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财女计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幸福财女计划-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素简单的生活很有关系。要是住在纽约、伦敦那样的拜金味浓重的大城市,周围全是花钱如流水、互相较劲的时髦人士,很难沉得住气。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里基本上都是很“老土”的公司,它们的产品大多是必需品,它们提供的服务大多是幕后的,跟名人、名模、奢侈品之类闪闪发光、华丽耀眼的东西很少沾边,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着稳定的现金流。即使一时半会儿公司股价上不去,他也不用着急,守得云开见月明。与其说他的钱袋深如海,不如说他手紧不漏财或者不破财。 。。

嫁人要嫁什么股?——“完美”老公的特点(2)
守着你认为有价值潜力、暂时“落难”、时机未到的老公,你得扛得住周围人敲边鼓。好像龟兔赛跑中,那兔子没睡大觉,而是不时地笑话你、炫耀它的速度,那乌龟的处境比被兔子甩开一大截要难堪得多。还有,与股票不同的是,股票没有情绪不会吭声,而你的价值股老公却是大活人,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他(价值股的定义就是“暂时被埋没的珍珠”)能否耐得住寂寞?山穷水尽之处,柳暗花明无望之时,他能否立场坚定不动摇?共患难的你们能经受住生活的压力测试吗?
  有人说,找老公要找潜力股。
  潜力股,顾名思义,当前还没成型,但是用超前的眼光来看有爆发力,会成大气候。风险投资干的就是这事。一说起风险投资,大家脑海里就浮现出搜狐、网易、携程、百度等典型,给它们投钱的风险投资家们已经收获了十几倍、几十倍的回报。
  可是在这些令人赞叹的成功案例背后,风险投资家们经历过多少失败?风险投资家关注的是控制“失败率”(80%的失败率属“正常”),他们的业务模式就是广播种,期待有一两个惊天动地的成功以弥补大部分投资的收获平平甚至颗粒无收。硅谷著名投资人保罗?科德罗斯基在接受采访时曾经指出,1/10的成功率是风险投资家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而在有的领域如生命科学,你得接受1/50的成功率。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也常常是失败率最高的公司。
  想找到潜力股般的老公,先要准备好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思想准备。
  潜力股之所以一旦成功就回报惊人,与投资人的进入阶段有相当大的关系。一般都是早期(或者“天使投资”时期)就进入的才有巨额回报的可能性(还不是必然的),等到企业已经成熟再搭上车,投资回报的空间已经大大压缩。做天使投资人,比做伯乐还要难。伯乐至少看得到实实在在的马,天使投资人常常凭一个概念、一个设想就得作出决定。
  想要发掘到潜力股般的老公,需要想象力超强,或者有先知先觉……更何况,找老公不能像风险投资家那样能“广种”,你的成功概率还要再打折扣。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潜力股般的老公,可遇不可求。
  有人说,找老公要找蓝筹股。
  蓝筹股一般都是有历史、底子厚、经营佳的公司,在行业里是龙头老大,在社会上是受欢迎的“创业公民”,股价稳定,红利细水流长。任何人的投资组合里都应该有蓝筹股的位置。在投资行业中,这类股票被称为“孤儿寡妇股”,因为它们风险低,可以成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孤儿寡妇们的生活保障。
  蓝筹股式的老公,似乎无可挑剔。谁不喜欢可靠又稳重、已经通过生活考验、物质根基牢固、得到广泛认可的成功人士?不过,蓝筹股之所以被公认为蓝筹,因为它们已经经过岁月洗礼。蓝筹股式的成功人士,多半已经相当“成熟”——人生过半,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没有你的机会了。主张你不要去碰那些“MBA”(married  but  *ailable,已婚但是可及)们——有这种行径的蓝筹股人士的“蓝筹性”已经变质,非但不可靠,反而有毒。
  可能有人要说,“富二代”不就是蓝筹股王老五吗?年轻,等着接掌蓝筹家业,前途似锦。问题在于,假如“富二代”没有父辈的奋斗精神,没有足够的责任感,庞大的物质财富反而会成为负担,放大他们的缺陷。判断“富二代”是否能胜任接班工作,就像给人算命一样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富二代”虽然罩在蓝筹的光环之下,风险却和中小盘股一样高——成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很多——多少公司尽管得到了充裕的资金支持,也拥有天时地利,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站住脚而黯然关门。

嫁人要嫁什么股?——“完美”老公的特点(3)
最新的流行说法是,嫁人要嫁公务员。如今,“嫁碗族”的队伍阵容日益扩大。
  《南方都市报》报道,国内一家婚介网站在网上发布的“最有异性缘的男性职业排行榜”显示,最受女性择偶者青睐的十大职业,公务员高居榜首;“中国幸福指数调查”显示,公务员已经成为当下公认的最幸福职业。在阐述原因时,多数人都认为公务员拥有体面的职业、丰厚的收入、优厚的福利及稳定的升职空间。
  和公务员相仿的投资品种应该是政府债券。虽然增值幅度有限,但是本金无虞;利息不高,但是不会断档。在投资组合里,债券起的是平滑整体波动度的作用。尤其在股市大幅振荡时,人们总是躲进政府债券这个“掩体”里,寻求安全保障。
  公务员突然变得吃香和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有关。找工作难,国家分配工作曾经是让人深恶痛绝的“剥夺自由”做法,现在看来却简直是让人神往的童话;找到工作后保牢饭碗也很难,大学毕业的白领金领们也面临朝不保夕的压力。旱涝保收的公务员,就像跳进了龙门的鲤鱼,优哉游哉,过着风平浪静的生活。难怪女孩子们突然“务实”起来。
  与股票相比,政府债券是风险低得多,但是也不那么激动人心、引人瞩目。天地广阔,你选择走最平坦的路,注定了你会错过很多风景。公务员老公的收入可靠稳定,你也随遇而安,然而时间久了,你是否会觉得乏味?你是否会为没有闯荡过奋斗过而心存一丝遗憾?
  再者,政府债券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投资。利率上涨,债券首先受到打击,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政府债券会大幅贬值。遇到这种情况,债券会变成吞噬价值的黑洞,你得赶紧抛售债券,把本钱投入到可以抗通胀的产品中去。不过老公可就不是随时可以“抛售”的。世事变幻,今天看起来安全的职业,明天可能就不值钱了(翻一翻历史,工人老大哥、复员军人、能挣外汇的出租车司机等,纷纷在各个特定的年代深受女孩子的青睐)。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公务员生活,很多生存功能都可能已经退化钝化的他,能否随时随机应变?
  绩优股、价值股、蓝筹股、政府债券,没有哪一种投资是最好的。从纯粹投资的角度而言,你的投资组合应该保持多样化,绩优股、价值股、蓝筹股、政府债券等,都要有一点。哪一样应该投多少,取决于你身处于什么阶段什么地点。
  最理想的能挣钱的老公是集绩优股、价值股、潜力股、蓝筹股、政府债券的优点于一身。可这个要求显然有点不切实际。
  拿着投资守则按图索骥找老公,结果多半是你想要的不出现,出现的不想要。关于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遇见什么样的人,命运的发言权大于你的发言权,关键是你如何聪明地玩好命运发给你的牌。不管你的他是绩优股、价值股、潜力股、蓝筹股,还是政府债券,你在感到自豪欣慰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他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收入高不等于拥有财富。他挣多少钱、有多少钱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如何为人处世、打理财富。当前绩优,未雨绸缪,才能真正高枕无忧;身怀价值,不妄自菲薄,才会真正有出头之日;蕴藏潜力,不恃才自傲,才能真正实现潜能。蓝筹虽好,对你未必合适,你也不必削足适履(对于那些“倚蓝卖蓝”,企图趁你崇拜蓝筹之时而利用你的,尤其要警惕);至于政府债券型的他,你要扪心自问:你真的只想要一顶保护伞吗?
  你的幸福最终取决于你自己。比如菜鸟经理人,即使交给他最优质的投资,也可能把事情搞砸;而优秀经理人则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没有最完美的投资,只有最合适于你的投资;没有最完美的老公,只有和你最般配、与你最来电的老公。
   。 想看书来

像选择基金经理一样选择老公(1)
选择老公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火眼金睛,识破耍花招的人,找到可以托付终生的他。
  我因为工作的缘故(帮助客户遴选投资产品,设计投资方案),整天和各种各样的基金经理打交道。时间久了,觉得选择老公和选择基金经理很有相通之处——注重能力和信任感。
  选择能干的基金经理,希望自己的投入有丰厚的回报,未来获得保障。选择有才华的老公,希望他有能力为自己带来幸福。
  选择值得信赖的基金经理,希望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有一个安心的去处。选择可靠的老公,希望自己付出的真心能够得到回应,从此携手人生。
  选择老公还和选择基金经理一样面临一个难题:如何根据现有的“信号”对未来作出判断?有没有“照妖镜”可以穿透伪装,让坏人遁形?南郭先生运气好的时候,可是堂堂皇家乐队的吹竽手;麦道夫在无所遁形之前,可是美国金融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专家。
  这里,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工作中的心得,让众财女们投资、识人一举两得。
  对基金经理的评估在专业上被称为“尽职调查”,本书附录二是我对某对冲基金投资的评估,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专业金融法医”的做法。再好的网也有网眼,给小鱼以漏网之机;同样,不管多么彻底的尽职调查,也总有可能错过一些细节。但是,把一些基本规则贯彻好,你的尽职调查就可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一定的成效。
  第一条,业绩是很表面的东西,驱动业绩的因素才是关键。如果基金经理的业绩大部分来自于运气(正好碰上水涨船高的牛市或者有意识地跟风),那么再漂亮的数字也不能说明他真正有能力。
  基金经理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他的业绩——回报率多高、在同行中排列第几,这些数据比较直观,很多“基民”就是奔着这些“硬道理”去的。业绩好坏,是判断基金经理能力的第一步,确实不可忽视,但是,我们要注意千万不要被短期业绩迷惑。因为证券投资和经济状况息息相关,而一个经济周期平均在3~5年左右,所以一般来讲,应该用过去3~5年的平均业绩来筛选。另外,从统计学角度来讲,一两年的时间都太短,任何数据系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靠性都不足。
  老公候选人中,外在条件(外貌、风度、收入、财产等)往往是筛选的第一道关。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假如他邋遢猥琐,纵使胸怀雄才大略,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接受,因此基本上可以把这一类以“不修边幅”为缺乏自律找借口的人划出去。至于他的身家,住什么房子开什么车等,你可以列为参考条件,但是请不要把它当成“硬指标”,唯其是求。
  看到基金经理的漂亮业绩,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追问一下: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业绩的?基金经理取得的回报一般都是由α和β两部分组成。β回报是消极的,和大市同步。α回报则是超额的,即超出于大市回报水平之上的那部分。这一部分回报是真正体现基金经理主动管理成果的,也能体现他真正的投资能力。取得超额回报的途径不外乎有意识地加权某些行业或某种类型的股票,或者准确判断大市高峰低谷。有很多专业软件可以分析基金经理的实际操作,帮助判断基金经理自己给出的解释是否符合事实。
  在互联网泡沫期间,许多号称以价值投资哲学指挥投资操作的基金经理都忍不住加入了追逐所谓“新经济企业”的游戏,他们的业绩看起来熠熠生辉,其实是太阳下的肥皂泡。等到泡沫破灭,“裸泳”的他们将会统统暴露。基金经理的这种为了让业绩“好看”而违背与投资人“最初约定”的行为,无异于对配偶的“不忠”。多少投资者只注意到这部分基金经理的漂亮业绩,并且把钱放心地交给了号称自己为价值投资者的他们,“梦醒时分”才觉悟到自己上当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像选择基金经理一样选择老公(2)
除了了解驱动基金经理取得回报的因素之外,回报的波动率——取得这样回报的代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时候,基金经理的平均业绩看起来非常高,但是却忽上忽下的,这样的业绩就要大打折扣。道理很简单:一只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