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灵 作者:李中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塑心灵 作者:李中莹-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迪斯尼法的步骤﹕
  1先选定一个命题﹐即定下一个目标。
  2用3张白纸﹐各写下“梦想者”﹑“实干者”﹑“批评者”。放在地上3个不同的位置。
  3踏在“梦想者”的纸上﹐集中思想去想出最理想的发展可能﹑最想见到的景象﹐容许自己的创意没有约束地发挥。若有“不可能”﹑“太过分”﹑“不实际”之类的念头涌出﹐马上驱赶它们离去。可以对这些念头说﹕“过一会儿有你们的机会﹐现在不要骚扰。”
  4让创意充分发挥后﹐走出“梦想者”的纸﹐打破状态﹐即想一下其他无关的事﹐喝点水﹐随便走几步﹐看看杂物等(数秒便可)﹐然后踏上“实干者”的纸﹐集中于思考如何把刚才想到的意念实现出来。在这个角色里﹐完全强调“怎样做出来”的思考。把“做不到”﹑“不应做”等的意念赶走。
  5充分思考过怎样把创意执行之后﹐打破状态。然后踏入“批评者”的纸上﹐思考有些什么需要考虑和顾及﹐怎样能保存创意中最好﹑最能执行的部分。若有了修正的方案﹐则踏出“批评者”的纸﹐打破状态。
  6现在﹐考虑一下应该踏入“梦想者”去找寻更多的灵感﹐还是踏入“实干者”去研究更有效的执行方法。
  7之后﹐随意在3张纸之间﹐按需要而进入角色﹐直到整个目标有了清晰和满意的掌握。
  锯树工人的故事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住在美国加州山边一个小镇里﹐镇旁是个树林﹐都是冲天大树。有一天﹐他走入树林中漫步﹐看到两个锯树工人正在用一条长长的锯﹐在锯一株直径约五英尺的大树。两人锯得很辛苦﹐汗流满脸。朋友再细心观察一下﹐注意到他们辛苦的原因﹐原来是那张锯太钝了。于是他对那两个工人说:
  “喂﹐你们的锯太钝了﹐这样锯法﹐你们既辛苦﹐也没有效果啊﹗”
  两个工人的手没有停下来﹐口里回答我的朋友﹕“我们都知道锯太钝了﹐但是﹐我们如此忙碌﹐哪里有空去把它锉锐利呢﹖”
  忙碌是无法把锯锉锐利的原因﹐而锯不锐利同时也是忙碌的原因﹐像不像一只狗在狂追自己的尾巴﹖结果是累死了都没有效果﹗
  忘记了忙碌为的是什么是很可悲的﹐因为那会使一个人累死都不能成功﹗
  14。3   目标确定法
  一个有效的目标必须具备以下七项元素
  1用正面词语组成
  负面词语﹐即是其中带有“不”字的句子﹐不能在我们的脑里产生推动的作用。事实上﹐它们会使我们停留在问题里。不信的话﹐你现在可以试试以下的实验﹕
  放下手中的书﹐闭上眼睛﹐全心全意地对自己说﹕“我不要去想一只老虎﹐我不要去想一只老虎。”这样反复地说上一二十遍﹐注意脑里会是怎样的情况﹐然后再继续看下去。
  只会有两个情况出现(除非你没有完全跟着上面的指示做)﹕或者脑里什么也想不到﹐或者更大的可能是─脑里就只有老虎。
  把你所用的词语修改一下﹐不再提及你不想要的东西﹐而只包括你想要的东西。
  这里还有一点要注意﹐有些人会这样给自己定目标﹕
  “我会努力克服困难。”
  “我要驱除障碍。”
  他们要达到这些目标﹐惟有先给自己制造困难和障碍﹐才能实现“努力克服困难”和“驱除障碍”﹐这不是很辛苦吗﹖
  你现在懂得怎样用正面词语去写出你的目标了。
  2符合整体平衡
  很多人的目标﹐因为没有考虑到“三赢”(你好﹑我好﹑世界好)的重要﹐故此不是半途而废就是达到目标的同时制造很多问题出来﹐得不偿失。即使局部成功﹐整个人生却失败了。
  某次在香港大学里教这个题目﹐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定了一个目标﹕毕业后马上去美国进修3年﹐拿一个硕士学位。我问他﹕“在对你重要的人之中﹐有没有谁会不支持你这个目标﹖”他想了一会儿回答我﹕“也许只有我的未婚妻不会支持吧﹐但顾不了这么多啦。”
  不顾未婚妻是否支持而去实现这个目标﹐只会有三个可能的结果﹕
  1读了一半便返港﹐因为要挽救这段婚姻。
  2拿到学位﹐但是失去了未婚妻。
  3学位和未婚妻都能保住﹐但是以后两人的心中﹐积下了一份深深的怨愤和内疚﹐在很多年里都会影响两人的信任﹑感情和婚姻生活。
  不论是哪一个可能﹐都不是这位大学生所愿见到的。符全整体平衡也就是符合“三赢”的原则。
  3清楚明确
  -我想生活有所改善。
  -我的目标是经济可心宽裕一点。
  -我希望我的孩子学业有成。
  -我要有美满的家庭生活。
  这些目标没有错﹐只是办不到而已﹐因为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实现。
  当很多今天的年轻人被问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时﹐都会马上回答﹕“最重要的是做得开心。”
  但是怎样做才能开心呢﹖没有清楚明确的行动指引﹐他们只能寄希望于环境提供给他们开心的因素﹐实在太渺茫了﹐故此他们大多数不大开心。若想成功快乐人生的控制权重拾自己手中﹐便需要行动﹐而且是清楚明确的行动指引。例如﹕
  把“我想使生活有所改善”改为“我想每年能与家人去旅行一次﹐有一部小房车﹐还可以每月全家人去饭店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把“我的目标是经济可心宽裕一点”改为“我的目标是还清所有债务﹐银行有储蓄存款﹐每月的最后数天无须向人借钱。”
  把“我希望我的孩子学业有成”改为“我的孩子在某个学术上有专长﹐受到良好的教育”。
  把“我要有美满的家庭生活”改为“我的家中充满欢笑声﹐家人要有良好的沟通”。
  4可以量度
  上面提到把虚泛的目标转为清楚明确的目标﹐已经走出了一大步﹐但是仍然可以有更大的提升。把清楚明确的目标再进一步化为一些可以量度的指标﹐我们会更能掌握进度及调控的需要了。例如上面第二个例子﹐“我的目标是经济可以宽裕一点”已经改良为“我的目标是还清所有债务﹐银行有储蓄存款﹐每月的最后数天无须向人借钱。”我还可以给它一些更明确的量化指标。
  例如﹕
  每月的收入增加至1万元。
  欠人的5万元债务﹐在明年7月前还清。
  银行里有至少2万元的储蓄存款。
  整个目标可能需要两年才能完全达到﹐我们更可以设立分期目标﹐例如每3个月一个小目标﹐积累下来的结果﹐在两年内达到所有的大目标。
  5自力可成
  达到目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自己可以控制过程。很多人不能达到目标的原因是那些目标由别人控制﹐不是他们自己可以实现的。这些目标需要修正。例如﹕
  别人控制的目标 自力可成的目标
  她会喜欢我 增加对她的吸引力
  升职 使自己成为最超值的同级职员
  他们对我好一些 提高我给他们的形象
  不要出现问题 我有处理这个问题的能力
  6成功时有足够的满足感
  当一个目标达到的时候﹐让自己想一想﹐在什么地方﹐与什么人在一起﹐在怎样的环境中做什么事﹐会使你感受到达到目标的满足感﹖这必须是视﹑听﹑感觉三方面都充实的一个情况﹐而当你把自己放入这个情况的想像中的时候﹐你应该有很强烈的感觉。这份感觉是目标正确的一份肯定。
  如果想像出达到目标时的感受不强烈﹐这个目标很有可能会半途而废﹐因为它给你内心的推动力不足。
  7有时间限期
  只定下目标而没有时间限期是不会有效果的。时间限期的目的并不是提供紧迫的感觉(因为过分的紧迫只会使人容易过累﹑担心﹐甚至放弃)﹐时间限期是决定怎样进行的一个重要基础。有了时间限期﹐所定出的行动计划才能定下速度﹑配合和维持这个速度的条件﹐以及中途分段测试的里程碑。
  过于长远和巨大的目标﹐应该细分为数个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都需要独立看待。
  一个按照上面7项元素定立的目标﹐还须经过下面8个问题的考验﹐才通被确定为适当﹑良好还是可行的目标。
  1)你想要什么﹖(答案必须含有以下7项元素)
  2)这(目标)能够为你做到什么﹖(答案就是目标所代表的价值﹐这份价值必须能满足受导者的一些深层需要﹕身份或精神的层次。可以不断地重复这个问题直至这些层次的价值出现。)
  3)当你达到理想的结果时﹐想像达到目标时这些视﹑听﹑感觉上的证明﹐注意内心状态是否有足够的强烈反应。这份反应﹐是证明这个目标是否有足够推动的最佳方法。)
  4)何时﹑何地及与何人你想得到的那个结果﹖(这个问题澄清了目标垢环境条件﹐使得目标更为确实。)
  5)那结果会怎样影响你人生的其他方面﹖(这个问题常常需要细分。例如﹕“那结果会有些不好的影响吗﹖”这个问题是再次检查目标是否符合内与外的整体平衡。)
  6)为什么在今天之前你未能达到那个结果﹖(这个问题帮助你认识过去未能成功的障碍﹐因而注意到新的方法和需要﹐也把目标在你的潜意识中转为一个“在未来可以达到的目标”了。)
  7)你需要哪些资源和能力﹖(这个问题一般来说会化为至少两个问题﹕“已经拥有哪些资源和能力﹖怎样运用﹖”和“尚需什么资源和能力﹖如何得到它们﹖”这问题帮助你的潜意识在环境和能力层次的辅助因素方面作一个有系统的检查﹐因而认识到各种的可能性。)
  8)你计划怎样去做﹖(这个问题可以细分为很多个问题﹐例如﹕“第一步应该怎样做﹖”“有不只一个途径吗﹖”跟着这些问题﹐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结果你会设计出一个可以行动的计划方案来。)
  14。4   如何驾御逆境(AQ)
  逆境只存于心中﹐当我们不能接受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又认为环境不能改变或者付出太大的代价才能改变它时﹐我们便说是身处逆境了。
  与逆境相对的﹐应该是顺境吧﹖其实什么是逆境﹐什么是顺境呢﹖
  试想一想﹕“上山是逆境”还是“下山是逆境”(见图17-1)﹖
  答案可能有4个﹕
  1上山是逆境﹐下山是顺境
  2上山是顺境﹐下山是逆境
  3上山下山都是逆境
  4上山下山是顺境
  你选择哪个答案呢﹖你选择什么理由去支持你的答案呢﹖
  上山可以是步步艰辛﹐与地心吸力对抗﹐越高呼吸越困难﹔但同时也可以是越高越心旷神怡﹐视野越阔﹐空气越好﹐高人一等。下山可心是每一步都降得更低﹐重返尘嚣﹔但也可以是越行越易﹑越快返家。每一个人都可以想出更多的理由去支持正反两方的话。由此可见﹐顺境﹑逆境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再问一个问题﹕“我父亲有钱﹐所以我成功”(见图14-2)和“我父亲有钱﹐所以我失败”哪一句正确﹖
  表面看来﹐这与上一题一样﹐有4个答案﹕
  1前者对
  2后者对
  3两者都对
  4两者都不对
  其实﹐4个答案都不是最恰当的﹐最恰当的答案是﹕只可以由做儿子的来决定。
  逆境的定义一般人同意的是﹕“事情不如己愿般发生。”逆境是一份主观的感觉﹐原因就是“己愿”二字。逆境的可能﹐由“己愿”开始。把“己愿”定得很窄﹐逆境便容易出现﹔把要求的条件定得很松﹐逆境便不易出现。心中并没有预设的条件或要求﹐何来逆境﹖逆境的确是一个感觉。看法不同﹐便有不同的感觉﹐也就有不同的判断和行动了。
  14。5   如何在转变中胜出
  聪明的人没有抗拒转变的﹐我从来没有听过有人不想明年有更多的收﹑更好的健康﹑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快乐的人生。这些都需要有转变才能出现。
  因此﹐人抗拒的不是转变本身﹐人抗拒的是﹕
  1转变后得到更少
  2转变过程中失控的感觉
  小孩子有一个游戏叫做“音乐椅”﹐玩法很简单。准备比全体人数少一张的椅子﹐把它们交替排成一条直线。孩子们围成一个园圈﹐把椅子围在圈中。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向同一方向行走﹔当音乐停下来时﹐各人争相找一张椅子坐下。没有椅子的孩子便输入。
  在现实世界中不断有“音乐椅”游戏出现。没有人想失去椅子﹐所以逃避这些游戏﹐直至无法逃避而被迫面对。原来的椅子无论大小﹐总是极力维护﹐因为怕音乐停止后没有椅子﹐或者怕所所争取到的椅子比游戏前的小。假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