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秦国后来的称霸,离不开秦穆公的励精图治。秦穆公所作的努力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笼络人才。
为了能把天下有才干的人都收归秦国所有,秦穆公表现得十分大度。这一点,就体现在秦穆公对一个冒犯自己的人施恩和宽恕上。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次,秦穆公丢失了一匹最心爱的马。知道这件事情后,秦穆公当然十分着急,赶紧让人四处寻找。
找来找去,找到了好几个人,就是他们把马抓走了。
被发现的时候,那匹马已经被杀死了,这几个人正准备吃马肉呢。
查明事情之后,秦穆公身边的大臣都劝他要重重处罚这几个人。
可是,秦穆公却似乎一点都没有生气,反而跑去对这几个人说:
“你们这样光吃肉,没有酒喝,就失去乐趣了。现在,我送给大家几罐美酒,大家一起来畅饮吧!”
起初,这几个人知道自己无意中杀死了秦穆公的马,都吓得半死。
可是,当他们发觉秦穆公并没有生气,反倒又送来美酒,还与自己一起畅饮的时候,心中对秦穆公的恩情真是感激不尽。
没过多久,秦国和晋国爆发了战争。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秦国接连胜利。为了能一举消灭晋国,秦穆公决定擒贼先擒王,于是就亲自带领两三百人,去抓晋国国君。
谁知,当秦穆公和这几百人快要到晋军营地的时候,却遭到了伏击。
这样一来,秦穆公不但没抓着晋君,却被晋军包围了起来。
当时的情势非常危急,要是再不采取行动,秦穆公就会成为晋国人的俘虏了。
这时,好几个人从队伍里站了出来,对秦穆公说:“主公,您跟在我们后面,我们保护您突围。”
原来,这几个人就是当年误杀秦穆公的马的那几个人。
秦穆公见到他们,欣喜万分,觉得有了希望。果然,在这几个人的拼死保护下,秦穆公才得以逃出了包围圈。
更加神奇的是,就在帮助秦穆公逃脱的同时,这几个人还趁乱抓住了晋君。这样一来,局面就对秦国十分有利了。
为了救回自己的君主,晋国人不得不答应秦国苛刻的谈判条件,秦国因此得到了晋国很大一块土地,国力就更加强盛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某些时候,给予他人一定的恩情,是绝对有好处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庸》会强调我们应该关爱他人的原因之一。 。。
7。施恩,也要有度(2)
当然,《中庸》之所以认为每个人都要关爱他人,并不只是因为这样做对我们自身有好处,还因为关爱他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施恩,本身就是一个君子应该做的事情。
另外一个历史典故,也说明我们应该给予他人一定的恩情,即便这个人有意冒犯自己。
战国时期的楚国,到了楚庄公时期,成为了威震天下的霸主。
楚庄公能获得霸主的尊荣,同样跟他善于笼络人才有关。
在这一点上,楚庄公和秦穆公一样,都是十分英明的。
稍微不同的是,在上面秦穆公的故事里,那几个杀马的人,是无意中误杀了秦穆公的马。而在下面的故事里,却是有人故意冒犯楚庄公。
然而,楚庄公跟秦穆公一样,都宽恕了冒犯自己的人,从而施与他人恩情,获得了人心。
这个故事究竟讲了些什么呢?还是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有一次,楚国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为了庆功,楚庄公摆上丰盛的晚宴,款待有功将士。酒过三巡之后,很多将士都开始有些醉意了。
这个时候,楚庄公为了助兴,就让自己的一个爱妃,出来为诸位将军敬酒,以示祝贺和尊敬。
然而,就在这位爱妃出来敬酒的时候,,宫殿外面刮来了一阵大风,一下就把屋里的灯全都吹熄了。
有意思的是,楚庄公的一个大将或许是由于喝多了,就趁着黑灯瞎火,摸了这位爱妃一把。
这位爱妃知道有人摸自己,便十分机灵地摘下了这个大将头盔上的头缨。
在还没有点亮灯之前,爱妃就拿着头缨找到了楚庄公,对他说:
“大王,刚才我敬酒的时候,有人故意调戏。我已经把这个人的头缨摘了下来,大王要为我做主啊!”
按理说,听到爱妃被人调戏,楚庄公应该勃然大怒才是。然而,楚庄公不愧是一位有度量的霸主。
在听完爱妃的告状后,楚庄公趁着灯还没被点亮,赶紧说:
“诸位爱卿,既然今晚大家都玩得这么开心,不如就不要讲究什么礼仪了,干脆把头盔全都摘下来喝酒吧,这样可以喝得更痛快些!”
于是,所有大将都把头盔摘了下来。
这样一来,等到灯再次点亮时,由于大家的头盔都摘了下来,也就不知道到底是谁调戏的那位爱妃了。这件事情,也就被楚庄公小事化了。
过一段时间之后,楚国跟齐国开战了。
一开始,由于不熟悉齐国的战术,楚军被打得落花流水。
到了最危急的关头,楚庄公也跟秦穆公一样,一度被敌军包围了起来。
眼看齐军就要杀进大营了,这时一位青年将军冒死杀出了一条血路,救出了楚庄公。
大难不死的楚庄公十分感激这位将军,就好奇地问:“你是谁?为什么要这样拼了命地救我?”
那位青年将军立刻跪在地上,答道:
“大王,臣有罪。上次晚宴上,调戏大王爱妃的就是我。
当时,大王不揭穿我,反而让所有人都摘下头盔,这样的恩情我毕生难忘。
为了报答大王的恩情,我今天就算豁出这条命,也要保大王周全!”
从这个典故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是要懂得如何给予他人恩情的。
有些时候,给予他人一定的恩情,有可能会让我们眼前的利益受到损害。然而,长久看来,施恩是会有好报的。
不过,在《中庸》看来,凡事都要有个度。就像在上一章里面我们曾经讲到的那样,一旦说话做事过了头,失去了应有的度,就会出现各种麻烦。
这一点,同样适用在施恩上面。
换句话说,在《中庸》看来,给予他人恩情的正确方式,必须是要有一定的度。
7。施恩,也要有度(3)
那么,施恩要注意把握的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大家都应该听说过这样的一句俗话,“恩能生怨,恩能成害”。给与人恩情怎么会导致怨言,甚至产生危害呢?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的原因,就是由于在施恩的时候,没有把握好一个度。
我们先来看看恩能生怨。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会碰到这样的事情:
有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于是我们就给予了援手。
由于我们经常帮助这个人,久而久之,这个人就对我们形成了依赖感,觉得我们帮他是正常的、应该的。
于是,一旦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恰好我们又无法提供支持,这个时候他便会对我们生出怨言来。这就是恩能生怨的道理所在。
施恩不把握好度,还会导致危害,这就是恩能成害。
有这样的一句俗话,给别人一斗米是恩人,给别人一石米是害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在给予他人帮助和恩请的时候,一定要恰到好处。
比如,一个人快要饿死的时候,我们给他一碗饭,让他活了下来,就是对他天大的恩情。
可是,一旦一个人吃饱了饭,渡过了难关,你再给他一碗饭,他就会觉得你家里是不是粮食多得吃不完。
这样的话,久而久之,这个人就会吃完了一碗饭,还来要第二碗、第三碗……最终赖在了你家里,成了一个赶也赶不走的祸害。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孔子才说“君子周急不继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只会在他人危急的时候,提供帮助。而一旦他人富裕了,生活环境宽松了,就没有必要再给予他帮助了。
换句话说,我们帮助别人,给予他人恩情,千万要恰到好处,不要过了头。这就是施恩,要有度的道理所在。
关于施恩有度的道理,有一个最好的例子可以说明,这就是农夫与蛇的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天空飘着鹅毛般的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
这时候,从远处走来了一个农夫,他正准备回家。
农夫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衣、一条厚厚的棉裤和一双又大又厚的棉鞋。
由于风雪太大,这个农夫只能艰难地行进着。突然,他脚底滑了一下,差点没有摔倒。
农夫往脚底看了一下,原来,是一块冰。
站稳脚跟之后,农夫又开始往前走。可是,这地也实在是太滑了,农夫不小心又滑了一下。
这一滑,把农夫摔倒在了地上。
正当农夫抱怨着准备站起来的时候,他发现这次绊倒自己的不是冰,而是一条冻僵的蛇。
只见这条蛇的身上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雪,眼看就要被冻死了。
心地善良的农夫,十分可怜这条蛇。于是,他解开了自己的衣襟,把蛇轻轻地放进了怀里,然后扣好扣子,还用两只手紧紧地捂着胸膛,想让那条蛇尽快暖和起来。
做完这些事之后,农夫又继续向前走。
没走多远,农夫感觉到那条蛇开始动了。
于是,他赶紧敞开了衣服。
只见那条蛇在他怀里,慢慢地睁开了眼睛,苏醒了过来。
蛇醒了之后,装着十分可怜的样子对农夫说:“好心人,既然你已经救了我,那就请你救命救到底吧!”
农夫好奇地问:“你想要我怎样帮助你呢?”
蛇回答说:“我现在很饿,只想吸点血,不然的话我就会饿死。要不你就再帮帮我吧,我就只吸一口!”
农夫觉得事情不对,正想要阻止。
然而,已经晚了。他还没反应过来,那条狡猾的蛇就吐着信子,向农夫的胸膛凶猛地咬去。
很快,农夫就中了毒,倒在了地上。
在农夫临死前,他悔悟道:“蛇原本就是十分狠毒的动物,我不应该可怜它呀!”
8。友善的境界(1)
在《中庸》看来,一个人对朋友的友爱,可以达到一种至高和纯洁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所谓友善的境界。
友善的境界是令人向往的,因为身处这种境界之中,我们便忘却了外在的荣辱得失,享受到了珍贵的真正友情。
自古以来,朋友之间的友情达到这个境界的有很多。其中,最好的体现便是“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中的“管鲍”,分别指的是公元前七世纪时,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要好的朋友,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据史料记载,管仲年轻时家里比较穷,而鲍叔牙则出身大户人家,比较富有。不过,他们却一见如故,彼此十分了解和信任。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
管仲手里不宽裕,只出了很少的本钱,大部分本钱都是鲍叔牙出的。然而,赚到了钱,分红的时候,管仲却拿得更多。
可是,鲍叔牙却一点都不计较,因为他知道管仲的经济压力大。他甚至还关切地询问管仲那些钱够不够。
又有一次,鲍叔牙让管仲帮忙办事情。结果,管仲把事情搞砸了。
可是,鲍叔牙也不生气,反倒过来劝慰管仲:“你不要过于内疚,这次的事情没办好,主要的原因在于时机不对,而不是由于你办事不力。”
还有一次,管仲在作战的时候,被敌军吓得临阵脱逃。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很多人都嘲笑他。
可是,鲍叔牙却没有讥讽这位朋友,因为他心里明白,管仲逃命是因为挂念着家里的老母。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做了官。
最开始做官的时候,管仲一连被罢了三次官,周围人都嘲讽他没有才干。可是,鲍叔牙却认为,管仲其实是怀才不遇,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
管仲和鲍叔牙,都在齐国当官,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则辅助公子小白。
当时,齐国内部一片混乱,很多王公贵族都避祸,逃到了其他国家去。
于是,管仲就跟着公子纠,到了鲁国;而鲍叔牙,则在莒国陪侍公子小白。
过了一段时间,齐国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暴乱。
在这场暴乱里面,齐国的国王被杀死了。一时之间,齐国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很显然,这个时候,是流亡在外的公子们夺取政权的好时机。
于是,公子纠和小白在得知消息后,都赶紧往齐国去争夺王位。
有意思的是,两位公子的队伍,在回国的路上碰到了,而且发生了争斗。
在争斗中,管仲向小白射了一箭。
这位小白也是福大命大,那一箭正好射在了他的腰带挂钩上,因而逃过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