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着的火和飘着的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着的火和飘着的灰-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盐……打铁关自然是打铁、卖铁的。打铁关本与卖鱼桥等地名无殊,只因岳家军来过,镀得金身变成打造抗金武器的地方,牵强附会也罢,做旅游就要借势发挥,打名人牌。正是因为跟岳飞有渊源,打铁关神圣起来了。

  走进打铁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块牌坊,气势恢宏,兼得松青柏翠,更具庄严静穆之势。由牌坊而进就可以看到十二生肖石,中华传统文化与爱国精神粘糅互融,相得益彰,濡染后人,衍延至今。继往南就是有仿古两层建筑打铁关历史陈列馆,再往南又是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的壁廊。岳飞手书笔法遒劲,“怒发冲冠壮怀激烈”的岳飞如跃眼前。游人面壁,虽无陈子昂《登幽州台录》千古浩叹,却也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憾意,更有“靖康耻,犹未雪”的痛心,这或许是一介平民常有的历史浩叹吧!

  杭州很多景点特别是文物保护单位,修缮或重建后,就把它们搁置在那里。它们有些让人遗忘,剩下几个石碑以表纪念,就像庆春门、钱塘门、武林门、清波门等城门,徒剩几块石碑(当然现在有所改观,艮山门石碑那里建起了运河魂雕塑群,庆春门石碑那里建立了杭州古城墙陈列馆);有些则是铁将军镇门,拒人于外,成为人们游走的禁地,如白塔、梵天寺经幢,深锁东风已久。打铁关则不同,我看到另一种情景:人在景中,景在人间”,就像西湖 “还景于民,还湖于民” 一样,打铁关驾着这股春风来到了民间。

  在这里,历史建筑与社区生活互融共存,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打铁关逗留玩味间,我看到在牌楼下一个穿着睡衣的母亲,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指着打铁关的牌坊说,这是打铁关,是岳家军扎过营的地方,而后又娓娓道出起岳飞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女儿睁大眼睛似懂非懂的听着;在陈列馆旁有个老年活动室,人声鼎沸,老人们聚集在一起,晒晒太阳,扯扯家常,喝喝茶,打打牌,老有所养,其乐融融;在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壁廊间,几个学生下课路过,虽然他们没有驻足观赏,但我想他们早已耳濡目染,就像农家娃子走在乡间熟悉的小路上,一花一草了然于心;其间散布着几个慕名而来的游客作为点缀,读碑颂文,拍照留念。此情此景充满生活气息,十分和谐。

  打铁关历史文化长廊是游客的,更是社区居民自己的,这种互融、共存而又相谐的场景,让人身受感同杭州的生活品质:生活在杭州原来是这么有文化,这么惬意,这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我在雷峰塔搞过文化策划、在清河坊搞过景区品牌包装,也策划过杭州市的大型活动,虽未能在政府机关里混个好差事,也未能在社会上引起关注,但一直关心着杭州旅游品牌的包装,我认为打铁关的模式很好,很具杭州特质。打造文化景点、修缮门面,是为了招徕游客,这是从“经济谋强、城市谋发展”的角度出发的,而终极目标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老百姓的福祉才是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景区与社区相融,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因此社区改造提升之时有必要做些“建筑加法”:多恢复一些历史物件,让父母们指着它们,向孩子们讲述曾发生在这里的人和事,增强后代对杭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多建几个亭子,让老人们颐养天年,幸福终老;多建一些文化碑廊,让学生们耳濡目染,用正确的文化感染他们、引导他们。

  我觉得品质之城——杭州的中央并不是在某个中心地段,不在西湖,不在中央商务区,而是在民生所系的街街巷巷。不管你是谁,一早就从那里出发,入晚了又从四面八方赶回到那里,等到退休了,又在那里颐养天年,终老于斯。我们努力的工作,就是在那里争取一套宽敞的房子,再花些血本把房子装修得舒适一点,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老百姓的实实在在的品质生活。我们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在这座幸福之城过上品质生活。生活最直面的地方就是那些呈毛细血管分布的街街巷巷。毛血细管运行良好,肌体良好,我们的西子美女才更风姿绰约,曼妙可人,我们的城市品牌更具品质,更具亲和力。

  记于2009年3月20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两袖清风朝天去 ——寻访于谦故居
于谦故宅位于杭州市河坊街祠堂巷42号。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他一生御强敌,扶社稷,严操守,淡名利,有大功于国。于谦对秀柔有余的西湖山水添了不少的英气,清代诗人袁枚曾如此赞颂道:“赖有于岳双少保,人间始觉西湖重。” 

  有如岳飞《满江红》一词,于谦的《石灰吟》一诗,饱含浩然正气,读之令人顿然壮怀激烈,荡气回肠: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写于青年时代的《石灰吟》成为他一生的写照。 

  于谦的一生,可谓历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磨难,先是参加科举考试时,以状元的文才却被降格至三甲第九十二名,几乎名落孙山。无它,就因不肯对主考官溜须拍马。等到当上官,又因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的权贵,而屡遭排挤打击,甚至险些丢了身家性命。身居要职后,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威风;而于谦清正廉明,尽显“两袖清风”,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却不以其为廉,反说是坏了官场规矩,是“居心叵测”! 

  公元1449年,蒙古侵略军席卷南下,明英宗偏听全无军事常识的太监王振指划,结果土木堡一战,明朝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也沦为阶下囚。消息传至京城,有人主张南逃,有人主张投降。危急关头,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痛斥种种逃跑主义、投降主义,并马上调集各路兵马保卫京城。敌方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明朝朝廷投降,否则就杀掉英宗。有人又主张献城投降以保英宗之命,于谦却义正词严地质问:到底国家民族重要,还是英宗的个人生命重要?坚决拒绝敌军最后通牒。于谦身先士卒带领二十二万大军,坚守京城,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侵略者见死伤惨重,捞不到半点油水,又顾虑中原毕竟国大力大,正所谓烂船尚有三斤钉,一个不小心被于谦反攻过来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就卖个顺水人情,在退军之时将明英宗送回明朝廷。明英宗回朝后不久便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上皇位。明英宗不思于谦抗敌之功,却挟恨于谦不听蒙古兵之劝几乎让他命丧刀下,就找个“意欲”谋反的借口把于谦下狱,随即斩首,一泄私愤。

  一直到明英宗死后,明宪宗登位,为了平息民愤收买人心,明成化二年(1466),专门派人到杭州祭祀有大功于国的于谦,在祭文中说,“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之独持,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至此终得*昭雪。故宅改建为怜忠祠,以资纪念,巷亦名祠堂巷。 

  于谦故宅并不豪奢。他被害后,家也随之被抄,但抄出来的只有书籍和生活日用品,别无长物。真是文如其人,“两袖清风朝天去”,“要留清白在人间”!堂堂大员竟如此廉洁,连抄家的人都被感动。

  于谦故宅也几经风霜,数易其主,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解放后改为民宅,1989年整修后又恢复于谦故宅。现屋宇为三进,四周筑了与民宅隔离的封护墙。在门口有一门联:“天地为心是真豪杰,圣贤作则乃大丈夫”。一进门就是一小方天井&;not;,临墙有书法家沙孟海书录的于谦诗《石灰吟》刻石一方。穿隔墙洞门进入二进,又是一方天井,有石碑一座,额刻“崇德报功”,旁有于氏古井一口,有一厅堂叫忠肃堂,忠肃是于谦的谥号,堂南有照壁。二进与后院有墙相隔,有穹拱形门可通,内有水池一方,临水有亭二:一曰“琴台”,二曰“思贤亭”。院墙嵌有清光绪年间刻石一方,上刻于谦像。于谦故宅保持了明代的风格,由于处在巷深处,人迹不多,三进均植有竹林,疏朗有致,清幽恬淡,微风徐来,恍似于谦两袖清风。 

  绕宅三圈,沉吟之间,忽觉天地有正气……

惊起一帘幽梦——西塘印象
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世外桃源。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它在灯火阑珊处,现代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世外桃源。可是,正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只存在心灵的底处,仅是一帘幽梦——是人就得吃喝拉撒,就得为口中食、身上衣、还有容身之所而奔波劳碌。难得的闲暇,就是馨享恬然的心境。有恬然的心境,正如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做到这些,只需心远地自偏。活着需要一帘又一帘的幽梦。

  江南水乡自从周庄由陈逸飞《双桥》一画而横空出世,惊起了多少人的水乡幽梦,纷至沓来,寻找水乡的传奇。

  可是,当你走入周庄,它打着江南第一水乡的旗号,大红大紫,极度商业化。许多周边的水乡都禁不起诱惑,开始傅粉涂脂,雨后春笋般诞生,一下子就有了吴江的同里、桐乡的乌镇、嘉善的西塘、湖州的南浔、苏州的甪直,加上粉气的周庄,成为江南六大古镇。然而,当你一一进入其间,便深觉那是严重变味了水乡。它们都红通通的世界,周庄是万三蹄、同里是状元蹄、西塘是送子龙蹄……,多么的雷同,还有街巷间充塞不是,古镇的民风,而是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

  六大古镇,我除了西塘,我都走过,一个个幽梦,都被惊碎。水乡,也许永远的变成历史,儿时的记忆,不复存在。

  星期五下午,我和朋友从杭州乘坐下午4:46分的火车,到嘉善已是晚上7:00,大雨倾盆。我和朋友打了辆到西塘的出租车,只我们口音是嘉兴人,车主就报了25元(记住有的要30元,你可以杀杀价),我们便上了车,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我最后的水乡——西塘。

  到了目的地,雨小了点,可以感觉那种“随风潜入夜”的诗情雅韵。微雨的夜西塘,清闲、安静,店铺早早的关了,走在湿漉漉的街上,街音清脆,远处几个红灯笼摇曳,一种期待油然而生。我在进入景区的街口转了一圈,感受从四面八方迎来的西塘,可能这就是梦中的水乡,少了一段聒噪。

  我们从叶家弄进入景区的主街道——西街。街上的店铺开的不多了,我们走在其间,很少能够遇到人流,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走到西街底,是永宁桥,这里可以看到西塘灯火通明,整条河都是灯笼,河船飘荡,船上也有灯笼,整个景区很协调,而且会产生一种感觉,说不定在灯火阑珊处会,出现你梦中的水乡。我驻足片刻,欣赏一下雨后的西塘。

  雨好像是乐章,乐音又起,淅淅沥沥又来了,不宜在永宁桥久驻,便走入烟雨长廊。在烟雨长廊的住户都会出租客房。朋友喜欢陈家老宅阁楼的一张雕花床,想在那里度过温柔一夜。我们走进陈家老宅,问有没有客满?一个老女人顿时满脸堆笑,带着我们走进老宅,说阁楼上只有一个房间。走进去一看,房间很小,只有10来个平方,拥挤,空气中又散发着一种人体所残留下来的霉味,家具老旧却不古朴。我们问那间有雕花床的客房,她说,已经有人住了。

  想想天色已晚,安排好住宿还得去饕餮,再说我朋友对这个陈家老宅好像情有独钟,我便问老女人这间房的价格。

  120元。

  朋友还了70元。

  客主开始懒得搭理,面露不快,看这神色啊好似天下独有一床的感觉。我们一路走来,烟雨长廊上到处都是住宿的,要不是冲着雕花床,就懒得问津。我们就走出了陈家老宅。来到长廊,一个老人好像瞄准我们是找歇脚的地方,就候在门口,见我们出来,便上来搭讪,说有房子,价格便宜,设施绝对比陈家老宅要好。

  有人引荐,又可货比三家,不如前去探得究竟。

  客房是一家民居,住的是一对老夫妻。平时是自己住的,如果有游客想住,可以腾出来房间来。我们到房间里一看,蛮干净,有独立的卫生间。再说,这个老头儿很热情,忙着端茶送水。我们便有些宾至如归的感觉。

  我朋友要他出价。他出了80元。

  我也不多说了,就70元。

  老人欣然交出钥匙,我们拿出钱,成交。

  我们把东西放在房间,便原路折回,到永宁桥旁边的钱塘人家用晚餐。

  这个酒家,在西塘甚至在六大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