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伯承冲在前面,并对敌人喊话:“弟兄们,莫替袁世凯卖命啦!前面义勇军多得很,你们冲不过去,也退不回去,只有缴械投降。我们保障你们的性命。快快派人来交涉。否则??”敌人遇到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又见义勇军漫山遍野,吓得魂飞胆丧,不得不缴械投降。就这样,两个连的枪支,5000多套军装和一些物资,还有一匹战马,都成了义勇军的战利品。义勇军初战获胜,士气大为振奋,也震动了邻近四乡。壁山县南部十多个尝镇农民群起响应。
刘伯承还协助张明安整顿编制和进行训练,将吴、朱、钟、杨四个首领委为营长,投诚过来的敌方谢克伯连长升为营长,又任命了两位参谋和一个秘书。义勇军也全部换上了新军装,俨然成为正式的军队了。刘伯承治军十分严格,又样样身体力行。他告诫义勇军对人民要公平交易,不准乱拿群众财物,违者严惩不贷,深得农民的拥护。
不久,涪陵、丰都一带军情紧迫,刘伯承又赶回涪陵大顺常后来,这①蔡松坡,即蔡锷,松坡是他的字。
支义勇军在张明安领导下积极配合护国军,开展游击活动,袭击、骚扰北洋军。
刘伯承返回川东以后,即指挥护国军第四支队大规模地开展游击活动,更加猛烈地打击北洋军的援兵,全力配合川南护国军作战。这支400多人的队伍,以突然袭击的战法,将涪陵巡防队的30人枪全部俘获。接着,前往攻打邻近的长寿县。长寿县在重庆下游150多里处,背山面水,地势十分险要。
原来县城警备队长曾约定在四支队攻城时率部起义,作为内应。但当四支队进攻时,城内警备队却没有动作。双方激战两个多小时,城未攻下。刘伯承下令撤出战斗。他对大家说:“凡大军作战,首在将其主力摧破,其余自迎刃而解。现川南决战,正图此举。其次是夺占交通咽喉,断敌后路,使敌在作战上感到非常痛苦,力自不支。现泸、纳吃紧,遮断长江交通刻不容缓!”
他提议立即移兵丰都。因为那里敌军较弱,也料不到护国军会从200里外突然降临。支队长王维纲刚刚到职,指挥上对刘伯承言听计从。于是,部队快速向丰都运动。当行军到马口垭时,刘伯承和王维纲下令停止前进,并对负责联络的康云程说:“此地离丰城约30里,你先进城探明消息,联络党人,再定我军行止。”康云程领受任务后,即携带《讨袁檄文》和四川护国军的《布告》混进城里侦察。
康云程入城探知敌有两团兵力守御,但恐据实报告会引起指挥官的犹豫动摇,便遣人向刘伯承谎报:“城内只驻有北洋军两个营,望速攻击。静候复命。”
3月20日,丰都攻城战发动。刘伯承奋勇当先,亲临第一线指挥。护国军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猛击敌军,毙敌百余人。康云程乘机在城内广贴檄文、布告。敌军不知虚实,遍烧民房数千家,一边阻止护国军进城,一边布置退却。
就在率领部众攻打城门时,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一弹擦伤颅顶,另一弹从右边“太阳穴”射入,透右眼而出。他昏倒在血泊之中。几位士兵在乱尸中找到了他,抬进城里邮局内休息,又请来“恒春茂中药店”老板郑慎之,给以治疗,敷些止血的草药。
护国军因兵力不足,又失去指挥,被迫且战且退。部队转移时没有担架,康云程找来一只箩筐,刘伯承顶着一床棉被,蜷缩在筐里,颠簸在崎岖的山道上。部队退到涪陵鹤游坪(今属垫江县),就地休整。刘伯承忍着剧痛,力主召开“阵亡将土追悼会”。当大家看到他满头缠着绷带出现时,纷纷流下了热泪。
由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加上缺医少药,刘伯承的伤势日趋恶化,已不能主持军务。支队长王维纲缺乏统驭部队的能力。四支队内部的杨光烈、张子昭等人,看到部队面临困境,感到前途无望,便想拉走队伍,另谋出路。
王维纲发现了他们的企图,但又束手无策,独自一人携款奔重庆去了。杨、张二人更加有恃无恐,便各自带些部队走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遂告瓦解。
部队瓦解以后,刘伯承在鹤游坪也呆不住了。为了躲避北洋军的搜捕,康云程等不畏艰险,保护着刘伯承辗转奔走,后来藏在当地一个农民家里。
这个农民为人宽厚,给予饭食,代为找药。康云程始终守在刘伯承身边,时常帮助洗伤口、换药,真是患难相依,生死与共。涪陵一带乡亲很爱戴这位反袁战士,纷纷送来鸡蛋和粮食,有的还设法弄来一些药物。一些革命党人也秘密前来探望。当时,北洋军悬赏通缉刘伯承。但乡亲们都冒着风险尽力掩护他,没有一个人贪赏告密。刘伯承在这一带养伤两三个月,身体渐渐得到恢复。
1916年春夏之交,刘伯承由康云程护送,改名换姓化装潜赴重庆就医。
当走到涪陵至长寿间的蔺市镇时,突然遇到匪徒劫场,蔺市镇火光冲天,一片纷乱。雇来的两名抬夫逃得无影无踪。刘伯承只好拖着病体,披着棉被,和康云程一道钻进旁边的豆田里。深夜时分,两人间道而行,到涪陵新妙场李次安家投宿。次日又启程上路,绕南岸渡江进入重庆,藏匿在王旭东、王尔常兄弟家。
在重庆,刘伯承先到宽仁医院治伤。宽仁医院是美国教会在1897年设立的,设备和医疗条件比较好。但医院已被曹锟所部占用,住满了从泸州和丰都来的北洋军伤兵。刘伯承在这里治疗一段脑伤以后,就转到临江门一家德国人开的私人诊所治眼伤。诊所的沃医生医术相当高明,外科手术尤为著称。
刘伯承在这家私人诊所先后做了两次手术。第一次光是割去赘肉,理顺血管。沃医生托人回德国专门配制假眼。几个月后。为装假眼进行第二次手术。当时,诊所设备比较简陋,动手术只能施行局部麻醉。沃医生一刀一刀修割赘肉,每一刀都疼痛钻心,难以忍受。刘伯承却一直安然端坐,接受治疗,长达三个多小时。麻醉药作用早已消失,他仍然面色不改,一声不吭。
待包扎完毕,沃医生见他的坐椅扶手已被汗水沾湿,便关切地问:“疼得厉害吧?”刘伯承坦然一笑:“才割了70余刀,小意思!”沃医生惊异地问他如何知道。刘伯承说:“阁下每割一刀,我就暗记一数,错不了。”
沃医生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了不起,了不起。你是真正的中国人。”
刘伯承见这位外国医生豪爽、正直,就将自己的经历和处境如实相告。
沃医生听后,更为感佩,连称:“你真是军神、军神!”
由于四川反动当局的通缉,刘伯承在重庆不能久住,只得拖着病体急走永川。为了配合蔡锷军在隆昌一带打击北洋军残部,他曾收集旧部,准备夺取永川县城。因军机泄露,没有成功。他便带领部队在重庆、永川间展开游击活动,袭击敌军,屡获胜利。在护国军的沉重打击下,北洋军节节败退,附北川军也纷纷倒戈。但是,旧川军系统对刘伯承恨之入骨,竞指使壁山县的反动分子,将刘伯承逮捕,关入监狱,准备杀害他。蔡锷闻讯后,立即发来急电,严令壁山县政府保证刘伯承的安全,这才不得不将他释放。
在四川人民支援下,滇、川护国军不断取得胜利,给各地反袁斗争以很大支持和鼓舞。广西等华南六省相继声明反对帝制,另有八省拒绝接受“洪宪皇帝”的命令。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窃国大盗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猝然死去。护国战争获得了胜利。蔡锷将军有诗云:“护国之要,惟铁与血,精诚所至,金石为裂。”刘伯承正是这样一位热血护国的壮士。
第四节护法战争著声威
护国战争胜利后,熊克武被任命为第五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不久刘伯承被熊克武委任为第九旅参谋长。起初,同僚中人以为他五官不全,身有残疾,冷眼相看。但一到实际战斗中,刘伯承的智勇往往令他们折服。在用兵上,他精细、严谨、大胆,常常出奇制胜。其勇敢无畏的精神,更为一般军人所罕有。每到打起仗来,他总是亲临火线,冲在前头,英勇善战的名声,渐渐传开了。
那时,袁世凯虽然被人民革命浪潮所吞没,但他留下的北洋军阀势力,在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洋军阀的各派势力依然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不断进行着争权夺利的斗争。孙中山继续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但由于国民党缺乏鲜明的斗争纲领和组织上的涣散,这种斗争不可能取得成功。
1917年爆发了护法战争。孙中山以恢复民元约法为号召,发起了讨伐北京北洋军阀政府的战争。这年8月,他邀集原国会部分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组织军政府,举行北伐。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但“护法”所依靠的主要是与北洋军阀有利害冲突的南方军阀。
在“护法”的旗帜下,四川各派军阀又开始了新的战争。1918年1月,熊克武与滇、黔军联合,加入由云南都督唐继尧组建的靖国军,讨伐由北京段祺瑞政府任命的四川督军刘存厚。特派刘伯承与任滇军旅长的朱德谈判,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对付北洋势力。刘伯承和朱德圆满地完成了各自的使命,推动了护法战争的发展。此后,这两位有着共同抱负和志向的爱国军人,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成了亲密的战友。
根据谈判协定,熊克武以第九旅旅长吕超为前敌总指挥,率主力向川西前进,直逼成都。刘伯承以旅参谋长名义随部队一起行动。这年除夕下午,当队伍进抵太和镇附近时,遇到了激烈的战斗。太和镇在遂宁、射洪两县之间,是通往成都的要道。属于四川靖国军一方的邱翥双,率400多人与敌已交战了8天。因守敌利用涪江设防,工事坚固,火力猛烈,一直未能突破。
刘伯承赶到前面,和邱翥双部取得联络,得知当面之敌是江防军张邦本部。吕超西进成都,也急需拿下太和镇。于是两部商议一齐向太和镇之敌发起强攻。当地民军数百人也前来助战。
吕超先派前卫营营长王秀生率部从康家渡强渡涪江,包抄太和镇。康家渡离太和镇约十七八里,地势平坦,敌人已占据隔江耸峙的打鼓山予以瞰制,不利部队隐蔽行动。因为渡河点过于暴露,几次强渡未成,部队死伤甚多,营长王秀生急得直哭。
吕超断然将王秀生撤职,任命刘伯承为营长,再次组织渡江。刘伯承把部队稍加整理,厉声宣布:“附北军队,是帝制余孽。我将士当奋勇进击,冲过江去,不能怕死。后退者处以军法!”说完,立即派人调集船只,重新选定渡河点。刘伯承自己乘上第一艘船,冒着敌人的枪弹,向对岸驶去。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抢占了滩头阵地,消灭了打鼓山的守敌。然后直扑太和镇。在邱翥双部和民军的配合下,取得了全胜。随后,刘伯承继续西进,直趋成都。2月19日,吕超部攻入成都北门。刘存厚被迫通电宣言与西南各省一致,收集残部撤往川陕边境。
熊克武占据成都后,被孙中山任命为四川督军。随即着手建立督军署警卫团,以副官长张冲兼任团长,刘伯承任中校副团长。
护法战争在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目标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在组织上、行动上是涣散而软弱的。它所依靠的主要力量南方军阀势力,只是把护法当作一个幌子,以便利用它来与北洋军阀政府抗衡,达到保存和扩大实力的目的,一旦从北洋军阀那里得到若干让步和妥协,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掉护法的旗帜。1918年5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还不到一年,他就被南方军阀逼迫辞去大元帅之职,护法战争也就一蹶不振。尽管1920年孙中山再度又在护法的旗帜下成立“非常政府”,任“非常大总统”,然而仍由于广东军阀陈炯明的叛变,孙中山被迫出走。护法战争最终彻底失败。中国大地上依然上演着军阀间明争暗斗的闹剧。当时。川军有6个师、一个混成旅。客居四川的滇军和黔军,也有数万人。他们各自割据一方,称王称霸,横征暴敛,为害人民。军费陡增一倍以上,达到1300万之巨。北洋军阀又多方挑起川、滇、黔三军之间的矛盾,使四川各派之间的斗争,格外的复杂和尖锐。
熊克武以四川督军的名义一统四川后,招致了川军其他派系的忌恨,他们联合滇、黔客军发动了“倒熊”战争。熊克武积极应战。1920年5月22日,熊克武李第一、第三两个师向驻守简阳、资阳一带的滇军大举进攻。刘伯承率督军署警卫团开赴南津驿,在资阳县属的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