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具备坚强的意志力
如果一个人有坚强的毅力,他自然是被尊敬和佩服的。看看残运会的运动员们,他们残缺的身体并没有掩盖住他们顽强的意志。在他们的人生中,坚强、忍耐、不懈的奋斗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力。这难道不令我们这些健全人汗颜吗!所以,一定请在选定了人生目标后,不轻易放弃,路途中会有坎坷,但那一定是我们走向成功大门的钥匙,相信坚定的毅力会为我们人格的完善增加一道光环。
『教子参考』
其实,人格魅力是说不尽的话题,它有举不完的例子。但很明确的是,作为父母,您希望您的孩子具备什么样的人格素养,父母本身就要先具备,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以下几点是任何一位父母都应注意的:
1.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培养都离不开这个环境。而家庭教养模式大致有三种:专制型、放纵型和*型。一个在专制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般都胆小、孤僻、自信不足;而放纵型家庭中培养的孩子都比较自私、任性,不易被群体接受。所以,父母应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在这个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一般性格开朗、自信、独立,有爱心,喜欢与人分享。
2.以鼓励式教育为主
可能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体会鼓励的力量,但实际上,鼓励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特别对于孩子而言,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探索的开始,孩子能有多少潜质被激发出来,完全看父母是批评多还是鼓励多。古今中外有很多成功人士,早在小的时候就被确定是“不理想的种子”,可是,事实是他们在某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那正是因为有另一股力量叫“鼓励”。
3.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人格魅力的基础至少是独立自主。有一些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成为了所谓的“啃老族”,能怪他们吗?细看他们的成长经历,惊人的相似之处就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大包大揽。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具备较完善的人格,特别不能忽视的就是对孩子独立自主精神的培养,简单一点就是经常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独自做事过程中,孩子肯定会遇到困难,但这些正好是磨练坚强意志的最好时期,克服困难后他们就会建立难得的自信。孩子的路需要父母去引领,可是也要学会放开手,即使孩子跌倒了也不要紧,要坚持让他们走自己的路,毕竟日后的路得要他们自己走。
『教育名言』
一个人必须剔除自己身上顽固的私心,使自己的人格得到自由表现权利。
——(俄国)屠格涅夫
即使是孩子,也有一个人格,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个前提必须明确,孩子决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构成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一个人格必须用充沛的爱来培养。
——(日本)池田大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懂得宽容的智慧(1)
宽容是一种心境,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的良药。宽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会给我们一个轻松愉悦的生活。如果说宽容是不计较,是不埋怨,不如说深刻的理解才有真正的宽容。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体谅别人,那么,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会拥有春暖花开般的人生。
『经典事例』
19世纪末,印度诞生了一位伟人——甘地。他是印度的国父,曾带领国家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走向独立。他的“非暴力反抗”主张,曾激发了全世界人民的和平意识,并影响了国际性的和平运动。
这位伟大领袖曾在少年时,接受过一次“宽容的洗礼”。甘地从小害羞、敏感、自尊心强。一段时间,甘地因为好奇,学会了抽烟,后来还偷了家里的钱去买烟。当甘地意识到自己越陷越深时,他感到羞耻、恐慌和无助。
终于有一天,甘地鼓足勇气把自己的错误全部写在本子上递给了父亲。甘地以为父亲会狠狠地批评他,甚至惩罚他。甘地的父亲看完后心情十分沉重,但他什么都没说,只是老泪纵横的沉默不语。这时,甘地感到了深深的自责。从此,甘地改掉了以前的坏毛病,再也没有误入歧途。
『教育感悟』
甘地曾回忆说:〃是父亲那崇高的宽容挽救了我。〃他感受到了父亲当时的信任与慈爱,那力量远远胜过责骂和棒打,并彻彻底底地洗涤了他心灵上的污秽。因为父亲的影响,才使甘地成为了一位反对暴力的政治领袖,他想用宽容感化世界人民的心灵。即使当他被暗枪击中后死亡来临之前,他仍然用手势向众人表示“宽容凶手,并为他祝福!”
被人伤害却没有怨恨,没有恐惧,没有彷徨,只有谅解,这种心境对别人而言是多么值得敬佩呀,可这一切,对于当事人而言又是多么的坦然和安宁!
其实,宽容不仅仅是原谅别人,也是体谅自己。生活中,无论是谁的错,只要我们生气、计较、抱怨,就一定不会快乐。人们都知道“爱”是要付出的,难道“恨”不需要付出吗?其实,可能代价会更大啊!所以,请谅解身边的每一个人,谅解父母、兄弟、朋友、孩子……因为,快乐不是拥有得多,而是计较得少。
『身体力行』
要培养孩子宽容心,父母首先要有宽容之心,要以身示教。
1。 在了解中学会理解他人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不是每个人都会让我们满心欢喜,也不是每件事会尽如人意。很多时候不是谁故意要伤害谁,谁故意要把事情搞砸,而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了解、缺乏默契。即使是一个人做了坏事,当我们了解他的成长过程后,说不定也会生起深深的同情心。所以,面对任何人、任何事,我们不要着急做结论,而是用时间去了解,了解之后是理解,是不埋怨、不抱怨。
2。 学会尊重他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从而有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又影响着交友方式、与人合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所以,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也没有天生就合得来的两个人,一切都需要磨合。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等到互相讨厌、互相伤害的时候再去原谅,而是学着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思想、选择和生活习惯。只要对方的行为没有侵犯到他人的权利,就不要去干涉,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人,不要强求他一定要怎样做……只要我们学会了尊重,就避免了伤害,这就是最大的宽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懂得宽容的智慧(2)
3.学会对“不快”一笑而过
也许生活中,通过了解后的宽容比较容易做到,而往往和陌生人之间的邂逅让我们很难平静。比如,我们好心起身让座位,却没有收到一句“谢谢”;有人踩了我们一脚,却没听到“对不起”……瞬间,我们心中会不会有怨?
但想想看,我们提供帮助又不是为了一句“谢谢”,人家不会说“对不起”,那是没有人教给他。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也可以微笑着说:“对不起,您踩到我了。”结果会怎样?对方一定会说:“对不起!”所以,做什么行为不重要,重要的是宽容的心。
4.家庭成员彼此宽容
在家庭中,各成员间也应相互宽容,彼此友爱。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宽容的家庭氛围,才可以让孩子受到熏陶。孩子也就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宽容品质。
『教子参考』
宽容是一种心境,做父母的如果想把孩子培养成为胸怀广阔的人,除了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雅量外,请注意以下几点:
1。 多让孩子与同伴交往,帮孩子理解“差异性”
宽容心一般要在交往中培养,多让孩子和小伙伴相处,相处中孩子们会尝试着自我调节、彼此融合。如果孩子发现了别人的优缺点,请父母给与理智的引导,告诉孩子这种差异很正常,并鼓励孩子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多改正自己的缺点。当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到了改正缺点上的时候,就没有精力去挑别人的毛病了。
2.支持孩子参加各项活动
孩子在成长中,父母应鼓励他去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活动中,孩子会体会和理解很多人组合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不容易。当然,孩子可能会和小伙伴有矛盾、意见不统一的时候,父母就要及时疏导,告诉孩子要想把事情做成,就要懂得退让和顾全大局。在这些人与人、事与事不断碰撞的过程中,孩子的宽容心就会逐渐形成。
3.帮助孩子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
在孩子的世界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和伙伴们玩。玩的过程肯定会有矛盾,会产生不愉快。但孩子可能无法辨别是非对错,这时,父母应提醒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感受一下。相信,敏锐而单纯的孩子自己就会找到答案。只要父母能在孩子每次遇到问题时帮他换位思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习惯,就会渐渐懂得宽容,成为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
4.教孩子善待他人
让孩子明白,他人是自己的影子,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支持和帮助自己。孩子一旦学会善待他人,就学会了宽容别人,因为孩子已经有了一颗友善的心、宽容的心。那么,孩子也就能自然懂得宽容他人。
『教育名言』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法国)福莱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国)维克多·雨果
2.喜欢与他人分享
分享是什么?是共同分担之后的共同感受。正如走在沙漠里的10个人,如果只有一个人有水喝,其他9个人不但没有解渴的感受,说不定会因“水”而发生惨剧。而如果每人都喝一口水,10个人就都能感受到甘露和喜悦。人不能孤立地活在世界上,而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样东西绝对是某一个人的财产。供与求原本就是一个分享的循环,当我们把很多东西都当做分享的媒介时,人生就会轻松快乐很多!
『经典事例』
郑板桥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而对于子女的教育,他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德行,希望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
郑板桥曾把儿子小宝放在弟弟郑墨家,并嘱咐弟弟要把小宝和仆人的儿女平等对待,有什么糖果饼干要分给所有的孩子吃,千万不要只让小宝独享。
后来,郑板桥把儿子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当时正值灾荒,郑板桥也很清贫。一天,小宝哭着问妈妈要吃的,妈妈把一个窝头给了他,他高兴地边吃边走到门外。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小宝发现了小女孩饥饿的眼神,立刻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得知小宝的举动,高兴地对他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喜欢你!”
『教育感悟』
小宝把窝头分给小女孩的那一刻就诠释了“分享”的意义,分享需要一颗善良和同情的心。而今,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不至于揭不开锅,当我们有多余的财富、美好的心情时,是否体会过分享的喜悦?
一位犹太教信徒在只能休息的安息日去打高尔夫,起初,他还因自己的行为没人看见而庆幸。上帝知道后,就让他发挥得特别好。这个人因自己完美的表现而异常喜悦,但渐渐就难过起来,因为他无法把好成绩告诉任何人,不能跟任何人分享。这就是上帝对他的惩罚。
看来,不是拥有就是快乐,而分享才是快乐的真正源泉。
『身体力行』
作为父母,首先我们要感受过分享的快乐,我们才能把快乐分享给孩子:
1.不把财物看得太重
生活中,我们能和他人分享什么呢?是物质?还是精神?古代启蒙经典《弟子规》说:“财物轻,怨何生?”意思是,如果把财物看淡一点,又何尝有怨言呢?对啊,想想看,当遇到让我们有怨言的事情,是不是大部分都和财物有关?
所以,请平时就学着分享。当朋友、亲人需要时,伸手帮一把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还可以用多余的钱去捐助希望工程,也可以帮西北山区打一口水井,可以把我们认为过时的衣服洗干净,寄给偏远地区的人们……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才会真实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2.乐于分享,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