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烂摊子”他反驳说:“咋能这么说呢,和我原来的乡镇比,是天上与地下,要不我咋会拱着来呢?”说话到这里,我也没话可说,后来,我们成了朋友,他不断解释当初听信了别人的话,这个乡好与坏,我说了不算,他说了也不算,反正从我走后,连续出了两个副县级干部,第三个也摇摇欲试。
我调到县城后,在一家国有企业里当领导,说来也是命薄,刚报道三个月问题爆发了,外欠股民的股金四千余万,出现了挤兑风波,股民闹县政府,多次把政府的大门围了个水泄不通,我用四年的功夫通过变现资产政府再贷款还清了股民的四千万,没有了债务,应该轻松一阵子啦,可是有些人认为这单位已经走出低谷,要争着来当一把手,结果我走了,他来了,他叫马三,我走后,马三到处查找,看看谁是我的嫡系,根据他掌握的情况免了一批中层领导,马三很嫉妒人,有一次,他与一个副县长一起吃饭,副县长说我在这里受了委屈,功劳也不小,他一听副县长为我评功摆好,他摆邪了,饭场上一句话也不说 ,有人说这马三心胸狭窄,表扬他行,表扬别人他心烦,因为县城不大,抬头不见低头见,他对我的攻击,我也没有往心里去,见面时如没事一般,慢慢地也缓和下来,一年后马三经常找我吃饭,这说明他对我已经没有敌意,因为我们之间没有过节和怨恨,我们也成了朋友。
后来在回顾人生道路时,我向知心人提起上下届关系,有时流露出伤感,朋友说都是这,别往心里去,人都有一个排他性,只有贬低别人,才能显示自己,这现象不足为怪,值得庆幸的是,原来有误会,后来成朋友,这也是一种成功,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尤其是在上下届关系中,我们不应该持这种态度,否定前人也是对自己的否定,因为谁都不会滞留在一个位置上,接过别人的担子就应该挑下去,担子的轻重是自己的选择,这副挑子最后还要交给后人,只有以友善的态度善待别人,才能让后来者善待自己,也想我们传承前人的事业一样,扬长避短是我们的态度,继往开来是我的责任,一概地全面的否定前人,我们就失去了基础,自己干的再好也要从基础做起,绝不能因为今天有了联合收割机就去耻笑祖先刀耕火种,但愿我们能从上下届关系中的怪圈中跳出来,做个朋友,岂不快哉!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4)父亲眼中的儿子
在父亲们的眼里,儿子永远是幼稚的,由于人生哲学的不同和处事原则的差异,父子间常常存在着矛盾与摩擦,因为两代人的童年所处的环境不同,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同,形成的价值观念往往存在着很大差异,老年人长辈人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看待儿子,儿子们的行为永远是幼稚可笑的,尤其是经历过灾难困苦年代的人,对自己生在幸福和平年代的儿子更是感到他们有种种不足,所作所为都不能令人满意。
我这个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人,因为受尽了饥寒交迫的折磨和政治生涯的磨练,如今仍然用旧时的眼光去衡量儿子,因此常常给儿子能罗列出许多十恶不赦的罪状,我经常怒不可遏的训斥儿子:“你长这么大,所做的事有一件能让大人感到舒心和满意的吗?”儿子的回答是沉默,说实在,他真的找不出一件让大人舒心的事情,也许是出于维护父亲的尊严,他不敢也未曾与我进行过狡辩,于是在我的心目中,儿子永远是幼稚的,永远是长不大的,永远是不争气的。有时候越想越生气,越生气越感到自己有功劳,总觉得儿子不争气,没有给自己争出脸面来,当年为儿子让儿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改变一下学习条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全家人搬迁到城里,又托熟人找关系为他安排了较好的学校,刚入学的前几年里,儿子的成绩在班里还属前几名,可后来逐渐变懒、变坏,不在努力学习经常到电子游戏厅去玩游戏,半夜三更里,我经常从游戏厅把他拉出来,有时将木棍打断,有时打的休克,可是由于自己白天忙于工作,疏于监管,终于还是没有把他领回学习的正路上,为了让他与贪玩的孩子们断绝来往,又把他送进一个全封闭的学校里,让他没有走出校门的自由,可是不几天他又在寝室里用床单结成绳子从三楼跳下来,我知道后差一点没把我气死,我经常对同事们说:“儿子没有把气死就是我的胜利”后来我把儿子送到部队,他受不了那军训的苦劲也曾跑出来,我曾几次想把他打死,以解恨,可是冷静之后,我又盼望他会有变好的一天,除了他不学习之外,还经常从家里往外偷东西,吓的家里人每到领了工资藏这藏那,有时藏的连自己也找不着,可总是被儿子找去,他拿了家里的钱和小朋友打游戏,吃东西有时候他还将家里的小电视偷去送小朋友,把我的新西服偷走送人,把家里的烟和酒与冰箱里的肉拿出去和同学分享,天长日久,我也失去对他的信心与希望,他的行为能够给我带来的唯一安慰是从家里往外偷,比从外边往家偷让我放心,因为偷家里的东西送人是一种义气,而偷别人的东西拿回家会养成做贼的习惯,这也算一种自我安慰吧,几年后,儿子专业回来,参加了工作,也结婚生子,应该是一个美满的家庭,可是因为他不会打算,不会过日子,变成一个啃老族,他要做点生意,我同意了,为的是让历练一下人生,那生意做的还不错,可是从生意开张那一天,他从来不在家里吃饭,他的战友同学一天天围着他转,他一天在食堂里两开桌,生意干了一年多,我估摸着也应该赢利十多万元,可是一算账他不但没剩一分,还欠了一屁股外债,又让我赔进了几万元,生意停了,我掰着他的头皮狠狠训了一顿,他也不吱声,这件事在我脑海里留下了一个很深的伤疤,并经常提及此事,我在与我的同行好友中每提起儿子,都表现出一种哀叹与伤感,而朋友也总是劝我:“老弟,你别这么想,他如果处处想沾别人的便宜,他会有这么多朋友吗,在他的朋友中,他能有威信,能说话算数就是因为他豪气,大方,这个找他玩,那个找他耍,孩子也有优点”我说:“我们这个家底子薄,受不了他这么折腾”有人说:“你别为这犯愁,他不会饿死甚至比你的一生过的还要强”对于别人的劝说,我也未置可否,可是儿子的大手大脚真让人受不了,他和朋友战友在一起吃饭,如果他不买单,像犯罪似的不舒服,外地的朋友来寻他热情的招待不说,临走时还送别人几百元路费,好像别人讨着饭来的,他很懒惰,出门要坐出租,公共汽车不坐,不管在什么地方吃饭,总是派别人去张罗,一般服务生是喜欢指使别人,动不动就使唤别人,给你一百元,去买50元的东西,剩下的钱是路费,我不要了,假若他真的有钱,也就算了,可他并没有钱,给大人要点钱也是这么消费,这少不少经常挨我的训斥,由于他没有过日子的打算,我也失去了对他的信心,他整天没有得到过我的好气,见了我也像老鼠见猫似的恐惧,可是这些毛病总是改不掉,我心里想,家里出这么一个败家子,总有一天会倾家荡产,我每每看见他就是唉声叹气,他也能看的出来,就是改不掉这毛病,在我的眼里,总是找不到他的一点优点和好处。可是后来有些事改变了我的认识,儿子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虽然他所处的年代不同,受到的教育和影响不同,但在他身上还有一定的闪光点,有一次,我和妻子生气,妻子又哭又闹,惊动了儿子,儿子听到后前来劝架,当我叙述了吵架的原因后,儿子的一番话让我感动,我认为儿子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无知和愚昧,他也分的清是非曲直,当妻子把吵闹的原因对儿子说明后,儿子劝道:“妈,你还有啥不如意,我父亲还不够好吗,你没有听到看到别人的丈夫是咋回事吗,你没有听到当官的是怎么生活吗,我父亲也是一个官员,一不赌博,二不跳舞,又没有其他邪事,从来没有在外边过夜,生活简朴,从不浪费一点东西,对爷爷奶奶这么孝顺,对老爷老娘那样的实在,很多官员都有绯闻,从来没有人议论父亲,你还有啥吵闹,他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你还想让父亲怎样付出自己的心血?”儿子此时仅有21岁,当时在场的我听到儿子一番对母亲的劝解,我心里明白了许多,儿子长大了,他并不是我认为的那样无知和幼稚,他有自己的看法有对是非曲直的判断,我心里有了一点满足,这并不是因为在劝解他母亲时倾向我,而是因为他有了自己的见解,夫妻间争吵因为儿子的规劝而平息了,从此,儿子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升了一格。2005年我在工作之余开始了我的写作生涯,并建立自己的文学网站,自己的文章经常在各家网站和报刊上发表,并被一些媒体和网站收录,稍微有一点小名气,儿子是个网迷,不断登录我的网站,偶尔写了一篇《祖孙情》的文章寄在了我的电子信箱里,内容写的是他与祖母之间的感情和他从小淘气的事情,我发现后一看是儿子的文章,文笔那样的流畅,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我发现儿子不仅仅是缺点,还有一定的文艺细胞,从此在我和网友的鼓励下,他也开始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文章深受读者的喜爱,因为我平时没有什么爱好,除了读书看报写文章之外,就是经营自己的文学网站或者浏览网站上的许多文章,别的事我也不干,儿子在不经意之中发现我手里的书本,除了其他读物外,我经常看的杂志是《特别关注》因为《特别关注》这本杂志内容丰富,哲理性强,是人生的百科全书,我爱不释手,儿子发现后每月给我买一本《特别关注》,这一期还没有看完,下一期也就买来了,《特别关注》并不贵,每期只有5元钱,儿子能给我买一本我喜欢的杂志,比给我买一瓶好酒和牛肉还高兴,从这一点微小的举动中,我看出了儿子的一点孝心,因为我年纪轻轻并不需要他的孝敬和搀扶,并不需要他的供养和伺候,他花五六元钱买了一本书,是送给我的满意和快乐,尽管儿子经常从我手里要钱维持生计,但他能用我给他的钱给我买一本我心爱的书,比给我送二斤牛肉 强的多。
慢慢的,我开始改变对儿子的看法,我重新平价儿子的行为,他之所以拿自己的东西帮助别人,说明我们比别人稍强,他之所以生活没有打算,是因为现在的条件好,他无所顾忌,他之所以出手大方,是因为他的善良乐于帮人,他虽然惹我生了许多气,但他没有做法律禁止的坏事,我之所以小心谨慎,是因为我经历了生活的艰难,我们的童年是生活环境不同受的教育不同,经历不同,才有了如此大的反差,我们不能因为改变儿子的处世哲学而把社会倒退到艰难困苦中去,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生在了这个允许这样处事的年代,我发现儿子仿佛长大了,我企盼他的进一步成熟。
在父亲的眼里,儿子永远是幼稚可笑的,永远是不成熟的,可我也知道,我虽然是一个白领,父亲是一个农民,可在父亲眼里,仍然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老人对晚辈的要求是苛刻的,可这苛刻中充满的是善意和期望,虽然老人对儿子的作为有许多不满看着儿子有许多毛病,但一辈比一辈聪明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至此,那些对儿女们有许多成见的人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儿女们会有许多老人不具备的优点和闪光的镜头,这就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我们不能目不转睛的盯着后代们那些不足之处。
(35)砍价
由于在家乡经常购物,学会了砍价,所以每次出游时也想在买东西时砍价,但因为出游的地点不同,砍价的效果也大不相同,说起来在买东西时砍价好像有点薄气。可是在市场经济的年代里,学不会砍价会经常被人宰,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不管什么商品,都有国家的商业渠道经营,全国的价格也基本一样,也用不着砍价,到了市场经济的年代,要购买商品,不但要学会砍价,还要学会识别商品的真假,否则,花了钱会买来一些假货。
我在购买东西时,开始也不会砍价,别人说多少我就付多少钱,后来由别人的言传身教和把自己买的东西与别人买的东西进行比较,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吃了大亏,我也在购物时开始与别人计较商品的价钱,学着与商户砍价,但由于心里没有底,也不敢砍的太狠,比如买一双皮鞋,商户要100元,我上去还价80元,商户说再添点我有时候添五元,结果成交,有时我不添也能成交,像这样的砍价方式,往往是很快成交,有时顺便问一下商品的价格,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