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葡萄树-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 以前也曾为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这样开脱过:没办法,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后来,我看了一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我想或许对你也很有启示呢。

  有一天,在一大群学生面前,老师给大家说:下周,我要去迪斯尼公园,而你们其中的一位,我将带他一同前往。同学们沸腾了,要知道,那是孩子们蒙昧以求的啊。老师继续说:谁要是能把这本书(好像说的圣经的旧约部分)在3天内背下来,我就带他去,同学们议论纷纷,要知道,这么多的内容即便一个熟悉圣经的成年人一个月也不一定背下来啊。老师说:大家尽力背吧。3天后,老师问谁背下来了,所有人悄悄的,这是,一个男孩站起来,从头至尾,一直背了下去,同学们惊呆了,老师也吃惊了,老师问到:你是用什么方法背下来的?这个男孩认真的说:我太想去那里了,所以,我不是尽力而为,我是尽全力而为!最后,我要说,这不是故事,这是真实的事,主人公的名字叫:比尔 盖茨

  这是不是个真实的事不晓得,但无疑是个动人的故事。其动人之处在于故事里的主人公凭借自己的尽全力而为的精神真的在三天之内把书给背了下来,作为幸运儿实现了去迪斯尼的梦想。故事里的主人公可以是比尔·盖茨,也可以是比尔·盖帽,比尔·盖浇饭——总之可以是一切喻示成功的人物。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给人以启发:如果可以,为什么对梦想的追逐不可以全力而为呢?如果你想要,那么就拼尽全力去做!今年是2008年,常言一年之计在于春。凡事,不仅仅是尽力而为,而是尽全力而为!由此;想到生活中的诸多事!我们在失败或者办事不利的时候找得最多的客观原因也是:";我尽力;只有这样了。";也大多数在这个原因下而原谅了自已。因此失败也便成了我们的常客!对待我们的生活或者说工作;只要我们把它提高到事关生存的高度";尽全力而为";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也许会更加美好!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
大家都很熟悉,保罗在腓立比书所说的:当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但有时我们把这段经文应用得太拢统,就没有好好地想一想,到底保罗要我们忘记什么?又怎样才能忘记?

  一个熟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希腊本土教会——腓立比教会——保罗很自然的应用运动场上赛跑的普通常识来描述追求长进的基督徒当有的态度。“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是每个运动员及观赏运动会的人都能明瞭的。没有任何一个参加赛跑的运动员能成功的达到目标,若是他不能忘记背后已发生的事件或过去激动他的思念。这些事件或思念会增加他的负担,拖累他可能达到的成功了。

  保罗在腓立比书已经说明了:那先前与我有益的,如今当作有损的;他又把万事看作粪土。一个悔改得救的人,以前曾以赌博、饮酒、财利、名望、自私、虚谎为宝贵的。现今因信基督的缘故,都看作有损的而遗留到背后去了。但对一个已经得救的基督徒来讲,又应该忘记什么呢?

  一,不可停滞在过去的失败里。人生有不少失败的经验,这些往往是既痛苦又难忘的。每想起这类失败的事件,就感到非常灰心,畏惧不前。怪不得有人年纪轻轻就充满自卑心理。虽经常装得泰然,心中却内疚不已,更惧怕再次遭失败的打击。其实我们相信,主耶稣在十架上的成就,早为我把过去的失败勾销了。现在应当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主,凡事都能作。为什么还要自卑,还要惧怕呢?我们已没有理由再停滞在过去的失败里了!

  二,不可留恋于过去的成功上。失败果然难忘,成功更加难忘。为在成功上徘徊,原是回味无穷的。每当忆起一些成功的事件,就愈觉得自己并不比人差,甚至觉得上帝对我的祝福也比别人多些。这样的自我陶醉必然产生自傲与偏见,根本就不再有努力向前的必要了。事实上神恩待我们每-个属祂的人,我们一切所遭遇的,无论成败,都是为了叫我们做个更成功更成熟的基督徒。

  一个进修会的最后一天,热烈的见证会使我这个年青的学生也一定要站起来数算主的恩典。最后我顺口脱出一句话:“圣经叫我们忘记背后,其实我们不应当忘记背后。”当时我是指背后那么多的主的恩典。会后我给牧师大骂一顿,说我解经文违反圣经。那时我知道不该那样解经,但我内心并不觉得我错了。现在我明白了,主不是叫我们不纪念主的恩典,而是要我们不可停滞在过去的主恩中自我陶醉。甚至以此自傲,叫人看见我过去的成功而光彩自己。反当谨慎,求主保守,奔那摆在前面的路程,以到达标竿,得着神在基督里所以得着我的。因此我们数算神过去在我们身上的恩典,是为了叫我们能努力面前。直到完成基督所托付我们的——标竿。

竞争中
无论是人生还是商场竞争中的较量,让我有时联想到人们对于“竞争”理解的越位,联想到很多人因为竞争而陷入你死我活的误区;联想到同事之间工作的利益竞争;为了更上一层楼……我们应该从哪里改善自己的行为,找到发展自我的动力?而不是朋友们误解;竞争对我来说是一个考验;一个真挚友谊的旦生;我想解说的是,“竞争对手”与“敌人”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两种以上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被称为竞争。企图使某人或某事受到损害,或企图借某事以推翻某人来达到自己目的的,是敌人的行为。竞争对手与敌人的区别,可以从目的、所用方法、存在方式、规则和结果等方面来体现: 

  在目的方面,竞争对手之间竞争的目的是我胜过你,在竞争中胜出。最直观的一个竞争是跑道上的竞技比赛,不同跑道上的选手在奋力拚搏后,根据到达终点的先后次序分出冠亚季军;“敌人”斗争的目的是我灭掉你,让对方从地球上消失。 

  在所用方法方面,在竞争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竞争是与自己较劲,以提高自己的技能达到目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跑道上冠军的笑容是跑道外运动员的泪水和汗水浇铸而成的;“敌人”之间的斗争是不择手段,用各种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存在方式方面,竞争可以共存,森林里较着劲拔着高、试与天公相比高的树木,展示了大自然植物的葱郁和生命的生机;而敌人斗争追求的是“你死我活”,一方的存在对另一方而言,是“眼中钉肉中刺”一个想法,你不死,那有我生存的道理。 

  在规则方面,竞争力求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需要明确的竞争规则。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制定“竞争规则”是竞争者胜出的保障,也是社会潮流的大趋势;而“敌人”之间的斗争根本无规则可谈,其衡量标准多是——成者为王败则流寇。 

  而两者最终的结果也不同:竞争使优秀者脱颖而出,优胜劣汰促进自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敌人”之间的斗争则劳民伤财,阻碍和影响了社会进步。 

  我想说:"我是你的竞争对手,但我不是你的敌人。我们很多人把两者混淆,把竞争对手当作自己的敌人,把优胜劣汰变成你死我活。生活中那几个曾经和我们同住一室的哥们,因为人家发展得比自己要好,就把他们当成“敌人”出现马加爵血案;一个公司的同事因为共同竞争一个职位,反目为仇.把对方从职位上拉下来,我竞争不上那个职位你也休想;生意场上的同业者,把竞争对手当成敌人对待,使自己陷入杀敌一万自伤八千的“红海”混战中。在利益面前、在竞争面前、在权益面前,不是阳光下的自我发展,而是黑暗下的你争我夺。 

  其实,"真正的竞争就是不与其竞争"这个还是我在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赢在中国>活动.中学习到的.可惜没有入围.总评委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马老师说:"当今每个行业都在你生我活的竞争地步当中挣扎着;其实与其同行业竞争,最好不与其竞争,创造同行业不能与你竞争的有力支点;要么你就加入竞争对手当中成为伙伴."

父亲的思想
窗外,梧桐叶一片一片飘落,光秃秃的枝桠伸向沉默的天空。有风声,但很细微。偶尔有几只小鸟停落在树枝上,叽叽喳喳。他们的语言,我不懂。

  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走过一圈又一圈,这是时间的宽度。对人类而言,时钟所走过的却是生命的长度。一本波爱休斯的《哲学的慰藉》,安静的躺在小桌上。时钟的语言,我也不懂。

  然而,我的女儿,父亲却在空间和时间所构成的维度里,给你写日记。

  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在父亲生活的土地的另一边,今天是一个属于宗教的日子。上帝降临人世,传播福音,历经苦难,牺牲自己,让世人得到拯救。25年前的今天,父亲在寒冷的夜晚来到人世。

  许多年后,父亲在时间和空间编织的蛛网中,跟你的母亲有了交叉点。错综的蛛网中,人与人相识是一个偶然,所以你也将是一个大偶然。但是,偶然中,有些却注定是必然的。比如,你一旦出生,就必然作为我的女儿的存在。

  你尚未出生,我却已对你充满了思念。这正因为,你已长久地驻扎在我的内心深处,已然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父亲,一个孤独的孩子,为自己精心构筑了一个自由世界,沉醉其中。然而,我还是渴望沟通、交流以及被理解。为此,我也常与你母亲交谈,她颇能领会我的一些意图和想法。然而,从去年开始,我陆陆续续给你写下了一些日记,仅仅是因为我实在是想你。而作为父亲,我除了带你来到世界之外,我似乎并不能给你什么。于是,我想,我该给你留下些文字——这是父亲的思考和爱,希望你长大后能够理解。

  一些时候,我碰到一些可爱的小孩,我似乎可以看到你的影子,那么地熟悉。我想象着,你出生后的一些事情,我教你识字、给你削铅笔、陪你看动画片、讲故事、折树枝,更希望可以牵着你的小手,满大街地跑,只为了我们满心的欢喜。然而,有时候,父亲也会因过于思念,而眼角模糊。我多么期待你可以早点来和我见面,然而,事实并非那么简单。

  我的孩子,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出生,对此,我毫无把握。父亲,也还只是一个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乌托邦,不肯走出来。

  然而,时间究竟是什么概念。对于当下、现在,时间迅速流动、变幻,转瞬即过,没有一点重量。唯有记忆中的时间,才具有重量和物质性,才构成了人存在的内涵。时间带着父亲走过了25年,这25年构成了父亲现在的轮廓。任何生命都无法在时间中的某一刻,认识生命的全部过程。对于时间而言,我们都是一个暂存之物,仅是对永恒的有限模仿,终将被无限的时间吞没。

  父亲出生于圣诞节。也许,上帝挑中了我,就是要让我做一个使者,来到人间。可是,我会传播福音、历经磨难吗?对于当下的世界,我早已失去了信心,在寻找自身信仰的道路中,我终将历经坎坷、体悟生命、感知存在,这是一条漫漫长途。

  此时,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在父亲耳边响起。今夜,父亲把人世间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你和你的母亲。我将带领你和你的母亲,共同经历一趟生命之旅。哈里路亚!

宣告信仰
我是一小民,在很多世人的眼中我确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民,但是我的生命里面是有上帝的,我因这个里面的上帝,我会比许多名人都高贵。这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在上帝的眼中他这样看我,而是在我心里我这样认知。

  这个主日有位姊妹正致力于向某某名人传福音,我一点也不以为然,只说了一句“把自己信好就行了”。人总是存有隔阂,我是一个小民,就很难将我的认知传达清晰。其实我是在说,你这样上心地去传,是一个信仰的误区,信徒的样子不应当是这样的。

  当一个名人信主以后,会形成一个范围的轰动效应,这一点在“君士坦丁时期”就有了。只是如果我们传福音是为了“那个效应”不对,救一个“君士坦丁”的灵魂比“轰动效应”更重要。世界的繁荣如花开花败,转眼成空,真正不败的只有一个个确知的灵魂。

  在传福音的时候,切不要失去了自己。“平常心”很重要,我们只是做了,“花会不会开”是上帝的事。一个信徒,该播种就播种,该浇水就浇水,但是生命在上帝手中,叫不叫他成长是上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