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感觉-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在上车的那一瞬间,又向她投去一道满含深情的目光。我觉得我目光中的深意,被掩没在这同样满含着深意的夜色里。我不知道是在和眼前的杨丽告别,依或是与记忆中的杨丽告别。或者是与这二者同时告别。

  坐上了车,望着迷茫的前方,在孤独的漂泊中,深深地感到家的温暖。我庆幸杨丽没有随口提起要见见我的老婆和那个的二岁孩子。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在撒谎。还是在虚构一个理想的人生。感觉这么多年,除了一些虚无的感觉,什么也没有留下。身前身后都是一片空白。也许当有一天这感觉也会消失。只剩下风烛残年的躯壳。

  火车上,凉凉的风吹来。我望着窗外,浑浑噩噩的。记忆似一泉清水,从脑海中流出。淡淡的忧伤像一片迷雾,缭绕在心头。心中始终存着初次见杨丽姐妹的感觉。那感觉如此美好,在无数个夜里温暖着我。我想自己始终都是一个荒原上的孩童,孤独地寻觅什么,又急不可耐地摆脱着什么。

局外人
暮色低沉,在开往徐州的火车上。我贮立在车门前,呆望着一闪而过的秋景。心随着移动的火车而沉浮。金黄的阳光照在丰硕的稻田里。秋风吹着那连天的枯草。那情那景,让人在恍惚中难以忘记。硕果累累是诱人的。丰收之后,便是一片的萧条凄凉。大自然如此周而复始,演绎着不老的传说。情能动人。爱最伤人。激情过后,便是久久不平的失落。人生就像过山车,起起伏伏,惊险不断,悬念丛生。在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中,我踏上又一次的人生征程。人活一辈子,总要做出许许多多的选择。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继续着生活,重新开始着未知的一切。

  夜在窗外,从天际袭来,沿着玻璃窗爬进车内。往里望着车厢内,人头攒动。像蛆一样时刻涌动着。车厢内空气沉闷。空调打开以后,才稍好一点。想着徐州,此行的终生点。心渴望一下飞过去。在失去的年华中,心依然摆脱不了急于求成的浮躁。

  而在此时,我感到自己是如此的脆弱和孤独无依。我倚靠在车门上的窗上,望着另一扇门的窗外。漆黑的一片。偶有路边的灯光,像梦境中似的,幽明幽暗,飘忽不定。坚韧的意志支撑着我,不甘心于这样的离去。又似是无可奈何。但我想自己是在逃避着什么。

  夜里窗外下起了一阵细雨。在一个又一个站内,只能通过短暂的停车时间,领略一下这个秋天的第一场雨。

  经过一夜的奔波,次日六点车到徐州。从站内走出,便看见整个城市全笼在乳白色的湿雾里。我如梦初醒般,睁着迷离的双眼,瞭望着这迷雾中的城市。穿梭于雾中的人们,忙忙碌碌,埋头自己前方的路。对自己熟悉的城市的变化,视若无睹。

  我给同学打了一个电话。他还没有起床。我告诉他不用着急,在睡一会儿吧。

  站前广场上,奔波着一些乞讨的人。有老有少,全都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不管他们怎么向我乞求,我都默不作声。刚才同学特别交待要小心留意,东西别被抢了。对于他的嘱咐,我一笑置之。对比着这乞讨的人们,我想自己的处境也是像一样。到处奔波乞讨着。我想给自己一个人生存在着的意义,绞尽脑汁也想不出。

  沿着徐州有点肮脏的街,漫无目的地走着。不时抬头,望一下前方。湿雾弥漫,模糊了视线的尽头。我到一个早摊上吃了点东西。并在站前一家商店里,买了两瓶光明牛奶。

  手机没有电了。急的我到公话上去打电话。却又忘了同学的电话。只好打电话给另一个同学。他在睡梦笑着我的狼狈。匆匆的记了同学的电话。然后,便给他打了一个电话。他让我就在车站前等着他。

  他熟悉的正步映入我的眼帘。那一刹,在一个故人身上,仿佛又捕捉到一点青春如梦岁月里的影子。我是如此不知疲倦地深陷于寻觅那种感觉里。

  他戴着一副厚重的眼镜。正步迈的比正规士兵的还要标准,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给人无限的联想。在他的正步中,感觉那些依稀的记忆正随着他甩开的双腿,姗姗而来。又感觉跟着他的脚步,一起走回了往昔岁月,隔着无形的时光。仿佛感觉这一刻,我压着时间的节拍,漫步在心灵和世界的尽头。超脱了一切的束缚。在我忘情之时,竟忘记了和他打招呼。他站在路边,左顾右盼,四处寻觅。我被路边乞讨的孩童吵醒,忙走过去,跟他打招呼。

  他咧嘴笑着,许久不见这么坦诚豪爽的笑容。他领着我去做公交车。来到一个林荫夹道的街。天空中投下一抹清晨璀灿的阳光,迷雾稀释在眼前。我们坐上车,在等待着车开。谈着往昔和最近的生活。发现大二的同学,对生活热爱之情溢于言表。我想着,他的乐观,在我的身上始终找不到踪影。

  车缓缓开动。透过车窗,看到外面的天湛蓝湛蓝的。初秋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凉凉的风,明亮深远的蓝天,打落街头的一两片落叶。落雨的日子更是让人痴迷。仿佛自己就跟秋天结缘似的。心中长久保存着一个和秋天的约定。尽管此时,我只身赴约,偿付多年前一个对自已和他人的承诺。在我构思的梦里,等不到要等的人。始终都在自言自语中,延续着理想的脚步。尽管如此,我依旧还是要去偿付。只为见证那些流逝的岁月,我曾留过怎样的足迹。很多事,要我们回头去品味,才能感觉到活着的意义,生活的滋味。这些也不能单单用苦辣酸甜来形容总结的。

  城市的外围青山叠翠,郁郁葱葱。望着这些山峦,心不禁有些神往。

  矿大的南湖校区像一个大公园。一条小河从中流过,把校园并不对称的一分为二。河水清澈,青山环绕,四季常青。一进矿大便有这种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我一直都迷恋大学校园这种氛围。渴望永远置身于其中。漫步在校园里,感觉这里清新幽雅,绿草如菌。一股熟悉的感觉像秋风一样迎面扑来。让人不愿回头,执迷地往里陷。

  和同学一起走上五楼宿舍。站在阳台上,眺望了一下校园。一夜不眠,至今无丝毫的睡意。同学有事出事了。他们一个宿舍住四个人,两个宿舍共用一个卫生间。里面洗浴设施齐全。我洗了一个热水澡,洗去一路的风尘,和一身的疲惫。爬上临窗的上铺,呆望了一会儿。然后,躺在床上睡了起来。

  中午跟他一起去吃饭。感受到大学校园里的热闹。三万多和自己仿佛年纪的同时,奔向一个地方。从年轻的学子身上,感受着已经失去的那份青春激情。

  吃过饭,我又回到宿舍去睡觉。校园里到处散布着一些参加军训的新生。一个个脸色被晒得黝黑黝黑的。我在上面欣赏了一会儿。

  晚上,我所在那幢宿舍楼前搭起一台子,遥望过去人山人海的。我在这里呆了约一个星期,每天晚上都有节目表演。聆听着动人的歌声,体验着自己血液里不再流淌的那份激情。只能淡淡的去面怀那些流逝的岁月,并且不甘心地说:我曾经也年轻过。

  周末的一个下午,我和同学各骑了一辆自行车。到徐州市里去玩。途经南湖,我们从一旁匆匆走过。根本没有来得及去欣赏领略湖畔的景色。同学把路还带错了。我们边问边追寻着公共车站牌,才来到市里。逛了一会儿,回来时,天色已晚。又经过南湖。背依青山,面朝湖水。一丝水雾弥漫笼罩在湖面上。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同学指着暮色中,不远处山上的一个小亭,对我说:传说苏东坡曾到过这里。

  我笑了笑,答道:传说并不可靠。说苏东坡到过这里。还不如说我曾到过这里,更真实。

  他笑了笑。

  同学旁观四处无人,抱了一盆湖畔的花。并一再嘱咐我,回去一定要给同宿舍的人说是买的。我口头上答应了他。并且一直守口如瓶。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无意中做了一件助纣为虐的事。但又想花花草草,人见人爱。贪欲之下,据为已有。这是人之本性。说什么大错也构不成。

  看着同学那张充满着惊喜的表情。仿佛偷到心爱之人的心一样。

  我们骑着自行车,仓惶而逃。夜在前方铺天盖地压了下来。迷离的灯光,将前方的路,照得影影绰绰的。回到宿舍,他才想有同学托付给他一件事。然后,他硬拉着我到他们学校老校区去。途经易初莲花超市。只在外面观望了一眼。

  老校区处处透着古色古香。粗壮的树木,枝叶遮挡着幽径。学生们男男女女,三三两两,谈笑风生,悠然自得地漫步着。

  他到里面书店里去找书,我贮立在林荫下,看着昏黄柔和的灯光下,走过的人们。一个个的人,从我面前走过,就像一片云从眼前飘过。始终都有一种虚无缥纱的感觉。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孤立地存在着的。彼此各不依属。彼此也感受不到各自的存在。世界在我们的眼中,如此的空洞无物。他们旁若无人走过。我旁若无睹地深陷于自己的世界里。虽近在咫尺,却心隔万水千山。像一个局外人,看着别人的其乐融融,感受着自己内心的孤独落寞。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省级劳模
在秋天里,当你站在公路边遥望,缤纷的杨树叶,从你的肩头划过。四周荒芜的田地上,终日迷雾缭绕。透过这些浑浊的雾气,便看到大地上凌乱的散着一些村庄。每个村子的房屋新旧不一,参差不齐地分布在村庄的四周。新房子,还有一些是二层的楼房,分布在村子的外围。当你沿着乡村崎岖,坑坑洼洼的土路走过村中时,会发现还有许许多多的土房,像一座破庙巍然屹立,仿佛诉说着什么,昭示着什么。在漫长的风雨中,泥土被岁月侵蚀剥落。鹤立鸡群的楼房旁,搭着一些窝棚。从窝棚里走出佝偻着腰的老头老太太。而从楼房里出来的都是一些新婚不久的年轻夫妇,骑着摩托车,扬起一阵烟尘,消失在远方。

  树木的叶落光之后,大地更显荒芜。数日无雨,风一吹,尘土铺天盖地。大地上坑坑洼洼,而村头的那些池塘全都清一色干枯着。秋季的天始终阴沉沉的,雾罩罩的。像一张欲哭无泪,阴郁不堪的脸。我坐在一辆摩托车上,呛着一路的尘土,到一个小村里去采访一位八几年的省级劳模。

  初来时,本以为在这个小乡镇上,迄今为止才出这么一个省级劳模,应该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人物。我想只要站到这片土地上,稍微一打听,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找到。岂不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乡派出所找到这个人的信息。看了一下,一九二七出生的人,心中不免担扰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是否健在。犹豫不决地问了一下,不想遭到派出年民警的嘲笑。

  他说:这是户籍资料。不在的人,会注销掉的。

  噢,学校刚毕业的我,嘴上默认了自己的幼稚,但又想到也许户籍资料的更新不及时,在这里查到的资料也就不会准备。

  我想着,便理直气壮地,说:也许人刚死没多久哪?

  他答道:我们是刚核实过,重新换了户口本。

  噢,我略显尴地应了一声。民警对我质疑他们资料的准确性,显得有些不满。

  我在乡镇上找了一辆摩托车。谈妥了十块钱把我拉到地方。我挎着一个小包,穿着一身休闲服。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风尘迎面打来,令我睁不开眼睛。我眯着眼,瞅着路两旁比拇指略显精壮些的小杨树。它们被一闪而过抛在身后,又不断地在眼前随着起伏的路向前延伸。感觉路有多长,这些杨树便栽到哪里。途经的一些小村落,屋前屋后也都栽着这些杨树。路边的杨树最醒目,不但栽的齐整。而且仿佛被刻意修整过似的。我想着也许在夏日到来之时,郁郁葱葱的景色也是让人无限向往的。

  约摸一刻钟,车到了一个挺大的村子里。我在一个小学校门前下了车。村口几个抱孩子的妇女像看风景似地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我便迎着他们的目光,走过去。

  大嫂,请问你们村一个叫张洪远的人,住在哪里。

  我走到她们面前问道。

  几个人,你瞪着我,我瞪着你。最后,都摇头说不知。

  她们说:找他什么事。

  我说:采访一下他。他是省里的劳模。

  她们听了,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在这个不起眼的乡村里,出了一个省里的劳动模范,还是开天辟地第一遭。她们为出了这样的大事,而一直被蒙在鼓里,而略显气愤。

  我连忙解释说:这是八三年的事了。

  她们听后笑了。有人说:你到学校里去问问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