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的不动产托管人薇拉·亨迪克斯。她是个极聪明的女子,拥有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是几家最大的非营利性非洲——美洲事务基金会的董事之一,她常入选美国百位最具影响力黑人女性。
观看自己的葬礼(4)
然而,薇拉年轻时也错误地嫁给了一个爵士鼓手马克西韦。他的工作好像就是晚上在外边呆着,抽烟喝酒讲笑话,然后凌晨回家。还得告诉你,他不是黑人,而是犹太人。黑人和犹太人,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般的不正常。他母亲信天主教,宣称他已经死了,并服了几星期的丧。当他们从波士顿搬家到Tuscaloosa时,薇拉与马克西韦和全世界都做了斗争。薇拉说人们对他们的怨恨是他们维持这段婚姻的理由。后来,当他们住进充满混血婚姻的伯克利郊区时,争斗就只在他们两人间发生了,钱和酒都是不和谐婚姻的普遍起因。即使聪明的女人选择男人时也会犯错,薇拉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快接近四十岁时,几乎说服自己干脆结婚生孩子。因为有一个深爱我的男人对我说着浪漫的空话和难以启齿的爱称。我被奉承得很是受用,也被打动了。以传统眼光来看,他不是很潇洒,但很强壮。他不善社交,有些怪习惯,但单就DNA来看,他是生儿育女的理想伴侣。他说我们未来的小孩就像半天使半神童。我被生小孩的未来所吸引,但不可避免地也要考虑到做母亲的责任,这让我想起了继母。
在我拒绝那个男人的结婚乞求时,他深受打击。我对此非常内疚,直到六个月后他跟另一个女人结了婚。的确很突然,但我为他高兴,真的,他们有了小孩,我仍然替他们高兴,然后一个又一个地生,一共四个小孩!我想小孩想了多年,可我顶多也就能生一个,我的孩子会不会喜欢我呢?当然,我永远都不会有孩子了。
看着薇拉的两个女儿,我常常思考——她们非常喜爱妈妈,十几岁了还是这样。她们真是只应梦中有的好孩子。如果我有小孩,我的小孩会不会对我也这样好呢?
如果我有女儿,我一定要让她坐在我的膝上,给她梳头,闻着她头发散发出来的淡淡的香味,在她耳后扎个芍药花,或在她的头发里别一只有翡翠斑点的发夹。我们一起照镜子,彼此深知亲情浓厚,因而热泪盈眶。我很久以后才意识到,我想像中的那个孩子,其实就是小时候的我自己,我一直想有一个这样的母亲。
我承认,每次听说朋友的孩子变得不再乖或忘恩负义,我都会幸灾乐祸,庆幸自己没有这种为人父母的悲伤。当你的孩子宣称他们恨你,并且永远地疏远了你时,你会作何想?
这问题在我脑中闪现,因为我看到亚洲艺术博物馆的通信委员会负责人露辛达·芭莉走上了台,发表她对我的悼词。她曾说我就像她的妈妈一样,现在她来到我的追悼会,歌颂“来自陈璧璧的财产”。
她停顿了一下,赛马似的甩了甩柔顺的头发:“卖掉她的豪华三单元公寓楼和利温沃斯富丽堂皇的、能看到大桥景色的小别墅,还有她的商店、传奇式的‘不朽者’和其成功的在线目录业务,接下来是个人的佛教艺术品收藏——插一句,这是非常优秀的收藏品,已经在遗嘱中写明归入博物馆名下。”
大片掌声响起。这是露辛达的天赋,她能把戏剧与平凡夸张地结合起来,听起来还像真的一样。在掌声达到雷鸣程度之前,她举手示意安静,说道:“她离开我们,留下不动产价值约——稍等,哦,找到了——两千万美元。”
没有人在喘气,没有人欢呼雀跃,他们大声鼓掌,好像我的遗产就像他们预料中一样,只是一串数字。
突如其来地静下来后,她举起一个小徽章:“我们将用这个来怀念她的慷慨,新亚洲博物馆将在2003年建成,其中一幢楼将由这笔遗产捐资兴建。”
一幢!我本应该确认一下,我那两千万究竟能换来何种程度的赞扬。还有,这徽章是普通的方形,不锈钢的,我的名字字母刻在上面,小得连坐在最前排的人都看不清楚。这就是露辛达喜欢的风格,现代又平庸,像药瓶上的说明一样难以读取。我和她常常以朋友的方式,争论她那花了大价钱请艺术家设计的蓝图。
“你的眼光还太幼稚,”我不久前告诉她,“你必须得认识到,捐出巨款的人们,其眼光是老到的。如果你想要这种风格,就得给人们配上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她以不完全开玩笑的语气说:“你就像我的妈妈。总有事情做得不对。”
“我只是提供有用的信息。”
“像我妈妈一样。”
在我的葬礼上,她最后又说那些话,只是这次带了微笑加眼泪:“璧璧就像我的妈妈。她总是慷慨地作出建议。”
我的妈妈没给过我什么建议,无论好的还是坏的。
我在上海的童年(1)
当我还是个婴儿时,我的妈妈就去世了。
是我父亲的第一房太太,把两个哥哥和我抚养长大。她叫包甜——“甜苞、甜花蕾”,这名字不是很适合她。我们作为她的继子女,只得亲切地叫她甜妈。我所缺失的感情,都应归咎于她。而我所有的生命,都来自于我的亲生母亲。
对于甜妈来说,如果她不坚持要我父亲娶妾,以避免家族断了香火,那么她可能会是父亲唯一的妻子。
“是我自己的主意,”甜妈总在向人炫耀,“我不是被迫接受这样的安排,根本不是。”
命中注定,甜妈不能生育。
在嫁给我父亲后不久,她就得了皮肤斑病,也许是麻疹或水痘,但没有天花那样严重。病发后她常痛哭,因而阻断了身体热量的源泉,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来孕育胎儿。相反,有多余的热量从体内发出,致使脸部和手部起泡,可能其他部位也有。一次又一次,我们惊叹,她肯定是前世做了罪孽,使得今生遭到这样的报应。
“我犯了什么小错误,要承受这样大的惩罚呢?”她哭着抱怨,脸上的痘痘更鲜红了,“没有亲生的孩子,只有别人的孽种(指我的哥哥们和我)。”
她一吃什么不对劲的东西,比如没熟透的金橘,或者被别人挖苦,脸上就会冒出油渍,看上去像外国的地图。“你知道印度在哪里吗?”我们会问她,同时硬憋着不使自己笑出来。为了使自己好受,她就使劲挠痒,不断地抱怨,说我母亲把我生得这么难看。她把眉毛都挠没了,在不画眉的时候,就像头顶受戒的尼姑似的。不过与尼姑不同,她总是怒气冲冲。
这就是甜妈留给我的印象,总是用尖尖的手指挠光秃秃的眉毛,同时还在不停地闲扯。我的哥哥们曾想逃出她的手掌。他们对她的影响有免疫力,对她报以不屑和轻蔑。因此,她的矛头都是对准我的。
“我告诉你,”甜妈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听了我的话,你再听到别人这样说,就不会受打击了。”
然后,她再一次告诉我,我的妈妈和我长得一样矮,但不像我这样矮胖,我的妈妈十六岁时只有七十斤,那时我的父亲把她骗到手做小妾。
甜妈不断说我母亲的坏话:“她虽然可怜,但实在太贪婪了,吃太多的东西,太易激动,笑起来控制不住自己,笑得满地板打滚,直到我把她抽得清醒才停下来。还有,她睡得太多,还整天打哈欠。睡得太多,骨头就软了。所以,她才会像离开了水的海参那样虚脱。”
战争时期,猪肉价钱涨了三倍,甜妈常常宣称:“虽然我们有足够的钱,但我吃一点点肉就满足了,只是尝尝味道,一周绝不超过一次。但是你妈妈活着时,她的眼睛就像野狗一样,随时准备扑向任何死肉。”
甜妈说作为一个端庄的妇人,对饮食和享乐要保持克制,最重要的是,她不应该成为家庭负担。甜妈一有机会就想方设法让我父亲知道这一点。
在我的童年时代,我们住在上海的法租界,马斯南路上的三层都铎式楼房。
虽然这里不如宋家和孔家住的辣斐德路那样高档——别墅加上宽阔的花园、棒球坪、小马车。但我们毕竟也是大户人家,房子看上去还是很气派的,甚至比现在旧金山价值几百万美元的房子还要好呢。
我父亲的家族世代经营一个棉花加工厂和诚信商场仓库,那是我的祖父在1923年创建的。它可能不如诚信百货商店有名,规模也没有那么大,但加工的棉花在同类价格商品中质量最好,我父亲所有的外国客户都这么说。
他是典型的上海资产阶级:在家庭中绝对遵循传统,在商业和外面的世界里又完全现代。他离开家门后,就进入另一个王国,宛如一条变色龙。必要的时候,他还会讲外国语言,口音绝对正宗——专门请了家庭教师教过。因为口音能区分阶级,他的英语是牛津口音,法语是右岸口音,德语是柏林口音。他还懂拉丁语和一点满语,所有文学经典都有满译本。他的头发柔顺地往后梳,抹了油而充满光泽,他吸过滤嘴香烟,谈论的话题范围极广,像谜语一样。他对生理学和烹饪也感兴趣,这当然是源于中国人的美食传统。他能对凡尔赛宫高谈阔论,也能将但丁的《神曲·炼狱》和中国的《红楼梦》作比较。回家后,他就切换回另一个他,埋头读很多旧书,但很少说话,几乎一动不动。因为在这个房子里,他的女人尊敬他,对他服侍周到。
外国朋友们叫父亲菲利浦。我哥哥的英文名字是普雷斯顿和诺贝尔,听起来很吉利,一个像是“总统”,另一个是带来巨大财富与荣誉的诺贝尔奖。甜妈选择贝莎作她的名字,因为我的父亲说贝莎的发音很像“包甜”,我的母亲则叫“小不点儿”,其实父亲给她起的英文名字是“伊丽莎白”,但她自己发音不准。
我父亲叫我璧璧,既是西方名字,又是妈妈给我起的名字“璧芳”的简称。
可以想像,我们是一个世界性的家庭。哥哥们和我有英语和法语教师,我们接受的是现代教育。这也让我们在甜妈面前有了秘密语言,甜妈只懂上海话。
有次,诺贝尔发现我们那只被甜妈厌恶的贝得灵敦厚毛犬,在甜妈房间里留了点东西——Ilafaitlamerdesurletapis,由于地毯图案掩饰了狗的粪便,我们的继母总搞不清为什么房间充满恶臭。哥哥们喜欢在甜妈的药瓶和鼻烟壶里放进令人意外的东西。Cacad’oie,是从我们的用旧了的鹅毛笔中搜集出来的,哥哥们最喜欢把这个放进去,因为这东西很恶心,又脏又黏,像胆汁一样的绿色。他们对我讲这个的时候,我笑得满地打滚。我真想念我的哥哥!
我在上海的童年(2)
哥哥们因为读书常不在家,甜妈便会趁机虐待我。当我一坐到钢琴前,甜妈就唠叨我母亲如何不懂音乐,所以我也是个乐盲。有一次我为母亲辩护,大声地告诉甜妈:父亲曾对客人说过,我母亲“弹肖邦的《幻想即兴曲》(FantaisieImpromptu)有如行云流水”。
“哼!”甜妈相当气愤,“那是说给外国客人听的。他们都喜欢吹牛。那些人不知廉耻,没教养,不知好赖。另外,凡是个女孩子都会弹那个,如果你稍微用点心练习,你也会弹的。”
然后她就用手指戳我的脑袋。甜妈说我父亲用不着夸她,因为他们互相非常了解对方:“婚姻如果美满和谐的话,就完全不需要多余的言辞,这是因为我们的缘分天生注定。”
那时,我不知道如何问她,哥哥们也不懂什么叫爱情,即使他们知道,他们也不会告诉我。所以我认为一桩好的婚姻,就是丈夫尊重妻子的隐私。父亲从不干预她的生活,也不进她的房间,从不问她什么问题。顺着甜妈的逻辑——既然他们想的都一样,那么也就没必要彼此说话喽。
但有一天,叔叔和他的家人来我家住几个月。我的表姐玉珩和我从早到晚都在一起,虽然一年才见一次,可我们就像亲姐妹。那次来访,表姐告诉我,她已经听说叔叔婶婶与朋友们的传言——那时候传言是人们了解真相的唯一途径。
传言事关甜妈和我父亲,说他们还没出生就订了亲——1909年,两个爱国青年在日本留学,共同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成为了生死之交的同志,他们跪下来发誓:将来革命成功推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