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宝钗,宝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宝钗,宝钗?-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准备退出房门的秋娘身子一颤,不由自主的驻留下脚步。见此,宝钗倚靠在床头,笑得婉约的说道。“本宫归宁的时日是一个月,你只要赶在回宫前回来便行。”
  秋娘满脸喜悦,激动的跪倒在了地上,对宝钗磕着头。“多谢娘娘大恩,多谢娘娘大恩。”这时,文杏看着秋娘,微微沉吟说道。“娘娘,文杏也想回家看一趟。”就算家里已经没有了人,再回故乡走一趟也好。
  宝钗点点头也答应文杏的要求。第二日早早的,莺儿去送两人的时候分别将五百两银子分别塞到了文杏与秋娘的手中,
  “这是娘娘吩咐我给你们的,出门在外,总会有需要钱的时候。”文杏和秋娘分别擦了擦湿润的眼角分别上了马车。驾车的是锦衣侍卫,也是宝钗怕两个出门在外的女子不安全,特意嘱咐其中武艺高强的人护送。
  莺儿一直注视着两辆马车渐行渐远,直到看不见马车的影子,才转身回了薛府。这时,宝钗跟薛夫人正在商量宝钗的事情,见莺儿到来便带着笑意的说道。“本宫的好莺儿还不快多谢娘亲,。”
  莺儿不解,却也温顺的对薛夫人行叩拜之礼。
  薛夫人呵呵笑道。“好好,从此你便是我的义女了。”
  原来,宝钗跟薛夫人商议的是让她把莺儿收为义女,留在身边好好的为她寻一个好的归宿。薛夫人开始不同意,但转念一想,将莺儿收为义女莺儿便是薛家的人了,以她对宝钗的忠心,如若将她嫁给一位对宝钗会有帮助的达官贵人不是一件好事吗?便同意了宝钗的要求。这时,正巧莺儿送走了文杏二人盈盈而来,便有了先前宝钗问话的那一幕。
  薛夫人收了一位义女是一件大事,金陵那些大富贵人家便络绎不绝的上门送你。甄夙有些担心,却见宝钗神色轻松的叫她把所有送礼的人员理了一个单子,派人秘密的送到了京城。这些事情其实真的不必担心的,朱允禛那般的人物会不知道其中的弯道吗,只要大大方方的把礼单送给他过目就好。
  在金陵家中住的那段时日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便是一月过去。说真的,宝钗并不想就这样的回到京城,重新被关进那个富丽堂皇却空洞的华丽牢笼里。只是再不舍,终究还是要回去的。
  “娘娘,回到京城要万事小心为上。”薛夫人的叮咛让宝钗的心为之一暖,她盈盈的笑着看着自己的母亲。
  “娘亲,莺儿就托你照顾了。”她最挂心的便是与她自小一起长大的莺儿,只要莺儿得到幸福,她便安心。
  “娘亲知道,莺儿现在好歹也是我的女儿了,是上了薛家家谱的,娘亲怎么会不对她好。”
  宝钗点头一笑,最后再深深的看了一眼薛家大宅,收敛自己所有的心思,便上了马车。带奶娘将两孩子抱上了宝钗所坐的马车,又重新下了马车,去了前面的马车坐好,锦衣侍卫开着路,大队人马便离开了金凌。
  走到一半的时候,天色渐晚,在包了一间客栈后,大队人马便宿在了这里,待第二日天亮再行出发。
  晚上宝钗在粗使宫女伺候睡下的时候,窗外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雨一直落了一夜直到天亮的时候才开始慢慢的停了下来。
  “还能走吗?”
  宝钗这样的询问锦衣侍卫,待其中领头人物点头后,宝钗便带着孩子上了马车,这时一位锦衣侍卫上前来报,说是秋娘与文杏回京的时候遇到了大水暂时无法跟宝钗会合。
  宝钗沉吟一下,开口说道。“用飞鸽告诉他们,在京城会合就好,不碍事的。”
  那锦衣侍卫领命退下到后面队伍写下字条,放飞了一只信鸽后,队伍又缓缓的前进。走着走着,队伍又突然的停了下来,宝钗在马车里蹙眉,卷起帘子出声问道。“怎么回事?”
  “前面的道路被山上滚落的巨石掩埋了,车队无法前行。”前面开路的锦衣侍卫快马而回,恭声的回答道。
  宝钗皱眉,果断的出言说道。“那就绕小道继续走吧!”
  锦衣侍卫拱手道。“娘娘,小道怕是不安全。”
  “陛下不是催得急吗?早点回去为好。”见宝钗这样说道,锦衣侍卫便不再坚持,出声命令大部队绕小道走。
  在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忽听山上传来轰隆的巨响。队伍中有人惊恐出声。“山上的小溪走水了。”
  这山上的小溪平时虽只是小小的一条河流看起来并没有多大危险性,但是突然遇到大雨冲刷,小溪被石头拦住了去路,便会越集越多,最后爆发的力量也只比大坝决提威力少那么一半。
  虽说这一千锦衣侍卫个个都是精英,但是人再强大又怎么抵得过大自然的力量,在水的冲刷下,骚乱了起来,而宝钗坐着的那辆马车的马匹甩掉车夫,开始拔足狂奔了起来。
  马车里,宝钗将自己的两个孩子紧紧的护在怀中,任凭自己的身子在马车里左右撞着,青青紫紫却不愿两个孩子受一点点伤。渐渐的驾着马车的马匹挣脱了缰绳,在众人惊恐的眼神中,马车跌进了万丈深崖。
  作者有话要说:……猜猜宝钗跟两个孩子是被谁救了

  Chapter058

  马车跌落悬崖的时候,宝钗护在怀里的两个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无法,宝钗只能咬牙无视她们的哭声,继续将两个孩子搂得紧紧的。
  本来以为这一世的人生就在此时终结,却不曾想在马车落到半山腰的时候,马车正巧落在悬崖边长出的松树上,正好缓解了一下下坠的速度。正当被撞得浑身青紫的宝钗惊魂已定的时候,咯吱一声,树枝折断的声音响起,已经快散架的马车连同那棵被折断的松树一起又掉下了崖底。
  崖底下有着一个巨大的水潭,在落水的那一刻,宝钗拼着全身的力气,眼疾手快的将怀中的两个孩子推到一块木版上后,自己筋疲力尽的沉入了水底。
  就在宝钗意识越来越模糊的时候,她感觉到有人跳下水,打捞起她,抱着她往水面的方向游去…… ……
  宝钗跟两个孩子落崖遍寻不到的消息如晴天霹雳一般在朝堂上炸开了锅。
  众朝廷大臣面面相觑,最后一同拜倒在朝堂上。
  “陛下请节哀!”
  朱允禛眼睛一闭,将那痛苦的情绪收敛起来,脸色冷俊,声音淡漠的开口。“你们退下吧!”
  节哀?如何节哀,自己心中的爱离自己而去,生离与死别本就是天底下让人最伤神的。宝钗,她的钗儿何其冷心竟这样抛下他带着一双女儿就这样的离去,让他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告诉锦衣侍卫朕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没有找到就不必回来见朕了。”
  许久,朱允禛大手一挥,发出这样的命令。得令的戴权心中发出微微的叹息,看来陛下是不愿相信这样的事情吧!但愿在失望越来越强烈将陛下的心掩埋后,陛下不会怒起迁怒才是……如果真是那样,那么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陛下!”温柔婉约的声音响起,朱允禛不用回头便知道来的是谁?
  朱允禛勾起唇,背对着那人露出了一抹冷侧心扉的笑容。“你来干什么?”
  “陛下,奴婢知道你思念薛皇贵妃,但是人死不能复生。”那温柔得仿佛可以滴出水的并没有换来冷情帝王的一次回头。
  “所以,你就认为你能代替钗儿了。”朱允禛冷哼,回头看着穿一身白衣,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的贾元春,那前有未有的恶心涌了上来。他的钗儿住的承欢阁企是贾元春这般处处算计,攻于心计的女人配进来。
  换了以往,他或许会为了更好的算计贾府来一场戏。但是现在,在他万般想念宝钗的时候,他趣味不想为了什么,来一场沉醉。他是君王却是有心爱之人的君王,他不希望有其他的女子来玷污宝钗称之为家的地方。
  “陛下,奴婢知道皇贵妃娘娘在你心中的地位并不想代替皇贵妃娘娘,奴婢只是不忍心看陛下这样伤心难过,毕竟陛下这样,皇贵妃在天上也会不开心的。”贾元春神情婉约的说话,那双藏在衣袖的手不自觉的握紧。是成是败就看这次了,好不容易薛宝钗落了崖,不抓住这次机会成为妃嫔的话,她永远都不会甘心的。
  朱允禛眼中冷光一闪,心中怒火越集越高。这女人一口一句说宝钗已死到底安的什么心,是成心在咒宝钗吧!
  朱允禛眼睛一眯,笑了。那笑容冷得让周围的空气也为之变得如冬日般萧瑟。
  “来人给我丢出去。”
  原本承欢阁的粗使太监应声进来,抓着贾元春毫不怜惜的就往门外拖去,重重的甩在了地上。贾元春咬牙在一大片嘲笑讥讽的眼神中爬了起来,双手怀抱着胸,傲气的走出了承欢阁,往自己住的凤藻宫走去。
  走到半道的时候,贾元春遇到了正带着两岁左右大小的长公主逛御花园的周贵人。
  “哟!这不是我们号称德才兼备的贾尚书吗?”周贵人带着雍容华贵的笑容对贾元春打着招呼,那意犹未尽的话语成功的让贾元春白了脸,打了个哆嗦。
  “贵人安好!”微微的对周贵人行了下礼,本来贾元春以为周贵人会嘲笑自己一二,也做好了被她讥讽嘲笑的准备,却谁知,周贵人只是带着笑容,仪态万千的让她不并多礼。
  正当贾元春暗中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周贵人在与她擦身而过的时候说了一句。“你不是薛宝钗,你最大的错误便是出现在最不该出现的地方,所以你活该。”
  贾元春神色一阵恍惚,原来到头来,自己还是薛宝钗而功亏一篑。为什么你已经死了,还不肯给别人机会。
  贾元春恍恍惚惚的回了承欢阁,夜里,偏殿传来吴倩那疯狂的大笑让她觉得不寒而栗。这样处处都是噩梦的皇宫,真的就是她以前欣欣盼盼的人上人生活吗?被当今陛下彻底厌恶的自己今后到底该何去何从。
  宝钗这边…… ……
  宝钗是被一位穿着粗布麻衣,看起来魁梧强壮的庄稼汉子给救的起来。那人将宝钗从水潭子里捞起来后,便把宝钗平放在岸边,看着宝钗昏迷却玉美得惊人的容颜,那人脸色诡异的红了一下,伸出手探了探宝钗鼻息,发现还有气,便松了一口气。而这时被宝钗甩在木板上的两个孩子哇哇大声哭了起来,那人忙又下了水,游到躺在木板上哇哇大哭的孩子身边,小心的拉着木板游到了岸边。
  那人注意到,两位孩子跟他救起的这位做妇人打扮的女子都衣着华贵,根本就不是他这种穿着粗衣麻布的人可以比的。不是非福就是及贵。
  心中暗自在揣测宝钗三人身份的那人看了看一点也没转醒迹象的宝钗,动手割了一些长在岸边的芦苇,动手编制起来。
  编织的是两个刚好可以放下孩子的篮子,那人用搓好的芦苇绳子将篮子连了起来挂在了胸前,将两个刚过了周岁的长安长宁分别放了进去,然后又小心的背起宝钗,一步一个脚印往自己住的地方走去。
  那是一处宁静,与世隔绝的小村庄,山清水秀,烟雾袅袅。这个小村庄很小,小到只有十几来户村民住在这里。
  “老实,你在哪将仙女背了回来。”正打猎归来的村里人看着背上背着一位穿着十分美丽,浑身却湿漉漉的女人回来,特别是他胸前篮子里的那两个漂亮的娃子,这不是把洛神给背了回来当老婆了吧!
  当村里的汉子这样打趣着这叫王老实的汉子时,王老实脸红的让他们别瞎说。“这女子和孩子是从山顶上的悬崖跌落下来的,我刚巧在那打猎救了她。”
  救宝钗的人是出了名心善的王老实,以打猎种庄稼为生。前不久自己的老婆刚刚去世,留下了一个才六岁大的孩子和一位年迈手脚并不太方便的老母亲。
  一般村子里的人大多淳朴善良,特别是王老实的老母亲,在听到自己的儿子救了一位姑娘跟两个孩子的时候,便立马将自己住的那屋腾了出来,自己跟那六岁大的孙子挤一个屋,而让王老实住到了牛棚里。
  王老婆子关上有些漏风的木门……翻找出一身很旧却干干净净的棉衣,为宝钗褪去那身湿漉漉的衣裳时皱起了眉。
  由于先前在马车里紧紧保护自己两个孩子的关系,宝钗那一身除了正面,青青紫紫几乎没有完好的皮肤。
  “这姑娘伤得不轻呀!”将那棉衣为宝钗换上,王老婆子打开房门让看着宝钗孩子哭丝毫没有办法哄的王老实上山去采点治疗跌打淤伤的草药回来。
  “妈妈,那这两个一直哭的小鬼便交给你了。”
  王老婆子点点头,王老实便背着草药筐子走高高的山顶走了。“这两娃子一定是饿了。”王老婆子看着坐在地上一直抽涕着咬字不清不楚喊着“娘,娘”的两孩子,叹息一声,便走到院子外面站在那喊着。
  “张家的媳妇,过来帮忙喂喂孩子。”
  王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