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医-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七章 何任(3)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祛淤,温经止痛。
  精神分裂症,中医自古就有妙方
  大师手记
  精神分裂症为常见的精神病。多数人起病缓慢,早期表现为感情淡漠,病人变得日益孤僻;对外部事物不感兴趣,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生活懒散;衣衫不整,污秽不堪;或离家出走,盲目游荡;独坐呆想,自言自语。有些病人精神委靡,自诉头痛头昏、失眠心烦,类似神经官能症。
  ——摘自《碥石集(第七集)》
  国医释读
  精神分裂症,中医又称为癫狂病,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近年来,治疗本病多以西药为主,实际上中医辨证治疗方能从根本上治疗该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癫狂病的记载,在症状的描述方面,如《灵枢?癫狂篇》说:“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其作极,已而烦心,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言,日夜不休。”在病因病机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后世医家对癫狂理论和治疗有了进一步发展。
  何老结合前人经验,在治疗上主张辨证施治,他在一篇论文中指出:“(癫病)痰气郁结者,宜疏肝解郐、化痰开窍,如逍遥散合涤痰汤之类;气虚痰结者,宜益气健脾、涤痰宣窍,四君子合涤痰汤之属;气血两虚者,宜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养心汤。而治疗狂病上,若痰火扰心者,以涌吐痰涎;阴虚火旺者,以滋阴降火、安神定志,如二阴煎、定志丸等;而气血凝滞者,宜活血化淤、理气解郁,用癫狂梦醒汤送服大黄 虫丸。”
  在1997年,何老曾接诊过一位42岁的女性癫狂症患者,该病人月经行期不准,行则色紫暗,腹痛多淤块,善忘不寐,苔厚舌质暗,有淤斑,舌下纹紫,便艰溲少,脉涩。何老诊为气血凝滞、扰及神明。遂*方:桃仁24克,柴胡10克,制香附10克,木通6克,赤芍15克,姜半夏10克,陈皮6克,大腹皮10克,青皮6克,桑白皮10克,苏子10克,生甘草6克,生大黄4克。半个月后复诊,自谓渐感头目清爽,较能安寐,大便已畅下。何老察其舌头上的紫暗淤斑已经减少,舌下纹紫也较淡,脉涩,于是在原方中去大腹皮,加淮小麦40克,红枣30克。服用1个多月后,病人已经能够去上班了。
  健康回音壁
  对于精神分裂患者家属而言,在病人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信医不信巫
  在偏僻落后地区还有人对精神病这种现象装神弄鬼,结果加重了病情,耽误了治病。世界上无神无鬼,只不过是病人失去了理智,只有用药才能治病。
  2。谨慎选择治疗单位
  很多患者家属治病心切,到处求医问药,结果倾家荡产也没治好病,因此家属应该冷静地分析治疗情况,适当掌握一点医学知识,谨慎选择治疗单位,这有利于患者得到更合理的治疗。
  3。对待患者要有耐心
  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尤其是在患者犯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急躁,不能以正常人的思维去判断是非曲直,更不能对患者丧失信心,放弃治疗。事实上,许多患者正是由于家属的关爱和不懈努力,才获得了新生。

第七章 何任(4)
何老鼎力推荐的六大抗衰古方
  大师手记
  为了调和人体的阴阳、气血、寒热、虚实各个方面,使其保持相对平衡与协调,常采用一些药物,以各种补益的方法来防病抗衰老,从而达到古代医学家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养生目的。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国医释读
  中国很早就有对衰老的记述,但真正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述衰老的,则是中国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把决定人体从生长、壮盛、繁育后代直到衰老的根本物质称为天癸,意思是上天赋予人体的生命物质。天癸以肾精或肾气的形式存在于人体。男人以八为节律,女人以七为节律,天癸由盛转衰,人也渐渐衰老。如男人16岁时,肾气充盛,就有了生育能力;48岁时,肾气衰,就有了年老的表现;等到64岁时,天癸衰竭,人就老态龙钟了。女人相应的时间是14岁、42岁、49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医对衰老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黄帝内经》之后,又发展出气血不足、神气涣散、经络淤滞等人体衰老的理念。近年来,现代中医学者总结古人的经验,结合临床对患者的观察及实验研究,又提出了衰老的肾虚血淤学说,即人体衰老主要是由肾脏亏虚与经络中血淤造成的,其他异常皆是由肾虚血淤发展而致。
  结合各类中医衰老理念,何任教授提出了中医抗衰老的新观点:精神上要有修养,身体上要阴阳调和,生活上要适应自然规律,饮食上有所节制,锻炼休息应有常规,不过分疲劳,这样,精神和形体就会健旺,就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与此同时,他还为大家推荐了六种常用的中医抗衰老方剂,通过对身体气血的调和,以及肾阳的补充,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1。扶桑至宝丹
  【组成】桑叶500克,巨胜子120克,白蜜500克。
  【做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100丸,一日2次,白开水送下。
  【功效】驻容颜、乌须发、祛病延年,服至半年以后,精力能生,诸病不作;久服不已,自登上寿。老人服之,步健眼明,又能消痰生津、补髓添精。
  2。枸杞子酒
  【组成】枸杞子200克,白烧酒500克。
  【做法】枸杞子洗净,剪碎,放入瓶中,再加入白烧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每日摇动1次,1周后即可饮用。边饮边添加白酒。
  【用法】根据酒量,晚餐前或临睡前饮用,通常每次服10~20克,不得过量。
  【功效】促进肝细胞新生,抗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降血糖等。长期服用可补虚延年。
  3。唐郑相国方
  【组成】破故纸300克,胡桃肉600克。
  【做法】将破故纸酒蒸为末,胡桃肉去皮烂捣,蜜调如饴。
  【用法】每天早晨酒服一大匙,不能饮酒者,以熟水调服。忌芸菜、羊肉。
  【功效】补肾肺,治虚寒喘嗽、腰腿酸痛。
  4。七宝美髯丹
  【组成】何首乌、白首乌(米泔水浸三四日,去皮切片,用黑豆2升同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晒干,换豆再蒸,如此9次,晒干)各500克,赤、白茯苓(去皮,研末,以母乳拌匀晒干)各500克,牛膝(酒浸1日,同何首乌第7次蒸至第9次,晒干)250克,当归(酒浸,晒干)240克,枸杞(酒浸,晒干)240克,菟丝子(酒浸生芽,研烂,晒干)240克,补骨脂(以黑芝麻拌炒)120克。
  【做法】上药石臼捣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章 何任(5)
【用法】每服9克,盐汤或温酒送下。
  【功效】治肝肾阴亏、气血不足而致的须发早白、牙齿动摇、遗精崩带、筋骨无力等,以滋养气血,血足则须发柔美,故有“美髯”之名。
  5。单味药
  除以上几种抗衰老的方子之外,古人还提倡食用单味药物以延年益寿。
  (1)黄精
  将黄精根茎锉细,先水浸去苦汁,九蒸九晒,每日服食;或将黄精阴干捣末,每日水调服若干。黄精含有黄精多糖及赖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能补脾胃,治肺痨久咳、动脉粥样硬化及老年人糖尿病、虚弱等。
  (2)地黄(又名生地)
  将地黄根洗净,捣烂,绞汁,煎浓,加白蜜再煎,煎成稠浓为丸,如梧桐子大。每天早晨温酒吞服30粒。熟地味甘微温,含有地黄素及多种氨基酸,尤以精氨酸含量最高,有强心、止血、利尿、降糖、保肝等作用,长于补血,治头眩、心悸、崩漏等。
  此外,古代尚有服食芝麻、山药、甘菊、胡桃、菟丝子等药物来抗衰老的方法。
  健康回音壁
  中医书籍中的补方很多,一般按“四季五补”的原则加以区别应用。所谓“四季五补”,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有五种补法,即春宜升补,夏宜清补,秋宜平补,冬宜温补,一般宜通补,即通常适用的意思。这里,升、清、平、温是指药物的属性和类别。另外,除了四季可以选择不同的祛病延年药物外,处方也有养阴、助阳、益气、补血等不同,每个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特点进行选择。
  以茶为药,百病尽消——何氏茶疗养生法
  大师手记
  中医学对茶叶的药用记载多、评价高。……概括起来,古代医家认为茶叶有治痢、明目、降火、解毒、益思、清热、消暑、消食、利尿、强心、少卧等功效,这些都为现今医学实践所证明。
  ——摘自《长寿有道:名老中医谈养生》
  国医释读
  在养生保健方面,何老除了注重滋补方药之外,对饮食疗养也很有研究,尤其是对于茶疗,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认为,饮茶对于老年人摄生保健、祛病延年极有帮助。这是因为,老年人体质多偏于阴虚内热,当注意养阴清热。比如,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中风、失眠等病,多为真阴亏虚、虚火内炽所致。即使是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属阴虚内热的也为数不少。而茶叶正是清热之品,常喝自然有帮助。
  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茶叶,功效互有差异。其中,雨前茶(如龙井)对老年人最为适宜,因为它甘寒无毒,香味鲜醇,“得先春之气,寒而不烈,消而不峻”。故若有规律地适量饮之,不少虚热病症就能在品茗谈笑中消失,对祛病延年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何老还指出,茶叶具有治痢、明目、降火、解毒、益思、清热、消暑、消食、利尿、强心、少卧等多种功效,在临床上,对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防治高山不适,防治中毒,防治肠道疾病,防治皮肤与口舌生疮,防治膀胱炎和尿道感染,提精神,助消化,治结核,防癌等均有神奇疗效。不仅是老年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用适当茶叶来喝。
  健康回音壁
  以下为古人常用的几种茶疗养生方,不同的人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选择。
  1。醋茶
  茶叶5克,水冲泡5分钟,滴入陈醋1毫升。可和胃止痢、活血化淤,治牙痛、伤痛及胆道蛔虫症。
  2。糖茶
  茶叶2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饭后饮。有补中益气、和胃消食之功效,也治大便不通、小腹冷痛、痛经等。
  3。盐茶
  茶叶3克,食盐1克,开水冲泡7分钟后饮。有明目消炎、化痰降火、利咽功效,可治伤风微咳、咽喉肿痛、牙龈发炎、双目红肿等。
  4。蜜茶
  茶叶3克,水冲泡5分钟,微温时冲蜂蜜5毫升,饭后饮。具有止渴养血、润肺益肾之功效,也可治虚弱、精神差、脾胃功能差及便秘等。
  5。奶茶
  在煮沸的牛奶中加入少许白糖,按1勺牛奶、2勺茶汁比例饮用。能健脾和胃、明目提神,适宜体弱、消化不良、大病、久病者食用。
  6。菊茶
  茶叶、杭菊各2克,以沸水冲泡。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久服聪耳明目、抗衰老,能治干咳、咽痛。
  7。枣茶
  茶叶5克,沸水冲泡7分钟后,加入10枚红枣捣烂的枣泥。有健脾补虚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小儿夜尿、不思饮食。
  8。银茶
  茶叶2克,金银花1克,沸水冲泡后饮。可清热解毒、防暑止渴,对暑天发热、疖肿、肠炎有效。
  9。橘红茶
  橘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症。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章 吴咸中(1)
妙手仙方,治疗急腹症
  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城,是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科*用中医、西医之长,确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地位,阐明其治疗规律,提高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理论水平。同时,他提出了“抓法求理”的研究思路,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主编的《新急腹症学》、《腹部外科实践》等专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