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只是小股人马,要是能够和巴郡的晋军杨亮一起呼应,就得进攻鳖邑,这个古代的遵义市,因为大雪封山,又暂时安静下来,可是大雪不会永远的下个不停,老天爷的委屈化成冰雪从天上落下,也并没有人间那么多,至少不会是年年雪天天下。叔叔这个时候跑到山外去,倒是值得佩服,为了真理和歪理,人们有时候都会一样有劲,人为利益活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这时候夜郎郡下雪,??郡应该也是一样,而巨树族就不知道如何,会不会也是给大雪封山了,阿朵听过过他们那里并不下大雪的,下一场小雪都十分稀奇的,阿朵知道这是地理原因。
苗山有苗岭,苗岭从西到东,苗岭以北下雪而苗岭以南不下雪,这就是分别。苗岭沿着红水河基本为界限,所以夜郎郡属于下雪下大雪的最南边,再往南就没有大雪了,而阿朵此时往北走,雪只会越下越大,但是这里是高原,到成都平原上,说不定冬暖夏凉的平原上没有这样大的大雪,山地里的雪让人真是寸步难行,脚上虽然穿着李焉提供的官家靴子,可是这官家靴子也不十分管用,走得时间长了,而且脚指头很容易生冻疮,阿朵见摩梭族族人都是习惯的,心想自己还能害怕恶劣的自然天气了。
走走停停,这一段路程不算什么,阿朵拿住红军爬雪山的事迹来鼓励自己,这时候没有辣椒,但是山里人会做枸酱,虽然没有辣椒,但是枸酱也有一点辣味,山里人制作这些酱制品,正是为了贮藏到冬季食用,他们几个没有带着一些枸酱在身上,枸酱是贵重食物,关于枸酱,阿朵已经很了解了,这是汉代作为贡品的一种山里特产,山外人一般人很难买到,因为商业不发达,而山外人没有枸酱好比山里人没有盐巴,两者都差不多。枸酱味道好,但是作用未必比得上北方的大葱大蒜,大葱大蒜才能更加有效的杀菌,这是常识吧,阿朵自打这几个月来,没有听到过大葱的名字,此次到成都去,能不能听到或者见到?
除了北方的大葱,还有大蒜,李焉已经说成都人已经学会中大蒜,山里人,正是学习栽种的大蒜的时期,雷山人在杨先生的认识下会种大蒜,据说大蒜还是张骞出使西域时期带回来的,从那以后,就在中原和成都流行种植开来,大蒜就成为杀菌食品和冬季御寒的重要食品,应该说山里并不缺少大蒜,摩梭族族人过去很少吃大蒜,这才吃了两三年年头,比较适应了。所以阿朵几个人带着的是大蒜,与干粮混合在一起,用来调味和带动身体发热起来。除了干粮里的备份,还有带着生的大蒜,这是需要的,沿路不能不停留生火烤火吃饭过夜,大蒜就成为重要的食物,烧汤还有生吃,都是对御寒有帮助的。
大概是巴郡那边调动过来一点点大蒜的,不然这支队伍会缺少冬季的食物佐料,吃得不好那还怎么过冬,烤火都解决了,就是这大蒜一物还不够,一时间哪里能够得到许多,所以总的来说,这支队伍的食品应该是匮乏的,甚至比阿朵想象的还要差一些。阿朵希望能够遇上娜加索提,实在碰不到也没有办法,她打算之带着一两个人去成都,摩梭族的族人都要寻找娜加索提,而她只带着两个雷山的猎手去成都就行了,带了两只鸟铳和五包黑火药或者黄火药。
见到姚兴姚赏之后,如果谈的拢来,伺机可以介绍济火部族的向导,因为阿朵需要姚兴的秦军给周大人制造压力,就算不能联手攻打周大人的话,能够给他们压力,就会让周大人走投无路。周大人会不会狗急跳墙,走拼死一搏,困兽犹斗会不会临死还要反咬一口,这是李焉对阿朵道出的心事,惟有智取才是上策,这次接着毛球将军和霍长空返乡,看能不能伺机打下朱提郡的郡治所在,因为那里实在是易守难攻。
阿朵觉得此时与秦军姚兴见面,不能暴露自己打算拿下朱提郡的意图,此时给姚兴说出来,有可能从他这里泄露给周大人一伙,不能因为他们给李焉卖瓷器就认为他们是同盟。能够找姚兴卖到盐巴和大蒜,这是阿朵先行的原因,大雪过后谢水西会接着派人到?道邑里继续请求姚兴答应卖盐巴大蒜给他们。姚兴一直积极想打通?道。
?道,从?道邑里出发,到朱提郡的郡治所在,历史久远,?道的名称与蜀道一样久远。秦朝时期,还在秦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前,秦人经营四川,除了修建蜀道作为栈道,另外修建了?道作为通往云南的栈道,?道虽然没有蜀道的规模,其实?道本身就是属于蜀道一部分,只是狭义的蜀道,大家都以为只是指汉中到成都的道路。蜀道蜀道,顾名思义,可以指蜀地上所有的道路,如果指秦国人占领四川以后的修建的道路,?道当然也包括在其中。
?道,又名五尺道。因为道路宽为五尺,这是现代的计量尺度,当然五尺道也是东晋之后才有的名称,这条道路铺着青石,途径朱提郡郡治之间的一段,尤其险峻。姚兴的军队要拿下朱提郡的郡治,必须打下把守在五尺道上据险而守的晋军。秦人治理四川,李冰修建的水利都江堰工程当然是其中之一,李冰的功绩,除了水利治水,还有一大功劳就是凿盐井,他采用了比当时更加先进的方法,使得盐业生产效力大增,这当然也是一个大功绩了。李冰另外一个功劳,是否修建五尺道,史书中没有明确,但是野史上颇有传闻,李冰参与修建蜀道是可能的,至于具体参与过修建?道就弄不清楚了。
五尺道能够过马,这是姚兴非常感兴趣的一条战略要道,只要能够占据这条要道,那他就能够在这里获得许多利益。卖盐,利润是很大的,姚兴手里有盐,可是他不会卖,这时候的钱十分混乱,秦国的钱还没有在这里发行,只有发行了秦国的钱币,才能直接用数字来计算好处。
姚兴的盐买卖是军事买卖,盐巴等于是让各部族臣服于他的一个重要砝码,吕光时刻盯着他手里的盐,这时候他已作为宁州刺史的身份,说赏赐给了部族,属于他统治的部族们,这是说得过去的,而且能够给秦国带来好的名声。他听说五尺道就是盐道,那就是云南的部族们需要和他交换物资了,拿少量的盐巴做一些不平等的交换,这就是姚兴的主义。
下雪了,他的士兵怕冷,没有继续对周大人占领的?道攻击,阿朵意外地来见他了,劝说他暂时撤回兵马,开春在进攻。姚兴是不能占领五尺道的,他占领五尺道,会不会与周大人一样,霸占着不让云南部族与四川正常通商?
第一百零九章 虎狼为伍 '本章字数:3537 最新更新时间:2010…11…16 18:14:06。0'
?道邑里的姚兴,闻讯知道姜飞正在协助张绍攻打巴郡,巴郡也是易守难攻的地形,要想拿下晋朝在成都的唯一剩下的军事要塞,姚兴很兴奋,这是他最高兴见到的。
自己的队伍又没有参与进攻,姚赏这个堂哥,看上去傻乎乎的,实际上异常精明,姚兴表面上总是公开训斥堂哥,实际上很多大事情上面都听从这个堂哥。
姚兴这次听从姚赏的事情,是答应与吕光大人一起稳定四川的民情,尽量让成都得到治理,这种建立在军事胜利上的治理,又有十分荒唐虚伪狡诈的一面,姚赏可不是吃干饭的人,他知道如何吸干老百姓的血,欲取还予这个道理,姚赏好像生怕姚兴不懂。
吕光大人已经开窍了,这里要长期驻扎下去,就不能消灭李焉,让他做出一些动静来,好借口这里并不平静,至于巴郡那是无论如何要拿下的,这是天王下的死命令,巴郡都没有拿下,怎么叫统治了四川呢?这是巴人的地区,巴人是不好统治的,早就给晋朝军队洗脑,拿他们秦国军队当作杀人的强盗和土匪,要让四川人相信,就要让成都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双重攻击下落入秦国的手里。
姚兴没有白白呆在?道邑里,他最近与吕大人的关系处理得不错,吕大人出面协调了他和张绍的矛盾,而他在?道邑里,给秦国正在搜索舟子和大肆伐木造船,当地老百姓并不很配合,姚兴这次保持了很高的觉悟,没有压迫百姓去干这些事情,他的士兵需要干活,就由士兵们来干好了,至于老百姓来参加,他是不付钱的,但是给饭吃,这让很多流动人口暂时在?道邑里暂时留下,大部分则在姜飞的驱赶之下,逃亡了巴郡。
巴郡那里,还不焦头烂额的,粮食不够吃就会起哄,到时候恐怕不用打仗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巴郡。哪里知道,杨亮在袁虞的配合下,与都督府搭成了一个君子协定,这是一个厉害的举措,都督府以任命杨亮到江夏郡做刺史为付出,得到了杨亮坚壁清野火烧巴郡的坚决执行。杨亮作为一个刚刚进入汉人阶级的将军,身边又有数万军民的安顿,火烧巴郡,到时候会引起民怨沸腾,杨亮一直不敢答应都督府的命令,不停地与都督府讨价还价,在毛穆之死去之前就开始了,他杨亮不一把火烧掉巴郡,难道是毛穆之来烧啊,毛穆之一家有多少脑袋挂着,这让朝廷知道是要灭族的,毛穆之绝对不会做这样的傻事,就算不做将军了也不会答应,而朝廷表面上不会绕过干这样事情的人,但是暗地里却有人希望这样子干,让秦军什么都得不到,巴郡无法住人,以后也难以快速组织对山地的渗透。
吕光这边想的倒是不急于逼得巴郡的晋朝守军狗急跳墙,攻击是有的,没有到生死存亡那么严重,吕光在邓景失踪又返回之后,几乎变了一个人,从过去公开的收刮成都人变得十分廉洁,不许士兵包括他的烂儿子吕篡扰民,对于成都父老嘘寒问暖,关心他们这个冬季的生活,推荐士子参与秦国的工作也在进行。
但是纸包不住火,他儿子和手下在成都干的事情,实在让成都人无法恭维,吕光自己心里也有难处,一是刚来的时候怕天王知道成都的底细,不会同意他驻扎成都太久,所以他只得先捞到一票再说,此时据说天王好像举棋不定了,对于成都的事情觉得如同吕光上奏的那样,真是需要长久的经营才能统治稳定下来,这时候在仓促调回吕光,只会让成都再次发生动乱,这里的老百姓,天王想不懂,为什么成都的老百姓就这样不喜欢他们,难道晋朝朝廷在成都就干了好事,他们还比不上晋朝的朝廷?如果比得上他们秦国军队又怎样能够在成都打败晋朝军队的呢?
天王很少知道底下人干的具体事情,如果说他被蒙蔽了,还不如说他自己有些放任吧,他没有想到过,自己是否是一个真正有作为的皇帝,或者皇帝本身就是代表了罪恶,他毕竟有自己的局限性,不能彻底觉悟,这时候他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上到王公贵族,下到普通士兵,都在认真学习汉人的文化,这样子学习汉人文化,汉人还有不能接受他们的吗?
吕光当然知道此时让姚兴捡到一个大便宜,毕竟他没有认真攻打李焉,可是张绍也没有攻打,他接到张绍的信札,这才明白过来,张绍那时候没有与姜飞取得联络的资格,独自攻打李焉是冒险的举动,而姚兴不会卖命地与李焉打仗,这是他张绍认死的道理,果然不出其然,姚兴假装打了一阵,就立即收兵了。
吕光对张绍还是欣赏的,他带兵多年,知道张绍这样的将军最能够打仗了,身先士卒又善于和士卒打成一片,他自己出生寒微,所以能够懂得体恤下级的重要,这样的将军一个能够顶得上几个姚兴,姚兴是个无赖,和他父亲一样,都是保存实力的投降派,风吹两面到的墙头草,不值得让他参与重要的事情,这时候姚兴不肯攻打巴郡,正好有个借口拿他告到天王面前。
可是姚赏这个人实在太善解人意,不等他的上奏走出都督府,姚赏的上书来了,替他弟弟认错,表示孝敬吕大人若干,这样的礼物,吕光一时听从了某个幕后人物的建议,没有收刮民脂民膏了,所以不能拒绝,笑纳就是,上奏的内容,口气改变得随和多了,只是说姚兴毕竟不是他的亲信,在江阳郡的行动中不停号令,但是他们还是参加的进攻,天王得交代姚兴父亲,给姚兴写信劝告为好,免得再次贻误战机。
李阿是来跟着做什么的,这是姚兴父亲与李阿之间的机密,姚兴姚赏的确不知道,这个李阿要走就随他好了,父亲说的照顾这个老道士,看起来是多余的,这个道士太自以为是,没有把他这个统兵上万的将军放在眼里,就算李阿是见过天王的人又怎样,他姚兴还等着娶到天王的女儿做女婿呢,莫以为姚兴是在妄想,姚苌不是在给他活动了,父亲之所以这次在天王弟弟苻融的部下,那么积极卖命,还不是希望借此能够成为天王家的外亲,就算做不到天王的外亲,做他弟弟的外亲也不错了。
姚兴心想那个来自??郡部族的女人,表面上看是和泥巴一样,其实洗干净了是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