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蔡吉打算笃定地欣赏敌将的武技之,一旁的庞统在想了想之后,连忙凑上前提醒道:“主公,就这么放人走怕是会引人非议。不若派一队弓手朝那伙人射几箭,也算是对袁绍有所交代。”
“恩。士元言之有理。”蔡吉点头接受了庞统的提议,转身便向唐蓥吩咐道,“就照士元话去做。另外别忘射完之后,让将士们朝山下吼两声,也算是为友军壮壮声势。”
既然自家主公定下了如此基调,蔡吉军的弓箭手自然是虚张声势地朝山下射了一阵箭。至于赵云等人则在山上蔡吉军不知是威吓,还是喝彩的呼喊声中,一路杀出了袁绍的后军。这期间浴血的赵云甚至都没注意到一旁的山坡上正有一个少女饶有兴致地看他过关斩将。
以建安二年各家诸侯的实力来说,袁绍以一战击败十万黑山军的功绩,确实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但这一年此战却并没有在中原引起多少人注意。因为就在袁绍击败黑山军的同时,远在豫州的刘备完成了一场真正改变整个中原势力分布的大战。
建安二年,冬,十一月末,刘备在徐州巨贾糜竺的资助下,集百余艘舟船,渡淮河讨伐伪帝袁术。刚刚在徐州被吕布重创的袁术哪儿是占尽天时、人和的刘备对手。双方领兵对阵于阳泉,虽然刘备渡江的人马不足一万,而袁术的兵力是其两倍有余。然而当天刘备军仅一个回合的突击,便让袁术临时拉起来的人马做了鸟兽散。而袁术则再次抛下军队只身逃往九江。
阳泉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刘备军上下的士气,同样也给了刘备继续南下的信心。加之由于袁术之前在扬州各郡先是横征暴敛,后又越界称帝,引得扬州上下天怒人怨。不少扬州本地世家豪族在得到刘备南下的消息后,纷纷写信向其投诚。淮河两岸的百姓亦踊跃参军投效。有了如此民心作保,刘备当即决定乘胜追击直下庐江。
庐江郡的郡守原为陆康。袁术征徐州之时曾向庐江索要索求三万斛军粮,陆康不从,袁术大怒,遂以庐江太守之位诱使孙策攻打陆康。然而在孙策打下庐江之后,袁术却并没有遵照约定举荐孙策做太守,而是将庐江转交给了自己的心腹刘勋。袁术此举固然是寒了孙策的心,同时也为扬州的士人所不齿。就在袁术徐州惨败的消息南传后不久,原本被其任命为居巢县令的名士周瑜,趁乱东渡回吴,加入了孙策旗下。随后当地的豪士鲁肃亦领着部属百余人东投孙策。
因此当刘备挥师南下庐江之时,几乎未遇到任何阻挠。相反周边陆续投效的青壮,让刘备的兵力迅速膨胀到了两万余人。直至刘备兵临庐江城下才得到消息的守将刘勋,慌忙领兵迎战,却被关羽阵斩于马下。面对被挑在枪杆子上的刘勋首级,袁术军残部未作任何抵抗便开城投降,将刘备等人迎进了庐江城。
如此一来二去之下,待到刘备平定庐江全境之时,时间的卷轴已然由建安二年的冬天翻到了建安三年的春天。整个庐江郡也迎来了草长莺飞的季节。出于对之前丢失徐州的反省,同时也是向曹操、蔡吉学习,刘备这一次在庐江并没有急着扩充兵员,而是将精力都放在了安抚庐江世家,以及鼓励百姓春耕上。
庐江郡虽多山地,不及徐州富庶,可胜在远离战争,且雨水充足。大量南逃的流民为此地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若非之前袁术奢靡贪yin、疯狂敛财,庐江郡大可像大别山另一边的荆州那般成为鱼米之乡。因此刘备的《劝农令》一经颁布,庐江各地的百姓便纷纷响应,开始自发地恢复起农耕来。这其中固然有《劝农令》百姓带来实惠的缘故,不过若非刘备之前在中原积累下了仁德的美名,庐江的百姓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就相信这么一个外来的刘使君。
此刻眼见刘备一行人骑马经过,正在官道两边稻田里辛勤耕作的百信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毕恭毕敬地向他们的新使君躬身行礼。马背上的刘备见状,一面和善地向百姓挥手致意,一面则同随行的关羽、张飞等人连连感叹,“庐江的民心可用,民心可用。”
“那是大哥爱民如子,民方能敬大哥如父。”关羽撸着长须向刘备夸赞道。
而张飞则在一旁煽风点火道,“就是,既然庐江百姓都如此拥护大哥,大哥就留在这儿做太守。总比回小沛做那有名无实的豫州牧强。”
原来刘备眼下虽打下了庐江,可他名义上还是豫州牧。所以刘备打算举荐关羽做了庐江太守。毕竟只要控制了庐江,太守一职朝廷早晚会顺水推舟。而张飞的意思却是要让刘备干脆就在庐江扎下根来,毕竟相比小沛,庐江四周并没有吕布、曹操那样的强敌环绕。而临近的势力除了刘表、孙策还有些实力之外,其他势力皆不如刘备。倘若刘备能在此安心经略上一两年,成为一方霸主并非难事。
所以在听罢张飞的鼓动之后,这会儿的刘备也有些心动起来。只是还未等他张口作答,一旁的糜竺却向其进言道,“主公三思。豫州刺史一职乃是天子钦点怎能说丢就丢。更何况庐江百姓现下之所以会以主公马首是瞻,也正是出于钦佩主公忠君爱国的缘故。主公怎能因眼前之利而舍本逐末呢?更何况青州的蔡安贞不也是以徐州牧之职领东莱、北海两郡。”
糜竺一番话在刘备听来犹如醍醐灌顶,却见他赶紧勒停马儿向糜竺作揖道,“子仲言之有理,备受教也。”
然而一旁的张飞却对糜竺话并不在意,反倒是似笑非笑地反问道:“东莱、北海紧邻徐州。而庐江则与豫州隔有一条淮河。难道大哥每次运兵都要向蔡安贞借船?”
虽然此番刘备军南渡对外宣称是糜竺出资招来的舟船。可在场的四人却知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其实是那个远在幽州的少女使君。张飞这番话算是彻底点穿了众人一致闭口不谈的心事。没错,倘若没有蔡吉提供舟船,刘备根本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打下庐江。可蔡吉为什么要出手帮刘备如此大忙?其目的又是什么?众人目前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刘备要想同时控制庐江与沛县就必须有一支能在淮水纵横的水军。正因为如此张飞才会提议刘备放弃淮河以北,以便能集中精力经营扬州。
只是一想到蔡吉以二八年华便已坐拥三郡之地,麾下既有数万步骑,又有纵横海内的水军。已经三十有七的刘备,联想起自己征战十多年才得今日一方基业,心中不禁萌生出一股不服输的气概来:“此事再议,先治理好庐江再说”。。。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且就在庐江百姓忙着春耕之时,寿春城内却是一片愁云惨淡。诚然袁术军收复寿春已近半年,可直至今日城内被吕布军焚毁的残垣断壁还历历在目。丧失家园的百姓只能寄居于临时搭建的窝棚之中,仰起因饥饿而浮肿的脸眺望远处已然修缮的皇宫过一天算一天。
然而作为寿春皇宫的主人,袁术却依旧觉得自己的宫殿寒酸不已。因为皇宫的城墙、亭台固然能动用民夫日夜赶工修复,可皇宫内被吕布夺走的奇珍异宝却一时间难以再觅。宽敞的殿堂不再描金贴银,威武的龙椅不再铺就绫罗绸缎,用膳的碗碟不再是精美绝伦。唯一能让袁术心理有所安慰的是眼下宫内的妃嫔宫女倒是换了一茬年轻貌美的新人。不过此时此刻袁术却屏退了那些可人儿,与部将幕僚一同倾听长史杨弘的汇报。因为他不想让身边的妃嫔看到自己的落魄相。
是的,现在的袁术可以说是落魄之极。在过去的三个月内他在睢水丧失了三万精锐,在阳泉丢失了淮河防线,之后又坐视刘备长驱直入攻占庐江。纪灵、张勋等大将相继命陨沙场,刘勋、陈简、雷薄等外派驻防的部将又与他若即若离。因此眼下袁术真正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地盘其实仅是以寿春为中心的一县之地。可袁术既已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称帝,中原的诸侯们自然不会就此可怜于他。这会儿杨弘就为袁术带来了一个糟糕的消息。
“二月初七,曹军克穰城,张绣降。据悉曹操现今已班师回朝,正调集兵马意图征讨陛下。”
随着杨弘念完内容将竹简收起,整个大殿顿时就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之中。现如今只要不是傻子,心里都清楚以袁术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坐拥豫、兖两州的曹操相抗衡。甚至就算是孙策、刘备那样的小诸侯亦能将袁术捻出寿春城去。因此也无怪乎一干部将幕僚会以沉默应对即将到来的末日。
袁术坐在龙椅之上先是看了看目前麾下唯一的可战之将陈纪,继而又扫了一眼畏缩成一团的幕僚,最终还是将目光停在了杨弘的身上。却见他调整了一下坐姿,摆出一副傲视天下的架势张口说道,“众卿不必慌张。朕有九江郡为盾,有刘勋、陈简等大将坐镇,有孙策等诸侯为援。区区曹操不足畏惧”
袁术此话一出一些胆小的幕僚心里虽不以为然,可嘴上还是讨巧地向袁术连连奉承。倒是杨弘紧锁着眉头,出列向袁术点穿道:“陛下明鉴。孙策已被汉帝封为明汉将军。怕是其非但不会出兵帮助陛下,反倒是会趁曹操来袭之际在背后对陛下不利。”
本想给自己的部下打打气的袁术,此刻听杨弘这么一说,也不好再继续打肿脸冲胖子下去。于是他当即浓眉一竖,破口大骂道:“哼孙策小儿实乃白眼狼也想当初要不是朕出手照应孙氏一干老弱,此小儿如何能在江东立足而今刘协小儿不过给个虚衔,就让他与朕为敌。朕一定要让这等忘恩负义之人付出代价”
袁术虽在龙椅上说得咬牙切齿,可大殿之上却没有一个人将他的话当真。孙策是何许人也,那可是南灭刘繇,北破陈瑀,作拥的三郡之地的江东小霸王。以袁术现下的那点兵力,孙策不来攻打寿春已是谢天谢地。要说去找孙策算账,那岂不是在羊伴虎睡——找死
然而袁术却丝毫没有在意底下众人异样的表情,反倒是自信满满地向杨弘下令道,“杨卿,汝这就替朕草拟诏书,将丹阳郡的印绶赐予丹阳豪强祖郎。命其煽动山越人,共同打击孙策。此乃驱狼吞虎之计也。”
杨弘没想到袁术在这等紧要关头还会想到去算计孙策。不过考虑到此计确实可以给孙策制造麻烦,阻止其威胁寿春,杨弘便躬身附和道,“陛下英明。”
有了杨弘的带头,在场的其他部将幕僚自然也跟着向袁术歌功颂德了一番。袁术见状跟着又自我感觉良好地向杨弘等人布置了一下如何招兵买马应对曹操来袭。众人虽知而今寿春的库房早已见底,却也只得唯诺着先应承下来再说。不过在众部将幕僚逐一领命退下之后,袁术却将袁涣一人给留了下来。
话说自打袁涣上次在淮水之上为溃败的袁军筹集到足够的船只之后,袁术便将其视作了心腹忠臣。当然袁涣本人可不将此视为荣欣。因此这会儿的他只是谨慎地躬身询问道,“陛下留臣下来可有要事?”
哪知袁涣的谨慎换来的却是袁术笑容可掬的招手,“袁卿不必拘谨。上来说话。”
眼瞅着一向脾气暴戾的袁术露出这样一派尊容,袁涣只得一面暗暗腹诽,一面上前听令,“陛下请吩咐。”
袁术凑上前问道:“袁卿上次向朕提起说,东莱的段伯明能为朕提供海船去青州。不知此事可还作数?”
袁涣听袁术突然提起段融,不由皱了下眉头回应说,“回陛下,段伯明确实向臣许诺过此事。只是外界有传闻说此番将刘备部运过淮水的乃是段伯明那伙商贾。陛下还信此人?”
袁术摆摆手道,“空穴来风之词怎能当真。就算此事真是段伯明所为也无妨。商贾都是逐利之徒,收钱做事本无可厚非。汝去告诉段伯明,只要能帮朕北上,朕届时一定重重有赏。”
见袁术说到这份上,袁涣倒也没再多劝什么,而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向袁术讲明道:“回陛下,段伯明那边的意识是,用海船帮陛下北上乃蔡安贞的主意,为得是报袁氏之恩。”
“报袁氏之恩?”袁术眼珠滴溜一转,似乎是摸到了某些门路。却见他摆出一副激昂的架势说道,“没错汉朝王室的气数久已尽了,袁氏应当接受天命为君王,符命与祥瑞都显示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