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黄县立体山林养殖实验基地”签署的合同就镇住了开发办所有的人,练超在开发办当了两年的主任了,很清楚地知道求人到县里投资的难度,哪怕就是人家答应了投资,这政策优惠、利润分配上又死死卡住大头。就说这基地吧,吴书记想跟省农科院合资,哪怕只占到百分之三十也可以,人家楞是不答应,一定要占全部投资。练超只得请市里、省里相关部门的人去帮忙协调商议,开始农科院的领导还应付着吃顿饭,以后就再也找不到人了,在产品的销路上,人家也不保证全部落实销售。虽然给了很大的优惠政策,可人家爱理不理,导致合同一直签不下,闹得练超也灰头土脑的,应酬费花了几万却没获得实质性进展。
可魏华上任后就不同了,本来练超还有点不配合,虽然张云生跟他做了大量工作,让他交了权,可心里不服气啊。魏华就带着他再跑省里,一路上打了几通电话,拜托了几位叔叔伯伯,就一副胜券在握地神态,让练超很难相信。可到了省农科院,不但主管的副院长在,就连难得一见的院长、党委书记等人都在,饭局上一切就那么顺理成章地弄妥了,基本上魏华提出的建议要求都通过,而且四千多元的酒菜费都是人家农科院买的单。
这让练超懵了,还以为农科院那帮家伙中邪了。这才明白魏华电话里的叔叔伯伯是什么分量的人物了。见机的练超立马服了,而且是心服口服,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眼里,再没有什么比有钱有权有门路的人值得信赖的了。
石桥乡搞了这么个基地,不但农民经济状况很快得到收益,而且基地建设投资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也由乡政府自己筹集,也就是说所获利润就全归石桥乡政府,这无疑是剂强心针,一下就激活了全乡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魏华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石桥乡全体乡干部道谢时却透露:“之所以石桥乡能争取到合资资金自筹,全靠李学之力排众意才决定的,为的就是让石桥尽快富裕起来!”这让不少人都很感激。
既然开发办的魏副主任有如此神通,当然令县里其他乡镇的书记乡长们眼馋心跳了,都纷纷找上门来求魏主任帮忙搞个项目,魏华在拿足了腔调后给这些书记乡长们指了条明路:“开发办隶属县政府,我当然也得听政府的嘛。要照顾谁还不得政府拿主意拍板子啊!”力主把县政府的威望提上去,也暗暗警告这些书记乡长们莫不把李学之当回事。那些个书记乡长心里对魏华有气,可谁也不敢真得罪,谁跟钱赌气过意不去呢?魏华正是吃准了这点,很多人往往也服这点。
尔后邀请省城喜得利服饰有限总公司的刘老板来黄县考察投资环境,同时也考察黄县苎麻培植情况,这就让很多人着实惊喜了一番。如果真能让喜得利服饰有限总公司在黄县投资建厂,不但卖地皮可以赚钱、修厂房可以赚钱、而且还能解决不少就业安置等令人头疼的问题。对于农民也是好消息,虽然黄县的苎麻质量一流,可市场的需求不多,价格也极不稳定,完全跟国际纺织行情挂钩,而内陆信息不畅通,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行情交易,导致农民越来越不愿意种植苎麻,原因很简单,不赚钱谁搞!
刘老板在黄县考察了两天,一来是黄县为了吸引投资商把政策优惠到了极点,二来地皮报价甚低,相比在市里要便宜许多,三来魏华提供的麻类服装厂资料很齐全,四来黄县交通便利,所以对这计划很热心而且很有信心,看来很有希望在黄县兴建一座大型的麻类服装厂。这无疑让魏华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在石桥乡东面是新安镇,那里山上出产上好的楠竹,因为夏季酷暑炎热,许多农家房前屋后都种植了大量竹林,而床上夏天必备竹席,在户外纳凉也用的是竹制凉板,总之新安镇有不少竹制品家庭小作坊,不但生产生活用品,如竹凉席、竹凉板、竹椅子、竹筷子、箩筐、晒簟、蒸笼、筛子、簸箕、筲箕、竹伞等等,也有家传的竹雕艺术,甚是精巧。新安镇也就成了远近有名的竹器市场,可到底是家庭作坊式的模式,不成气候,从前黄县也立项投资搞了个竹器加工厂,可技术落后、资金匮乏,不但没带活竹器加工业,反倒是自己经营不善倒闭了。
李学之得知魏华路子多,就再次把这事给提出来了,想招商来投资,或是立项再搞个大型机械化的加工厂。把竹器加工家庭作坊模式彻底转变成大型机械加工模式,这样才能做大坐实,从而把黄县新安镇的竹器市场向全省全国推广,然后再把有竹雕等手艺的师傅集中起来搞个竹雕艺术品加工厂,一定很有市场。
为此魏华亲自去了新安镇进行考察,发觉情况确实与李学之所言相似,虽然不少家庭生产竹器,可基本是手工操作,规模小,品种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效益较低。而且制作手艺还非常保密,生产加工的作坊基本不允许生人接近。都是各自为战,甚至为了拉到客户不息搞降价等恶性手段,竹器市场也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行业管理,显得混乱不堪。
魏华为了得到更多资料,便挨家挨户上门进行调查。其实这些手工操作很辛苦,而且出活少,不少年轻男女因为受不了做竹器活的枯燥和辛苦,情愿到外地打工也不愿意在家做竹器。而且收入并不很高,比种地好点吧。
看着一个个被竹子扎得尽是血泡老茧的手,魏华纳闷了,问:“那为什么不引进机械来搞加工呢?为什么不几家甚至十几家联合起来呢?这样效益不是更大些么?”很多人都这样说:“跟人搭伙干是要赚钱点,可麻烦事也多啊,用机械代替手工是效益好,可机械代替不了人,最后还得人来做!”魏华问:“如果乡里办加工厂,你们投不投资?来不来上班?”很多人不屑地说:“鬼才跟乡里搞呢,莫把我们的钱给糟践完了!”魏华不死心,再问:“如果是外地的大老板来投资办厂,你们愿不愿跟厂里合伙?”这下很多人眼睛亮了:“那当然好了,私人老板虽然刻薄点,可毕竟是他自己的产业,肯定就会赚钱,我们有钱赚,当然愿意跟厂里合伙了!”
回到县里,魏华就把这些情况跟李学之汇报了,李学之沉吟着,他还是想黄县本县立项成立竹业加工企业,县里拿不出钱来搞,可以支持新安镇搞,甚至可以开村办企业,无非就是不想让肥水流进了外人田。可魏华把建一家年加工楠竹100万根的企业全部投资资金拿给李学之看时,李学之沉默了,投产资金不超过一千万元,可黄县哪乡哪镇又拿得出呢?李学之不想搞政府的国营企业,那是个吃钱的无底洞,看来就只能引进外地资金了。李学之有点无奈,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得知要搞竹加工厂,地界有山有竹林的书记乡长又激动了起来,一趟一趟跑开发办,请求把企业定在他们的辖区之内,先是保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觉不违反政策的乱收乱罚,又许诺如果定到他的地头,就将给开发办多少多少好处,甚至有的人直接就准备用“四位老革命”来镇压魏华!
魏华看着这群人哭笑不得,楠竹资源在黄县存在这么久了,他们没点动静,全然不思怎么合理利用资源、开发资源,只守着现成的老本来啃,甚至连老本都保不住!硬是稳坐钓鱼台等别人来想办法,一但有了好处就想猫儿闻到了鱼腥味,蜂拥而至。魏华还真佩服这些人的消息灵通,什么好事还在襁褓中,他们硬是打探得到;不管合适不合适、应该不应该,就先伸手要了再说;如果要不到则牢骚满腹,醋气冲天,得手了的就立马忘记了事先的承诺,只看如何从中得利,中饱私囊也好,合伙侵吞也好,那就是唐僧的肉,不管那路妖魔,都想分杯羹!如此一帮人怎么能真心实意为农民做想,有怎么能带领农民致富,又怎么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而这些人却是真正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最基层实施者,就是这样一群素质低下的人在实施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能不走样变味吗?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万般变幻全在他们手中!他们敷衍着他们的上级,他们的上级又只能敷衍他们上级的上级,都是在玩数字游戏,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却始终迷失在神秘默测的数字中!而玩数字游戏的高手们其实就把自己推进了一个循环的怪圈,最终迷失在数字中。
魏华一个人在静静地想着这些另他发笑的事情,也考虑着自己的将来。
李学之走出三号楼时,对着波浪起伏的藕湖长嘘了口气,很显然栗处长比较满意自己的回答,从栗处长关切的目光中他得到了点慰籍,他很明白现在的处境不妙,有不少心怀正义的人打电话告诉了他目前在人们中流传着对他不利的言论,也有仗义之人夜访他家,立场鲜明地支持他。但更多的人与他泾渭分明,从工作上的不支持,到见面的不理睬,他都一笑了之。
刘明亮曾好意地提醒他是不是放低姿态,等安全度过两会换届再说,他更是不屑,他从没想当多大的官,想得最多的是怎么样做好官,至于做多大,做多长,他就没放在心上,从来也没有!
第八十七章
南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何丽坐在办公室里,心情很不好。自从升任经济庭庭长后,她发觉很多同事对她的态度起了微妙地变化,看她的眼神隐隐含有点什么内容,可以分辨的就是不屑、鄙夷,甚至敌视!可奇怪的是某些人居然跟她套起来交情,还有在提拔问题上曾经持反对意见的两位副院长也做出了和解之态,还莫名其妙地请她吃饭,解释当初反对她提拔的原因。
倒是经济庭常年一起的属下还同平常一样,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她的工作。最后还是朱红梅一语道破天机,可语气中不乏羡慕,还有些许妒忌:“大丽啊,没想到你真攀上了省委领导的高枝啊!这下就顺风顺水喽。到时候老姐姐求你点什么事儿,可要当自家的事帮忙啊!”对此,何丽无言以对,含糊带过,却也暗暗感慨: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看来以后得更加小心谨慎,免得给人落下口实,那就百口莫辩,何况只要有人恶毒地用男女关系来扣屎盆子,就更无从辩解了。
她幽幽地叹了口气,转念又关心女儿菁菁的病情,拨了个电话回家,是公公接的,何丽问:“爸,菁菁今天感觉怎么样?”公公笑着回答:“蛮好,现在在屋里慢慢走呢,我叫她听电话。”
何丽这才心情好点,电话传来菁菁稚嫩的声音:“妈妈,我今天可以走大步子了!伤口好痒痒的!”
何丽忙说:“别太累了啊,还有伤口痒忍着点,别挠,免得感染,知道吗?”
菁菁笑嘻嘻地说:“知道了,你怎么跟文叔叔口气一样啊!早你不到一小时他也来电话这么说,还许诺我完全康复后带我出去玩呢!”
何丽只听得心儿一颤,交代几句后匆匆挂了电话,思绪却飘到了跟文明初次见面的那晚。
那是十天前的晚上,何丽加班到九点多才回家,进门婆婆就焦急地说:“大丽呀,菁菁放学回家后就说肚子痛,晚饭也没吃,我就给她服了点止痛消炎药,让她躺床上休息。可到了七点多时,痛得更厉害了,我和你爸要让她去医院,可菁菁怕打针硬是不肯。我给你打电话,可办公室没人接,手机也关了,真急死我了!”
何丽回了句:“手机没电了。”就急匆匆扑向菁菁的卧室,室内只开了盏睡灯,昏暗的灯光下,菁菁小小的身躯蜷缩在背子里,嘴里还在轻轻地呼痛:“哎哟。。。哎哟!”
何丽拉开大灯,只见菁菁满脸冷汗,脸色煞白,一双原本清澈灵活的大眼睛却包含泪水红肿着,嘴唇被牙齿紧紧咬着,看得出菁菁很痛苦,而且还在极力忍耐!
何丽眼泪哗地流了出来,蹲跪在床前,一只手穿过菁菁的后颈,轻轻抬起,一只手抚过菁菁的脸,擦拭汗水,可触手一片火烫,她揪心地问:“菁菁,我的乖宝贝,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菁菁见是妈妈回来了,含泪勉强微笑了一下,虚弱地说:“妈,我肚子好痛,好痛!”
来不及多问,何丽抱起菁菁就往外跑,丢下话给公公婆婆俩说:“爸妈,我送菁菁去医院,您二老早点休息!”
冲到马路上,拦了辆出租车就直奔了市人民医院,那司机眼见是孩子生病,也就开快了车,呼啸着进了人民医院,何丽丢下十元钱,抱着菁菁就冲进门诊部,那菁菁交给值班医生,不等医生吩咐说:“孩子发着高烧,而且直嚷肚子痛,估计是阑尾炎。请您赶快诊断,我这就去挂号!”便急急地跑去外面挂夜间急诊号,她从包里翻出钱包,数了数只有九百多,应该不够住院费了,不够也不怕,还有工行提款卡呢!市人民医院就有日夜取款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