馊盟械娜硕即蟮劬怠P母咂恋牧阂环上袼虻难砻纾鍪罴倮铮那榛薨抵良�
后来,经不住父母、姐姐的劝说,他又回到学校复习了,但他一直很消沉。他爱面子,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如果,复习一年又考不上怎么办?他厌恶透了城里流传很广的一个笑话:某个青年为上大学在高中“抗战八年”。而父母又总拿他和姐姐比。姐姐又听话,成绩又好,现在已经在一所名牌大学读书了。但他们哪里知道,一次次的比较更打击了梁一飞的自信,增加了梁一飞的压力。所以,回高中复习的日子里,一飞度日如年,简直是在一个可怕的梦魇里,至于提高成绩,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到最后,他天天只想着如何去逃避这难挨的日子。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或许此路不通,正有他路可寻。但这些心声,他是不敢告诉父母的。父母不会理解他,只会骂他没出息、不争气。但路又在哪儿呢?他自己也不知道。
也许是上天注定的缘分。那一天,梁一飞去小卖部买东西,无意中看到了五十年国庆阅兵式的录像,他立刻被眼前的画面惊呆了。阅兵方队强大的阵容、整齐的步伐、英武的气势,解说员充满激情的话语,好像在合奏着一曲震天撼地的英雄交响乐,梁一飞被深深地感动了。雄伟的乐曲在回荡,一列列方队走过去,梁一飞的脑子里干干净净的,只有这乐曲和方队。很久,他才醒过来。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就决定要去当兵。他相信,那是他应该走的路,他是属于那片橄榄绿的。
我的新兵连 第一章(2)
一飞当兵的主意已定,任何人的劝阻都无济于事。奶奶、妈妈、姐姐的反对都不出乎他的意料,只是父亲的态度让他觉得奇怪。父亲一开始是反对,很强烈,后来是支持和赞赏,入伍的日子近了,他又显得疑虑重重,踌躇不安。父亲这奇怪的态度和他一向武断、暴躁的脾气不太相符。近几天来,父亲总对一飞唠唠叨叨,但说来说去又总是那套老话:又觉得部队是锻炼人的好地方,又怕一飞吃不了苦。父亲这样不信任自己,让一飞很不耐烦。
“你在看啥?我说的话你都记住了?”父亲严厉的声音,把一飞从幻想中惊了回来。
“记住了,记住了。”一飞敷衍道。但心里想,自己都长这么大了,起床、叠被这样鸡毛蒜皮的事也要人交代吗?
父亲的目光又慈祥起来,望着一飞说:“记住就好。”
一飞却避开了父亲的目光,他不敢和父亲对视。或许父亲的目光里包含了太多的慈爱,让他觉得不自在。这些天,父亲变化很大,从不苟言笑变得话多起来,眼神也意味深长。一飞感觉到了父亲对离别的不舍。有时候,一飞也感到难过,毕竟要离开自己的亲人了,但在内心里,要开始新生活的欣喜还是压倒了这种伤感。像今天,他就是欢快的,以至于笑容常常不经意地浮现在脸上。他也觉察到了这笑容的不合时宜,便常低下头来掩饰,以免被父亲看到。
“你笑啥?咋了?”父亲问一飞,奇怪地盯着他。
“哦,没什么。”一飞边指边说,“你看,那边那个大婶抱着她的儿子哭得稀里哗啦。不就是到外面当两年兵嘛,至于吗!”
父亲顺着一飞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了那个泪流满面的妇女。只是她的儿子似乎在为母亲的行为感到难堪,赌气地扭过了涨红的脸。父亲转过头来,看着一飞,叹了口气。
一飞并没有注意父亲的表情,此时,他正伸长脖子,张望从街道上缓缓驶来的三辆中巴送兵车。送兵车的两侧披挂着鲜艳的红条幅,显得喜气洋洋,只是行驶的速度太慢,像个蜗牛。一飞开始埋怨行人没有及时给中巴车让道了,他希望自己能早点坐上送兵车,离开这破旧的县城。
中巴车缓缓地驶到了武装部门口,人群很自觉地让出了车道。但司机还是不停地按喇叭,刺耳的喇叭声此起彼伏,真是自鸣得意了。梁一飞厌恶地看着这些司机,回过头对父亲说:“瞧他们那副德性,不过是破开车的,还以为自己是谁呢!”
父亲没有说话。梁一飞这才发现父亲是在看着自己,眼光凝重。
“咋了,爸爸?”梁一飞疑惑地望着父亲。
父亲愣了愣,慢慢地说:“没啥。我是想,你到了南方,会不会习惯他们的饭菜?部队的训练,你能不能坚持下来?唉,说实在话,其实,我觉得你在家上学也挺好的,你还真不如就在家上学呢!”
梁一飞一听父亲说这样的话,立刻就急了。他大声地质问父亲:“爸爸,你是咋了?当初是你最支持我当兵的,现在怎么又说当兵不如上学好了?”
“我也没说当兵不如上学好。”父亲重重地看了一飞一眼,说:“我只是担心你适应不了部队,到时你咋办?”
梁一飞不屑地看了父亲一眼,说:“你这些话,我早就会背了。当初你不就是我这个年龄去当兵的?你能挺过来,我咋就挺不过来?”
“你怎么能跟我比!”父亲有点生气了,“我当兵前什么苦都吃过,可你呢,娇生惯养……”
“哎呀,别说了。”一飞不耐烦地打断了父亲的话,“就是因为我娇生惯养,才要到部队去锻炼的。你不是也这样说吗?怎么临出发了,又反悔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父亲看着一脸烦躁的梁一飞,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绷起嘴来不再说话了。
梁一飞还想为自己辩解,但父亲无奈、忧虑的眼神使他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看到了父亲脸上的皱纹,看到了父亲斑白的鬓发。父亲被自己抢白得这样不自然地站着,梁一飞忽然感到很内疚。内疚又化为刺痛,扎着他的心。
我的新兵连 第一章(3)
他赶快低声安慰父亲道:“爸爸,我已经长大了,你和我妈就不要太为我操心了。你们要相信我,别人能吃的苦,我也吃得起。”
父亲眼睛一亮,皱纹舒展了些。
一飞继续说道:“其实,我也很担心你们。奶奶一天天变老,我真不能放心。爸爸,你以后要多回家,要多陪陪我奶奶,不要老待在城里。妈妈天性乐观,我倒不很担心。我最担心的是你,你总爱喝酒,这对身体很不好,你把酒戒了吧。”
父亲听着,点着头,答应着。父亲正要开口说话,喇叭里忽然播出了要入伍新兵马上到武装部里集合的通知。
一飞一愣,对父亲说:“爸爸,你就不要太为我担心了。你回去吧,不用送我到武装部门口了,那里太挤。”
父亲向武装部门口望了望,又深深地看了一飞一眼,说:“那好吧。记着到部队后,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要多给家里写信。”
父亲的声音很低,有点沙哑。一飞心头一热,眼圈不由得红了。他忙低下头来,说:“知道了。”然后,背起背包,提着箱子,大步向武装部走去。
●贰
武装部门口挤满了为儿子送行的父母。梁一飞提着箱子,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当快要走到办公楼前的篮球场时,他下意识地回头向大门口望了望,但没有看到他想要看到的父亲的身影。父亲可能没有跟过来吧,这样也好,免得又要听他啰唆。梁一飞这样安慰自己,心情却慢慢被失望笼罩。往前走了几步,他禁不住又回头去望,仍然没有看到父亲的身影。或许父亲真的走了。一飞回转身来,心里突然有了种怪不舒服的感觉。
武装部里已经进来了许多新兵,他们大都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几个年轻的军官站在太阳下大声地谈论着什么,并不时发出哄笑,引得新兵们都引颈去看。
梁一飞走到篮球场中间,向四周望了望,没有看到自己认识的人,就坐在背包上晒太阳。十一月的北方小城,已经比较冷了,阳光沐浴在身上,使他感到惬意。在背包上坐了会儿后,看着周围各式各样说笑的陌生人,一种寂寞而稍带无助的恐慌向一飞袭来。他不由得想起了外面的父亲。早知道进来是这个样子,还不如和爸爸在一起呢。梁一飞开始责怪自己进来得太早。
大门口又走过来一个新兵。他身材较矮,体型偏胖,军装穿在他身上,撑得很满,像包了个粽子。胖新兵边走边回头向大门口嚷嚷,大概是回答父母的招呼吧。不知是他提的行李太重,还是边走边回头看的缘故,快到篮球场时,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梁一飞一直眯着眼在看这个胖新兵。当看到他差点摔倒时的模样——双手扔掉行李包,手臂很滑稽地摆动着以保持身体平衡,禁不住笑了。
胖新兵走到了篮球场,茫然地向四周看了看。当发觉梁一飞在冲自己笑时,便急忙向他走去,以为遇到了熟人。走了一半,定睛一看,发觉不认识,又急忙停了下来。停下来后的胖新兵又向四周看了看,愣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向梁一飞走去。
梁一飞为自己刚才的幸灾乐祸感到不好意思,他急忙站起身来,并冲胖新兵一笑,算是打招呼。
胖新兵走到梁一飞跟前,把行李扔到地上,甩了甩酸痛的手,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梁一飞抱怨:“他妈的,行李包真重。”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香烟,抽出一根递给梁一飞,自我介绍道:“我叫王杰,认识一下。”
梁一飞被王杰递烟的动作吓了一跳。他想告诉王杰,听说新兵是不准抽烟的。但他转头看到周围的很多新兵都在抽烟,就忍住了。梁一飞虽然不会抽烟,但还是接过了香烟,并装出很熟练的样子,用食指和中指把它夹了起来,说:“我叫梁一飞,很高兴认识你。”
王杰帮梁一飞点燃烟后,也给自己点了一支,然后很懒散地坐在了背包上。梁一飞也跟着坐了下来。
“你家是哪儿的?”王杰问梁一飞。
我的新兵连 第一章(4)
“算是在县城了。你呢?”梁一飞反问道。
“城东的城关镇。”王杰说完后,又强调道:“咱们算是离得比较近了,是吧?”
“是比较近。”梁一飞笑着冲王杰点点头,表示认可。
王杰看和梁一飞搭上了话,态度立刻亲热了很多。他抬头看了看天,说:“太阳都这么高了,天还他妈的这么冷,到南方就不冷了吧?梁一飞,看你斯斯文文的,像个女孩子,怎么也来当兵?”
听到王杰的问话,梁一飞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看了国庆大阅兵吗?未免太简单了。为了躲开繁重的学习、父母的唠叨,到外面长长见识吗?好像是这样。但有时候,他又觉得,在内心深处里,他并不想当兵。部队是什么样,到部队做什么,他一无所知。自己去当兵恐怕是为了逃避现实而作的不得已的选择吧。想到这里,梁一飞的心情有点沉重。他叹了口气,信口说道:“锻炼一下嘛,反正在家也没事做。你呢,王杰?”
王杰刚要回答,篮球场上忽然响起尖锐的哨声。梁一飞和王杰急忙抬头去看,只见刚才聊天的一位少尉军官已站在了篮球场的中央,正招呼新兵集合。他们急忙提起行李,跑了过去。
新兵们集合完毕后,从办公楼里走出许多人来,最前面的是位上校军官,后面是其他军衔的军官和扛着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
王杰低声对梁一飞说:“你看,那是武装部的李部长。我爸请他吃饭的时候,我还和他说过话呢。他喝酒特别厉害,一口一大杯……”
李部长慢慢地走到了新兵队伍的前面,用温和的眼光巡视着每一个新兵。新兵们都把头抬得高高的,胸脯也挺得很高。记者举起了摄像机。
“同志们!”李部长开始讲话了,“今天,你们就要踏上新的征途,投身到我们火热的军营中去了。我很高兴能够为你们送行。看着你们一个个年轻的尚未成熟的面孔,看着你们蓬勃的斗志、昂扬的精神,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初我入伍时的情景。那时,我和你们一样,满怀激情,血气方刚,立志要在军营中创建出一番事业来。一转眼,我们都老喽,力不从心了,祖国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全靠你们这些年轻小伙子了……”
梁一飞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人称为“同志”,以前,大家都叫他“同学”。他感到新鲜、亲切、兴奋,他欣然地接受了自己成为“同志”的转变,顷刻间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他的心情激动起来,用敬仰的眼神紧紧地盯着李部长。
李部长的讲话已经接近尾声:“希望你们到了部队,能在那里干出一番事业来,不辜负国家对你们的培养!不辜负全县父老乡亲对你们的期望!不辜负父母、亲戚、朋友对你们的关心和期待!最后,我谨代表县武装部,祝你们一路顺风!前程似锦!也祝你们的家人身体健康!”新兵中立�