,在汉中到蜀地的出口的地方,这个地方一度在蜀道的兴盛中闻名,可是这不是三国演义里的事实,事实上丈人山就是和剑阁一样应该一起闻名于世的。这里的道教香火的旺盛,那是从汉代就开始了,汉代的成都依然是成都,汉代的成都一度比东晋的成都繁华,寇谦之就算不是因为师傅被这里的道士袭击,迟早也是要来这里来和同行打交道,要不然这云游还叫做云游,就像旅游没有一个目的地一样。说不定,没有目的的旅游就是迁徙,但是寇谦之是迁徙来的还是旅游来的,阿朵哪里知道,就是李焉也只能是认为这个是他师傅的目的,就是来四川这有名的丈人山的道观里来观摩的,可是一到四川却因为兵火没有对丈人山完成他认为的观摩。
路线已经确定了,怎样走寇谦之也利用他对成都的熟悉,又询问过左靠,就是走车宫城城南的一条过道来出城,然后到没有城墙的少城,除了少城,走上十几里,就是白华津渡了,过了白华津渡,骑马不用多久就到达丈人山下。没有秦兵盘查追问拦截的话,不用半天,骑马可以上山了。
寇谦之带着阿朵,两人按照事先和左靠约好的,由寇谦之给左靠家里留下便条,说明二人已经离开,马匹行李都拿走。出门的时候,在路口又遇上左靠,左靠见到街道上已经有秦兵,他站在街对面,也不敢说话,见到二人牵着马,只是对二人示意,走寇谦之知道的城南道路去吧。阿朵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见到左靠夫妻,谢谢他妻子这几天给自己疗伤换药,对左靠挥挥手,笑一笑,跟着寇谦之就继续而去。他们想乘着秃发思复健说的,姜飞还没有调兵封锁车宫城以前出城,要不然,在成都城里,要是侯爷翻脸了一定要他们两的脑袋,就不好办了,不能留在左靠家里,城里也没有别的地方一定就可以躲避。
城南牵马走到城西大门,这个门好像是有名字的,可是寇谦之数天以前进城的时候忘记了,左靠提起来他才想到,左靠提起的时候阿朵不在场,出城的时候阿朵没有看到城门上的题字,他们是出城而不是进城,出城的内城门口没有题字,题字在外城门口上。
就算秃发思复健没有说过姜飞已经在寇谦之大闹侯爷府第时候去调兵,阿朵也知道,反正侯爷说姜飞已经来了,但是阿朵请各位将军来观看放枪的时候没有见到姜飞。侯爷招来的人没有其他阿朵不认识的将军,姜飞和姚兴姚赏没有参加,说明调兵的就是这三人中的一个。姑且相信秃发思复健族长,要是他欺骗自己,自己迟早是要对秃发思复健有所还击的。不管是姜飞还是秃发思复健或者别的什么人,给侯爷下令来缉拿他们,他们立即出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城西门口,这里遇到了阻碍。守城的士兵严格盘查过往的行人,幸好他们走了城西,此时城门各个门口已经更加严厉,万里桥上已经封锁,只许进不许出。他们没有走万里桥回去南下,走那里就出不了城了。城西这里平日也没有这么多士兵的,因为城西有少城,少城里商人行贾有些,这里是秦国汉中与成都之间的集市,万里桥那边则是成都与成都平原腹地之间的集市,两者略有不同。秦国是由关中咸阳来到成都的,所以这少城的集市比万里桥边的集市要活跃,秦晋之争破坏的是万里桥上的集市而不是这里,这里就算破坏过了也给恢复过来了。
秦国需要成都的物资调往关中,而秦国的士兵从关中进入成都也是要经过这里,回到关中也是一样,这里是一个比较宽松的地方。
左靠很想把家里迁到这里来,甚至他想迁到少城去,虽然不在城里,可是哪里有许多的秦国商贩,都是一些与秦国有来往的商贩,能够在做买卖上和打听秦国情报上都有利于他。左靠这个心事,阿朵需要带回去给李焉知道,少城在城外,李焉的人要想找到左靠更加容易,但是左靠必须有秦国的人作为依靠,来往一些人情,而且左靠得要有说的上话的人手来帮助他处理意外的事情,比如遇上意外,要有寇谦之阿朵这样武艺高强的人作为保镖,过去左靠家里依靠的就只是左靠的嘴皮子,以后还是否管用,左靠都不能保证,还是李焉派人来比较的好。阿朵也想问一问自己部族里,有那些耆老和猎手愿意到成都来,这些来的部族里的有武艺的人,要是李焉愿意,自己当然也同意。而不止是雷山部族,两郡的部族人手不缺,缺的是要考察派来的人对执行李焉队伍和各个部族需要的满足能力。
第二百一十七章 少城也拥塞 '本章字数:3059 最新更新时间:2011…01…22 14:45:06。0'
在城南到城西,两人不好骑马,都是小巷子。姜飞的士兵已经先行派往城西,不过他接到的侯爷的命令是捉拿可疑人等。侯爷和姚兴家族关系不错,姚兴姚赏所以在少城开有商号,而姚兴的一度在城东龙泉山上又有产业,除了一个属于姚兴的军营,就是长松观了。姜飞同样也在少城有商号,派出往城西的兵当然知道这一点,认识经常来往的商人,不认识的陌生人就得要盘查,按照侯爷的命令,保护少城的商家而对百姓则没有客气可言。
姜飞不知道此时发生了裴元略大人与姚赏说好要去少城姚赏的商号里做客。裴大人是文官,喜欢体验民情风俗,第一次来成都,鞍马劳顿了数日,这才调理得可以活动了。本来是准备听从侯爷发话就来到城里来拜见侯爷的,可是姚赏前来,邀请他去城西少城做客,他来的时候经过少城,来到成都以后听说是晋国桓温大司马当年攻打成都的时候让少城一把火给烧了,这可以作为他先去少城的理由了。侯爷没有发话,他不愿意擅自暨越到车宫城里拜见侯爷,侯爷此时将各位将军招来,自己得要给侯爷几天时间先与各位将军商议成都的事情,相信侯爷可以理解的。
阿朵想到,自己这一闯入侯爷府第,连累李焉和自己部族还好说,惊扰到成都百姓则不希望看到。幸好长松观下的侯老汉没有事情,他侄儿是不是姓赵,在李焉的队伍里头,回去问过各位头领就知道了。
寇谦之要去丈人山查看,还可以先躲避一下,省的惊扰了更多百姓。阿朵还想到自己是否要雁过留名人过留话,给秦国人说明自己已经出城,不要全省搜捕,危害这一方的安宁,可是这秦晋战局,岂是她阿朵能够左右,即使李焉的队伍加起来也不能说就能够改变得了。寇谦之也想留名,出城的时候和门口的守卫闹一下,阿朵一想还是算了,别让秦兵真的追来,要是出城的时候被阻拦,发生冲突便报上名号来,没有冲突出城了就出城了,自己可以早点回到山林里去。
哪里知道,他们到城门口,对方士兵虽然盘查很严厉,可是寇谦之按照左靠吩咐的,说得出一个秦国商人的名字,就是左靠到剑阁一行打交道的,左靠正希望找到这个秦国商人请他帮忙在少城安顿他的生意,做什么都可以,那秦国商人不知道是杨安那边的人还是哪里的,阿朵并不清楚太多秦国将军杨安的事情,只是左靠拿着珍贵的皮纸给李焉写了一封信让阿朵二人带回去给李焉,里面应该提到了,阿朵无所谓,既然相信李焉,就得相信李焉介绍的左靠。
守城士兵原来是秃发思复健的士兵,熟悉左靠说的这个秦国商人,一听是这个秦国人的亲戚,过去投亲的,虽然姜飞的士兵也调来了,但是寇谦之说得没错,秃发思复健的士兵说不要盘查了。这不正在秃发思复健的士兵和姜飞的士兵正在互相协调,侯爷忽然来这么一个命令,他们觉得很吃惊,。吃惊归吃惊,改做的还得执行,只是执行的方式上姜飞的士兵当然不愿意按照侯爷的意思完全来办理。毕竟城西的过往放松检查,守卫一直没有太多调换,也是侯爷一直以来的命令。两帮士兵正在配合此次侯爷忽然下达的守城命令,还是刚才执行,士兵们见多了这样的情况,一点也不惊讶,就是姜飞的士兵也不是说就得杀人放火。这样的命令下达到哪一个国家的军队里也不是就马上执行,执行越快的军队就越是一支会被打败的军队。
看到东晋的军队,这是完全的秦国军队,虽然不是和李焉队伍属于一个军队,阿朵希望他们都是一个军队,是一支军队一个国家,至于皇帝的制度,阿朵能够改变的一定要改变,现代社会的国家制度中不是没有君主制度的。日本和英国就是,这两个国家还保留着皇帝,难道我们要为这两个国家就让中国重新回到有君主作为象征的制度中去?
阿朵是懂英语的,这是东晋少数几个懂英语的人之一。只有莫里斯几个是东晋唯一懂得英语的人,他们之间有一场神秘的较量。阿朵的心里为这个较量而反复思考。莫里斯他们几个近代人和自己这个现代人一样,同样具有改变这个中国晋代历史的能力,为善还好,绝对不能让他们来作恶。而自己回到东晋,如果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