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光绪不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假如光绪不死-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章 历史疑案(1)
一.蹊跷的巧合
  公元1908年11月4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时分,悲惨一生的光绪皇帝死于南海瀛台。在他弥留之际,病骨支离的慈禧太后命人抬了自己,来到光绪的房间,面无表情的看着他,直到他咽下了最后一口气。20个小时之后,慈禧也一命归天。
  光绪与慈禧几乎就在同一天死去,如此蹊跷,如此巧合,让时人齐感愕然,惊讶不已,这两人,一个是被幽禁起来的皇帝,一个是实际执掌权力的太后,他俩忽然就这么走了,给多事之秋的清末带来的震动可想而知。
  对于慈禧的死,时人并没有太多的议论,她已经七十三岁了,在那个年代,算是高寿。民谚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找你商量事。”这个岁数死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光绪皇帝死得离奇,他才三十八岁,不是正常死亡的年龄,并且,他是在变法失败后,一直被慈禧幽禁着的,幽禁了十年之久。慈禧频死之际,就是光绪即将复出之时。一个被幽禁了十年的皇帝,心中有多少咬牙切齿的仇恨、肝胆郁结的怨毒,一旦他复出掌权,那些与他作对的人、作帮凶虐待他的人、落井下石者、告密者,这些人怎么办?他们怎能容许光绪活到复出之日!
  于是关于光绪的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有说他是病死的,有说他是被人害死的,至于害他的人,有说是袁世凯,有说是慈禧,还有人说是李莲英。种种猜测、莫衷一是,因为各种被害死的猜测都拿不出真凭实据,而各种病死的说法又相互矛盾,或者被其他证据证明存在漏洞,光绪的死因遂成为一个历史疑案,在此后将近一百年里,不断地被人探讨、评说、论证、研究。尽管清宫存有光绪的脉案记录,此记录也表明光绪一直有病,而且在死前病情加重,但是时人及后人很多不相信这个脉案,因为脉案纪录可以伪造。如果害死光绪的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他害死,自然也有能力悄悄的改了脉案,让光绪的死因就此成谜,沉埋地下。
  人们如此关注光绪,探究他的死因,是因为他在清末年间惊天动地的壮举——戊戌变法,在“祖宗之法不能变”的清朝,这是极为大胆悖逆的事,而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这是第一次学习仿效西方政治文化体制,并试图以此改造中国,达致富强的尝试。光绪被慈禧幽禁,最主要的罪名就是变法,而光绪的变法之所以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慈禧健在,大臣多是她的羽翼,光绪无权。可以设想,若慈禧死后光绪复出,中国的政坛将出现地动山摇般的震荡,也正因为如此,光绪终于没能复出,他没能活到复出的那一天,虽然只仅仅差了20个钟头,虽然他一直苦苦的忍耐着,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当年法国的一代枭雄拿破仑被囚于圣赫勒拿岛时,也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脱困而出,他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曾以武力将欧洲搅得天翻地覆,害怕他复出的人多不胜数,因此他终于在那个小岛上死去,与光绪之死极为类似的是,拿破仑当时也被认为是病死的,解剖医生说他死于胃癌,但是多年之后,拿破仑被砒霜毒死的真相大白天下,世人此时才知道,害他的人在他的饮食之中做了手脚,悄悄加入微量的砒霜,让他慢性中毒,当体内的毒性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一代枭雄就再也无法复出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历史疑案(2)
毒死拿破仑的砒霜,在中国有很多别名,比如砒石、信石等等,有意思的是,它还有个发人深省的名字,叫做“人言”。
  关于光绪的离奇死亡,在当时和稍后就有许多人言的记载,当然,其中有真有伪,有些记载明显是猜测或道听途说,有些记载则是记载者的亲眼所见。
  二.关于光绪之死的记载
  对于光绪之死,《清史稿》只有寥寥的几句:“壬申,上疾甚。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中教养,复命载沣监国为摄政王。癸酉,上疾大渐,崩于瀛台涵元殿,年三十有八。”
  佚名的《慈禧光绪病逝记实》说在溥仪入宫后,“翌日七钟,御医言帝鼻翕动,胃中隆起,皆非佳象。是晚帝知疾已不起,遂写起最后之遗诏,但含糊几不可读。此诏在皇后手中,初甚秘密。时朝廷又降一谕,言帝病亟,着各省再寻良医,速遣入都。”“下午三钟,太后至瀛台视帝疾,帝已昏迷不醒。其后稍明,侍者为穿长寿礼服。盖礼制,皇帝需服此以崩也,若崩后再穿,则以为不祥。帝不愿穿,至五钟,遂崩。太后、皇后,妃嫔二人、太监数人在侧。”该书又说:“皇帝宾天之情形及其得病之由,外间无从知其详,此事亦与其他诸秘密事,皆埋藏于李莲英及其亲信小监之脑中。即北京满汉诸大臣,亦言人人殊。关于太后及皇帝同时相继宾天,各持一说,相互矛盾。然欲考察其真相者,亦非无线索可寻。日处忧危之域之皇帝,若一旦得以总揽大权,其必为彼李莲英辈所不利,故一定之势也。”
  恽毓鼎的《光绪皇帝外传》记载:“十月初十日,上率百僚晨贺太后万岁寿,《起居注》:官应试班,先集于来熏风门外。上步行至南海来,入德昌门,门罅未阖,试班官窥见上正扶阉背,以两足起落作势,舒筋骨为拜跪计。须臾忽奉懿旨:皇帝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礼,辍试班。上闻之大恸。时太后病泄数日矣。有谮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十九日,禁门增兵卫,稽出入,伺察非常,诸阉出东华门净发,昌言贺崩矣。次日,寂无闻。午后传宫中教养醇王监国之谕。二十一日,皇后始省上于寝宫,不知何时气绝矣,哭而出奔告,太后长叹而巳。”
  御医杜钟骏记述十月十七日给光绪帝看病的情形:“皇上气促口臭,带哭声而言曰:‘你有何法救我?’予曰:‘皇上大便如何?’皇上曰:‘九日不解,痰多气急心空’。。。。。。(杜钟骏)退至军机处拟方,予案中有‘实实虚虚,恐有猝脱’语。继大臣曰:‘你此案如何这样写法,不怕皇上害怕么?’予曰:‘此病不出四日,必出危险。此后变出非常,予不负责,不能不预言。’”
  光绪帝的脉案记载:二十日,光绪皇帝“目睑微而白珠露,嘴有涎而唇角动。” 二十一日子刻,光绪开始进入弥留状态,“脉息如丝欲绝,肢冷,气陷。二目上翻,神志已迷。牙
  齿紧闭,势已将脱。”到中午,脉息“若有若无,目直视,唇反鼻搧,阳散阴涸之象”出现至酉刻,“龙驭上宾。”
  《清宫锁记》中记载御医周景濂的话:说那时候“帝无大疾,诸臣皆以平和剂进之。”
  屈桂庭《诊治光绪皇帝密记》中记载:在十月十八日(阳历十一月11日)当屈桂庭进宫护理光绪时,忽然发现光绪“患肚疼,在床上乱滚”,而且光绪“面黑,舌黄黑”,屈桂庭大惑不解,因为眼前光绪的情况与“与前病绝少关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历史疑案(3)
许指严在《十叶野闻》里记载;光绪病重后,征召各省派名医去医治。江苏巡抚送名医陈莲肪进京,陈到京后数日即被军机处带领上殿去给光绪诊病。陈医生要诊病,却不能直接向光绪询问病情,而要由太后代述病状,皇帝只是不时点头或说一二字以证明太后说得对。太后让陈诊脉,老迈的陈医生跪在地上给皇上诊脉,根本没诊出什么脉象,只是虚以手按
  之而巳。诊毕,太后又接着讲病情,舌苔如何,口中喉中生疮如何。不许医生亲眼查看,只能听太后说。太后说完,陈就叩头谢恩退出,根据太后所说记录病案,提出治疗方法,然后交给军机处转送。
  《德宗遗事》记载,南书房一个翰林谭某和内伶教师田际都曾对王照说过,皇帝死前两天还在瀛台水边散步,当时很多人听说过这件事。
  清德龄女士的《光绪密记》中说:在慈禧病倒后,“李莲英眼看太后的寿命已不久长,便暗自着急起来,他想与其待光绪拿了权来和自己算帐,不如自己先下手的好,经过几度的筹思,他的毒计便决定了。
  ‘近来奴婢听许多人说,万岁爷的身子很不好。’他狡恶的向太后说道:‘奴婢愿意去瞧瞧他,或者可以使他的身体好起来。’
  他的这一连串话当时太后究竟有没有听清楚,实在没有人敢断定了。但为稍存忠厚期间,我们不妨说她因为在病中,精神恍惚,所以没有测到李莲英的真意。
  就在李莲英访过光绪不久,光绪便好端端的害起厉害的病来了。当下少不得就召御医进宫珍视,无奈他们诊了他的脉,一个也说不出是什么病症。只有光绪自己心里是明白的,他料定必然是李莲英在饮食中下了毒。但李莲英究竟下了什么毒?应该怎样才能救得转,他就无法可想了。那时只有一个人是可以救他的,那就是太后,可惜太后到底不曾出来干涉,于是她就在无形中帮助李莲英达到了目的。”
  德龄的这段话,文学味道很浓,更像小说,让人感觉不踏实。
  《梵天庐丛录》称:“德宗病后,惟头部发热,饮食不进,非不可治之绝症也。而德宗求速死,故自当风坐卧,药又拒不欲服。时苏州西街医士曹沧洲,以苏抚荐,入京诊病。窥
  德宗面色发黄,两目红肿,知其平日惊忧之深。审其脉,弦数特甚,知必不起,乃恭跪定方而出。不数日,龙驭上宾矣。”按他的说法,倒是光绪盼望着快死,虽然没有实施自杀的行为,在心里,却已有了自杀的想法。
  这些记载,相互之间十分矛盾,有很多猜测之词,但大多倾向于光绪是被人下毒害死的,至于下的是什么毒,却语焉不详。事实上那时候有更多的传说,或传光绪为慈禧所害,或传为李莲英所害,或传为袁世凯所害,但都没有实据。
  三.真相大白
  光绪之死已经百年了,这个书生义气、空抱强国之志、力图革新政治却一生受尽屈辱,悲惨谢世的皇帝,让后人叹息不已,后人赞赏他的革新勇气,怜悯他的不幸遭遇,同时又对他离奇的死亡百思不解。因此从他去世之日起,关于他的死因,便不断被人猜测、讨论、探询、研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人从医药学的角度探讨光绪死因,对保存的光绪临终时的脉案、药方的原件进行验证和研究,最后确认光绪死于结核病。但当时世人对这个研究结果并不认帐,因为能害死光绪的人,能将事情做得那么隐秘,能在事后封住具体实施毒杀行动的人的嘴,自然有能力对那些脉案、药方进行伪造、篡改,所以这些脉案、药方根本说明不了什么。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历史疑案(4)
1938年,光绪皇帝入葬后25年,他的安息之处崇陵遭遇盗掘,盗墓者挖洞后进入地宫,用斧头劈开棺椁的正面,将光绪的遗体从棺内拖出,放在一边,盗走了棺内的随葬品。不过盗墓者旨在珍宝,没有对光绪的遗体进行大的破坏。
  1980年6月,清西陵文管处对光绪的崇陵地宫进行保护性清理,那时即对光绪的尸骨和头发进行了检测化验,但担当这个任务的是当地的县城医院以及县防疫站,由于设施简陋,参与的人员水平有限,这次化验没有查出任何结果。但这次清理,留下了光绪的头发、衣物,还有几块遗骨,保存在西陵文管处的文物库房内。
  2003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了“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组,利用“中子活化”、“X射线荧光分析”“原子荧光光度”等一系列现代专业技术手段,对保存的光绪的头发、遗骨、衣服以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反复的检测、研究和缜密的分析。2008年11月,研究组得出结论:光绪死于三氧化二砷中毒,也就是说,他是被砒霜毒死的。该专题组的研究报告称:光绪的头发截段和衣物上含三氧化二砷,其中胃腹部衣物上的三氧化二砷是其含毒尸体*后直接侵蚀遗留所致,而其衣领部位及头发上的大量砷,则由其*尸体溢流侵蚀所致。
  砒霜,白色或浅红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碱,与淀粉、小苏打很相似,其毒性极强,在古代,砒霜是鼎鼎大名的毒药,令人谈虎色变,在古代,砒霜是下毒害人的首选,因为它色淡无味,容易通过食物下毒,只要很少的药量(克)就可置人于死地。
  砒霜虽然含有剧毒,却是传统中医里的矿物质药品,中医认为砒霜祛痰止哮、截疟的功能,可辅助治疗寒痰哮喘、疟疾等病症,民间俗语说:“砒霜救人无功,附子杀人无罪。”这意思是说,砒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