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菊与刀-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对政府和军队领导人的批评意见。45【45萨评:例如,日本电影《男人的大和号》拍得冠冕堂皇,然而真实的日本最大的战舰“大和号”被击沉时,绝望的水兵们曾经大喊:“把少佐以上的军官统统干掉,要救日本只此一条路!”】战俘们大肆指责那些指挥官们,尤其是那些不能与部下共患难的人;对那些自己坐着飞机撤退而让士兵们拼死抵抗的指挥官们,日本战俘们更是痛恨至极。一般而言,战俘们对有的军官大加称赞,而对另一些军官却严厉地批评。这说明日本人并不缺乏辨别善恶的意愿。即使日本本土的报纸、杂志也对“政府”进行批评,他们要求更强有力的领导、更高效的协调。他们甚至抨击政府对言论自由的限制。1944年7月,东京一家报纸刊登了一篇报道,介绍了一些由编辑、前国会议员、日本极权主义政党——大政翼赞会的领导人一起举行的一个座谈会。其中有位发言者说:“我认为唤醒国民的办法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言论自由。这么多年来,日本国民都不能畅所欲言。他们自己的某些言语将会受到谴责。他们心存疑虑,往往只做表面文章,胆小怕事。这样,我们决不能发挥全体国民的力量。”另一位发言者也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和自己选区的选民进行座谈,询问他们对于一些事情的意见,可他们就是不能敞开心扉。人们都被剥夺了言论自由。这种情况就无法刺激人们战斗的意志。在所谓战时特别刑法和治安维持法下,日本国民的言行深受限制。他们像封建时代的老百姓一样胆小怕事,因而本来能够激发的战斗力也不可能激发出来。”
  所以,日本人即使在战时也批评政府、大本营以及他们的直接上司。他们并没有盲目地接受等级制的一切优点。然而,对待天皇却是个例外——天皇不会受批判。天皇的崇高地位直到近代才得以确立,为什么人们会如此崇拜他?日本人的性格中有什么古怪的特点会使天皇保有如此神圣的地位?只要天皇一声令下,日本人就会使用“竹矛”战斗至死。同样,如果天皇下令,日本人也会平静地承认战败,并接受占领。这种无稽之谈是否会误导我们的研究?或者的确是事实呢?
  所有这些关于日本人在战争中行为的关键问题——从反物质主义的倾向到日本人对天皇的态度,不仅影响日本国内,而且也影响到前线。还有一些其他的态度,对日军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之一是关于军队人数消耗的问题。当美国把海军勋章授给台湾海峡特遣部队指挥官乔治·爱斯·麦肯因将军46【46萨评:麦肯因,是今天美国人气甚高的参议员麦凯因三世的祖父。1944年12月17日,美国海军舰队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强烈台风袭击,3艘驱逐舰沉没,7艘军舰严重受损,损毁飞机186架,人员死亡800人。这是美军在战争中最大的非战斗损失。这次灾难中,身为太平洋战区海军航空兵指挥官和38特混舰队司令的麦肯因竭力挽救自己的属下舰艇,尽量减少了损失并因此受到表彰。】时,日本电台极端惊讶,其宣传口径与美国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报道是这样写的:
  美国官方认为,之所以授予乔治·爱斯·麦肯因将军勋章并不是因为他击败了日军。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正是在尼米兹公报上所确认的。授予麦肯因将军勋章是因为他成功地挽救了两艘损坏的美国军舰,并把它们安全护送回了基地。这篇报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件真人真事,而不是虚构的……我们并不怀疑麦肯因将军确实救了两艘军舰。但是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在美国,挽救了两艘军舰就能被授予勋章。47【47萨评:这有什么奇怪,在纽约甚至救一条狗也可以上新闻呢。】
   。。

交战中的日本人(9)
所有的救援行动,所有对落难者的救助都让美国人深深地感动。对美国人来说,勇敢的行为如果能够挽救“受到伤害的人”,就更是英雄主义的行为。而日本人所理解的英勇是排斥这类救援行动的。他们甚至将我们在B-29轰炸机和战斗机上安装安全设施称作“怯懦”。48【48萨评:著名日本海军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回忆,作战中日本飞行员很少带降落伞,带了也多当做座垫——因为他们的战斗机常常要飞很长路线到敌军战线作战,如果飞机受伤后跳伞,就可能成为俘虏,而日军坚决拒绝官兵接受自己可以被俘的概念。其间接结果就是日本有经验的飞行员损耗大,以至于到了马里亚纳海战,新飞行员“菜鸟”们被美军当做火鸡打。】日本的报纸、广播不断地就此发表议论。只有勇敢地面对生死才是最高尚的,预防措施是毫无价值的。在对待伤病员和疟疾患者时,他们的这种态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医疗用品严重不足,都难以维持正常的战斗力量,而这些伤员在他们眼中就是废物。时间一长,补给上的困难加剧了医疗服务的缺乏。但这并不代表事情的全部。日本人对物质主义的蔑视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日军士兵往往受到这样的教育:死亡本身就是精神胜利,我们对病者的精心治疗是对英雄主义的干扰,这就像轰炸机上的安全设备一样。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也不像美国人那样依赖内、外科医生。美国人更加注重对伤病患者的关注和怜悯,程度要远远地超过对其他福利设施的关心。49【49萨评:这种习惯让巴顿将军吃了苦头,他因为发表言论称“任何人说他患了战斗恐惧症就是在逃避危险并强迫那些比他更能吃苦耐劳的人去承担风险”而遭到美国舆论的强烈抨击,以至于赫赫战功也不能挽救他被闲置的命运。】即使是和平时期来美国旅游的欧洲人也常常谈论美国的这种精神。而日本人对此却是很陌生。在战争中,日军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救护队伍能够在战火中搬运伤员并进行急救;也没有前线和后方医疗系统以及远离前线的康复医院等,更谈不上对医疗药品补给的关心了。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干脆就把伤病员杀掉。尤其是在新几内亚和菲律宾,日军往往不得不从还有医院的阵地上撤退了,他们没有转移伤病人员的习惯,即便当时有机会这样做。只是部队开始执行所谓“撤退计划”或者在敌人就要占领这个阵地的时候,他们才计划采取一些措施。负责的军医所要做的就是临走时先将伤员全部杀掉,或让伤病员自己用手榴弹自杀。50【50萨评: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在弹尽援绝的时候发动“自杀冲锋”,扑到敌军飞来的子弹上去自杀。而这种命令在二战中也被日本士兵不折不扣地执行了。】
  如果日本人可以用处理废品的方式来对待本国的伤病员,那么他们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美军战俘。51【51萨评:日军在二战中对战俘的虐待令人发指,对美国战俘的虐待事件中,最著名的是巴丹死亡行军。1942年4月9日,菲律宾美军最后的抵抗据点巴丹半岛的守军投降,日军勒令七万八千名美菲军战俘在无食无水的情况下步行六十多英里山路前往战俘营,途中倒毙和被杀的战俘达一万五千人,到达战俘营后又因为极度恶劣的条件迅即死亡两万六千人。有报道推测,这是日军为了减少战俘对给养的消耗而有意为之。】依照我们的标准,日本人不仅对战俘,而且对他们自己的同胞也犯有暴行。前菲律宾上校军医哈罗鲁得·格拉特里曾在台湾被监禁三年,在讲述他自己的战俘经历时说:“美军战俘获得的治疗要比日军好。在战俘营中,盟军的军医可以照顾盟军的战俘,而日军却几乎连一个军医都没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给日军看病的唯一的医务人员只是一个非专业的下士,后来变成了一个中士。这位中士说他自己每年也只见过军医一两次。”
  

交战中的日本人(10)
日本的不投降主义要比这种不计伤亡的思想更极端。任何西方军队在尽了最大的努力后,如果发觉自己根本没有希望取得胜利,那么就会向敌军投降。他们仍然觉得自己是光荣的战士,而且根据国际协议,他们的名字会很快通报给他的祖国,以便让他们的家人知道他们还活着。无论是作为军人还是作为平民,还是对于家族而言,他都不会感到羞耻。然而,日本人对此却有不同的定义。荣誉与战斗至死密切相关。如果身处绝境,日本士兵应当用最后一颗手榴弹自杀,或者赤手空拳进行集体自杀性的攻击,但决不能投降。如果日本士兵由于受伤或丧失意识而做了俘虏,那他就“再也没法在日本抬头了”。他丧失了名誉,之前的他已经“死”了。52【52萨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悉尼号”巡洋舰在重创德国海上幽灵“艾姆登号”时曾向德国舰长发出奥林匹克式的劝降信,德国舰长接受劝降的回信同样不卑不亢。然而,这种浪漫的事情在日军身上毫无意义。硫磺岛战役中,美军曾经以骑士般的劝降书敦促曾在奥运会获得马术冠军的日军战车联队长西竹一男爵保留有用之身,但深受西方影响的西竹——在此刻却毫不犹豫地表现了日本人的方式——在发动一场无济于事的反击后剖腹自杀。即便是日本战败以后,做过战俘的日本人在故乡也依然生活在某种阴影之下,比如乘有去无回的袖珍潜水艇偷袭珍珠港被俘、被称作“日本第一个战俘”的酒卷直男,在战后回到家乡,就曾经遭遇过相当尴尬的情形。】
  当然,日本军队中确有这些规定,53【53萨评:不是正式命令,而是强调士兵应该尊崇武士道精神的《战阵训》,其中就有不能当俘虏的内容。】但在前线却显然没必要再对此进行特别的教育。日军忠实遵守着这条军规,以至于在北缅会战中,54【54萨评:即中国远征军反攻缅甸的战斗。此战,孙立人的新一军和廖耀湘的新六军在史迪威将军的指挥下突破胡康河谷,力克缅北重镇密###。几乎全歼日军第十八师团、第五十五师团等组成的三十三军。】被俘者与战死者的比例为142比17166,也就是1比120。这142名俘虏在被俘时都已负伤或昏迷,只有少数是例外。55【55萨评:不过,此战日军俘虏少的原因,在中国的报道中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讲孙立人将军曾命令部下——去查一下,去过中国的一律枪毙……】独自一人或两三个人结伴来“投降”的情况几乎没有。56【56萨评:在冲绳等地,主动投降的日军逐渐增加,但这里面包含了大量没有受过什么正规训练的“娃娃兵”。传统的正规日军还是多半选择战斗到死或自杀。】西方国家里有个公认的原则,那就是如果阵亡者达到全军兵力的1/4或1/3时,就要停止战斗。投降者和阵亡者的比例大约是4比1。日军在霍兰迪亚57【57萨评:此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1944年4月,美军攻占霍兰迪亚,是麦克阿瑟率领的美国陆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第一个较大胜仗,这之前胜仗如瓜达尔卡纳尔是以美海军陆战队为主、陆军为辅的作战,麦克阿瑟一直耿耿于怀。不过霍兰迪亚之战日军的失败主要是在后勤方面,美军评价全靠精神支撑的日军“好像他们只靠空气、树叶和水就能打仗似的”。】的第一次大规模投降中,上述比例为1比5,这与北缅的1比120相比已是大有进步了。
  所以在日本人眼中,仅仅投降这一件事就让那些美国战俘名誉扫地了。即使没有受伤、患疟疾或赤痢等病,他们也不能被称为“完整的人”了。许多美国战俘都描述,在俘虏营里大笑是如何危险,如何会刺激看守。在日本人眼里,做战俘是奇耻大辱,而美国人居然不懂得这种羞辱,这简直让人难以忍受。另外,日本看守们必须遵守美国战俘必须服从的一些命令,这是日本军官的要求。急行军或是乘坐拥挤的运输船转移,对日本看守们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58【58萨评:曾经有外国人万分惊讶日军在整个战争中缺乏对于人命的尊重,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对自己。但是,研究日本的民族性就会体会到,这本身就是日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条件恶劣,日本古代不推崇“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文化,而崇尚像灿烂而短命的樱花一样死去。有这种思想基础的日本兵,在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